-
题名天津无极拳概要
- 1
-
-
作者
杨祥全
孔超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
-
出处
《少林与太极》
2009年第10期6-10,共5页
-
文摘
目的:以哲学概念命名武术流派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点,其中以太极拳、八卦掌为代表。无极拳亦是一个典型,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拳认识不够,本文试图对其基本传承谱系、基本内容和拳理等进行梳理。方法:运用田野调查,对主要传承人进行访问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无极拳在天津、北京、广东、河北等地都有习练者,其中天津是无极拳的一个重要传承地。天津无极拳经过上百年、几代人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风格独特"、"自成体系"且"源流有序"、"拳理明晰"的传统武术拳派。结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武术流派,无极拳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
关键词
天津
无极拳
传承谱系
拳理
体系
-
Keywords
Tianjin
Wujiquan
Modern Meanings
pedigree transmission
Theory
System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D923.4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稀世秘传——无极拳
- 2
-
-
作者
申圆子
-
出处
《搏击》
2004年第6期11-15,共5页
-
文摘
无极拳源于华山《无极图》,为古老的内家拳种以"混吨虚空"为精义,采先天之气,调后天纯阳之精,返本还原,凝神返虚,而达无形无象境界。无极拳属内家拳,主张形骸操练不以形。"有形而破体,无形则居气"。无极拳行功有十八诀,即起式为"朝",收式为"晦"。前后分"托、摩、揉、搓、丝、困、缠、绕、点、按、拆、卸、顺、旋、流、合。"
-
关键词
无极拳
内家拳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忆上海八极拳师王长典
- 3
-
-
作者
马琳璋
陈兰浚
吴厚耀
-
出处
《搏击》
2013年第4期53-53,共1页
-
文摘
王长典老师,山东省枣庄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初五。7岁时就跟随祖父练拳,到14岁时拜玄真子刘金林(道人)为师,为俗家弟子,后又受蒙山奇人(一道长)老师传授,得到绝技"混元气"金丹道术和铁布衫功法,并得武当山上乘功夫——整套无极拳和功法。上世纪30年代,在山东枣庄煤矿随李广驹学拳。1933年,王长典得拜被当地人请到枣庄清真寺教拳的八极拳大师吴秀峰为师,自此专攻八极拳术,深得精髓。随后又随沧洲劈挂名家彭瑞庭(盐山人)学劈挂拳。之后曾被聘作为职业武师押运货车往返于鲁、冀、沪之间。1947年到上海,以精湛的武功立足上海武林,在与武术同道的交流中赢得了尊重与地位。
-
关键词
上海
拳师
30年代
山东省
枣庄
无极拳
武当山
吴秀峰
-
分类号
G852.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谈谈三个关键字——松、掤、缠
- 4
-
-
作者
陈龙
-
机构
陈家沟国际太极院
-
出处
《搏击》
2015年第8期37-37,共1页
-
文摘
当然,这也需要内气的配合,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否则,非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内气不固、外邪入侵,导致关节处肿痛酸胀,影响太极拳的进一步修炼。因此,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有了"松"和"棚",就基本上有了健身养生。但对于太极拳,兼具武术内涵来说,则还不够。最后讲一讲"缠""缠",是了知外界状况后的应对路线。笼统地讲有"顺缠"、"逆缠",走的线路是缠丝螺旋。虽然只有顺逆之别,但组合变化起来则变化多端,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这个应对的路线和习惯,也是在日常练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而领会和掌握。因为有坚持练拳作为基础,
-
关键词
缠丝
健身养生
外邪入侵
劲力
无极拳
舍己从人
肢体末端
人体骨骼
陈家沟
肢体运动
-
分类号
G852.1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东南鹤精神
- 5
-
-
作者
陈三
-
出处
《闽都文化》
2015年第4期74-80,共7页
-
文摘
传统武术中,北方拳派有无极拳、太极拳、两仪拳、六合拳、七星拳、八卦掌……多以易理融于拳理。福建拳种则多象形拳。在福建影响较大且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拳种共37钟(见林荫生《福建武术拳械录》),可见鹤、龙、虎、地术(狗)、梅、五兽、牛、鸡、金狮、鲟、鱼、猴、龙虎等身影。究其原因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福建地僻多走兽鸟虫,先民仿其特点创造动作以适应环境与生产。奇特的还有,传说中拳术的创始人多是女人,如方七娘。
-
关键词
无极拳
象形拳
拳种
两仪拳
武术比赛
世培
鹤拳
拳理
谢如
梨山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