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传统的奇妙上演——当台湾“无根的一代”作家表述文革
1
作者 李晓鸥 《华文文学》 2011年第4期35-40,共6页
从台湾移民美国的作家陈若曦、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的作品刚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链条,从呐喊、彷徨、幻灭到信心十足的展望未来,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文革和文革后中国的关注和敏感反应。然而写实的愿望和亲历性的缺乏也使纪实性强的作品... 从台湾移民美国的作家陈若曦、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的作品刚好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链条,从呐喊、彷徨、幻灭到信心十足的展望未来,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文革和文革后中国的关注和敏感反应。然而写实的愿望和亲历性的缺乏也使纪实性强的作品少了一份厚重感,他们的叙述简化了文革,对文革发生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做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文文学 文革题材小说 无根的一代 五四传统
下载PDF
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均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2,共8页
关键词 刘震云小说 无根的一代 自我救赎 《故乡天下黄花》 高加林 生存精神 莫言小说 感性欢乐 知识者 无根一代
下载PDF
被放逐者的哀歌:白先勇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
3
作者 薛忠文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白先勇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集中在小说集《纽约客》中。白先勇在作品中展示了在异域生存的中国人被放逐的心灵事实 ,面对着一种格格不入的异域文化 ,这些被放逐者无法在心灵中取得统一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意识和危机感 ,最后步入生命的虚... 白先勇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集中在小说集《纽约客》中。白先勇在作品中展示了在异域生存的中国人被放逐的心灵事实 ,面对着一种格格不入的异域文化 ,这些被放逐者无法在心灵中取得统一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意识和危机感 ,最后步入生命的虚无。随着时间的淘洗 ,白先勇域外小说中的压抑感也逐渐淡化 ,凸显的则是作家物伤其类的深在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域外题材小说 被放逐者 无根的一代 虚无 小说创作 《纽约客》
下载PDF
日暮西山的艳曲悲歌——白先勇后期小说透视
4
作者 赵友龙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白先勇是台湾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因独特的叙述视角和中西结合的表现手法奠定了他在台湾文坛的地位。本文试就他后期的小说创作进行求同性的解读,以求更深层次的把握作品的内涵和进行深入的作家研究。
关键词 白先勇 无根的一代 传统文化 悲剧意识
下载PDF
《曾在天涯》:域外文学新质的呈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经建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域外文学 作品 中国知识分子 无根的一代 二十世纪 类型性 《沉沦》 终极价值 主人公 题材
下载PDF
锡安堂青年工作经验点滴
6
作者 施金玉 《天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3-44,共2页
教会得着青年人,就得着了教会的未来。怎样牧养好青年一代信徒,是我们教牧同工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教会中的年青一代多数是复堂之后才信主,他们没有宗教背景,没有家庭信仰的传统,未信主之前,对基督教是一片空白。因此有人说这是“无... 教会得着青年人,就得着了教会的未来。怎样牧养好青年一代信徒,是我们教牧同工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教会中的年青一代多数是复堂之后才信主,他们没有宗教背景,没有家庭信仰的传统,未信主之前,对基督教是一片空白。因此有人说这是“无根的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契 锡安 青年工作 信徒 姊妹 信仰 主日 无根的一代 下岗与失业 圣经
下载PDF
海外华文文学的精神魅力
7
作者 胡经之 《华文文学》 1998年第1期4-7,共4页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精神魅力 海外华人 文学作品 人生意义 人生理想 世界华文文学 无根的一代 白先勇 散文
下载PDF
“老字号”危机
8
作者 刘清华 《北京工商》 2001年第6期20-21,共2页
幸运“老字号” 北京前门外的一条街,无论对本地居民,还是对外地的甚至海外的游客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是浓缩中国传统民族工商业精华、荟萃北京多家“老字号”的大栅栏。在许多人眼里,大栅栏就是“老北京”的根,因为这条... 幸运“老字号” 北京前门外的一条街,无论对本地居民,还是对外地的甚至海外的游客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是浓缩中国传统民族工商业精华、荟萃北京多家“老字号”的大栅栏。在许多人眼里,大栅栏就是“老北京”的根,因为这条街已超越了普通商业街的功能,而以更多的内涵闻名海内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资产 民族工商业 北京前门 历史文化遗产 栅栏 继承与创新 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 无根的一代 吸引力
下载PDF
世界华文文学的精神魅力——兼论世界华文文学新格局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经之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6,共5页
海外华文文学的优秀作品,不仅生动展示了华人闯荡世界的心路历程,而且高扬着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凝聚着怀乡念国的中华情结,闪耀着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精神魅力 海外华文文学 海外华人 人生理想 人生意义 文学作品 无根的一代 长篇小说 西方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於梨华“留学生小说”的开创性与独创性
10
作者 戴瑶琴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於梨华的“留学生”题材作品设定人的离去和归来为主线,环绕行动的去留与心理的去留,将题材域向情感、家庭、校园、职场、家国分布,一方面,直面文化接受、文化悬浮和文化认同三大论题;另一方面,刻画知识女性的精神成长。於梨华小说的辨... 於梨华的“留学生”题材作品设定人的离去和归来为主线,环绕行动的去留与心理的去留,将题材域向情感、家庭、校园、职场、家国分布,一方面,直面文化接受、文化悬浮和文化认同三大论题;另一方面,刻画知识女性的精神成长。於梨华小说的辨识度和创新性被界定于塑造“无根的一代”,重读文本,发现既有研究存在着一些误读和盲点。立足北美华文文学60年时间线,从“人—行动—方法—效果”的线索,可以论证於梨华“他国故事”书写的引领性和预见性,而目的是确立其“留学生小说”在世界华文文学视域中的经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於梨华 留学生文学 无根的一代 知识女性 经典化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与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1
作者 池志雄 《探求》 1999年第4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文学 中西文化交流 20世纪 台湾地区 文化碰撞 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 无根的一代 欧洲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