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泵微流量肺辅助装置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汪丽 李芳 +2 位作者 熊倞 封志纯 史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呼吸支持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技术,现有的机械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均存在局限性。近年出现的无泵体外肺辅助技术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血流驱动装置,简化了操作的复杂性,减少了传统呼吸支持技术的并发症,在成人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始... 呼吸支持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技术,现有的机械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均存在局限性。近年出现的无泵体外肺辅助技术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血流驱动装置,简化了操作的复杂性,减少了传统呼吸支持技术的并发症,在成人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成功。但目前该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和成人无泵体外肺辅助技术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就新生儿无泵微流量肺辅助装置的设计原理、构成、氧合性能、动物模型及血管通路的选择,以及效果、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泵微流量肺辅助装置 体外辅助技术 婴儿 新生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一种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的泵流量测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宗涛 严红 +2 位作者 靳立军 傅泽粮 李晓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能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血泵)。方法根据机翼理论,设计一种经皮植入的左心辅助装置,通过测量3种不同参数(叶片旋转角度、血泵出水口距离、血泵出水口长度)的血泵所能产生的流量,最终选择最优化...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能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血泵)。方法根据机翼理论,设计一种经皮植入的左心辅助装置,通过测量3种不同参数(叶片旋转角度、血泵出水口距离、血泵出水口长度)的血泵所能产生的流量,最终选择最优化的血泵设计。结果经过简易流量测定装置测量,当血泵采取单叶设计,血泵叶片的旋转角度为720°时,或血泵出水口与叶片的距离为0 mm时,血泵出水口长度为4 mm时,血泵流量最大。结论选择能产生最大流量的参数值,研制出一种可在体外正常运转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为最终研制一种可用于临床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装置 流量
下载PDF
婴幼儿心室辅助泵——20mL罗叶泵体外测试平台的建立和性能研究
3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5 位作者 姚丽明 周嘉辉 祁周措 成安衡 余细勇 肖学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后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后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护器、阻尼器和流量计等按不同的实验目的组装成不同的测试平台,流体温度控制为37℃,分别用来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结果所制作的流体性能实验平台能较好地模拟人体前后负荷;在固定泵输出压力时,测量了20 mL婴幼儿罗叶泵泵频率与泵前压力(前负荷)、泵后压力(后负荷)和流量的关系;所组装的耐疲劳实验平台能够测试罗叶泵的耐疲劳性能;20 mL婴幼儿罗叶泵在连续搏动70 d后,其形变率仅为4.5%。结论所组装的搏动泵测试平台能测试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和耐疲劳性能;所制作的20 mL婴幼儿罗叶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叶 测试平台 心室辅助装置 流量实验 耐疲劳实验
下载PDF
21毫米人造心脏瓣膜泵的设计及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坤喜 王颢 +4 位作者 王芳群 茹伟民 曾培 袁海宇 封志刚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160-162,167,共4页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 为了研究能够长期置入主动脉瓣环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研制出直径21毫米重27克可植入的主动脉瓣膜泵。装置包括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转子由驱动磁钢和叶轮组成;定子装有带铁心的电机线圈和出口导叶。装置被置於主动脉瓣位置,所以不占用额外的解剖空间。血泵能像自然心脏一样直接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主动脉,不需要连接管道和旁路,因此对自然生理循环的干扰可以减到最低。血泵流量由最大到零周期变化。血液动力学测试表明,当血泵转速为17500转/分钟时,可以产生流量5升/分钟、压力增益50毫米汞柱的血流;同一转速下,当流量为零时,血泵能保持主动脉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 无接管左心室辅助装置 无旁路循环辅助 血液动力学特性 人造心脏瓣膜 毫米 左心室辅助装置 研制 主动脉瓣膜 流量 设计 主动脉舒张压 力学测试
下载PDF
婴幼儿罗叶泵聚氨酯瓣膜的制作及功能测试
5
作者 吴岳恒 黄焕雷 +6 位作者 范瑞新 祁周措 姚丽明 武长礼 陆平兰 成安衡 肖学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07-5612,共6页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法:通过MASTERCAM软件设计瓣膜尺寸和形状,通过制作瓣膜模具和注塑获得聚氨酯瓣膜;根据ISO5840的要求测试聚氨酯瓣膜的静止泄露、跨瓣压差和耐疲劳性能。结果与结论: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但注塑失败率较高;所制作的三叶瓣膜的基本功能基本符合ISO5840的要求;聚氨酯瓣膜在连续运行1.0×107次后,20mL罗叶泵的搏出量的变化率为5.2%。两个聚氨酯瓣膜保持完整,瓣叶无变化。说明设计并成功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所制备的聚氨酯瓣膜能满足20mL罗叶泵的需要,已具备了临床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 心室辅助装置 罗叶 聚氨酯 三叶瓣膜 耐疲劳 心脏装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支持左心衰的经皮机械装置(英文)
6
作者 Michael Franklin Edward Mcgough 彭勇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363,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各种可用于支持左心衰的经皮装置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功能性和其他特征;并回顾了这些装置对某些手术麻醉的影响。使用PubMed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当心脏出现终末期收缩期心室衰竭时,单凭药物治疗通常无法恢复其实际... 本文综述了各种可用于支持左心衰的经皮装置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功能性和其他特征;并回顾了这些装置对某些手术麻醉的影响。使用PubMed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当心脏出现终末期收缩期心室衰竭时,单凭药物治疗通常无法恢复其实际功能。经皮心室支持装置已被引进并成功地用于在各种环境中支持衰竭的心室,包括主动脉内球囊泵、TandemHeart、叶轮、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这些装置通常是通过股动、静脉和/或颈静脉经皮进入的,尽管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有其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经皮心室辅助装置 主动脉内球囊 叶轮 氧合 TandemHeart
下载PDF
连续血流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的泵速/流量优化
7
作者 臧贻锐 刘志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2345-2349,共5页
连续血流心室辅助装置(CF‑VAD)植入已逐渐成为心脏移植过渡期的首选方法,甚至有望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方案。然而,目前多数CF‑VAD以恒定泵速进行被动流量调节,从而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或相关不良事件。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进... 连续血流心室辅助装置(CF‑VAD)植入已逐渐成为心脏移植过渡期的首选方法,甚至有望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方案。然而,目前多数CF‑VAD以恒定泵速进行被动流量调节,从而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或相关不良事件。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研究进展,从间歇性低速模式及各类泵速/流量优化方式出发,对不同优化策略进行综述,并为今后我国CF‑VAD的临床应用提供优化参考,为更全面、深入的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辅助装置 流量 优化
原文传递
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缺血后心脏左心辅助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侯晓彤 蔺嫦燕 +3 位作者 孙衍庆 蔡克强 姜以岭 李冰一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应用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正常心脏及衰竭心脏进行辅助 ,探讨血泵的心脏辅助机制。方法 对 8只绵羊在心衰前后分别开关血泵进行自身比较 ,观察在正常和心衰时开关血泵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并通过计算压力作功指数观察心肌耗氧... 目的 应用自制微型轴流血泵对正常心脏及衰竭心脏进行辅助 ,探讨血泵的心脏辅助机制。方法 对 8只绵羊在心衰前后分别开关血泵进行自身比较 ,观察在正常和心衰时开关血泵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并通过计算压力作功指数观察心肌耗氧量 (MVO2 )的变化。结果 心衰时 ,血泵能显著提高总心排量 [( 2 .6 9± 0 .16 )L/min ,与关泵时 ( 2 .30± 0 .15 )L/min比较 ,P <0 .0 1] ;血泵可以提高平均动脉压 (P <0 .0 0 1) ,在心脏正常时主要是由于舒张压的升高而引起的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心衰时血泵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升高 [( 85 .1± 3.5 )mmHg( 1mmHg =0 .133kPa)和 ( 80 .8± 5 .1)mmHg ,与关泵比较 ,P <0 .0 1] ;血泵显著降低了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压 (P <0 .0 1) ,在心衰时可降低左室心肌最大收缩速度 (Dp/Dtmax) [( 333± 92 )mmHg/s ,P <0 .0 0 1] ,血泵显著降低了心脏左室外部作功和作功指数 ,减少了MVO2 ;在心衰时 ,当辅助流量占总心排量的 10 0 %时 ,MVO2 降低 48% ;结论 在不完全左心辅助时 ,主要通过减轻左室容量负荷减少左室MVO2 ;当达到完全辅助时 ,容量和压力负荷的减少均为左室MVO2 减少的原因 ,且此时MVO2 下降幅度最大为 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左心转流术 型抽流血 辅助循环 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原文传递
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的早期结果:阜外医院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郑珊珊 刘盛 +5 位作者 唐汉韡 宋云虎 王巍 黄洁 廖中凯 郑哲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7,共8页
目的分析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的早期结果及其在供者分配决策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9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状态分为危重状态组(64例)和一般状态组(385例)。总结危重状态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 目的分析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的早期结果及其在供者分配决策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9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状态分为危重状态组(64例)和一般状态组(385例)。总结危重状态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受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比较危重状态受者术前不同机械循环辅助桥接移植的围手术期结果。结果危重状态病人占总移植人数14.3%,近5年危重状态病人比例逐年增高。与一般状态组受者比较,危重状态组受者术前吸烟史比例较低,既往心脏手术史比例较高,血清肌酐水平较高,原发病为既往移植心脏衰竭比例较高;术后使用机械循环辅助比例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较长,院内病死率较高(均为P≤0.01)。危重状态组受者术后1年生存率低于一般状态组受者(83%比95%,P<0.01)。危重状态组受者因感染、多器官衰竭死亡的比例高于一般状态组受者。64例危重状态受者中,术前1例单独使用呼吸机,63例加用机械循环辅助桥接移植。其中49例(77%)单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8例(13%)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IABP,4例(6%)单用ECMO,2例(3%)单用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术前应用ECMO、联合应用ECMO和IABP桥接移植的危重状态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比例较高、ICU入住时间较长、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院内病死比例较高。结论危重状态病人心脏移植总体预后不佳,有效的术前管理可在一定程度逆转危重病人的高风险状态。供心分配应把有限的供心分配给最紧急且能从移植中受益最多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危重状态 一般状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体外膜氧合(ECMO)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供者分配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