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7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郭静 王雅楠 +3 位作者 王沛 杨瑶 刘荷 郭宇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老年人无用感现状及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的影响,并探讨年龄和社会参与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老年人无用感现状及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的影响,并探讨年龄和社会参与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选点法和Johnson-Neyman法对年龄和社会参与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当前我国老年人无用感水平较高,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有影响(b=-0.10,P<0.001);随着年龄增加和社会参与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的缓解作用逐渐减弱(b=0.01,P<0.05;b=0.02,P<0.01)。结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无用感具有缓解作用并受到年龄和社会参与的调节。建议尽早对年龄较低的老年人进行互联网接入干预,并重点关注社会参与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应发挥互联网降低老年人无用感的积极作用,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老年人 无用 调节作用
下载PDF
什么样的教育是有用的——基于科顿姆教育无用性思想的反思
2
作者 郭超华 《教育评论》 2024年第7期51-57,共7页
教育的功用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争论的重要论题。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以“有用”为追求的教育是无用的。具体而言,功利主义的教育、跨越边界的教育以及充满教条主义的教育均是无用的。相反,以... 教育的功用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争论的重要论题。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以“有用”为追求的教育是无用的。具体而言,功利主义的教育、跨越边界的教育以及充满教条主义的教育均是无用的。相反,以“无用”为目的的教育是有用的。具体而言,以人性为基础的教育、充满爱的教育以及追求自由解放的教育便是有用的。以科顿姆的思想为参照,我们的教育更应立足于学生的自由发展、人文性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顿姆 教育无用 教育的有用性
下载PDF
“无用之用”:庄子哲学对图书馆非限定功能空间建设的启示——基于“发呆区”新闻热点的思考
3
作者 杨先红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5期12-17,共6页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承与文化交流的场所,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其内部功能和情感体验十分重要。探讨庄子“无用之用”思想与图书馆非限定功能空间建设的联系。通过对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探究,分析该思想的实质及重要性,并尝试深入剖析和阐...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承与文化交流的场所,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其内部功能和情感体验十分重要。探讨庄子“无用之用”思想与图书馆非限定功能空间建设的联系。通过对庄子“无用之用”思想的探究,分析该思想的实质及重要性,并尝试深入剖析和阐明其对高校图书馆空间建构、优化的启示,提出功能消解的观点,探析图书馆非限定功能空间建构的意义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思想 无用之用 图书馆空间建设 非限定功能空间
下载PDF
现代设计中的“无用之用”思想探析
4
作者 宋奕勤 李丽娜 《中国包装》 2024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道家思想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设计思想。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与比较研究法,以“无用之用”思想为基础,探析无用思想在现代设计中形式美、功用美、情感美、生态美四个方面的表现,并... 道家思想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设计思想。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与比较研究法,以“无用之用”思想为基础,探析无用思想在现代设计中形式美、功用美、情感美、生态美四个方面的表现,并从价值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探析“无用之用”指导下的设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以此展现“无用”即“大用”的观念给未来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设计 无用之用
下载PDF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5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1期4-5,共2页
梁国的惠施是庄子的朋友,他对庄子说:“国王赐给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种在后院,结了个大葫芦。匠人加工成容器,容量五十斗。用来盛水盛浆,担心容器薄,不坚固,容易破碎;纵剖成瓢,仍嫌太大,因为舀水、舀酒、舀汤都用不着那么大。你能说这... 梁国的惠施是庄子的朋友,他对庄子说:“国王赐给我一个大葫芦种子。我种在后院,结了个大葫芦。匠人加工成容器,容量五十斗。用来盛水盛浆,担心容器薄,不坚固,容易破碎;纵剖成瓢,仍嫌太大,因为舀水、舀酒、舀汤都用不着那么大。你能说这大葫芦不够大吗?不能。可是,大而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之用 大而无用 葫芦 庄子 容器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劳动解放——从赫拉利的“无用的人”说起
6
作者 姚修杰 《长白学刊》 2024年第2期56-64,共9页
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思考,许多西方学者因为不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把人工智能引入了神秘化境地。人工智能无论多么智能,仍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本质上依然是人类劳动或实践的工具,... 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思考,许多西方学者因为不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把人工智能引入了神秘化境地。人工智能无论多么智能,仍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现实化,本质上依然是人类劳动或实践的工具,只不过是人类劳动资料的新形态,因此无法取代人类。赫拉利所提到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无用的人”,其产生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性导致的,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只是加速了资本主义社会“无用的人”的产生而已。同样,劳动不断解放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本性决定的,人工智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实现劳动解放的本质原因,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实现劳动解放的一个现实途径,因此,我们不应把人工智能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作为关注的焦点,而是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让其能在社会合理的接受范围内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最终实现人类劳动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无用的人 马克思主义 劳动异化 劳动解放
下载PDF
从“无用之用”到可持续发展——再造设计之旧衣改造研究
7
作者 陈遥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在当下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的背景下,设计师要以“无用之用”的环保理念为核心思想,将服装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将旧衣改造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旧衣改造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旧衣改造的研究... 在当下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的背景下,设计师要以“无用之用”的环保理念为核心思想,将服装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将旧衣改造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旧衣改造在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旧衣改造的研究价值、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之用 可持续发展 再造设计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无用阶级”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8
作者 涂良川 潘依林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存在巨大悖论的时代。一方面,技术加速使人获得克服生物有限性的能力,成为对自我和世界的“定制”者;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所驱动的物体系又因其能力的无限,使人成为“无用阶级”。描述人工智能时代人存在状态的“无用...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存在巨大悖论的时代。一方面,技术加速使人获得克服生物有限性的能力,成为对自我和世界的“定制”者;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所驱动的物体系又因其能力的无限,使人成为“无用阶级”。描述人工智能时代人存在状态的“无用阶级”,到底是预示了人类悲观的命运,还是提示人类应该重新思考人存在的意义?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历史性人性对象化的产物,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存在样态与自我理解的方式。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来看,当“无用阶级”重新定义当今人类社会分化的状态时,本质上是延续了人以自身创造物来区分与定义自我的方式,具有社会历史的现实性;而且,其“无用”的悲观,并非简单地预示着技术的绝对胜利和人主体性意义的完全丧失,恰恰表明这是一个需要重新理解人类定义自我、区分阶层概念与方式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阶级” 人工智能时代 自我理解
下载PDF
现代设计的“无用之用”
9
作者 《设计》编辑部 《设计》 2024年第22期I0003-I0003,共1页
“无用之用”在现代设计中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它提醒我们,设计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功能的实现,更在于其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提升生活品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潜力。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设计更应... “无用之用”在现代设计中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它提醒我们,设计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功能的实现,更在于其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提升生活品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潜力。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设计更应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让“无用之用”成为推动设计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用之用”的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他认为最无用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与创新 无用之用 中国古代哲学家 不可替代 精神层面 生活品质 哲学思考 设计理念
下载PDF
从书法的无用之美谈高校书法教育
10
作者 蔡显良 《大学书法》 2024年第6期43-48,共6页
书法热的持续发酵,推动高校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综观书法史,书法“有用”与“无用”之辩,一直纠缠不休。如何辩证地进行解析,实有助于当前高等书法教育“教”与“学”的融合与提升。如何在书法学科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先器识而后文艺... 书法热的持续发酵,推动高校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综观书法史,书法“有用”与“无用”之辩,一直纠缠不休。如何辩证地进行解析,实有助于当前高等书法教育“教”与“学”的融合与提升。如何在书法学科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先器识而后文艺”,提升文化素养,是着实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之用 高校书法 教学
下载PDF
警犬参与治安处突工作“万能论”与“无用论”之辨析
11
作者 张松 《中国工作犬业》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警犬技术一直存在“万能论”和“无用论”,这两种论断或将警犬的作用神话,或将警犬作用完全否认,这都是不科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治安处突工作复杂艰巨,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客观科学解析警犬技术的优势和局限,对警犬的使用... 警犬技术一直存在“万能论”和“无用论”,这两种论断或将警犬的作用神话,或将警犬作用完全否认,这都是不科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治安处突工作复杂艰巨,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客观科学解析警犬技术的优势和局限,对警犬的使用效用厘清定位,在实战使用中可发挥应有和独特的效果,可避免两种极端论断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犬技术 治安 无用 处突 负面影响
下载PDF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12
作者 刘敬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4年第6期49-49,共1页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意是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班主任可以将一些看似无用却有大用的方法应用于班级管理。一是每晚学生写“悟事”.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无用之用 人间世 和而不同 原意
下载PDF
躺平无用卷多愁,奋斗突围探无垠
13
作者 龚灿阳 柳彩萍(指导) 甘雨轩(点评)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7期23-23,共1页
“内卷”从学术词语成为年度热词,到今天的通用语,体现了对时代弊病的反思。但同时,不乏见奋斗者被冠以卷王之名,躺平之语一呼百应。应道,躺平无用卷多愁,奋斗突围探无垠。内卷的愁苦在于在单一重复的工作中,已界定好的上限与次序使人... “内卷”从学术词语成为年度热词,到今天的通用语,体现了对时代弊病的反思。但同时,不乏见奋斗者被冠以卷王之名,躺平之语一呼百应。应道,躺平无用卷多愁,奋斗突围探无垠。内卷的愁苦在于在单一重复的工作中,已界定好的上限与次序使人疲于与他人的比较,而非切实的成果。如在大厂“996”的制度下,被压榨的时间用在制作更精美的PPT,参加更多的允长会议中;如考研党们屡创新高的分数线,更多的精力用在无效劳动上,真正的价值反而被掩盖。人的理性告诉我们内卷的荒谬,心中难免多生愁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线 无效劳动 考研 通用语 内卷 奋斗者 突围 无用
下载PDF
与其争论『文科』有用无用,不如让『自己』有用
14
作者 杨世豪 《年轻人(A版)》 2024年第10期59-59,共1页
近年来,对文科的争议越来越多,每每出现相关言论都会引得一场场“唇枪舌剑”。8月7日,《人物》发表的文章《文科到底有什么用》一时间又成了热门话题,关于文科有用无用的“辩论赛”再次开战。正反两方各抒己见,有理有据:“理科决定高度... 近年来,对文科的争议越来越多,每每出现相关言论都会引得一场场“唇枪舌剑”。8月7日,《人物》发表的文章《文科到底有什么用》一时间又成了热门话题,关于文科有用无用的“辩论赛”再次开战。正反两方各抒己见,有理有据:“理科决定高度,文科决定深度。”“那你文科生一个月多少工资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辩论赛 热门话题 文科生 无用 各抒己见 引得 有用
下载PDF
无用之用
15
作者 另LIVEIN(文/图)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王宸阳,综合媒介艺术家、空间设计艺术顾问,于上海和景德镇2个截然不同的城市间来回行走。她的探索亦呈现2个面向:前沿与传统的永续碰撞,设计与工艺的有机结合。当纯艺专业素养融入设计及落地,对造型把握和色彩搭配的双重优势形成了品... 王宸阳,综合媒介艺术家、空间设计艺术顾问,于上海和景德镇2个截然不同的城市间来回行走。她的探索亦呈现2个面向:前沿与传统的永续碰撞,设计与工艺的有机结合。当纯艺专业素养融入设计及落地,对造型把握和色彩搭配的双重优势形成了品牌独特的语言。王宸阳在2018年创立了家居品牌“另LIVEIN”,以自然的意象、诗性的表达以及机械无法企及的手工感,探索现代工业产品里的“morethan that”。2020年探索出副牌艺术系列MTT,沿袭主品牌理念之余,更表达有态度的灵晕之美,希冀栖居于诗意,并探索物尽其用后的“无用”,捕捉那些心灵触动的瞬间与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工业产品 专业素养 双重优势 无用之用 色彩搭配 物尽其用 艺术顾问 家居品牌
下载PDF
教育无用论探析——从科顿姆的教育功能观说起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先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教育无用论思想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当今人们对教育的种种批评集中体现在此。但是,在丹尼尔.科顿姆看来,教育无用论者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对教育抱有过于理想化和功利化的目的,从而认为教育无用。为避免教育无用论... 教育无用论思想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当今人们对教育的种种批评集中体现在此。但是,在丹尼尔.科顿姆看来,教育无用论者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对教育抱有过于理想化和功利化的目的,从而认为教育无用。为避免教育无用论者对教育的无端指责,应坚持教育的无用性。在我国,一直以来,教育被赋予诸多职能,但教育本真的目的却往往被人遗忘,使得人们不能正确看待教育的功用,阻碍了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这往往也是导致出现教育无用论的原因。因此,只有认清学校教育的限度,追求教育超功利的价值,才能使教育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顿姆 教育无用 教育无用 教育功能
下载PDF
科顿姆的“教育无用性”思想概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祖兵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丹尼尔.科顿姆于2003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教育为何是无用的》的著作来专门阐释教育的无用性。然而,科顿姆并不简单地认为教育是无用的,而是认为,过于功利化的、过于体制化的、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是无用的。相反,他认为无用性———摆脱了... 丹尼尔.科顿姆于2003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教育为何是无用的》的著作来专门阐释教育的无用性。然而,科顿姆并不简单地认为教育是无用的,而是认为,过于功利化的、过于体制化的、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是无用的。相反,他认为无用性———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有用性———是教育一切价值的来源。要实现科顿姆所言的教育无用性,必须使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无目的性和精神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无用 无用
下载PDF
庄子之“无用之用”论题简释
18
作者 韩林合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澄清庄子"无用之为用"论题的各种可能的意义。该论题之第一种意义为:世俗之人会认为庄子有关道和体道境界的言论"大而无当""不尽人情""狂而不信",因此它们必定"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q... 本文澄清庄子"无用之为用"论题的各种可能的意义。该论题之第一种意义为:世俗之人会认为庄子有关道和体道境界的言论"大而无当""不尽人情""狂而不信",因此它们必定"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对此,庄子反唇相讥,认为世俗之人既然无法理解我的言论,因此也就不可能了解我的言论对于我之"大用",而世人又不能不"拙于用大"。该论题之第二种意义为:世俗之人很难甚至于根本不可能理解庄子有关道或体道境界的言论,进而也就不可能按照这些言论所给出的人生处方安排自己的人生。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言论还是可以拥有非常大的甚至不可取代的作用,此即某种意义上的调节作用。该论题之第三种意义为:世俗之人如果不能按照庄子所列的人生处方行事,不能体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一味地追求有才进而有用,而是尽可能做无用之材(即所谓"求无所可用"),因为有用之材常常为自己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祸患;而其他人则常常因其是无用之材而避免了这些祸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无用 有用 无用之用
下载PDF
科顿姆对教育无用论的批判及其启示
19
作者 李先军 《现代教育论丛》 2009年第1期4-8,共5页
丹尼尔·科顿姆在《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一书中,列举了教育无用论者对教育的种种批评,并分析了导致教育无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无用性"的思想。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功能提供了启示:一是要认识到学... 丹尼尔·科顿姆在《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一书中,列举了教育无用论者对教育的种种批评,并分析了导致教育无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育无用性"的思想。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功能提供了启示:一是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二是教育应该有超功利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顿姆 教育无用 教育无用
下载PDF
从无为到有为谈无用设计的理念与哲学思想
20
作者 关慧良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148-148,243,246,258,共4页
设计是对自然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万物的一种哲学思考,是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创造。设计是学而知其乐的乐舞生活,设计是无为而治、执一守正的修行之道。所谓"无用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它倡导设计将无用(Useless)转化为有用... 设计是对自然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万物的一种哲学思考,是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创造。设计是学而知其乐的乐舞生活,设计是无为而治、执一守正的修行之道。所谓"无用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它倡导设计将无用(Useless)转化为有用,并赋予产品意义,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价值的认知,将无用重生利用,延伸至永续性设计(Sustainability)。穿透设计本质,进入心灵境界,传达核心价值,演绎绿色、环保、时尚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用 无为 无用设计 可持续设计 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