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差异表达分析
1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3 位作者 程金明 解燕昭 惠硕 赵万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对照组),使用QIAGEN法提取血浆中的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微粒追踪检测技术(NTA)和蛋白印迹进行鉴定Exo形态、粒径大小以及表面标志蛋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Exo miRNAs表达,基于生物信息学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Exo颗粒呈典型圆盘状的囊泡结构,检测到Exo阳性蛋白CD63。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外泌体中有22个miRNA上调,18个miRNA下调,差异表达的Exo miRNA的靶基因主要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显著富集。结论 本研究发现较对照组相比,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40个差异表达的Exo miRNAs。血浆Exo miRNAs可能通过PI3K-Akt、MAPK、FoxO等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症状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血清L-Arg和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2
作者 刘懿 苏晓明 +1 位作者 王媛媛 巨涛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L-精氨酸(L-Arg)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6例... 目的探讨血清L-精氨酸(L-Arg)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预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缺血性脑卒中(I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9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性状和斑块新生血管密度相关参数[基线强度、峰值强度和时间-强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TC)],并检测血清L-Arg和IL-4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是否再发IS分为再发组(35例)和未再发组(16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Arg和IL-4水平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效能。结果再发组峰值强度、AUCTC、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未再发组(P<0.001),血清L-Arg和IL-4水平均低于未再发组(P<0.05)。血清L-Arg和IL-4水平与峰值强度、AUCTC和颈动脉狭窄率均呈负相关(P<0.05)。L-Arg降低、IL-4降低、峰值强度增加、AUCTC增加、颈动脉重度狭窄、高血脂和易损斑块均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L-Arg、IL-4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760、0.845。根据L-Arg和IL-4的最佳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降低组和未降低组。L-Arg降低组和IL-4降低组易损斑块所占比例分别高于L-Arg未降低组和IL-4未降低组(P<0.001)。结论低水平L-Arg和IL-4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再发IS有关,或可作为IS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白细胞介素-4 症状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再发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韦帅 陈栋君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520-52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CAS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CAS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2周内行CAS,29例)与晚期组(2周后行CAS...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CAS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CAS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2周内行CAS,29例)与晚期组(2周后行CAS,29例)。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 d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包括脑血流量相对值(rCBF)、平均通过时间相对值(rMTT)、达峰时间的数值相对值(rTTP)]、术后1个月脑卒中与症状性脑卒中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结果 术前及术后3 d,两组rCBF、r MTT、rTTP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r CB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rMTT、rTT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两组脑卒中与症状性脑卒中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MMSE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MMSE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 2周内通过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同2周后行CAS无明显差异,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及智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冯昌仲 王晓旭 张道节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分为传统组、支架组,各43例。传统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组行颈动...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型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分为传统组、支架组,各43例。传统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支架组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认知功能、临床指标、血管不良事件、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间MMSE、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8.51±14.23)min、(8.95±2.04)d,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0、10.430,P均<0.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引发的安全事件少,能达到和颈动脉内膜切除相当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恢复周期短,可根据症状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需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不良事件 动脉支架置入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5
作者 朱金良 陈仁智 +1 位作者 陈倾江 彭永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由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住院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予以经股动脉穿刺,在远端保护器保护下予以支架血管成形术。结果:所有患... 目的:了解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由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住院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予以经股动脉穿刺,在远端保护器保护下予以支架血管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地安装颈动脉支架,术后所有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均<30%,同时没有出现如卒中、过量灌注等不良反应,因此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为高风险颈动脉狭窄的诊疗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它是一种安全且实用的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症状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纽曼系统护理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唐欣慧 区慧敏 +2 位作者 谭杏媚 吴妙珠 王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纽曼系统护理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42例,以随机...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纽曼系统护理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4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21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两组均接受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并于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周肽素(Copept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前及术后12个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Copeptin、H-FABP水平均降低,血清IL-10、IL-6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SF-36、ADL、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纽曼系统护理能有效减轻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损伤、改善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加快预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且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植入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纽曼系统护理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宝新 陈惠茹 黄锦贤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CHS的发生。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科于2016年6月至2022年4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且... 目的探究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CHS的发生。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科于2016年6月至2022年4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且接受CAS治疗的18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监测患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ean)并以此为依据分为CHS组与非CHS组,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CHS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经过CAS治疗的患者中术后18例发生CHS,单因素分析显示:CHS组与非CHS组在糖尿病、新发脑梗死患病率、发病至手术时间、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发病至手术时间、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均进入方程,其中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发病至手术时间为危险因素,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为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及发病至手术时间是CAS术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为保护因素,临床上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且全过程给予干预,控制血压、血糖,尽量在发病14 d内完成手术,降低CHS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重度狭窄 支架置入 脑高灌注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鹏飞 李递通 陈锦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14-419,共6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情况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因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或显著狭窄而进行CAS的患者,根据进行手术的时间分为急诊CAS与择期CAS组。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情况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因症状性颈动脉闭塞或显著狭窄而进行CAS的患者,根据进行手术的时间分为急诊CAS与择期CAS组。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再狭窄/闭塞率,记录手术相关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75例急诊和104例择期CAS患者纳入本研究。与择期CAS相比,急诊CAS患者同侧颈动脉闭塞的比率(17.3%vs.1.9%,P<0.001)及术前颈动脉狭窄程度(90,IQR 75~99vs.85,IQR 70~90,P<0.024)明显更高,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9.3%vs.4.8%,P=0.232)、术后3个月内发生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事件(5.7%vs.1.0%,P=0.161)的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急诊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择期CAS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机械取栓 动脉支架植入术 预后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EA术后的预后改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业帅 刘方军 +2 位作者 钱海 孙玉明 石祥恩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37,共6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S)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长、短期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79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指... 目的评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S)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长、短期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79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分级。分析术后3和24个月的预后改善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准确性及预测效能评价。结果SCS患者CEA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24个月的mRS分级分别为(1.78±1.10)、(1.32±1.37)和(0.89±1.25)。与术前相比,术后3和24个月均明显改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OR=0.06,95%CI=0.01-0.32)和高脂血症(OR=0.13,95%CI=0.03-0.47)是影响因素。CEA术后24个月,心肌梗死(OR=0.09,95%CI=0.00-0.66)、高脂血症(OR=0.05,95%CI=0.00-0.29)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OR=0.11,95%CI=0.02-0.50)是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的列线图来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及预测效能。结论SCS患者CEA术后长、短期神经功能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心肌梗死、高脂血症是影响CEA术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高脂血症、NLR是影响CEA术后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NLR可预测SCS患者CEA术后的长期预后,术前低NLR(<2.62)的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单侧颈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粥样斑块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璐璐 惠品晶 +1 位作者 丁亚芳 颜燕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 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颈部血管超声(CDU)及CT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且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151例,根据临床表现分... 目的 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颈部血管超声(CDU)及CT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且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151例,根据临床表现分症状组和无症状组,CDU检查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斑块纤维帽完整性、溃疡型斑块及斑块钙化等情况),比较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血管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Vm、Vs、Vd及PI);CT灌注成像(CTP)记录双侧基底节、颞叶CTP各参数(CBF、CBV、MTT及TTP)。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狭窄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健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值,以及患侧基底节及颞叶CTP参数。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症状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大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斑块特征:CDU示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症状组患者,其溃疡型斑块、斑块表面钙化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血流动力学改变: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患者的双侧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症状组健患侧Vm、Vs及Vd差值均较无症状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患侧基底节及颞叶的CBF、MTT及TT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的患侧基底节及颞叶的CTP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颈动脉重度狭窄会引起颅内低灌注,但颈动脉中度狭窄且斑块性质不稳定同样会出现临床症状,评估颈动脉斑块特征及狭窄程度对临床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斑块特征 脑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颅脑灌注缺损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根龙 项琳 +3 位作者 雷四英 吴玉 毛素芳 邱伟文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6期13-16,46,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灌注缺损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月3月就诊于丽水市人民医院的ACAS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基线颅脑CT灌注及头颈部血管CTA检查。基于CT灌注的平均通过时... 目的探讨颅脑灌注缺损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AS)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月3月就诊于丽水市人民医院的ACAS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基线颅脑CT灌注及头颈部血管CTA检查。基于CT灌注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将患者分为灌注缺损组和灌注正常组,然后前瞻性随访评估这两组患者两年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06例患者纳入分析,在两年的随访期内共有13例(12.26%)患者发生狭窄同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其中灌注缺损组5例(5/18,27.78%),灌注正常组8例(13/88,9.09%),灌注缺损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灌注正常组(χ^(2)=4.850,P<0.05)。重度血管狭窄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血管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不规范用药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规范用药组(χ^(2)=6.25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灌注缺损和高脂血症是ACA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危险因素[OR(95%CI)=6.455(1.444~28.865)、5.307(1.293~21.786),P<0.05],规范用药是ACA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保护因素[OR(95%CI)=0.110(0.024~0.500),P<0.05]。结论颅脑灌注缺损能增加ACAS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而坚持规范用药则能有效降低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动脉狭窄 灌注缺损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多模态MRI提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机制
12
作者 张驰 贺朝 +3 位作者 孙婧婷 杨冠 崔光彬 王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144,170,共6页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CS)并不是真正的“无症状”,它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导致认知障碍。为了防止向痴呆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ACS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ACS)并不是真正的“无症状”,它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导致认知障碍。为了防止向痴呆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研究ACS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方式相比,多模态MRI可以在大脑结构改变前,更早提示大脑功能改变,在探索认知功能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AC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连接和脑体积改变,且多为静态分析。将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动态分析,并通过功能和结构结合更全面分析ACS导致认知障碍的机制。本文从多模态MRI角度分析了ACS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以期待为ACS的评估和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脑结构
下载PDF
CEA术式的时机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其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刘梦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AS)患者大脑动脉血流动力的变化以及预后的影响,为合理安排CEA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行CEA手术的120位S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直至行CE...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SCAS)患者大脑动脉血流动力的变化以及预后的影响,为合理安排CEA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行CEA手术的120位S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直至行CEA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4d,65例)和后期组(>14d,55例)。术后5d,比较患者不同时机行CEA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VMCA)、搏动指数(PI)及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12个月后,随访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侧再狭窄及新发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没有出现死亡情况。术后AB两组MVMCA、PI均较术前有升高渐趋正常(P<0.05),CVR值均高于术前(P<0.05),且A组增加幅度均高于B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A组NIHSS评分变化率高于B组(P<0.05),A组仅1例发生手术侧再狭窄,B组2例发生手术侧再狭窄,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发病患者均为术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的患者,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新发卒中。结论:CEA可明显改善SCAS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术后并发症低,早期手术效果比后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术 症状动脉狭窄 手术时机: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荔湾社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功能评估及干预的研究
14
作者 许璇 祁风 +3 位作者 余科 刘祖佑 梁晓君 冯丽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3期3355-3359,共5页
目的对荔湾社区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功能评估及危险因素干预,探讨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变化与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荔湾社区中慢性病患者231... 目的对荔湾社区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功能评估及危险因素干预,探讨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变化与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本文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荔湾社区中慢性病患者2315例,其中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262例[中度狭窄175例、重度狭窄87例],有5例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考虑颈动脉手术转诊到神经介入科,余257例[男153例、女104例,年龄(75.08±2.88)岁]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入组观察。入组患者均进行脑血管功能评估、危险因素干预、抗血小板聚集及降脂治疗。记录1年后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变化及脑缺血事件发病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入组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共有4例发生缺血性事件,次年发病率为1.5%(4/257)。出现脑缺血事件患者年龄[(78.50±2.88)岁]、吸烟率[100.0%(4/4)]、高脂血症患病率[100.0%(4/4)]均高于无脑缺血事件患者[(75.02±2.85)岁、44.3%(112/253)、45.5%(115/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3,χ^(2)=4.939、4.712;均P<0.05)。出现脑缺血事件患者入组时脑血管储备能力[(17.09±0.69)%]、入组1年后脑血管储备能力[(17.89±0.37)%]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增加值[(0.80±0.57)%]均低于无脑缺血事件患者[(21.99±2.04)%、(25.38±2.02)%、(3.39±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90、7.372、2.397,均P<0.05)。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男性比例[69.5%(57/82)]、吸烟率[54.9%(45/82)]、糖尿病患病率[51.2%(42/82)]、年龄[(76.58±2.03)岁]、低密度脂蛋白[(4.11±0.71)mmol/L]均高于无症状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54.9%(96/175)、40.6%(71/175)、37.1%(65/175)、(74.37±2.95)岁、(3.55±1.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78、4.615、4.553,t=6.118、4.264;均P<0.05)。治疗1年后,中度狭窄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增加值[(3.68±2.25)%]显著高于重度狭窄组[(2.64±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9,P<0.05)。入组时及1年后,中度狭窄组患者吸入CO_(2)前血流平均速度、吸入CO_(2)后血流平均速度、脑血管储备能力均高于重度狭窄组[(64.68±3.42)cm/s比(60.76±5.19)cm/s、(79.21±4.78)cm/s比(73.40±6.09)cm/s、(22.43±2.08)%比(20.80±1.72)%、(65.41±3.05)cm/s比(60.86±3.86)cm/s、(82.50±4.16)cm/s比(75.12±4.62)cm/s、(26.12±1.95)%比(23.44±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3、8.294、6.185、10.201、12.799、10.925,均P<0.05)。结论脑血管储备能力改变与无症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风险之间相关。通过一级预防来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可以减少脑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无症状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脑血管储备能力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王建 陈兆雷 +1 位作者 王磊 王道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1-64,共4页
探讨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患者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所具有的作用。方法 对20例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予以诊断的患者抽取,收治时间段介于2017年1月-2022年1月间,地点为苏北人民医院、建湖县人民医院。应用抽签法展开分组处理,各... 探讨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患者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所具有的作用。方法 对20例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予以诊断的患者抽取,收治时间段介于2017年1月-2022年1月间,地点为苏北人民医院、建湖县人民医院。应用抽签法展开分组处理,各有60例计入。观察组病例应用CEA、对照组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CAS)。评价组间的治疗效果相关评估指标,复发率、再狭窄率和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获得的TNF-α、hs-CRP、IL-6、LP-α、Hcy、D-二聚体、Vs、Vd、复发率、再狭窄率等均更低,认知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获得的治疗效果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症状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置入术(CAS)
下载PDF
MR-VWI技术评价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芳 刘四斌 谢中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管壁成像(MR-VWI)技术评价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够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完成双侧颈动脉MR-VWI检查。对入组对象进行颈动脉狭... 目的探讨磁共振管壁成像(MR-VWI)技术评价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够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完成双侧颈动脉MR-VWI检查。对入组对象进行颈动脉狭窄分级,比较不同分级患者斑块易损特征,相关性分析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与卒中量表神经功能(NIHSS)评分的关系;比较症状侧与非症状侧斑块负荷水平[最小管腔面积(Min LA)、平均管壁面积(Mean WA)、最大管壁厚度(Max WT)、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PWV)、不同斑块成分[富脂质核(LRNC)、出血(IPH)、钙化(CA)、纤维帽(FCR)]及其大小差异。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有32例、37例和29例。随着颈动脉狭窄分级增高,Min LA水平不断降低,Max WT、PWV水平和NIHSS评分不断升高;CA、LRNC、IPH、FCR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IH SS评分与Min LA呈负相关(r=-0.704),与Max WT、PWV呈正相关(r=0.719、0.565)。症状侧Min LA水平低于非症状侧,Mean WA水平、Max WT水平、PWV水平均高于非症状侧(P<0.05)。症状侧CA、FCR发生率高于非症状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侧LRNC、IPH、CA水平均高于非症状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VWI技术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评估动脉狭窄斑块患者斑块特征和血管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动脉狭窄 磁共振管壁成像 斑块易损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治疗26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雷凤 李国毅 +1 位作者 周荫 林亚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技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6例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依照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测量标准,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狭窄率>50%的患者置入自膨式支...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技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6例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依照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测量标准,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狭窄率>50%的患者置入自膨式支架,术中5例行球囊预扩张,3例应用保护装置。结果 26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血管残余狭窄程度<30%。术后随访23例(10-22个月),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5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至于术后存在的血栓形成、再狭窄等问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 症状 血管内 支架治疗 患者 狭窄 扩张 程度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金海 徐书雯 +3 位作者 莫建伟 王硕 肖豪 向绍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29例颈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2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9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在半年后行DSA... 目的:评估老年症状性颈内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远期疗效。方法:29例颈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接受了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29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9枚,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在半年后行DSA复查时出现再狭窄,狭窄率均小于50%。1例术后未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半年后出现严重再狭窄,再次行支架植入术,随访2年TIA未再复发。2例术后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均为行囊后扩者,其中1例经治疗完全恢复,1例遗留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所有患者未发生后循环缺血、死亡及心肌梗死。结论: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技术可行,预后较好,可作为其二级预防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症状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茜 严臻泉 +2 位作者 吴国斌 张博 柳晓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4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组(手术组)23例,内科保守治疗组(非...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组(手术组)23例,内科保守治疗组(非手术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记录随访一年脑卒中复发率、死亡率。结果手术组患者治愈率(47.83%)及显效率(47.83%)高于非手术组的治愈率(13.33%)和显效率(44.44%),无效率(4.34%)低于非手术组(42.22%)(P=0.001);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36.5±5.6)d短于非手术组[(44.8±6.7)d](P=0.001),住院费用[(51 200±230)元]低于非手术组[(67 900±470)元](P=0.001);随访一年,手术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8.69%)低于非手术组(42.22%)(P=0.005),死亡率(4.34%)低于非手术组(24.44%)(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有效,经济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术 症状动脉狭窄 效果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欣 孟璇 +1 位作者 马东梅 童明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126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118例无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询问病史,监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间年龄、饮酒率无显著差异,狭窄组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确诊126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118例无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询问病史,监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结果两组间年龄、饮酒率无显著差异,狭窄组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 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