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群血压变异性与无症状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直径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贺菲菲 张志勇 张艳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无症状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直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无症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并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 ABPM)的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无症状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直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无症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并完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 ABPM)的老年患者8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与24h ABPM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24h ABPM参数与动脉瘤直径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直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相比,目前吸烟、高血压病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大动脉瘤组患者目前吸烟比例更高,高血压病程更久,血清HCY、hs-CRP水平更高。大动脉瘤组24小时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小时舒张压标准差(24h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高于小动脉瘤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SSD、24hDSD、nSSD、nDSD与动脉瘤直径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前吸烟、高血压病程、24hDSD是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动脉瘤的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程更长、血压变异性(BPV)更高。舒张压标准差对预测动脉瘤增长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破裂内动脉瘤 血压变异性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评分方案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罗斌 武晓良 +2 位作者 燕羽佳 任贺成 黄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比较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评分(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reatment score,UIATS)与临床诊疗方案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治疗结局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比较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评分(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treatment score,UIATS)与临床诊疗方案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治疗结局的差异性,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UIA(共108个颅内动脉瘤)病例资料,对所有病人进行UIATS方案及临床决策方案登记,在确诊UIA1年后通过走访及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对比两种方案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动脉瘤直径增大的差异性。结果92例UIA病人的中位年龄60.85岁,其中男24例(26.1%),女68例(69.6%)。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段46例(42.6%),大脑中动脉8例(7.4%),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36例(33.3%),椎动脉及基底动脉12例(11.1%),基底动脉顶端6例(5.6%)。其中小动脉瘤80个(80/108,74.1%),平均直径<6.9mm。UIATS评分方案建议手术干预治疗87例(85%),随访观察21例(15%)。临床采用手术干预62例(57.4%),随访观察46例(42.6%)。UIATS评分方案与实际临床方案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动脉瘤直径增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UIATS评分与临床决策进行肯德尔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479,0.650),P<0.001;UIATS治疗方案与临床方案在UIA随访期动脉瘤增大方面的效能对比无差异(P=0.755)。结论UIATS评分诊疗方案与实际临床决策方案对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决策无明显差异,未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期动脉瘤直径增大等不良事件增多。临床工作可应用UIATS评分作为指导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UIATS评分 危险因素 治疗方案
下载PDF
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翟晓东 马永杰 +5 位作者 王淳秀 于嘉兴 向思诗 王军 李桂林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1-627,共7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体检发现的无症状UIAs(56个动脉瘤)患者,... 目的分析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体检发现的无症状UIAs(56个动脉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问卷评价患者的HRQoL水平,分析UIAs患者SF-36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44例UIAs患者在SF-36量表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低于中国普通人群常模(75±15、82±15、71±14分比83±20、88±17、79±15分,t值分别为2.89、2.14、3.34,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睡眠时间<6 h与≥6 h的心理健康总分(MCS)分值分别为63±18、79±14分(t=-2.41),病程≤3个月与>3个月的MCS分值分别为76±15、89±7分(t=-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睡眠时间<6 h与≥6 h的生理健康总分(PCS)分值分别为63±22、77±17分(t=-2.11),病程≤3个月与>3个月的PCS分值分别为73±17、90±5分(t=-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3个月为PCS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2.23~27.42,P=0.02),每天睡眠时间<6 h为MCS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44~28.92,P=0.03)。经过(28±9)个月的恢复期后,12.5%(4/32)的患者未恢复治疗前的正常工作中。结论经介入治疗的无症状UIAs患者术后HRQoL水平在SF-36的多个维度低于普通人群。病程少于3个月和每日睡眠不足6 h分别为PCS和M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内动脉瘤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血管内介入治疗 工作能力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机制及治疗进展
4
作者 王怡 陆登峰 +2 位作者 王世鑫 刘广杰 孙晓欧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UA)的检出率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远高于健康正常人群,当二者合并出现时优先治疗何种疾病是治疗的要点与难点所在。本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易于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机制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同时对AIS合并IUA患...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UA)的检出率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远高于健康正常人群,当二者合并出现时优先治疗何种疾病是治疗的要点与难点所在。本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易于合并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机制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同时对AIS合并IUA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整理,以期为后续临床工作中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使其从后续可能的治疗措施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颅内破裂动脉瘤 危险因素 破裂风险 治疗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IRT1和HMG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皓 郭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20-01—2021-01住院治疗的80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20-01—2021-01住院治疗的80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血清SIRT1、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RT1、HMGB1水平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评估价值。结果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IRT1、HMGB1表达水平与瘤数目、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IRT1、HMGB1联合预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AUC为0.944,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87.04%,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SIRT1=2.296,P=0.022;Z二者联合-HMGB1=2.759,P=0.006)。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IRT1显著低表达,HMGB1显著高表达,两者与瘤数目、瘤直径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 病理特征 评估价值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罗斌 武晓良 黄楹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死率高达32%~67%,约有30%病人会遗留中、重度残疾。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UIA)被检出,给临床医师在其破裂之前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了更多机会。预测UIA破裂的风险因素较多,如动脉瘤的... 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死率高达32%~67%,约有30%病人会遗留中、重度残疾。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UIA)被检出,给临床医师在其破裂之前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了更多机会。预测UIA破裂的风险因素较多,如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等形态学因素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但都无法单一对破裂风险进行客观评价并提供更多治疗决策方面的提示。况且各种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建立可靠精确预测的标准预测模型十分困难,特对较常见的UIA破裂风险因素进行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 风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VWI-MRI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方斯 杨景云 +1 位作者 刘吉刚 姚桂林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I-MRI)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12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n=64)和不稳定组(n=56),均行VWI-MRI检查,比较2组及5年内不同生长、...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WI-MRI)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12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n=64)和不稳定组(n=56),均行VWI-MRI检查,比较2组及5年内不同生长、破裂风险未破裂动脉瘤患者VWI-MRI参数,分析VWI-MRI参数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和5年内生长、破裂风险相关性。结果稳定组与不稳定组、5年内生长风险低高危和破裂风险低高危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是否为分叉动脉瘤、形态、强化形式、瘤壁强化分级和强化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和5年内生长、破裂风险与分叉动脉瘤、形态、强化形式、瘤壁强化分级和强化指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VWI-MRI检查可用于评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稳定性,并为临床早期评估动脉瘤生长、破裂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稳定性 生长风险 破裂风险 相关性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剂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万子豪 李爱民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91-1095,共5页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是一颗埋在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这类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病。除去多数研究已证实的促破裂危险因素以外,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炎症因素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压也增加了其破裂风险。作为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是一颗埋在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这类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病。除去多数研究已证实的促破裂危险因素以外,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炎症因素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压也增加了其破裂风险。作为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被发现在促破裂进程中可以发挥保护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了不同甚至矛盾的结果。本文就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钙通道阻滞剂使用对瘤体破裂的影响以及发挥的双重效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钙通道阻滞剂 血流动力学 慢性炎症 高血压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血清miR-338-3p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吴德峰 刘文娟 +1 位作者 向浩 刘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病人血清微小RNA-338-3p(miR-338-3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UIAs病人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无脑动脉瘤的常规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UIAs病人入院后1 d、对照组体检当日的清晨... 目的: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病人血清微小RNA-338-3p(miR-338-3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UIAs病人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无脑动脉瘤的常规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UIAs病人入院后1 d、对照组体检当日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miR-338-3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分析血清miR-338-3p、MMP-2表达与UIAs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UIAs病人血清miR-338-3p与MMP-2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miR-338-3p、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不同动脉瘤直径及动脉瘤数目病人血清miR-338-3p、MMP-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IAs病人血清miR-338-3p与MMP-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UIAs病人血清miR-338-3p、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呈正相关,且均与病人动脉瘤直径和数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血清miRNA-338-3p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飞行人员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大伟 石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由于无创血管成像技术在改装体检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飞行人员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被发现。大多数无症状UIAs长期处于“静止期”,但少数可逐渐生长甚至突然破裂出血,具有空中失能的风险。飞行人员U... 由于无创血管成像技术在改装体检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飞行人员无症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被发现。大多数无症状UIAs长期处于“静止期”,但少数可逐渐生长甚至突然破裂出血,具有空中失能的风险。飞行人员UIAs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动脉瘤因素、血流动力学和飞行因素等,干预措施包括内科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术等,需权衡UIAs的破裂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加以选择。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飞行人员无症状UIAs的处理意见和航空医学鉴定标准,需进行多学科的个体评定。该文就飞行人员无症状UIAs的诊断、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航空医学鉴定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飞行人员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航空医学鉴定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认知状态与焦虑和抑郁水平调查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军 焦菡怡 +3 位作者 关欣 纪媛媛 张娜芹 王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34-638,共5页
目的调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认知和焦虑、抑郁状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蒙特利... 目的调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认知和焦虑、抑郁状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认知状态进行评估,并将所有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26例)与认知障碍组(80例)。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所有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应用SPSS 24. 0软件进行两组间各指标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1) MoCA评分:106例患者MoCA评分7~30[26(22,28)]分,26例(24. 5%)患者总体认知水平出现异常,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患者Mo 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5,29)分比20(15,22)分,Z=-6. 438,P <0. 01]。(2) HAMA评分:总体HAMA评分10. 0(5. 8,16. 0)分,其中可能焦虑33例(31. 1%),肯定焦虑28例(26. 4%),明显焦虑10例(9. 4%),严重焦虑1例(0. 9%);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患者HAMA评分[8. 5(5. 0,15. 0)分比12. 5(6. 0,22. 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HAMD评分:总体HAMD评分7. 0(3. 0,11. 0)分,其中轻度抑郁46例(43. 4%),中度抑郁5例(4. 7%),重度抑郁2例(1. 9%),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患者HAMD评分[6. 0(3. 0,9. 8)分比8. 5(4. 5,16. 2)分]及抑郁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4) MoCA评分与HAMA、HAMD评分相关性:MoCA评分与HAMA、HAMD评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 231、-0. 318,P值分别为0. 017、0. 001)。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认知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紧密相关。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认知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力 段国礼 +4 位作者 赵瑞 黄清海 洪波 刘建民 许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寻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96例患者中有60例(5.02%)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P=0.026)、吸烟(P=0.038)、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P<0.001)、心血管疾病(P=0.002)、动脉瘤最大径(P<0.001)、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或有子囊(P=0.008)、支架类型(P=0.001)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OR=3.407,P<0.001)、心血管疾病(OR=3.175,P=0.003)、动脉瘤最大径>10 mm(OR=3.139,P<0.001)和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或有子囊(OR=2.096,P=0.026)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心血管疾病、动脉瘤最大径>10 mm和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或有子囊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神经系统 并发症 血管内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87例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书君 王瑜龙 +1 位作者 董秀芳 许蕾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A)发生、临床症状的展现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历-对照研究,其中病历组287例、对照组300例,除外了既往发生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接受过动脉瘤夹闭、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病... 目的 探讨影响未破裂颅内动脉瘤(IA)发生、临床症状的展现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历-对照研究,其中病历组287例、对照组300例,除外了既往发生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接受过动脉瘤夹闭、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病例组为经MRA、CTA和/或颅脑DSA检查发现存在1个或多个IA患者。对照组经MRA、CTA和/或DSA检查未发现IA的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体格检查、既往病史、血生化指标、影像学参数等信息,并评估动脉瘤的大小与位置等形态学参数。结果①女性、年龄、吸烟、高血压病、体质量、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 H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增高为IA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校正后显示,女性、年龄、吸烟、高血压病、Hhcy为影响I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建立了IA发生的风险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0.745,0.820),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③年龄、吸烟、高血压病、Hhcy、Lp(a)水平增高是影响有症状的未破裂IA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年龄、吸烟、高血压病、Hhcy,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Hhcy>吸烟>高血压病>年龄>女性。影响未破裂IA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吸烟、高血压病、Hhcy、Lp(a)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内动脉瘤 症状的破裂内动脉瘤 无症状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a)
下载PDF
高分辨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其昌 管生 +1 位作者 郭新宾 权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钆剂增强HRMRI检测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有症状患者13例(警示性头痛8例,患侧动眼神经麻...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瘤壁环形强化(CAW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钆剂增强HRMRI检测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28例,其中有症状患者13例(警示性头痛8例,患侧动眼神经麻痹5例),无症状患者15例。2名影像科医师独立阅片,确定是否出现CAWE。结果检测发现28例患者31枚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根据Kappa一致性检验,2名影像科医师诊断CAWE结果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427,95%CI:0.51-0.98)。13例有症状患者14枚动脉瘤中11枚(11/14,78.6%)出现CAWE,15例无症状患者17枚动脉瘤中5枚(5/17。29.4%)出现CAWE,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结论钆剂增强HRMRI检测显示有症状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CAWE明显较无症状患者多见,提示动脉瘤未来破裂的可能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症状 无症状 破裂 内动脉瘤 瘤壁环形强化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庆荣 刘建民 +1 位作者 张鑫 吴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是否行外科处理是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UIA患者接受了微创手术。文中总结分析UIA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 目的在神经外科领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是否行外科处理是最具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UIA患者接受了微创手术。文中总结分析UIA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患者共计102个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即时情况、随访结果、并发症、复发情况和再治疗的效果。结果除1例患者(1个动脉瘤)因血管扭曲显著,微导管无法超选至动脉瘤腔而未能完成血管内治疗外,其他所有动脉瘤均顺利进行血管内治疗。术中出现血栓性事件2例,动脉瘤出血3例,出现永久性并发症3例。随访期间有5例复发,3例患者接受再次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UIA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翟晓东 于嘉兴 +2 位作者 马永杰 毛明利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6-258,262,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一种病理性膨胀,主要发生于颅内动脉分叉部位[1]。成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1%~5%,年破裂率为0~1%^[1-4]。在我国35~75岁的成年人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的总...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一种病理性膨胀,主要发生于颅内动脉分叉部位[1]。成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1%~5%,年破裂率为0~1%^[1-4]。在我国35~75岁的成年人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的总患病率高达7.0%^[5]。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心^[2、4、6]。与颅内动脉瘤患病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高血压病、吸烟、酗酒、性别、颅内动脉瘤家族史、肌纤维发育不良、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7-9]虽然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因素不宜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同时,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发现了部分自然破裂风险低于现阶段外科治疗风险的UIA患者,对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他汀类药物 药物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及治疗策略制定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中 王紫兰 +6 位作者 陈周青 顾枫 马超 尤万春 王建 孙晓欧 朱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63-668,674,共7页
目的研究人工智能(AI)诊疗系统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破裂风险评估,以及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共29个动脉瘤)采用颅内动脉瘤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行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并根据评... 目的研究人工智能(AI)诊疗系统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破裂风险评估,以及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共29个动脉瘤)采用颅内动脉瘤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行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用相应治疗策略。在患者出院及术后3个月时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判预后。结果本组患者29个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为低、中、高、极高的分别为6、10、12、1个;其中采用动脉瘤夹闭治疗4个、血管内介入治疗5个、血管搭桥术1个、保守治疗19个。所有患者出院时mRS评分均≤3分;术后30 d随访时,23例患者(88.5%)mRS评分≤3分。结论人工智能诊疗系统评估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可辅助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人工智能 破裂风险 个体化治疗疗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miR-126、miR-125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浩 张亚波 +2 位作者 孙秀英 尹航 庄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患者血清微小RNA(miR)-126、miR-125b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198例UIAs患者(病例组)及6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血清miR-126、miR-125b表达,分析病例组miR-126、miR-125b表达与患... 目的观察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患者血清微小RNA(miR)-126、miR-125b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198例UIAs患者(病例组)及6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血清miR-126、miR-125b表达,分析病例组miR-126、miR-125b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miR-126、miR-125b表达与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miR-126表达较高,而miR-125b表达较低(P均<0.05)。病例组血清miR-126、miR-125b表达与UIAs直径及数目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形态无关(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miR-12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715,P=0.000),而miR-125b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0)。结论UIAs患者血清miR-126表达升高,而miR-125b表达降低,检测二者表达有助于判断UIAs数目和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微小RNA-126 微小RNA-125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鞍区肿瘤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附6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景宇 孟辉 +4 位作者 朱刚 陈志 林江凯 王宪荣 冯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总结入院诊断为鞍区肿瘤病人应用CT血管成像术前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对287例诊断为鞍区肿瘤的病人给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6例,其中入院诊断为垂体瘤3例,鞍旁脑膜瘤3例,并给予血管造... 目的总结入院诊断为鞍区肿瘤病人应用CT血管成像术前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对287例诊断为鞍区肿瘤的病人给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6例,其中入院诊断为垂体瘤3例,鞍旁脑膜瘤3例,并给予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诊断。结果6例病人经CTA检查共发现颅内动脉瘤7个。经DSA检查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6个,其中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3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1例病人经DSA检查排除颅内动脉瘤,诊断为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CTA检查颅内动脉瘤确诊率85.7%。结论CT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用于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术前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鞍区肿瘤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樊炜 李进 +4 位作者 胡智洪 罗川东 杨启荣 李伟 郑念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笔者单位神经外科收治的615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的UI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患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笔者单位神经外科收治的615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的UI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计算术后CSDH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IAs患者术后发生CSD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15例UIAs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后,有71例患者发生了CSDH,术后CSDH的发生率为11. 5%。发生CSDH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未发生CSDH患者(62. 2±9. 7)岁vs(58. 9±9. 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825,P=0. 005)。年龄≥60岁、最大动脉瘤直径≥25 mm、脑萎缩分级3~4级、CT值≥40、硬膜下积液分级为IB与UIAs患者动脉瘤夹闭手术后发生CSDH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萎缩分级3~4级(OR=1. 979,95%CI:1. 940~2. 031)、CT值≥40(OR=3. 401,95%CI:2. 922~3. 868)、硬膜下积液分级IB(OR=2. 866,95%CI:2. 644~3. 012)是UIAs患者动脉夹闭术后发生CSD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萎缩分级3~4级、CT值≥40、硬膜下积液分级IB是UIAs患者动脉夹闭术后发生CSDH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 夹闭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