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聂锐华 刘兴年 +1 位作者 曹叔尤 李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4-587,共4页
从泥沙起动的已有研究成果出发,推导出常见的3种泥沙起动条件的转换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将国内外现有的几十种泥沙起动条件进行了统一,可得各种公式的K值一般在3 37~7 86之间。为合理选用起动公式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用韩其为1965... 从泥沙起动的已有研究成果出发,推导出常见的3种泥沙起动条件的转换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将国内外现有的几十种泥沙起动条件进行了统一,可得各种公式的K值一般在3 37~7 86之间。为合理选用起动公式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用韩其为1965年在岷江五通桥茫溪河进行的卵石起动的野外水槽试验资料与一部分经典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岷江都江堰河段合理选用卵石起动公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性泥沙 泥沙起动 起动条件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等效粒径的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聂锐华 王涛 +1 位作者 黄尔 刘兴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通过将等效粒径引入非均匀沙起动条件表达式,得到了基于等效粒径的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统一表达式,并从反映泥沙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荫蔽(暴露)作用与分选作用角度对当前有一定影响的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的等效粒径表达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 通过将等效粒径引入非均匀沙起动条件表达式,得到了基于等效粒径的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统一表达式,并从反映泥沙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荫蔽(暴露)作用与分选作用角度对当前有一定影响的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的等效粒径表达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各家公式都能够反映泥沙的非均匀性引起的荫蔽(暴露)作用,较粗泥沙颗粒的等效粒径小于其自身粒径,容易起动,较细泥沙颗粒的等效粒径大于其自身粒径,较难起动。但是不同公式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反映在细颗粒的荫蔽作用方面。不同公式区分非均匀沙颗粒间荫蔽(暴露)作用的特征粒径是不同的。韩其为、张启卫、刘兴年公式能较好的反映泥沙起动时的分选作用。对于细颗粒泥沙而言,Egiazaroff、Hayashi与秦荣昱公式在冲刷时体现由于床沙粒径不同而产生的分选作用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条件 无粘性泥沙 等效粒径 荫蔽(暴露) 分选
下载PDF
无粘性泥沙的起动条件 被引量:18
3
作者 褚君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7-43,共7页
对H. A. 爱因斯坦等国内外数10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泥沙起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统一转化为无因次起动切力θ_c=τ_c/(γ_s-γ)d的形式,并分析计算出无粘性均匀沙的θ_c值。一般来讲,θ_c是界于0.0231~0.0716之间的一个常数值。从分析结... 对H. A. 爱因斯坦等国内外数10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泥沙起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统一转化为无因次起动切力θ_c=τ_c/(γ_s-γ)d的形式,并分析计算出无粘性均匀沙的θ_c值。一般来讲,θ_c是界于0.0231~0.0716之间的一个常数值。从分析结果可看出各种公式之间的差别,为使用选择公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条件 无粘性泥沙 无因次切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