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宝 赵国藩 文明秀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16-121,共6页
首先对12根具有不同剪跨比、预应力度和箍筋及纵钢筋含量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抗剪强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影响梁抗剪强度的因素及斜截面破环形式的分析,提出计算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无粘结梁 部分预应力砼 抗剪强度 试验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的延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陈晓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通过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延性性能的试验研究,对影响延性性能的因素如截面配筋情况、跨高比以及加荷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无粘结梁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延性试验
下载PDF
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楼铁炯 郭乙木 +1 位作者 王振林 黄丹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确定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以及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通用方法。利用修正的RODRIGUEZ截面模型进行截面强度分析,按截面顶点把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单元,通过对梯形单元... 在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基础上,提出了确定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以及计算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通用方法。利用修正的RODRIGUEZ截面模型进行截面强度分析,按截面顶点把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单元,通过对梯形单元积分求出混凝土内力。将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梁等效塑性区长度与破坏截面中性轴高度之比看作一常数,通过对引自7个不同文献的140片无粘结预应力试验梁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认为这个常数取为9.78较为合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非线性分析 极限应力 等效塑性区长度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耀庭 刘牧明 +3 位作者 李双林 罗西 范世磊 张富成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3,共7页
为深入了解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3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采用混合加载模式,由试验测得的力–位移数据得到预应力梁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试验结果... 为深入了解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3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采用混合加载模式,由试验测得的力–位移数据得到预应力梁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梁滞回环面积、极限位移相对较小,延性相对较差,抗震性能也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以OpenSees为分析平台,基于纤维梁柱单元对4根试验梁及其拟静力试验进行数值建模分析,建模时考虑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耦合作用,并绘制其滞回曲线,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不同的钢筋和混凝土本构模型,对试验梁的分析结果具有比较大的影响,经过合理建模的数值试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真实试验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数值计算 滞回曲线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昌辉 倪佳 叶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68,共7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了各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深入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通过设置刚性短臂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作用等效为外荷载,综合运用'分级加变形'和'分级加荷载'的方法,提出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方法,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对比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良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非线性 滞回曲线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鹏 邓宇 +1 位作者 韦树英 朱健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32,58,共3页
采用国内生产的碳纤维塑料筋作为预应力钢筋制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 ,并开发了相应的预应力锚具。对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塑料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挠度、裂缝开展等性能以及预应力损失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出了有关的结论。
关键词 碳纤维塑料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 承载力 预应力锚具 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损失 试验研究 挠度 裂缝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冬雁 李振宝 杭英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4,58,共5页
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虑预应力筋偏心位置、锚固长度、初始预应力度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具有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虽然耗能低,但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 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虑预应力筋偏心位置、锚固长度、初始预应力度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具有令人满意的抗震特性,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虽然耗能低,但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残余变形小),较非线性大位移下试件破坏程度轻。分析了装配梁的恢复力特性、延性、耗能等性能与试验参数的关系,为无粘结预应力装配结构在地震地区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 低周反复加载 自恢复能力 耗能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集中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丰 陈晓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80-884,共5页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特点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抛物线布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对比试验 ,分析了它们的受弯性能。结果表明 ,合理配筋的两跨同时对称加载的连续梁能在形成充分塑性铰后而破坏 ,无粘筋极限应力增量...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梁的特点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抛物线布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进行对比试验 ,分析了它们的受弯性能。结果表明 ,合理配筋的两跨同时对称加载的连续梁能在形成充分塑性铰后而破坏 ,无粘筋极限应力增量有所提高 ,而连续梁的极限承载力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试验研究 集中荷载 受弯性能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文彦 付章建 +2 位作者 王振清 赵启成 王永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1-463,共3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计算并不象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那样,由外荷载引起预应力筋的应变不能根据相应截面的混凝土的应变求得,其应力的计算比较复杂.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提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全过程分析模型,并研究编制了计算程序,...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计算并不象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那样,由外荷载引起预应力筋的应变不能根据相应截面的混凝土的应变求得,其应力的计算比较复杂.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提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全过程分析模型,并研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整个受力过程、变形发展、混凝土及无粘结筋的应力分布状态等.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可用于工程结构的实际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配置HRBF500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毅敏 袁野 赵勇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8,共5页
通过8根矩形截面梁的受弯试验,研究配置HRBF500纵向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受弯刚度,并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评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规范GB 50010的短期受弯刚度计算... 通过8根矩形截面梁的受弯试验,研究配置HRBF500纵向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受弯刚度,并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评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规范GB 50010的短期受弯刚度计算模式对配HRBF500钢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仍适用,但按设计规范GB 50010计算的短期刚度总体上比试验值偏小,二者之比平均为0.857。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比值系数ω的修正建议,修正后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高强钢筋 短期受弯刚度
下载PDF
寒冷地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与疲劳强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丽荣 杨光 王永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规定的不足,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推导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形式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 针对我国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取值规定的不足,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推导出了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多种截面形式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实用简化计算方法。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是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极限应力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受弯构件 无粘结预应力筋 寒冷地区 上部结构 工程 反复荷载作用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6-589,共4页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 通过 2 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 ,研究了影响其延性的主要因素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和荷载作用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减小 ;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 ,梁的延性逐渐增大 .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 ,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延性试验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 跨高比 荷载作用方式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RPC梁疲劳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许国 王义翔 汪建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8-997,共10页
目的研究对比两种试验梁的静力及疲劳破坏形态.方法采用静载和等幅疲劳试验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采集和分析两种RPC梁挠度、裂缝宽度、钢筋应变和RPC应变.结果在出现概率为98%的桥梁应力幅作用下,两种试验梁的疲劳寿命都在200万次以上;... 目的研究对比两种试验梁的静力及疲劳破坏形态.方法采用静载和等幅疲劳试验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采集和分析两种RPC梁挠度、裂缝宽度、钢筋应变和RPC应变.结果在出现概率为98%的桥梁应力幅作用下,两种试验梁的疲劳寿命都在200万次以上;对于无粘结预应力RPC梁,梁裂缝宽度﹑受压区边缘应变﹑跨中挠度﹑钢筋应变分别为0. 08 mm﹑814×10^(-6)、7. 6 mm、484×10^(-6),对于普通钢筋RPC梁分别为0. 12 mm、1 147×10^(-6)、10. 3 mm、1 226×10^(-6),远小于静载破坏对应值.结论两种试验梁都体现出了较好的耐疲劳性能,其中无粘结预应力RPC梁的耐疲劳性能强于普通钢筋RPC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RPC 普通钢筋RPC 静载试验 疲劳试验
下载PDF
ANSYS软件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司炳君 孙治国 谢永杰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1,23,共5页
为了对工程中存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承载力做出正确评价,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2个工程实例梁的承载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进... 为了对工程中存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承载力做出正确评价,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2个工程实例梁的承载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可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 承载力 ANSYS软件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系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俊芝 苏小卒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根据结构可靠性的基本理论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分析了基于随机变量的极值理论和梁裂缝数目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系可靠性。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可靠性 结构设计 随机变量 裂缝 极值理论
下载PDF
用索—梁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全过程分析的程序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新 尹新生 李玉梅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33-35,46,共4页
介绍了来用索—粱法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非线性分析的程序设计方法.
关键词 索-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程序设计 受弯构件 非线性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的斜截面抗裂能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志祥 江炳章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依据25根部分预应力砼梁的抗剪试验结果,着重研究了预应力程度、剪跨比及无粘结力筋对梁斜截面抗裂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斜截面抗裂能力提出了一个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砼 剪跨比 砼强度 抗裂剪力
下载PDF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昌辉 叶林 赵铸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低周反复荷载 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弯矩-挠度滞回曲线 延性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疲劳全过程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许国 王义翔 汪建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5,共7页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RPC应变﹑受拉钢筋应变和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疲劳循环次数变化的变化值.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残余应变演化方程及疲劳变形模量退化方程.基于...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RPC应变﹑受拉钢筋应变和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疲劳循环次数变化的变化值.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残余应变演化方程及疲劳变形模量退化方程.基于损伤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应变等效原理,推导了钢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受拉钢筋及无粘结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的不同通过两者的S-N曲线和屈服强度的不同来体现.基于上述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原理来代替疲劳非线性过程,并利用材料弹性模量的退化来反应材料的疲劳损伤,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RPC梁疲劳全过程正截面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 疲劳试验 疲劳残余应变 疲劳变形模量 疲劳全过程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耀辉 白宝鸿 张玉娥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8,共3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当今流行的一种后张法预应力体系。本文采用杆系有限元理论,建立了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
关键词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非线性分析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后张法预应力 编制 计算结果 计算程序 有限元理论 数值计算方法 全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