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式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在人工晶状体悬吊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利 曲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新式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悬吊人工晶状体(IOL)的手术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27例(30眼)行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悬吊IOL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IOL位置等,... 目的探讨新式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悬吊人工晶状体(IOL)的手术方式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27例(30眼)行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悬吊IOL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IOL位置等,探讨此手术方式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术前BCVA与术后一周BCVA、术后一周BCVA与术后一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眼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SCH),2周后手术干预,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术后2眼眼压升高、3眼出现角膜水肿,一周内均恢复正常。术后1月进行UBM检查,IOL位置居中。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35月,未发现IOL脱位、眼内炎等。结论新式无线结巩膜层间Z字缝合法悬吊IOL手术操作方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视力恢复佳;该术式可以作为治疗无后囊支撑或悬韧带异常患者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结 Z字缝合法 悬吊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距腓前韧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建成 杨黎黎 +2 位作者 丁小方 王元利 闫志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距腓前韧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115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距腓前韧带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115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9),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开放式Brostrom锚钉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距骨倾斜角以及距骨前移距离。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25.14±6.01)min、(5.31±1.75)d,均短于对照组[(40.25±5.37)min、(7.20±2.23)d],且术中失血量为(9.15±3.84)mL,少于对照组[(25.51±4.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87.24±6.78)分]高于对照组[(80.35±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分别为(3.31±1.68)°vs.(9.20±2.15)°、(3.12±1.93)mm vs.(8.71±2.52)mm,观察组分别为(3.10±1.72)°vs.(9.16±2.09)°、(2.98±1.97)mm vs.(8.80±2.5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3个月,2组间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锚钉拔出、神经损伤、皮肤软组织激惹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距腓前韧带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 关节镜 无线结锚钉修复
下载PDF
无线结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安良宝 何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90-1992,共3页
目的:评价无线结巩膜固定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10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因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35例39眼的... 目的:评价无线结巩膜固定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手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10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因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35例39眼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无结扎线结巩膜层间埋线方法固定后房型IOL,术中不制作巩膜瓣。观察和分析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术后IOL稳定性和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mo,0.1≤BCVA〈0.3者9眼(23.1%),0.3≤BCVA〈0.5者20眼(51.3%),0.5≤BCVA〈0.8者6眼(15.4%),0.8≤BCVA〈1.0者4眼(10.3%);术中2眼出现虹膜根部出血,术后2wk内完全吸收;术后3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出现角膜水肿,对症用药后均在1wk内恢复正常。术后无1眼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睫状体脱离、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4(3~60)mo,未见IOL倾斜/脱位、缝线暴露、巩膜固定缝线处变薄和/或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线结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IOL是无晶状体伴无充分囊膜支撑眼植入后房型IO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术后缝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结 巩膜固定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无线结连续缝合在小儿共同性斜视手术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利 沈美丽 高德君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Parks切口无线结连续缝合在小儿共同性斜视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显微镜下Parks切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儿共68例(117只眼),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60只眼)和对照组34例(57只眼...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Parks切口无线结连续缝合在小儿共同性斜视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显微镜下Parks切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儿共68例(117只眼),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60只眼)和对照组34例(57只眼)。对照组患儿于术中接受有线结连续缝合方法缝合切口,观察组患儿术中接受无线结连续缝合方法缝合切口。比较2组患儿斜视度、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 d舒适度以及术后1 d、3 d、5 d、7 d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统计2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斜视度:2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舒适度:观察组患儿术后1 d舒适度优的例数高于对照组,舒适度差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7.619,P=0.006)。(4)VAS评分:观察组患儿术后1 d、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1d)=3.847,t_(3d)=4.367,均P=0.0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283,P=0.038)。结论显微镜下Parks切口无线结连续缝合可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降低术后疼痛感,减少瘢痕形成,但在施术过程中需有更高要求的缝合技术操作,避免影响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PARKS切口 无线结 连续缝合 小儿斜视
下载PDF
改进无线结包皮环切术切口缝合的体会
5
作者 杜国防 曲桂玉 杜科霖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358-359,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缝合的方法,以减轻拆线时患者的痛苦及术后阴茎皮下存留线结引起的不适反应。方法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包皮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包皮袖套状环切并采用凡士林油纱条上缝线的... 目的:介绍一种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缝合的方法,以减轻拆线时患者的痛苦及术后阴茎皮下存留线结引起的不适反应。方法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包皮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包皮袖套状环切并采用凡士林油纱条上缝线的打结法缝合。具体内容包括:明显出血点结扎后先不剪线,切口缝合后线结置于切口皮缘,将来自行脱落,切口缝线距皮缘2~3 mm。先不结扎,提起切缘缝线两端,交叉拉紧,放置凡士林油纱条上面再打紧线结,术后切口缝线自行脱落。结果例患者切口缝线顺利脱落,,均无明显疼痛,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种包皮环切术切口缝扎法,对减轻拆线时的患者的痛苦及术后皮下线结存留引起的不适反应明显减轻,医疗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无线结 切口缝合
下载PDF
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王士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6-96,共1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应用于头皮切口缝合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4例颅脑损伤患者.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缝合法进行头皮切口缝合,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皮下无线结缝合法进行头皮切口缝合... 目的 探讨和分析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应用于头皮切口缝合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4例颅脑损伤患者.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缝合法进行头皮切口缝合,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皮下无线结缝合法进行头皮切口缝合,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缝合时间以及缝合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4.3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采用皮下无线结缝合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种安全、理想的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皮切口缝合 皮下无线结缝合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无线结缝合固定治疗IOL脱位玻璃体腔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安良宝 朱平利 +1 位作者 樊庆侠 何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7期813-816,共4页
目的 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无线结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因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治疗9例9只眼的患者资料,手术行23... 目的 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无线结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因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治疗9例9只眼的患者资料,手术行23G玻璃体切割取脱位人工晶状体于前房,由上方2.8 mm透明角膜切口行人工晶状体攀眼外结扎,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应用无线结的巩膜层间埋线方法固定.观察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眼压、前节炎症及眼底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缝合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6~0.7者5例,0.8~1.0者4例;术前角膜散光(-0.85±0.43)D,术后3个月(-0.97±0.3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 >0.05).术前3例患者因玻璃体疝高眼压,术后9例患者眼压均正常,术后前节炎症不明显,跟底稳定.术中除1例虹膜根部出血外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无人工晶状体倾斜或再次脱位,无巩膜变薄、溶解及缝线暴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改良的小切口无线结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安全有效,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好,无缝线有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脱位 无线结巩膜固定 23G玻璃体切割
原文传递
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巫雷 张帆 +1 位作者 陈茂盛 周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采用一次性1ml针头引线于2,8点位角膜缘后1mm进入眼内,对39例(40眼)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48个月,平均(22.3&... 目的评价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方法采用一次性1ml针头引线于2,8点位角膜缘后1mm进入眼内,对39例(40眼)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48个月,平均(22.3±6.1)月,最低矫正视力0.08,最佳矫正视力1.0,视力在0.5以上者24眼(60%),人工晶状体位置均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巩膜瓣无线结经巩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无后囊眼或囊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眼的手术首选。手术切口小,无需制作巩膜瓣,无需打结,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术后效果及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后房型 无巩膜瓣 无线结 睫状沟
原文传递
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西良 马奎 +5 位作者 张圣邦 钱锋 丁俊 姜国伟 张连富 徐旭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介绍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并探讨该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8例开颅手术患者,按切口缝合方法分为2组(传统缝合组51例和无线结缝合组67例),并统计分... 目的介绍皮下无线结缝合法并探讨该缝合法在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8例开颅手术患者,按切口缝合方法分为2组(传统缝合组51例和无线结缝合组67例),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线结排异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传统缝合组切口缝合时间为(27.35±1.85)min;甲级愈合45例,乙级愈合6例;发生线结排异反应14结次,其中1例线结排异反应致颅骨修补材料外露。无线结缝合组切口缝合时间为(18.36+2.50)min;甲级愈合63例,乙级愈合4例;发生线结排异反应0例次。2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线结排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88.24%vs94.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结论皮下无线结缝合法能够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及从根本上消除线结排异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无线结缝合法 头皮切口缝合 线排异反应
原文传递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0
作者 靳光明 郑丹莹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近年来,晶状体脱位逐渐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针对晶状体脱位手术的探索与改进一直在持续进行中。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明和眼内植入材料的改进,晶状体脱位患者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植入和固定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IOL... 近年来,晶状体脱位逐渐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针对晶状体脱位手术的探索与改进一直在持续进行中。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明和眼内植入材料的改进,晶状体脱位患者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植入和固定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焦点。IOL悬吊术作为治疗严重晶状体脱位以及无晶状体眼且囊袋支撑不足或无囊袋患者的IOL植入的经典术式,主要经历了传统的经巩膜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以Z字形缝合为代表的无线结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和无缝线的IOL巩膜层间固定术三个阶段,理解并掌握各种IOL悬吊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对提高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悬吊 术式选择 经巩膜缝襻固定 经巩膜无线结固定 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
下载PDF
可吸收骨锚微创无结固定治疗急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可 肖坤 +4 位作者 刘备 商科 汪义奎 郑伟 刘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卵圆钳结合可吸收骨锚微创无结固定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16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卵圆钳引线并结合可吸收锚钉微创无结缝合方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 [目的]评价使用卵圆钳结合可吸收骨锚微创无结固定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16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卵圆钳引线并结合可吸收锚钉微创无结缝合方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48~60 min,平均(54.13±4.34)min,术中出血量13~18 ml,平均(15.82±2.44)ml。所有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及适度体育活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从术前的51~67分[平均(59.12±9.76)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90~100分[平均(96.25±17.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为术后6~12周。[结论]跟腱修复采用腱-骨的固定方式固定比腱-腱固定更加牢靠,并且微创无结技术可以减少缝线结对跟腱断端的影响。卵圆钳引线结合可吸收骨锚微创无结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可以取得优异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微创 无线结 可吸收骨锚
原文传递
无巩膜瓣锯齿状缝线技术固定人工晶状体脱位
12
作者 陈金桃 张令洁 +2 位作者 段宏辉 徐志伟 伍海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918-924,共7页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锯齿状缝线技术(ZST)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重新复位固定的IOL脱位者21例(21... 目的:探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锯齿状缝线技术(ZST)固定脱位人工晶状体(IO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台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重新复位固定的IOL脱位者21例(21眼),其中不全脱位者15眼,全脱位者6眼。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之后每12个月随访1次,共4~8次。观察分析患者术后的IOL位置和稳定性、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术眼IOL位置良好,无偏位或IOL瞳孔夹持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眼压正常。随访期间,所有术眼IOL均在位居中,无偏位和倾斜现象;未见IOL巩膜ZST固定处聚丙烯线头侵蚀暴露,无聚丙烯线滑脱及局部结膜充血或眼内感染者;视力稳定良好,无高眼压或继发青光眼者。结论:无巩膜瓣无线结的巩膜层间ZST固定脱位IOL效果良好,术后IOL固定牢固,无线结侵蚀暴露及眼内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脱位 无巩膜瓣 无线结 锯齿状缝合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