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郁婷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急...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或EICU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8.6%,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43.4%。结论: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急救模式 危重创伤
下载PDF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王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分析在危重创伤急救中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有效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78例危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39例。参照组行常规的急救护理,试验组实施无... 分析在危重创伤急救中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有效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78例危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39例。参照组行常规的急救护理,试验组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 对比2组急救时间、等待手术时间、2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急救时间(10.20±2.15)min、等待手术时间(10.00±4.20)min均短于参照组(18.32±6.67)min、(25.18±3.52)min,组间具有差异(P<0.05);试验组抢救成功率89.74%高于参照组35.90%;试验组死亡率10.26%低于参照组38.46%,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94.87%高于参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创伤急救中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使其能够尽快开始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也提高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 危重创伤 急救
下载PDF
浅论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琴美 王菊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探究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危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 目的 :探究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在危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危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乙组患者采用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急救的时间、等待手术的时间、痊愈率、残疾率和死亡率。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进行急救的时间和等待手术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痊愈率更高,其残疾率和死亡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应用到危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中,能有效地缩短其进行急救的时间和等待手术的时间,提高其痊愈率,降低其残疾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模式 危重创伤 常规急救护理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蔡爱敏 朱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2例作为新模式组,对接诊的患者采用设计好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治;将新模式开展前2003年6月—200...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2例作为新模式组,对接诊的患者采用设计好的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治;将新模式开展前2003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其他基础疾病等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救治效果。结果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新模式组的有效救治时间为(47±16)min,治愈5例、好转11例、未愈1例、死亡5例;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为(75±18)min,治愈1例、好转3例、未愈6例、死亡15例,两组有效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5.6027,u=3.3983,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按流程展开抢救,建立了一个"快速反应、有效救治"的体系,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救治链",缩短了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 小组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玲 黄晨捷 鄢慧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9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 目的: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为(23.6±2.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8.4±2.6)d,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3.5±3.1)min和(26.3±4.3)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患者 救治效果
下载PDF
汶川地震紧急救援开创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新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明凤 蒋耀文 +3 位作者 邹利群 王晓红 李红 叶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75-277,共3页
针汶川大地震后,大批伤员被送到华西医院,伤员都必须经过急诊科为入口进行分流.常规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要求,为此设计了新的工作模式。在急诊科,来自地震灾区的伤病员须与本地的伤病员分开。为来自灾区的伤病员设计了专门的就诊... 针汶川大地震后,大批伤员被送到华西医院,伤员都必须经过急诊科为入口进行分流.常规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要求,为此设计了新的工作模式。在急诊科,来自地震灾区的伤病员须与本地的伤病员分开。为来自灾区的伤病员设计了专门的就诊登记表,来诊方式亦需登记。协同财务部赶制了地震伤员印章,加盖在急诊病历上。地震伤员的所有治疗费用全免。伤员基本信息的采集应迅速、准确。开放性伤口在急诊科即得到处理:许多医学生、实习生担任了志愿者。需要住院的伤员由志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急诊科护士起到先锋带头、指挥来自外院或其他科室的支援护士的作用。在早期,每天在岗护士达125人,分5组,每组25人,每天有3组护士轮流值班,轮休时要安排到机场接伤员。在后期工作模式逐渐常态化,每天在岗护士只需85人,分5组,每组13人,每天有3组轮流值班。每天均有机动人员由护理部协调,随时待命。15d内,需要专科针对性治疗的伤员在急诊科耗时从第1d的平均88min减少到后来的平均34min。急诊科共收治地震伤员2621人,能够查阅的备份资料有2338份,资料完整率为89.20%。新模式付诸实践后护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备份资料不足的问题仍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急救护理 模式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汤新颜 《中外医疗》 2013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于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实验组,对患者应用一体化及救护立新模式进行治疗;选取医院急诊科、相关创伤外科于2008年5...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于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实验组,对患者应用一体化及救护立新模式进行治疗;选取医院急诊科、相关创伤外科于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9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普通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人群在有效抢救时间长短及抢救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65.7%患者的救治时间处于(36±15)min,34.3%患者为(67±23)min,总有效率91.4%;对照组38.0%患者的救治时间处于(36±15)min,62.0%患者为(67±23)min,总有效率82.7%。两组患者在救治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救治效果,有利于保障临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 救治 应用
下载PDF
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岩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5期357-357,共1页
目的 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 例预告知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 应... 目的 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 例预告知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68 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或EICU 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8.6%,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43.4%.结论 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刨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教的护理质量,也提升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急救模式 危重创伤
下载PDF
研究生助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李丽 李沛 +3 位作者 康玉娟 杨玺 张欢 韩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7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生助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选取陕西省某三甲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15日入职的3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2日入职的33名护士作为试... 目的 探讨研究生助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选取陕西省某三甲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9月15日入职的32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2日入职的33名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开展“示教+考核”培训模式,试验组开展研究生助教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两组的关键环节知识点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两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有助于临床实践、有助于提升护理技能、有助于强化理论知识、有助于提升培训积极性、培训方式满意度、培训内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生助教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和护士培训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生 助教 入职护士 急救护理技能 培训模式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利平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2期53-53,共1页
探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探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较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优化救治流程在创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英 肖小玲 卢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7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救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新模式组,实施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治;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救治的4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优化创伤急救流程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救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新模式组,实施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治;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救治的4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新模式组患者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流程 创伤 急救护理模式 院前急救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14-115,共2页
总结救治严重创伤患者中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9年7月到2021年3月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使用抽签法分成两组,甲组30例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而乙组30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的救治效果和有效救治时间做对... 总结救治严重创伤患者中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9年7月到2021年3月的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使用抽签法分成两组,甲组30例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而乙组30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的救治效果和有效救治时间做对比研究。结果:对于救治总有效率,乙组低于甲组(P<0.05)。对于有效救治时间,乙组长于甲组(P<0.05)。结论:在急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中,开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显著缩短有效救治时间,且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救治效果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的影响
13
作者 时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215-216,共2页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进行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各37例。参照组行基础急救护理,实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研究中涉及的急救结果、神经...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进行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各37例。参照组行基础急救护理,实验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研究中涉及的急救结果、神经功能状态改善和损害情况、各临床操作用时等进行分析。结果:将实验组数据作比较,参照组急救结果较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改善和损害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低,2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临床操作用时短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使各临床操作时间缩短,使神经功能予以改善,急救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
下载PDF
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现场救治策略、原则以及关键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岳茂兴 周培根 +1 位作者 李奇林 冯庚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为整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中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医学救援能力,提倡和实施灾害现场救治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势在必行。实施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灾害现场救治新模式,采用"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q... 为整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中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医学救援能力,提倡和实施灾害现场救治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势在必行。实施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灾害现场救治新模式,采用"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乡村医师急救包、急救箱、瞬锋急救切割器等现场救治关键新技术应用,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联用20AA高支链肝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丰诺安)新疗法,配合柴黄参祛毒固本汤等适合治疗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简便、实用、廉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等。大大缩短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获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这种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现场施救、现场救治关键新技术应用、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急诊救治模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伤员救治链",能够降低灾害伤与成批伤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医学 成批伤 无缝隙连接救治模式 现场救治 急救医疗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通信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