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能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雪翠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年第5期253-255,共3页
T细胞无能(anergy)是指该细胞对抗原的再刺激不发生增殖反应的状态。无能可在不同的条件下诱导产生:包括缺乏共刺激作用的抗原提呈;非职业性抗原提呈细胞(APC)进行的抗原提呈;药物阻断作用:MHC配体的改变等。无能... T细胞无能(anergy)是指该细胞对抗原的再刺激不发生增殖反应的状态。无能可在不同的条件下诱导产生:包括缺乏共刺激作用的抗原提呈;非职业性抗原提呈细胞(APC)进行的抗原提呈;药物阻断作用:MHC配体的改变等。无能T细胞并不是没有作用的,它不仅是一种被动的无反应状态,还具有抑制性免疫调节功能。在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无能T细胞的诱导。其免疫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并且提出抑制性无能T细胞可能对延长移植物存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能t细胞 免疫抑制 移植物耐受 t细胞介导
下载PDF
T细胞无能与凋亡关系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范祖森 马宝骊 +1 位作者 王利 柏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无能T细胞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B71单抗和环孢素A(CsA)联用处理APC即T细胞系统,在体外诱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用PI染色法经FACS分析了无能T细胞的凋亡,用RTPCR法检测了凋亡细胞Fa... 目的:探讨无能T细胞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B71单抗和环孢素A(CsA)联用处理APC即T细胞系统,在体外诱致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用PI染色法经FACS分析了无能T细胞的凋亡,用RTPCR法检测了凋亡细胞Fa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无能T细胞在1、3、5、10d细胞凋亡的百分率依次为2.16%、11.28%、19.27%、41.22%。当加入100U/mlIL2维持培养,无能T细胞未显示明显凋亡。无能T细胞活化后经PHA、PMA+A23187、CD3单抗再次诱导,24h便发生明显凋亡,凋亡百分率分别为34.64%、21.27%、15.07%,活化后的T细胞及无能T细胞凋亡时FasmRNA上调表达。结论:无能T细胞在体外是逐渐发生凋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无能 凋亡 FASMRNA 免疫学
下载PDF
B7-1单抗和CsA联用诱导人T细胞无能及其特性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祖森 马宝骊 王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在体外探讨T细胞无能诱导的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B7-1单抗和CsA联用在体外诱致了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采用RT-PCR法检测了无能T细胞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T细胞无能为抗原特异性的,多克隆激活剂PHA、CD3单抗和PMA+A23187... 目的:在体外探讨T细胞无能诱导的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B7-1单抗和CsA联用在体外诱致了抗原特异性T细胞无能,采用RT-PCR法检测了无能T细胞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T细胞无能为抗原特异性的,多克隆激活剂PHA、CD3单抗和PMA+A23187可以恢复无能T细胞的活性 ; IL-2可以阻止T细胞无能的形成,但不能逆转其耐受状态;无能T细胞IL2和IFNmRNA是关闭的,而IL-4和IL-10RNA则是开放的.结论对细胞无能在体外可以诱导的,无能T细胞细胞因子基因格局向Th2样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 CD28 t细胞无能 生物学特性 基因格局
下载PDF
RNAi缄默小鼠树突状细胞CD80、CD86表达诱导T细胞无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靳怀安 刘彤 王炜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RNAi对DC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的缄默作用及siRNA干扰后树突状细胞(DC)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机制。方法: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CD86mRNA序列特异性siRNA;半定量RT-PCR、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中CD80、CD86mRNA表达水平以... 目的:探讨RNAi对DC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的缄默作用及siRNA干扰后树突状细胞(DC)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机制。方法: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CD86mRNA序列特异性siRNA;半定量RT-PCR、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中CD80、CD86mRN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siRNA干扰对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以半定量RT-PCR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体系中IL-2、IFNγ、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CD80、CD86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细胞表面抗原CD80、CD86阳性率由84%、67%下降至35%、30%;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siRNA干扰后DC对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明显下降(P<0.01),且反应体系中IL-2、IFNγ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IL-10mRNA表达水平增高。结论:RNAi可高效、特异地抑制CD80、CD86表达。经RNAi敲减后DC激活异系淋巴细胞的能力降低,合成、分泌IL-2能力下降,并诱使Th细胞分化方向发生免疫偏离,诱导T细胞无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树突状细胞 t细胞无能 小鼠
下载PDF
CTLA-4在超抗原诱导T细胞无能中的作用研究(英文)
5
作者 许桂莲 朱锡华 +1 位作者 杨劲 黄云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 探讨CTLA 4对T细胞无能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使用超抗原SEA作为一种无能诱导剂 ,建立体外无能模型 ,检测了无能T细胞在受到SEA的再次刺激时其膜分子CD2 8和CTLA 4的表达。结果 与活化T细胞相比 ,无能T细胞在免疫应答的后期阶... 目的 探讨CTLA 4对T细胞无能的诱导作用。方法 通过使用超抗原SEA作为一种无能诱导剂 ,建立体外无能模型 ,检测了无能T细胞在受到SEA的再次刺激时其膜分子CD2 8和CTLA 4的表达。结果 与活化T细胞相比 ,无能T细胞在免疫应答的后期阶段表面表达高水平的CTLA 4分子 ,而CD2 8的表达则只较活化组T细胞稍高一些。结论 CT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超抗原 作用 诱导t细胞无能 A型金葡萄球菌
下载PDF
未经刺激的静止CD4^+ T细胞与克隆CD4^+ T细胞在抗原特异的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限制的无能诱导中的差异及其意义(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全胜 张瑞华 +1 位作者 储以微 熊思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40,共8页
在体外克隆T细胞中,T细胞无能可在多种条件下诱导产生,但T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无能诱导仍有很多疑问和争议。由于正常动物体内对单一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频率太低,从体内新提取未经刺激的T细胞进行无能诱导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本... 在体外克隆T细胞中,T细胞无能可在多种条件下诱导产生,但T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无能诱导仍有很多疑问和争议。由于正常动物体内对单一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频率太低,从体内新提取未经刺激的T细胞进行无能诱导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本文利用HNT-TCR转基因小鼠高度单一的针对HA多肽抗原的CD4+T细胞群体,以T细胞增殖反应作为检测方法,比较研究了克隆CD4+T细胞和新提取未经刺激的CD4+T细胞对无能诱导的反应。结果表明,经化学交联剂1-ethyl-3-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CDI)处理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与流感病毒血细胞凝集素(HA)多肽诱导在克隆CD4+T细胞中产生了无能,这种无能是依赖于特异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而在同样条件下,新提取未经刺激的CD4+T细胞则不能被诱导产生无能。结果提示,体内T细胞与克隆T细胞存在功能上的不同,体内T细胞的无能诱导可能需要不同的条件。这对体内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无能 化学交联剂ECDI HNttCR转基因小鼠 CD4^+t细胞克隆 增殖反应
下载PDF
Cbl-b调控T细胞的免疫耐受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梦瑶 孙晓莉 +1 位作者 唐丽 贺福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7,共3页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作为调控免疫耐受的分子之一,Cbl-b主要通过诱导T细胞无能与调控性T细胞来负调控免疫作用。本综述旨在阐述Cbl-b负调控免疫作用的具体机制,以及其自身的表达调控机制,以此找到一个新颖且重要的疾病治疗方向。
关键词 CBL-B 免疫抑制 t细胞无能 泛素 免疫突触 调控性t细胞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彭绍斌 赖永榕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身免疫病 t细胞无能 识别机制 自身抗原 t细胞 克隆清除 胸腺
下载PDF
无能T淋巴细胞的建立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小剑 兰平 +1 位作者 王东平 詹文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条件,并分析无能T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方法以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为刺激细胞,SD大鼠的脾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别单独或联合加入剂量不等的抗B71单克隆抗体(抗B71单抗)、抗...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条件,并分析无能T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方法以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为刺激细胞,SD大鼠的脾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别单独或联合加入剂量不等的抗B71单克隆抗体(抗B71单抗)、抗B72单克隆抗体(抗B72单抗),制备无能T淋巴细胞。将无能T淋巴细胞和刺激细胞混合,分别加入抗CD3单克隆抗体、刀豆蛋白(ConA)及白细胞介素2(IL2),分析各种情况下无能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将刺激细胞与同种异体SD大鼠脾细胞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无能T淋巴细胞,分析SD大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单独应用抗B71单抗或抗B72单抗,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将二者联用,能明显阻断T淋巴细胞增殖;ConA及IL2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增殖,而抗CD3单克隆抗体不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无能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产生抑制作用,该效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联合抗B71单抗和抗B72单抗可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无能T淋巴细胞在体外呈免疫无反应性,并能抑制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能t淋巴细胞 建立 免疫生物学特性 体外诱导 抗B7—1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T 细胞耐受的诱导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祖森 马宝骊 张汉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 阐明抗原特异性 T 细胞无能的诱导条件、无能细胞的特性及其耐受的机理。方法 抗 B71 单抗与 Cs A 联用诱导抗原特异性 T 细胞无能, 通过3 H Td R 掺入法测定 T 细胞增殖和 M L R, 利用 R T P C ... 目的 阐明抗原特异性 T 细胞无能的诱导条件、无能细胞的特性及其耐受的机理。方法 抗 B71 单抗与 Cs A 联用诱导抗原特异性 T 细胞无能, 通过3 H Td R 掺入法测定 T 细胞增殖和 M L R, 利用 R T P C R 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结果 耐受 T 细胞与异体淋巴细胞比例为0 .01∶1时, 可显著抑制 M L R, 转染 B71 分子的 M D A453 和3 A O 能协同刺激 C D3 诱导的 T 细胞增殖,不表达 B7 分子的 M D A453 和3 A O 无此作用。 P H A、 C D3 单抗、 P M A+ A23187 可以逆转本试验所用诱导方法所致的 T 细胞的耐受状态。无能 T 细胞 I L2 和 I F Nγm R N A 不表达, 而 I L4 和 I L10 m R N A可表达。无能 T 细胞活化后, I L2 和 I F Nγm R N A 能够表达。结论 抗原特异性 T 细胞耐受是可以人为诱导的, 无能 T 细胞细胞因子基因格局向 T H2 细胞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CD28 t细胞无能 CSA 细胞因子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