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翔 贺娟 +3 位作者 陈文求 陈伟 余洋 范和平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随着柔性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对无色透明聚合物薄膜类柔性基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作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尖的聚酰亚胺(PI)因其优异的耐热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介电性能成为最有力的候选者。因此,在保持传统有色PI优势... 随着柔性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对无色透明聚合物薄膜类柔性基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作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尖的聚酰亚胺(PI)因其优异的耐热性、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介电性能成为最有力的候选者。因此,在保持传统有色PI优势性能的基础上,如何实现PI的无色透明化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制备(包括制备方法和溶剂)和分子结构设计(如引入强电负性基团、脂环结构和大体积侧基等)两个方面,讨论了它们对无色透明PI(CPI)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无色透明 薄膜 制备 分子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侧链氢键作用的高耐热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雨箫 李琇廷 +4 位作者 许青松 董杰 赵昕 滕翠青 张清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5,共10页
随着柔性显示器件的不断更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作为衬底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为解决CPI在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矛盾问题,本研究以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2,2′-双(三氟甲基)-4-二氨基联苯(... 随着柔性显示器件的不断更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作为衬底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为解决CPI在光学性能、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之间的矛盾问题,本研究以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2,2′-双(三氟甲基)-4-二氨基联苯(TFMB)和2-(3,5-二氨基苯基)-苯并咪唑(BBIA)为二胺单体,通过共聚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苯并咪唑的半芳香CPI薄膜。结合Materials Studio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系统研究氢键、自由体积、主链结构对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PI薄膜具有优良的光学透明性、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在380~780 nm波长范围的平均透过率高于85%,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400℃,线性热膨胀系数(CTE)为15×10^(-6)~17×10^(-6)K^(-1),最大拉伸强度达165 MPa,模量为3.7~5.2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 柔性显示 氢键交联 耐热性能 光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力学性能 软件模拟
下载PDF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流变性能研究
3
作者 裴婷婷 梁日辉 +2 位作者 卜雯玥 杨中开 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2,39,共6页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 有色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后,与甲醇(MeOH)酯交换并脱色提纯,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再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得到无色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BHBT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得到双甲基碳酸丁二醇酯(BMBC),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出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酯(clr-PBCT)共聚酯。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分别对clr-PBCT60和clr-PBCT70的熔融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2种clr-PBCT共聚酯的熔体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征;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的可纺性要优于clr-PBCT70;二者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且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其粘流活化能(ΔE_(η))则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且clr-PBCT60共聚酯的ΔE_(η)明显低于clr-PBCT70;当剪切速率小于1100 s^(-1)时,clr-PBCT60样品熔体的结构黏度指数低于clr-PBCT70样品,剪切速率增大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有色聚酯纺织品 再生无色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 流变性能 粘流活化能E_(η) 结构黏度指数(Δη)
下载PDF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简凌锋 卢治宇 +1 位作者 谭婉怡 闵永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对苯二胺(PPD),六氟二酐(6FDA)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得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热... 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对苯二胺(PPD),六氟二酐(6FDA)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得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热机械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或初始固体质量分数对样品中电荷转移复合物(CTC)的形成无明显影响。随着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或初始固体质量分数的降低,样品的分子链有序度均逐渐降低,结晶更加不完善。BPDA具有扭转结构,且吸电性弱于6FDA,对样品CTC效应影响较小,同时会降低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提升样品的热分解温度。样品含氟单体含量的降低导致其CTC效应增强。制得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其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为92.05%,热膨胀系数(CTE)为66.97×10^(-6)/K,T g为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 固体质量分数 透光率 光致发光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无色聚酰亚胺薄膜二次表面镜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灿伦 倪俊 +6 位作者 郭腾 韩玮 王飞 祁松松 李辉 范孝鹏 范秋林 《真空》 CAS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以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膜为基底,Ag和Al作为反射层,制备了CPI薄膜二次表面镜。使用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对二次表面镜的反射曲线进行分析,研究了在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CPI薄膜二次表面镜与聚全氟乙丙烯(F46)... 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以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膜为基底,Ag和Al作为反射层,制备了CPI薄膜二次表面镜。使用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对二次表面镜的反射曲线进行分析,研究了在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CPI薄膜二次表面镜与聚全氟乙丙烯(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聚酰亚胺(PI)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反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CPI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与F46镀银薄膜相当,反射率达95%以上;较传统PI镀铝薄膜,CPI镀铝薄膜反射率明显提升;在红外光波段,CPI薄膜反射性能不及F46薄膜,与传统PI薄膜相当;CPI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吸收发射比(α_(s)/ε)达0.19,与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的相近,而耐温性能优于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薄膜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 二次表面镜 光学特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无色产物的残留量 被引量:18
6
作者 龙洲雄 万春花 +3 位作者 胡海山 魏强 鄢兵 范青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0,373,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的残留量,样品经提取、净化处理后所得残渣用乙腈溶解后,通过采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A)和pH3.0的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B)按不同比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的残留量,样品经提取、净化处理后所得残渣用乙腈溶解后,通过采用C_(18)色谱柱,以乙腈(A)和pH3.0的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B)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梯度淋洗,实现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的分离。用自制的二氧化铅柱氧化无色孔雀石绿及无色结晶紫。在588 nm波长处,测定4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在0.3~6.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5%,检出限(3S/N)小于1.9μg·kg^(-1),分析时间20 min。以凤尾鱼罐头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71.5%~88.6%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无色结晶紫 水产品
下载PDF
基于AForge框架的光纤无色监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7
作者 陈曲 艾涛 +5 位作者 刘杰 刘骏 唐子红 刘诗培 邓浩 李林峰 《现代传输》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随着大数据、AI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在了光纤光缆的制造行业中,光缆制造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通过Aforge框架对着色光纤进行图形图像分析,利用灰度法、二值化、边缘检测、BLOB处理和EDLines等算法... 随着大数据、AI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在了光纤光缆的制造行业中,光缆制造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通过Aforge框架对着色光纤进行图形图像分析,利用灰度法、二值化、边缘检测、BLOB处理和EDLines等算法,低成本、高效地实现了光纤无色监控系统,解决了着色套塑一体机光纤无色的监控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质量风险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二套 一体机 无色 监控系统
下载PDF
改进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在GPS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洋 杨乐 陈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859-4862,4865,共5页
基于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在GPS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中的改进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迭代一定次数后引入遗忘因子,根据误差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调整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中的过程噪声方差矩阵,以提高模型的准确... 基于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在GPS卫星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中的改进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迭代一定次数后引入遗忘因子,根据误差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调整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中的过程噪声方差矩阵,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通过采集大量实测数据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定位精度上较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大幅提高,表明其对于精确定位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系统 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 遗忘因子 改进无色卡尔曼滤波算法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无色杆菌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9
作者 廖美德 梁世中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综述了有关无色杆菌属细菌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无色杆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杀虫机理和产生的抗生素种类。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食线虫无色杆菌 发光无色杆菌 抗生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替代FAO法测定无色书虱成虫对PH_3的抗药性
10
作者 白青云 曹阳 《粮食储藏》 2005年第5期11-13,56,共4页
在25±1℃,75%±2%RH条件下,采用FAO方法和延长熏蒸时间的替代FAO方法对无色书虱3个品系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进行毒力测定,分别得出PH3致死中浓度(LC50)。熏蒸20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7... 在25±1℃,75%±2%RH条件下,采用FAO方法和延长熏蒸时间的替代FAO方法对无色书虱3个品系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进行毒力测定,分别得出PH3致死中浓度(LC50)。熏蒸20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79、0.7127和1.7586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分别为90和222倍:熏蒸72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24、0.06994和0.21962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创分别为29和92倍;熏蒸144小时,YNQJLd1、QLd-8和GXHZLd1的成虫LC50值分别为0.00126、0.02288和0.09917 mg/L,抗性品系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8和79倍。结论:无色书虱同一品系成虫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可在较低的磷化氢浓度下达到较好的熏蒸效果。本研究的测定为今后的书虱磷化氢抗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实仓的磷化氢熏蒸试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书虱 磷化氢 抗药性 毒力测定 PH3 成虫 书虱 无色 抗药性 AO法 LC50值 熏蒸时间
下载PDF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鲫鱼肌肉中的代谢规律 被引量:47
11
作者 邱绪建 林洪 +2 位作者 王联珠 江洁 王建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研究了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鲫鱼肌肉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趋势。对鲫鱼以200 ng/mL浓度孔雀石绿进行药浴1 h,取肌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孔雀石绿代谢相对较快。代谢... 研究了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鲫鱼肌肉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趋势。对鲫鱼以200 ng/mL浓度孔雀石绿进行药浴1 h,取肌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孔雀石绿及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孔雀石绿代谢相对较快。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残留时间较长,可以作为检测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代谢 鲫鱼
下载PDF
利用无色硫细菌氧化废水中硫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42
12
作者 左剑恶 袁琳 +1 位作者 胡纪萃 顾夏声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0,共4页
本试验直接以硫酸盐还原相出水作为进水,采用升流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在室温(18—22℃)条件下,研究了利用好氧无色硫细菌去除水中硫化物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当硫化物容积负荷达到12kg/(m3·d)(以H2S计,下... 本试验直接以硫酸盐还原相出水作为进水,采用升流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在室温(18—22℃)条件下,研究了利用好氧无色硫细菌去除水中硫化物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当硫化物容积负荷达到12kg/(m3·d)(以H2S计,下同).水力停留时间为22min.pH值为7—8、溶解氧浓度为5.0—5.5mg/L时,硫化物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被去除的硫化物几乎全部转化为单质硫,同时有机物的去除率约为10%。试验结果还表明,反应器内所需的溶解氧浓度和pH值的升高值分别与进水硫化物负荷和硫化物去除负荷里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 生物脱硫 硫化物 无色硫细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吕俊超 张晓华 +3 位作者 王燕 兰建新 韩茵 刘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自然发病的养殖大菱鲆幼苗出现口部周围皮下出血,肝脏灰白色并萎缩坏死的症状。从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定名为db14。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早期菌落稍隆起,白色,质地较硬;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 自然发病的养殖大菱鲆幼苗出现口部周围皮下出血,肝脏灰白色并萎缩坏死的症状。从肝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定名为db14。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早期菌落稍隆起,白色,质地较硬;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75×103cfu/g;生理生化特征测定显示其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细菌16S rDNA序列测定后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综合上述结果,确定该菌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株对复达欣、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和氯霉素等较为敏感。通过对人工感染菌株db14的大菱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等器官的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心脏和脑未发现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病原菌 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 组织病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水体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彤晴 杨洪生 +3 位作者 林海 王静 周刚 李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9-703,共5页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in aquatic water.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were extracted with dich...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in aquatic water.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were extracted with dichloromethane,then concentrated,and dissolved with acetonitrile.Samples were chromatographed using an acetonitrile-ammonium acetate buffer mobile phase on a C18 column in line with a post column reactor filled with lead(IV) oxide and celite.The linear range was from 0.01 μg·mL-1 to 1 μg·mL1 with r2 of 0.999 9.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MG were 83.00%,86.40%,93.50%,and LMG were 74.00%,89.00%,91.80% when samples were spiked with MG and LMG of 0.1,0.5,1.0 μg·mL-1 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limits of MG and LMG were 0.003 μg·mL-1 and 0.004 μg·mL-1 respectively.The RSDs were 4.278%-6.250% and 2.179%-6.757% respectively.The method is sensitive,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in aquatic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养殖水体
下载PDF
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绍戊 王荻 +3 位作者 连浩淼 卢彤岩 刘红柏 尹家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40,共7页
杀鲑气单胞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革兰阴性短杆菌,可导致鲑鳟鱼类发生疖疮病或溃疡病。患病鱼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体侧或尾部形成特征性脓肿,严重时脓肿部位溃烂形成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脂肪组织出现点状出血[1]。已有研究表明,杀鲑气... 杀鲑气单胞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革兰阴性短杆菌,可导致鲑鳟鱼类发生疖疮病或溃疡病。患病鱼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体侧或尾部形成特征性脓肿,严重时脓肿部位溃烂形成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脂肪组织出现点状出血[1]。已有研究表明,杀鲑气单胞菌包括多个亚种如无色亚种(Achromogenes)、杀鲑亚种(Salmonicida)、杀日本鲑亚种(Masoucida)、史氏亚种(Smith)和溶果胶亚种(Pectinolytica)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鲑 疖疮病 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 16S r RNA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水产品及水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 被引量:36
16
作者 邢玮玮 王榕妹 +3 位作者 王俊卿 杨红 贺莉 邓安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报道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及水样中孔雀石绿(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无色孔雀石绿分子进行修饰,使其与载体蛋白交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过多次免疫动物制得抗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 本文报道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及水样中孔雀石绿(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对无色孔雀石绿分子进行修饰,使其与载体蛋白交联,得到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经过多次免疫动物制得抗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IC50值(标准曲线中吸光度抑制至最大吸光度值的50%时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为0.9~2.6μg/L,检出限为0.02—0.10μg/L,无色孔雀石绿在水样及水产品中的回收率为76.2~95.0%,与孔雀石绿的交叉反应率为95.25%。真实样品测定中,两种食用鱼养殖水样及一个鱼样中未检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但在观赏鱼养殖水样及另一鱼样中检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浓度分别为1.84μg/L和1.38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食品分析
下载PDF
无色透明耐高温聚酰亚胺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鲁云华 王永飞 +3 位作者 肖国勇 迟海军 胡知之 李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共3页
综述了无色透明耐高温聚酰亚胺(PI)膜材料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分子结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PI膜材料在微电子及光电产业的应用,以及国内外对无色透明耐高温PI的研究现状。从分析PI有色原因及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目前制备无色透... 综述了无色透明耐高温聚酰亚胺(PI)膜材料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分子结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PI膜材料在微电子及光电产业的应用,以及国内外对无色透明耐高温PI的研究现状。从分析PI有色原因及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目前制备无色透明PI膜材料的主要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引入含氟取代基、主链引入脂环结构、非共平面结构、间位取代二胺、引入砜基等。此外,在使PI无色透明化的同时,为了不牺牲PI优良的耐热性,与适量无机纳米组分复合也是一个可行的设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无色 透明 耐高温 分子结构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雷 孙文通 +3 位作者 李波 祝红昆 李军明 杨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研究了一种针对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净化前处理,以乙腈-醋酸铵缓冲液作流动相分析食品中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缩短了色谱分离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分... 研究了一种针对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进行净化前处理,以乙腈-醋酸铵缓冲液作流动相分析食品中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缩短了色谱分离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并对柱后衍生化和非衍生化方法以及DAD和MS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准确、快速以及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适应大规模样品的快速分析要求,目前此方法已经用于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液质联用 水产品
下载PDF
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马春雷 乔小燕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6,共10页
采用EST测序技术和3′RACE技术,获得了茶树儿茶素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无色花色素还原酶的全长基因,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EF205148,序列全长1 301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3′端有一个明显的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 采用EST测序技术和3′RACE技术,获得了茶树儿茶素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无色花色素还原酶的全长基因,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EF205148,序列全长1 301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 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3′端有一个明显的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推测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7.5 kD,理论等电点为5.81。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电泳检测到一条大约60 kD的外源蛋白,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相符。同源性分析表明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例如与亚洲棉、草莓和葡萄的相似性分别为70%、68%、71%。利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总儿茶素含量不同的4个茶树品种中与类黄酮合成相关的黄酮醇合成酶(FLS)、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无色花色素还原酶(LAR)、花色素合成酶(ANS)等7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FR和LAR基因的表达量与茶树中总儿茶素含量呈一定的相关性,而其他基因则与其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型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颖 黄杰 +3 位作者 张文祥 钟姝 张步峰 汤海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共5页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9,9-双(3-氟-4-氨基苯基)芴(FFDA)作为二胺,以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作为二酐,通过热酰亚胺化法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薄膜(PI 5/5),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I 5/5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能和...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9,9-双(3-氟-4-氨基苯基)芴(FFDA)作为二胺,以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作为二酐,通过热酰亚胺化法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薄膜(PI 5/5),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I 5/5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能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室温下PI 5/5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等强极性溶剂,且在四氢呋喃(THF)等弱极性溶剂中也具有良好的溶解性;PI 5/5在450 nm处的透光率达到92%,其紫外截止波长低至287 nm。同时,PI 5/5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薄膜 共聚 可溶 无色透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