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色素性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
1
作者 沈轶 袁松涛 蒋沁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07-407,411,共2页
患者,男,5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月余'就诊,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视力:右眼LP,左眼为0.3。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5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晶状体清。视网膜后极部视盘上方可见实质性隆起占位,呈蕈状,黄白... 患者,男,5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月余'就诊,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视力:右眼LP,左眼为0.3。眼压:右眼16mmHg,左眼15mmHg。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晶状体清。视网膜后极部视盘上方可见实质性隆起占位,呈蕈状,黄白色,无明显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无色素性脉络膜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清来 汪东 孙丰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25-925,共1页
关键词 无色素性脉络膜黑色素瘤 治疗 B超 CT
原文传递
低色素性上皮样细胞型脉络膜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思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低色素性 细胞型 上皮样 异常体征 眼前黑影 智力低下 矫正视力 眼部检查 右眼 眼前节 左眼 视盘
下载PDF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形态多样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纪小龙 缪德标 李维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01-202,共2页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是病理诊断中常见的难题,到底有哪些形态表现,尚未见综合性归纳,故有必要将其形态的多样性予以讨论.本组共收集无色素性恶黑47例,均经电镜、免疫组化或临床随诊证实.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是病理诊断中常见的难题,到底有哪些形态表现,尚未见综合性归纳,故有必要将其形态的多样性予以讨论.本组共收集无色素性恶黑47例,均经电镜、免疫组化或临床随诊证实.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4~75岁.发生部位皮肤6例,软组织内12例,口、鼻腔7例,消化道11例,转移至淋巴结3例,脑及脑膜4例,其余为眼、肝脏、乳腺、阴茎各1例.组织结构上有10种形态,细胞学上有14种形态.充分认识恶黑的多样性为光镜下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形态学 鉴别诊断 无色素性
下载PDF
6例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安菊生 吴令英 +3 位作者 李斌 鲁海珍 李宁 马绍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elanoma in female genital tract,AMFG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例AMFG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elanoma in female genital tract,AMFG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例AMFG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AMFGT中原发于外阴、阴道、宫颈各2例。患者发病时年龄在28~67岁之间,中位年龄52岁;4例为绝经后女性。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Ⅰa~Ⅱa期。4例患者术前曾分别被误诊为绒毛膜癌、肉瘤、腺癌和淋巴瘤,其中2名患者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蛋白及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结果阳性而更正诊断为本病。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S-100蛋白及波状蛋白(Vimentin)均为阳性。5例检测HMB-45中3例阳性。本组治疗后随诊8~30个月(中位15.5个月),6例患者中4例分别在初次诊断后的6、6、12、19个月复发。其中3例于初次诊断后的13、18、19个月死于本病,l例带瘤生存。另2例治疗后分别生存8个月和30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AMFGT由于缺少色素沉着易被误诊,采用正确的方法活检并结合S-100、Vimentin及HMB-45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总体预后差。避免对本病的误诊是治疗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女性生殖道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在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霞 畅俊平 +2 位作者 焦士兰 徐恩伟 王全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CD56,CD95,Ki-67,p53,bcl-2,HMB45和S-100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旨在提高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并为临床估计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技术,对48... 目的探讨CD56,CD95,Ki-67,p53,bcl-2,HMB45和S-100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旨在提高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并为临床估计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技术,对48例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HMB45与S-100的阳性率分别是100%和85%(41/48)。CD56的阳性率为92%(44/48),在转移灶与原发病例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5的阳性率为85%(41/48),其中11例有淋巴结转移病例,阳性率达100%,Ki-67与p53阳性率是79%(38/48)和58%(28/48)。Ki-67的阳性分布与CD95基本一致。bcl-2的阳性率为40%(19/48)。p53和bcl-2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与CD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56在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CD95(Fas)与Ki-67的表达对判断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状况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黑色素瘤 黑色素 细胞凋亡 组织芯片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率 黏膜 Ki-67 bcl-2 S-100
下载PDF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28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邢月明 赵新萍 +2 位作者 宋翔 黄柏 吴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6期77-77,76,共2页
目的 分析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的结果。方法  198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收治了 2 8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全部经免疫组化确定。结果  1年生存率 71% ,2年生存率 39% ,3年生存率2 5 % ,5年生存率 7% ,... 目的 分析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的结果。方法  198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收治了 2 8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全部经免疫组化确定。结果  1年生存率 71% ,2年生存率 39% ,3年生存率2 5 % ,5年生存率 7% ,最长生存 6年。结论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很容易误诊为其它恶性肿瘤 ,需做免疫组化才能确诊 ,合理的将手术、化疗、单次大剂量放疗及免疫治疗结合起来 ,是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化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房新志 王振华 柴敏秀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临床特征 组织学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病理学
下载PDF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天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8-78,共1页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陈天水黑色素瘤(简称恶黑)临床误诊率较高,尤其是无色素性者,即使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诊断也比较困难。现就无色素性恶黑的几个问题释疑如下。问:无色素性恶黑的比例占多少?答:约25%皮肤恶...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释疑陈天水黑色素瘤(简称恶黑)临床误诊率较高,尤其是无色素性者,即使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诊断也比较困难。现就无色素性恶黑的几个问题释疑如下。问:无色素性恶黑的比例占多少?答:约25%皮肤恶黑,50%粘膜恶黑和60%软组织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诊断
下载PDF
白化病合并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红 管芝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白化病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合并症 化学疗法 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郭磊 王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102-103,共2页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异常分裂增殖而成的一类少见恶性肿瘤.主要分布于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发生于鼻腔黏膜的黑色素瘤颇为罕见,约为鼻腔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7%[1]。而原发性、无色素性黏膜性黑色素瘤更为少见,约为鼻...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异常分裂增殖而成的一类少见恶性肿瘤.主要分布于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发生于鼻腔黏膜的黑色素瘤颇为罕见,约为鼻腔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57%[1]。而原发性、无色素性黏膜性黑色素瘤更为少见,约为鼻腔黑色素瘤的13%~18%[2]。本科近日收治1例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鼻腔 鼻窦 鼻内镜
下载PDF
原发直肠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俊 华广美 +3 位作者 尹化斌 崔永胜 刘磊 杨新国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57-5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因便血半月余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肌抵抗,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肘膝位直肠指检示距肛缘2cm约10点钟位置触及1肿块,大小约... 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因便血半月余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肌抵抗,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肘膝位直肠指检示距肛缘2cm约10点钟位置触及1肿块,大小约2cm×3cm,突入肠腔,基底较宽,表面凹凸不平,质韧,活动度差,指套退出少量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素性 直肠指检 血常规检查 肘膝 发直 眼球脉络膜 跳痛 神经内分泌肿瘤 软组织分辨率
下载PDF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13
作者 韩恩善 梁惠琴 赵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0-50,共1页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 筛窦原发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韩恩善2梁惠琴3赵霞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左眼肿胀伴视力下降1月。CT检查发现左筛窦肿物,体积约1cm×1cm×1cm,肿物以左筛窦为中心,向上侵犯左侧筛板,向前侵犯左侧眼眶,向两侧侵犯左侧上颌窦。临床诊断:左筛窦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鼻窦肿瘤 无色素性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鼻腔鼻咽部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14
作者 刘芳 向华 +1 位作者 杨烨 孙爱静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常见于皮肤,发生于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者少见,根据瘤细胞浆中是否含有黑色素颗粒分为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MMM)和无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AMM)两类。由于AMM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在组...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MM)常见于皮肤,发生于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者少见,根据瘤细胞浆中是否含有黑色素颗粒分为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MMM)和无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AMM)两类。由于AMM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在组织形态上有多样性,可误诊为多种良性和恶性肿瘤。本文对9例鼻腔/鼻咽部原发性AMM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MM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表现 鼻咽部 原发性 病理学观察 鼻腔 临床病理特点 黑色素颗粒
下载PDF
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研究
15
作者 张平 冯官光 +4 位作者 李永平 林建贤 易玉珍 叶天才 吴中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0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特征,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瘤细胞弥散排列,大部分瘤细胞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大小不等,胞浆... 目的:探讨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特征,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瘤细胞弥散排列,大部分瘤细胞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大小不等,胞浆丰富,呈细颗粒状、细网状或空泡状,淡嗜碱性,核圆形、椭圆形,异型明显。苏丹Ⅲ染色部分瘤细胞阳性,嗜银染色少量瘤细胞阳性;透射电镜部分瘤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S-100、Vimentin、HMB45阳性,Keratin阴性。结论:眼内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除光镜下瘤细胞胞浆内不见黑色素外,其余组织学、电镜及免疫组化特征均同恶性黑色素瘤相似,可通过组织学与电镜或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组织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眼睑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伪装成霰粒肿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丽红 林健贤 +5 位作者 李永平 张文忻 毛羽翔 高欢欢 唐丽娟 张平 《Eye Science》 CAS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报道一例发生在41岁中年女性左眼上睑的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霰粒肿。体检见左眼上睑结膜面一大小约2 cm×2 cm红色肿物,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报道一例发生在41岁中年女性左眼上睑的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霰粒肿。体检见左眼上睑结膜面一大小约2 cm×2 cm红色肿物,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片状及巢状排列,瘤细胞圆形及梭形,部分瘤细胞胞浆空泡状呈气球样形,部分细胞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S-100、HMB-45阳性,CK及EMA阴性,最终病理诊断为左眼上睑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对于临床上患者年龄较大无典型霰粒肿特征的眼睑肿物,术后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其它肿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结膜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病理
下载PDF
无色素性鼻腔黑色素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剑涛 曾俊杰 +1 位作者 韩再德 邢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鼻腔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3例为复发患者)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鼻腔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结果 5例肿瘤位于右侧鼻腔,3... 目的分析鼻腔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3例为复发患者)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鼻腔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结果 5例肿瘤位于右侧鼻腔,3例位于左侧鼻腔,1例累及双侧鼻腔。6例累及同侧上颌窦,5例累及同侧筛窦,1例同时累及同侧上颌窦、筛窦及眼眶,1例同时累及双侧上颌窦及筛窦、额窦及眼眶,1例伴右侧额区大脑凸面上矢状窦旁脑膜转移。MRI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欠清,信号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无特异性,但对病灶部位、范围、侵犯显示清晰,结合信号及强化可对肿瘤生物学生长模式作出大致评估,对病变分期、临床治疗、预后及复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非皮肤性、黏膜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口腔黏膜原发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锋 林毅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原发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年龄为58.3岁;3例接受单纯...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原发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年龄为58.3岁;3例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其中1例为发生于硬腭者,术后25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口腔黏膜原发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预后差;病理上以梭形细胞型较常见,肿瘤细胞形态复杂多样,多呈垂直生长相;术前活检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之一,但目前对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术前活检仍无法避免;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行病理检测有必要常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 病理 前哨淋巴结 术前活检
下载PDF
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凤梅 《肿瘤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分析 无色素性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非何杰金淋巴瘤 黑色素小体 波形纤维蛋白 平滑肌肉瘤 恶性血管内皮瘤
下载PDF
腮腺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
20
作者 文柳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腮腺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很少见,现报告1例如丁: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无色素性 口腔颌面部 腮腺 临床口腔医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临床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颌面外科 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