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的育性表现与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海峰 邱振国 +3 位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张桂权 陆燕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2-2327,共6页
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是从优质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而来的一个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种质资源。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换,5月初至10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在人控光温条件下,低温诱导其... 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是从优质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而来的一个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种质资源。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换,5月初至10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在人控光温条件下,低温诱导其由不育转为可育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日均温21℃需7d以上,23.5℃需15d以上。细胞学观察表明其无花粉败育主要是由减数分裂时期的异常引起的,表现为小孢子母细胞粘连与液泡化、减数分裂受阻于前期Ⅰ的细线期、进行无丝分裂与异常的胞质分裂,始终没有正常四分体的形成,而是产生大小不同、核数不等的异常细胞,并最终解体消失。其花粉败育特点不同于以往研究过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具有花粉败育时期早而败育彻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性 籼S 花粉育性 无花粉型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无花粉型核不育系特优占S育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邱东峰 田志宏 +2 位作者 杨金松 张再君 刘春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5-1380,共6页
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对无花粉型核不育系特优占S的育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优占S在湖北夏季不育期长,不育期内属无花粉败育型,不育性稳定,可育转换温度在22℃左右,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有明显的育性转换过渡期,即育性转换期是从无... 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对无花粉型核不育系特优占S的育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优占S在湖北夏季不育期长,不育期内属无花粉败育型,不育性稳定,可育转换温度在22℃左右,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有明显的育性转换过渡期,即育性转换期是从无花粉型、少量花粉且典败、大量花粉且典败、染败、正常染色等逐步过渡的过程,不育期如受到低温的影响,不会直接转化为可育,可以有效避免普通两系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因低温引起的种子纯度降低问题;长时间的低温和短光照条件方可诱导较高的可育性;可恢复性良好,不育性的遗传符合1对隐性核基因的遗传规律。本研究还对生产上利用无花粉型光敏核不育系解决两系杂交稻的难题进行了探索,对特优占S在花粉发育研究和雄性不育的发育研究上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花粉型 光敏核不育 遗传规律
下载PDF
温度对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2 位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陆燕朋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进行育性转换的试验发现,籼S在广州具有明显的“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其育性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利用自然条件下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温与籼S的花粉育性进行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进行育性转换的试验发现,籼S在广州具有明显的“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其育性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利用自然条件下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温与籼S的花粉育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不育敏感期以平均温推算的最长,为抽穗前的第23—10d,可达14d;而低温可育敏感期则以最低温推算的最长,为抽穗前的第24—16d,仅9d,高、低温敏感期的起始日期基本相同,但高温敏感期的截止日期要晚.13.5h的光长,24℃、24.5℃的温度均能导致籼S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系 籼S 育性转换 不育 无花粉型
下载PDF
光温条件对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
4
作者 邱振国 张秒高 +2 位作者 彭海峰 陈雄辉 万邦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了弄清光温条件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通过大田遮光和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光长(11.5、12.5、13.5和14.5 h)、不同温度(21、23.5、24、24.5和28℃)对幼穗分化期内的籼S持续(7、8、9、10、15和2... 为了弄清光温条件对自然突变的无花粉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籼S育性转换的影响,通过大田遮光和人工气候箱设置不同光长(11.5、12.5、13.5和14.5 h)、不同温度(21、23.5、24、24.5和28℃)对幼穗分化期内的籼S持续(7、8、9、10、15和20 d)处理。结果表明,越冬材料在13.5 h光长下处理15 d,24和24.5℃两种处理最终均能使籼S从可育转为不育,21℃低温处理能使籼S可育率高达96.5%;以21℃低温、13.5 h光长的条件持续处理不同时间,仅9、10 d的低温处理才能导致籼S出现持续可育;大田遮光处理仅在晚造时对育性转换产生影响,出现可育花粉的时间早晚及其花粉可育率存在显著差异时的育性高低总体趋势均为11.5 h处理〉12.5 h处理〉CK〉13.5 h处理;人工气候箱内不同光长持续处理20 d发现,28℃高温各处理始终为无花粉型败育;24℃低温处理,仅11.5 h光长处理能使籼S出现部分可育花粉;23.5℃低温处理,11.5和12.5 h两种光长处理能使籼S出现部分可育花粉。故籼S具有较强的温敏性和一定的光敏性,在23.5~24.0℃的低温下,存在一定的光温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无花粉型 育性转换 籼S 人工光温
下载PDF
遗传背景对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杂交后代不育性表达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1 位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将无花粉型温敏核不育系籼S与不同父本杂交,在籼S不育期内调查F2和BC1F2育性分离.结果表明:8个组合F2及BC1F2群体不育株数∶可育株数均符合1∶3,符合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无花粉败育方式可以稳定遗传,但遗传背景会对出现无花粉败... 将无花粉型温敏核不育系籼S与不同父本杂交,在籼S不育期内调查F2和BC1F2育性分离.结果表明:8个组合F2及BC1F2群体不育株数∶可育株数均符合1∶3,符合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无花粉败育方式可以稳定遗传,但遗传背景会对出现无花粉败育的时间产生影响;各组合F2不育株的不育期长短及可育期育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且各组合不同单株间也存在差异;13个组合的不育株不育期长短与可育期育性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籼S/金华占、籼S/籼黄占、籼S/新小占、籼S/野绿占、籼S/密粒早占等5个组合达到显著负相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水稻 无花粉型 籼S 不育性表达 遗传背景
下载PDF
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不育特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1 位作者 陈雄辉 万邦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50,共9页
【目的】籼S是由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株选育而成的新型无花粉温敏核不育水稻,对籼S的不育特性遗传进行初步分析,为该品种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将籼S与多个常规稻进行杂交,调查杂交后代F1... 【目的】籼S是由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株选育而成的新型无花粉温敏核不育水稻,对籼S的不育特性遗传进行初步分析,为该品种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将籼S与多个常规稻进行杂交,调查杂交后代F1、正反交F1、F2、BCF1育性,并分析F2不育株禾蔸的不育特性。【结果】籼S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5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稳定不育期,不育期较培矮64S长近2个月;籼S的温敏核不育性可以被不同类型常规稻品种恢复,且恢复度较高,说明控制其不育性的基因为隐性遗传;各正、反交花粉可育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籼S的不育性遗传与细胞质无关;绝大多数F2代群体不育株数与可育株数比值符合1∶3,育性不仅呈非连续分布,且可育株、不育株基本表现为极端分离,13个BCF1代群体不育株数与可育株数比值均符合1∶1,表明籼S的不育性遗传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F2不育株禾蔸育性转换与籼S相似,最终均表现为无花粉型败育,且均具有温敏性。【结论】籼S不育性属于隐性遗传,由核基因控制,其不育性基本符合1对主效基因的遗传模式,且其无花粉型败育方式及温敏性能在杂交后代中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系 不育特性 无花粉型 水稻 籼S
下载PDF
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的生育特性研究
7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2 位作者 陆燕朋 万邦惠 陈雄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8-1929,共2页
在广州市人控光温条件下的研究表明,籼S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正常的播始历期最长104 d,最短为71 d,籼S播始历期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籼S具有明显的感光性,光长对播始历期的影响有所不同,第一光周期的光长对播始历期的影... 在广州市人控光温条件下的研究表明,籼S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正常的播始历期最长104 d,最短为71 d,籼S播始历期的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籼S具有明显的感光性,光长对播始历期的影响有所不同,第一光周期的光长对播始历期的影响较第二光周期要大;以籼S为母本杂交F1的播始历期绝大多数比籼S短,且与父本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 无花粉型 籼S 生育特性
下载PDF
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型三系及杂种F_1的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侃 余夏夏 +1 位作者 余金洪 丁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水稻三系及杂种F1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与比较分析。从14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引物。天香018(天香A×珞恢018)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9条带,其中有5...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云南紫稻细胞质无花粉水稻三系及杂种F1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构建与比较分析。从14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引物。天香018(天香A×珞恢018)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9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性谱带,占总带数的29.0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50条多态性谱带;天香806(天香A×珞恢806)材料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有50条差异带,占总带数的28.25%,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6.25条多态性谱带。特别明显的是在引物对E-ATG/M-CAC的扩增中,在AFLP指纹图谱中出现两条特征带(a带和b带),为保持系所特有,能够明显区别于不育系、恢复系和F1。在另外一些引物对中也观察到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的差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无花粉型雄性不育 紫稻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指纹图谱 杂交水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的途径
9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甘蓝型油菜雄性完全不育保持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此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探索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甘蓝油菜 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无花粉型 微量花粉 大量花粉
下载PDF
水稻三明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显波 田志宏 +3 位作者 邓则勤 郑家团 林成豹 唐江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65-1868,共4页
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进行两系核不育系育性鉴定时,在SE21S/Basmati 370组合编号为S221的800多株F2代分离群体中发现1株与其他不育株的花粉败育形态不同的植株。经测交、回交、姐妹交的后代育性分离调查,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 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进行两系核不育系育性鉴定时,在SE21S/Basmati 370组合编号为S221的800多株F2代分离群体中发现1株与其他不育株的花粉败育形态不同的植株。经测交、回交、姐妹交的后代育性分离调查,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1分离,以不育株为母本与普通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育性呈11分离,可育株后代分离不出不育株,表明S221不育性受核内1对显性不育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 无花粉型
下载PDF
不同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对低温耐受度的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海峰 陈雄辉 +1 位作者 葛艳艳 万邦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低温耐受度的影响因素,为选育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N28S、安农S、培矮64S、N9S、N2S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处于育性敏感期的各不育系分别进行持续... 【目的】探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低温耐受度的影响因素,为选育不育性稳定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N28S、安农S、培矮64S、N9S、N2S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处于育性敏感期的各不育系分别进行持续3、7、10 d的21和23℃低温处理,通过调查花粉育性来研究各不育系对短期低温的耐受度差异。【结果】各不育系对低温耐受程度的强弱次序为:籼S、N28S>安农S>培矮64S>N9S、N2S。其中无花粉型不育系籼S、N28S、安农S低温处理3 d时花粉均为不育;持续7 d时,除安农S出现可育花粉外,籼S、N28S花粉育性均为0;持续10 d时,安农S的花粉可育率高于持续7 d的处理,并且籼S和N28S转为可育;典败型不育系培矮64S、N9S、N2S经过持续3、7、10 d的低温处理,除培矮64S经23℃低温处理3 d的花粉不育外,其他均出现可育花粉,且花粉的可育程度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和低温强度的加大而增强。【结论】光温敏核不育系对短期低温的耐受度除与不育临界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花粉败育方式有关,低不育临界温度的无花粉型不育系的不育性较稳定。在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选育过程中,可多关注低不育临界温度的无花粉型不育系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水稻 无花粉型 典败 不育性 低温耐受度
下载PDF
燕麦Cs雄性不育的发现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银燕 崔林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就1994年发现的国内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报道,命名该不育材料为Cs型。初步鉴定表明:Cs不育为无花粉型不育,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期到四分孢子期;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它的发现添补了世界空白,... 本文就1994年发现的国内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报道,命名该不育材料为Cs型。初步鉴定表明:Cs不育为无花粉型不育,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期到四分孢子期;不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它的发现添补了世界空白,随着进一步研究对燕麦育种方法改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无花粉型 隐性基因 三系配套 鉴定
下载PDF
红菜薹栽培与育种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李平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红菜薹 研究进展 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种 栽培 光学显微镜 形态学特征 绒毡层细胞 CMS 四分体 切片技术 系统研究 发育过程 发育受阻 无花粉型 花药 波里马 保持系 细胞期 小孢子 萝卜 败育
下载PDF
水稻野败不育系一个核突变基因的遗传表现
14
作者 蔡之军 叶立华 +1 位作者 周德银 杨仁崔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1期39-41,共3页
龙特浦糯质不育系wxA系发生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使龙特浦wxA繁殖群体出现B型可育株,影响龙特浦wxA系保纯繁殖。该文通过利用B型可育株与龙特浦wxA及龙特浦wxAm s(t)杂交,观察和分析F1及F2代的育性遗传。结果表明,龙特浦wxA中核突变基... 龙特浦糯质不育系wxA系发生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使龙特浦wxA繁殖群体出现B型可育株,影响龙特浦wxA系保纯繁殖。该文通过利用B型可育株与龙特浦wxA及龙特浦wxAm s(t)杂交,观察和分析F1及F2代的育性遗传。结果表明,龙特浦wxA中核突变基因m s(t)基因与野败型不育系自身的cm s系统构成两个雄性不育系统,当m s(t)以M s(t)m s(t)形式存在时,m s(t)上位于cm s系统,育性由M s(t)m s(t)决定。本研究合理解释龙特浦wxA繁殖群体出现B型株现象,为龙特浦wxA保纯繁殖B型株有效除杂提供理论指导,对丰富雄性不育遗传理论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花粉型雄性不育 核质互作 上位
下载PDF
新质源东乡野生稻胞质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15
《作物育种信息》 2006年第6期19-20,共2页
肖晓东等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杂交、复交,在其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再与栽培稻品种连续回交,经多代核置换,转育成无花粉型(或花粉稀少型)和有花粉型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其中无花粉型表现花药瘦小、白色、部分畸形... 肖晓东等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品种杂交、复交,在其后代中分离出雄性不育株,再与栽培稻品种连续回交,经多代核置换,转育成无花粉型(或花粉稀少型)和有花粉型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其中无花粉型表现花药瘦小、白色、部分畸形呈钩状,仅含稀少典败花粉,与野败型恢复系测交F1代完全不育,与其近缘恢复材料测交,虽提高了恢复度,但无杂种优势,如东BSlA、东培A、东R4005A、东3037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质不育系 东乡野生稻 新质源 无花粉型 选育 品种杂交 雄性不育株 连续回交 恢复材料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明糯S-1
16
《三明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明糯S-1,不育株率为100%;无花粉型,花粉不育度为100%;在光周期为14.5h时,其不育起点温度小于23℃;随着光周期的缩短,其不育起点温度逐渐升高。明糯S-1米质较优,经检测符合四等食用籼糯品种品质标准,其中... 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明糯S-1,不育株率为100%;无花粉型,花粉不育度为100%;在光周期为14.5h时,其不育起点温度小于23℃;随着光周期的缩短,其不育起点温度逐渐升高。明糯S-1米质较优,经检测符合四等食用籼糯品种品质标准,其中6项一级,二项二级。鉴定结果认为,光身糯稻两系不育系选育达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 不育起点温度 两系不育系 无花粉型 不育系选育 不育株率 品质标准 鉴定结果 光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