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菌贴膜在女性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秋香 唐立平 《循证护理》 2020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评价无菌贴膜在女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ICU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女病人60例,按入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胶布高举平台法进行尿管外固定,观察组在3M胶布高... [目的]评价无菌贴膜在女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ICU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女病人60例,按入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胶布高举平台法进行尿管外固定,观察组在3M胶布高举平台法基础上采用无菌贴膜外固定方式进行尿管外固定,比较两组病人留置导尿管期间尿管相关性菌尿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均随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菌尿症发生率增高;置尿管后第3天观察组尿管相关性菌尿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0.0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尿管后第7天、第10天观察组尿管相关性菌尿症发生率(10.00%、16.67%)均低于对照组(33.33%、4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菌贴膜对尿管进行外固定可降低尿管相关性菌尿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无菌贴膜 留置尿管 女病人 尿症
下载PDF
凡士林膏联合医用无菌贴膜预防术中急性压疮效果
2
作者 廖嫣姬 唐凤梅 +6 位作者 刘燕 黄炳鹏 冉金桥 利娜 凌惠蕉 盘海燕 韦永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001-0002,共2页
目的 评价分析凡士林膏联合医用无菌贴膜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临床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10 月间我院收治的 200 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设置 100 例编号为奇数号的患... 目的 评价分析凡士林膏联合医用无菌贴膜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临床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10 月间我院收治的 200 例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设置 100 例编号为奇数号的患者为探究组和 100 例编号为偶数号的患者为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探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涂抹凡士林膏并使用医用无菌贴膜,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 0.5 h、1 h、2 h、1 d、3 d、6 d 的皮肤受压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处理方式,记录比较患者压疮发生状况。 结果 探究组患者Ⅰ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8.00%),Ⅱ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1.00%)以及总的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率(9.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Ⅰ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18.00%),Ⅱ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7.00%)以及总的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率(25.00%),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予以患者凡士林膏联合医用无菌贴膜预防术中急性压疮,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士林膏 医用无菌贴膜 急性压疮 预防
下载PDF
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
3
作者 周长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首次导尿及每次更换集尿袋后,以无菌操作方法使用无菌贴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进行密闭保护... 目的探讨使用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首次导尿及每次更换集尿袋后,以无菌操作方法使用无菌贴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进行密闭保护;对照组按照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处理。2组均在留置导尿第3、7、10及14天更换集尿袋,在每次更换尿袋时以无菌操作技术于导尿管与集尿袋衔接口内侧壁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并对2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菌贴膜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从而降低留置导尿患者上行尿路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贴膜 留置导尿 集尿袋 落数
下载PDF
改良无菌贴膜在浅表伤口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舒振云 陈明志 宋斌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6年第10期60-62,共2页
清创缝合术是处理伤口的常规方法,但患者对清创缝合往往较为恐惧,尤其是小儿患者,极为不配合。以往对浅表伤口的处理,也可采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以使伤口愈合。但该方法缺点较多,胶布带有细菌,消毒后影响粘性,不透气,易导致皮... 清创缝合术是处理伤口的常规方法,但患者对清创缝合往往较为恐惧,尤其是小儿患者,极为不配合。以往对浅表伤口的处理,也可采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以使伤口愈合。但该方法缺点较多,胶布带有细菌,消毒后影响粘性,不透气,易导致皮肤过敏,且伤口渗出液沾染胶布后易滋生细菌,是伤口感染的潜在因素。针对以上临床中存在的问题,2015年4月~2016年2月,在处理外伤浅表伤口时,作者采用改良无菌贴膜牵拉固定浅表伤口,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贴膜 纱布 伤口感染 潜在因素 周围 医用织物 伤口处理 清创缝合
下载PDF
两种切口保护材料(无菌贴膜与消毒巾)的比较
5
作者 王海青 张红伟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7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对199例外科手术后使用无菌贴膜与消毒巾两种切口保护材料的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无菌贴膜在防止切口感染方面无优选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 无菌贴膜 消毒巾 外科手术 切口保护材料
下载PDF
无菌贴膜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6
作者 马相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8期824-825,共2页
目的分析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消化道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开腹前均应用无菌贴膜覆盖皮肤;进入腹腔后,观察组32例将无菌贴膜反折至腹腔内全层切口,对照组32例不反折;2组穿孔修补方法相同,均... 目的分析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消化道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开腹前均应用无菌贴膜覆盖皮肤;进入腹腔后,观察组32例将无菌贴膜反折至腹腔内全层切口,对照组32例不反折;2组穿孔修补方法相同,均于缝合腹膜后行双氧水冲洗切口,观察术后2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6.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2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可降低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无菌贴膜 消化道穿孔 疗效
原文传递
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的研制
7
作者 冯晓玲 付雅婕 +5 位作者 靳志涛 仲艳 樊丽洁 程艳艳 蔡月娥 邓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0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 结合临床应用需求,研制一种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方法 通过对无菌贴膜进行技术设计,更好地实现了介入术中术区皮肤的无菌防护及器械固定.结果 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减少介入器械与术区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又能对介入... 目的 结合临床应用需求,研制一种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方法 通过对无菌贴膜进行技术设计,更好地实现了介入术中术区皮肤的无菌防护及器械固定.结果 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减少介入器械与术区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又能对介入器械有效固定.结论 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解决了术中介入器械与穿刺点附近皮肤的接触、介入器械无序摆放及进出介入器械时动脉鞘、导管、导丝的活动和脱出的难题,保证了介入器械的无菌效果,减少了血源性感染的巨大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介入手术 无菌贴膜 器械 感染防护
原文传递
无菌纱布块在PICC置管维护中的妙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婷 刘丹 王晓庆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19期28-28,共1页
目前,PICC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危重、长期需要输液和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长期的无痛性静脉通路。随着PICC置管的普及,相应的维护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维护的规范性和易操作性将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为防... 目前,PICC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危重、长期需要输液和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方便、安全、长期的无痛性静脉通路。随着PICC置管的普及,相应的维护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维护的规范性和易操作性将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为防止PICC导管脱出,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导管固定器(俗称“思乐扣”)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但因为无菌贴膜和“思乐扣”紧紧地粘在一起,每次在更换贴膜时都很难撕下贴膜,并且撕掉贴膜后“思乐扣”容易变得松动,多次维护后“思乐扣”便会脱落,不能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我们想出了一妙招。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无菌贴膜 维护 纱布块 导管留置时间 妙用 临床实践 肿瘤化疗
下载PDF
苯扎氯铵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晓彦 何桂荣 《护理研究》 2004年第7期1210-1210,共1页
关键词 苯扎氯铵 静脉留置针 无菌贴膜
下载PDF
中心静脉置管换药间隔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翠梅 杨秀华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8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换药间隔时间 培养 百多邦软膏 无菌贴膜 血液透析 锁骨下静脉 临时性血管通路 临床研究 采集标本
下载PDF
谈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晓燕 《甘肃科技》 2002年第8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小儿 稀释液 常规 工作量 护士 劳动量 静脉帽 封管 外套管 无菌贴膜 肝素钠 患儿 穿刺部位
下载PDF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技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雪琴 白春娟 杜艳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床旁血液净化 血液滤过 肝素钠 无菌治疗巾 双腔 无菌贴膜 置换液 乳酸性酸中毒 间歇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多次胸腔穿刺术的改进
13
作者 陈苑平 赵志荣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3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胸腔穿刺术 深静脉留置导管 无菌贴膜 穿刺针 导引钢丝 深静脉导管 穿刺部位 无菌手套 插入长度 胸腔闭式引流
下载PDF
腹壁浅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平侠 吴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23期47-47,共1页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如脑梗死、肺心病、肿瘤晚期等越来越多,因长期反复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等治疗,四肢远端浅表静脉萎缩、塌陷、甚至坏死,导致血管走行分布不清,给医疗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在临床上采取了腹壁... 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如脑梗死、肺心病、肿瘤晚期等越来越多,因长期反复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等治疗,四肢远端浅表静脉萎缩、塌陷、甚至坏死,导致血管走行分布不清,给医疗护理带来了很大困难。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在临床上采取了腹壁浅表静脉留置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择同期我院老年住院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67~89岁,平均78岁;病程(4.49±2.37)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静脉 留置针 肿瘤晚期 静脉输液 血管走行 无菌透明 穿刺部位 血管特点 腹壁皮肤 输液器
下载PDF
PICC在透析患者腹水回输技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新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腹水回输 PICC 无菌贴膜
下载PDF
爱立敷敷料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建芸 李兰芝 崔尼尼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观察组首先使用5 cm×6 cm大小的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紧贴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粘贴... 目的探讨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观察组首先使用5 cm×6 cm大小的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紧贴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粘贴在局部皮肤上,然后再按常规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留置时间 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 无菌透明
下载PDF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护理
17
作者 刘晓丽 徐连蕾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第1期1260-1260,共1页
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术被临床广泛应用,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生命、供给营养、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1置管期间护理应注意1.1严交班(1)导管插入长度。(... 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术被临床广泛应用,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生命、供给营养、接受药物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1置管期间护理应注意1.1严交班(1)导管插入长度。(2)导管固定情况。(3)导管是否通畅。(4)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压痛。(5)输注液体的性质、量、浓度、速度。1.2多巡视(1)护士15-30min观察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置管期间 患者行为 输注液体 药物治疗 封管 空气栓塞 无菌透明 三通开关 置管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术中改良灌注液处理的应用
18
作者 梁雪贞 石凤群 +1 位作者 梁飞雁 殷艳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3166-316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清石术(PCNL术)术中改良灌注液处理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使用微创手术治疗肾结石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1-6月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的76例患者为实验组(均P〈0.05),对照组采取...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清石术(PCNL术)术中改良灌注液处理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使用微创手术治疗肾结石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1-6月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的76例患者为实验组(均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改良的无菌粘贴手术膜提高对灌注液的处理,同时保持术中灌注液温度适宜,并通过连接吸引器将手术中涌出的灌注液吸引至吸引瓶中,保持手术野的干燥.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暂停时间,患者衣服溅湿人数,手术医务人员衣服溅湿人数,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由于术中改良了对灌注液的处理,保证了术野的干燥,避免了弄湿患者皮肤、术野布类和手术者衣服,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污染的机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液处理 无菌贴膜 负压吸引器 温度
原文传递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秀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30-231,共2页
PICC置管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可靠性较强以及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等,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常会伴随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 PICC置管由于其安全性较高、可靠性较强以及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等,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常会伴随相应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将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分析患者置管前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引发并发症发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时间 管前 穿刺点 护理人员 无菌贴膜 冲管 肝素盐水 无菌操作原则 静脉炎发生率 穿刺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