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6℃加热灭活病毒与常温放置对试管法血型鉴定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卓秋强 李国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通过56℃加热灭活病毒的方式,观察与常温放置对试管法血型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2月本血站各科室送检至本科室的血液标本共40例,每例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使用试管法检测两组血型的变... 目的:通过56℃加热灭活病毒的方式,观察与常温放置对试管法血型鉴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2月本血站各科室送检至本科室的血液标本共40例,每例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使用试管法检测两组血型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两组红细胞凝集强度;并选择来自相同血液标本的观察组2例A型血、2例B型血,对照组2例A型血、2例B型血,进行IgM型抗-A、抗-B和抗-M效价检测。结果:两组血型检测结果一致(Kappa值=1.000);观察组凝集强度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标本和对照组4例标本抗-A、抗-B、抗-M效价检测结果相同(Kappa值=1.000)。结论:经过56℃加热灭活后对试管法血型鉴定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可用于实验室对于血液标本检测前的处理,以减少检验人员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法血型鉴定 56℃加热 常温放置 病毒
下载PDF
无血型病毒灭活冻干人血浆
2
作者 翟边 《中国制药信息》 2003年第4期3-3,共1页
关键词 无血型病毒灭活冻干人血浆 固体血浆 输血
原文传递
FFP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并直接冻干于血袋的冻干血浆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平 周锡鹏 +3 位作者 闫舫 张艳宇 吕丽萍 许金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索制备冻干血浆的新工艺,研制适合在艰苦环境下储运和方便使用的新型冻干血浆。方法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技术对新鲜冰冻血浆(FFP)做病毒灭活处理,再将FFP直接冻干于血袋中,观察不同条件下的保存效果。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技术(终浓度为1... 目的探索制备冻干血浆的新工艺,研制适合在艰苦环境下储运和方便使用的新型冻干血浆。方法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技术对新鲜冰冻血浆(FFP)做病毒灭活处理,再将FFP直接冻干于血袋中,观察不同条件下的保存效果。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技术(终浓度为1μmol/L)能有效灭活血浆中的Sindbis病毒、PRV和VSV等指示病毒,处理30min后灭活效果>4.75LgTCID50,经细胞3代盲传证明灭活病毒效果可靠。新型冻干血浆外观成淡黄色疏松体,残水量为2.2%—2.5%,室温下<2min完全溶解;储存稳定性试验表明,新型冻干血浆中的FⅡ、FⅤ、FⅧ、FⅨ和FⅪ在25℃和4℃比较稳定,高温(40℃)保存对其活性有一定影响。结论采用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技术和袋装血浆冻干技术制备新型冻干血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血浆 亚甲蓝 光化学 病毒 指示病毒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灭活冻干血浆中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锡鹏 马平 +2 位作者 张艳宇 吕丽萍 许金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0-60,共1页
冷冻干燥血浆做为一种常用的血液制品,由于病毒安全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已停用多年。冻干血浆具有可在常温下保存,且保存时间长,重量轻,易于运输,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随着临床方面的需要,尤其是非常适合战时的需要。国内已有多家... 冷冻干燥血浆做为一种常用的血液制品,由于病毒安全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已停用多年。冻干血浆具有可在常温下保存,且保存时间长,重量轻,易于运输,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等优点。随着临床方面的需要,尤其是非常适合战时的需要。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和血液制品生产厂商在开展冻干血浆病毒灭活的研究工作。大家所选用的方法多为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S/D)方法、干热方法(如72℃、80℃干烤)和100℃煮沸30min等。本文按《病毒灭活规程》的要求,探索用60Coγ-射线不同剂量辐照冻干血浆,观察对所加入的几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血浆 CO 病毒 血液制品 指示病毒 效果 保存时间 γ-射线 剂量辐照 科研单位
下载PDF
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插袋针长度对血浆袋刺破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罗曼华 王燕婷 康美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穿刺钢针(简称插袋针)长度对血浆袋刺破率的影响。方法20000袋冰冻血浆,按随机分配法分为长针组和短针组,各10000袋。两组均采用手工无菌穿刺法和智能穿刺仪法各穿刺5000袋,长针组采用长度为17 mm的插袋针(...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穿刺钢针(简称插袋针)长度对血浆袋刺破率的影响。方法20000袋冰冻血浆,按随机分配法分为长针组和短针组,各10000袋。两组均采用手工无菌穿刺法和智能穿刺仪法各穿刺5000袋,长针组采用长度为17 mm的插袋针(简称长针)进行血浆病毒灭活穿刺连接,短针组采用改良后长度为14.5 mm的插袋针(简称短针)进行血浆病毒灭活穿刺连接。比较两组血浆袋刺破率及手工无菌穿刺法和智能穿刺仪法血浆袋刺破率。结果短针组血浆袋刺破率0.05%明显低于长针组的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针组手工无菌穿刺法及智能穿刺仪法血浆袋刺破率分别为0.02%、0.08%,明显低于长针组的0.3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插袋针的长度对血浆袋刺破率有明显影响,采用14.5 mm的插袋针进行手工无菌穿刺法和智能穿刺仪法时均能明显降低血浆袋刺破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输血过滤器插袋针 血浆 血浆袋刺破率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探讨
6
作者 王水连 周法果 +1 位作者 胥秀梅 潘水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7期163-165,共3页
病毒灭活血浆是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血浆,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物理化学等方式,破坏病毒的蛋白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该文从病毒灭活等离子体在输血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血浆的优势对比,病毒灭活... 病毒灭活血浆是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通过特殊处理之后的血浆,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物理化学等方式,破坏病毒的蛋白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该文从病毒灭活等离子体在输血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病毒灭活血浆与新鲜血浆的优势对比,病毒灭活等离子体的原理、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确定了一条更简单、更高效,能够安全输血的途径,进一步说明了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浆中的病毒灭活,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概率,还可以通过正确的使用方式大幅度降低因输血而传染疾病的风险,可以有效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细胞免疫 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娅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7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采集标本400 mL制备出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00 mL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控制实施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3—9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于普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采集标本400 mL制备出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00 mL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控制实施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3—9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份作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CQI)前组,2020年10月—2021年4月抽取的病毒灭活冰冻血浆500份作为实施CQI后组,比较两组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结果与质量监测的总体结果。结果:实施CQI前组质量监控总合格率低于实施CQI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CQI后组外观、标签、容量、无菌试验、血浆蛋白含量和亚甲蓝残留量质量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高于实施CQI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监测控制能有效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的合格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质量监测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下载PDF
病毒灭活冷冻干燥血浆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樊斌 朱立国 汪德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8-1661,共4页
冷冻干燥血浆在战伤救治等紧急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然而,冷冻干燥血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血浆病原体污染,研究表明,以病原体包膜或核酸为靶点的血浆病原体灭活技术可以保证其安全性;二是冷冻干燥后的质量损失,研究表明,向血浆中... 冷冻干燥血浆在战伤救治等紧急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然而,冷冻干燥血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血浆病原体污染,研究表明,以病原体包膜或核酸为靶点的血浆病原体灭活技术可以保证其安全性;二是冷冻干燥后的质量损失,研究表明,向血浆中添加柠檬酸和甘氨酸可以有效维持复溶后血浆pH和蛋白活性。目前国外已有3种冷冻干燥血浆产品上市,我国尚无此类产品。因此,了解冷冻干燥血浆的研究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同类产品的研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血浆 病毒技术 冻干工艺及应用 冻干血浆功效
下载PDF
不同光源照射含亚甲蓝血浆的病毒灭活实验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宇闻 程庆文 +3 位作者 莫琴 谢如锋 张钦辉 高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用口炎疱疹病毒 (VSV)和 Sindbis病毒作为指示病毒 ,观察了盛装在国产 PVC储血袋内含亚甲蓝的血浆经 5种不同光源 (荧光、红光、自然光、卤素光、白灼光 )照射后的病毒灭活效果及对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的影响 ,实验证实亚甲蓝配合上述可见... 用口炎疱疹病毒 (VSV)和 Sindbis病毒作为指示病毒 ,观察了盛装在国产 PVC储血袋内含亚甲蓝的血浆经 5种不同光源 (荧光、红光、自然光、卤素光、白灼光 )照射后的病毒灭活效果及对血浆中的凝血因子的影响 ,实验证实亚甲蓝配合上述可见光照射均对血浆中的病毒灭活有效 ,其中荧光的照射效果尤为突出。用荧光照射 30 min,可使 VSV和 Sindbis病毒的致病剂量降低 >7log TCID5 0 /m l,且血浆中的 :C、 :C、纤维蛋白原的回收率均 >75 % ,提示亚甲蓝 /荧光照射对单袋血浆的病毒灭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血浆 病毒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灭活病毒方法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锡鹏 许金波 +3 位作者 孙萍 闫舫 王全立 卜凤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5-307,共3页
亚甲蓝 /光化学法可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为进一步观察该法对灭活血浆中诸成分的免疫活性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用灭活病毒的条件处理单采血浆。将含有 1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于照度为 4 0 0 0 0lux的可见光下 ,在室温条件下处... 亚甲蓝 /光化学法可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为进一步观察该法对灭活血浆中诸成分的免疫活性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用灭活病毒的条件处理单采血浆。将含有 1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于照度为 4 0 0 0 0lux的可见光下 ,在室温条件下处理 1小时。结果表明 ,除凝血因子Ⅷ ,PT和APTT有一定程度降低外 ,其它血浆蛋白活性未见明显变化 ,血浆中的白蛋白、葡萄糖、多种无机盐含量及血浆 pH值未受影响。处理后的血浆经不同电泳及免疫化学技术分析 ,未见新的抗原产生 ,电泳迁移率与未处理组相同。结论 :亚甲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亚甲蓝 血浆成分
下载PDF
去白细胞输血过滤器在血浆病毒灭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谢如锋 许亚勇 +3 位作者 黄宇闻 莫琴 高峰 张钦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利用特制的去白细胞并吸附亚甲蓝血浆过滤器 ,对经亚甲蓝光照处理后的血浆进行过滤 ,观察其去除亚甲蓝和白细胞的效果 ,并比较过滤前后血浆中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和主要血浆蛋白的变化 ,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关键词 血浆 病毒 亚甲蓝 荧光 去白细胞过滤器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焦红亮 关方霞 +4 位作者 杨波 李建斌 单泓 杜英 胡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h内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000~38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照射35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mL,立即置于-80℃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输血 凝血因子 病毒 血浆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凤君 林武存 +2 位作者 王甜甜 王泽容 刘璐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498-2499,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MB)法病毒灭活血浆在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方法(1)建立MB法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操作规程;(2)用血凝仪检测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内FⅧ、Fib的含量(n=16);(3)电子秤称量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容量(n=25);(4)1%比例...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MB)法病毒灭活血浆在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方法(1)建立MB法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操作规程;(2)用血凝仪检测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内FⅧ、Fib的含量(n=16);(3)电子秤称量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容量(n=25);(4)1%比例抽查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输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病毒灭活后血浆内FⅧ、Fib含量和血浆容量与灭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血浆容量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血培养检测未见细菌生长;临床输注后无不良反应。结论MB法病毒灭活血浆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无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光化学病毒 血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法对血浆蛋白浓度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沈莉 李建民 +5 位作者 梁晓虎 张爱红 孙晓红 张义兵 赵晓霞 田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4-475,共2页
关键词 病毒 亚甲蓝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
下载PDF
维生素C对病毒灭活中血浆蛋白活性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燕 李明远 +1 位作者 蒋仁举 贾文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92-396,共5页
本研究探测在亚甲蓝(methyleneblue,MB)光化学法处理单份血浆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vitamineC,VitC)是否影响病毒的灭活效果,是否对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作用。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作为指示病毒,在人血... 本研究探测在亚甲蓝(methyleneblue,MB)光化学法处理单份血浆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vitamineC,VitC)是否影响病毒的灭活效果,是否对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作用。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作为指示病毒,在人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VitC和终浓度为1μmol/L的亚甲蓝,应用40000lx荧光强度照射并于不同时间取样检测。以细胞病变效应评价对VSV的灭活效果,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变化,并采用Clauss法、一期法和微量免疫电泳等方法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前后的血浆蛋白含量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VSV血浆在加入240μmol/LVitC并经MB-光照60分钟后,病毒滴度下降>8lgTCID50/ml;RT-PCR法也检测不到病毒核酸;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的回收率分别为83.55%和81.67%,与不加VitC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结果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微量免疫电泳显示,血浆中的大部分蛋白成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免疫原性也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VitC不仅不影响亚甲蓝光化学法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而且有效地保护了血浆蛋白活性成分,因此VitC可作为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时的保护剂,能有效地提高单份新鲜冷冻血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 血浆蛋白
下载PDF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临床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皞 李晓荣 +2 位作者 林玉蓓 詹晓燕 鲁思文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各种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使用不同血浆制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2份为观察组与新鲜冰冻血浆20份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 目的探讨现阶段各种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使用不同血浆制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22份为观察组与新鲜冰冻血浆20份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蛋白值[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FIB、G结果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TP结果虽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两组AL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临床用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大部分为去冷沉淀血浆制备,在改善患者凝血障碍方面的功能远低于新鲜冰冻血浆;亦不能等同于普通冰冻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 凝血相 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凝血障碍
下载PDF
病毒灭活血浆对人CIK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仁南 陈玲 +3 位作者 刘军权 周忠海 陈娜云 陈复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利用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来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是否会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培养人CI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CIK细胞的扩增情况;... 目的利用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来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是否会对免疫细胞产生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培养人CIK细胞,观察2组培养体系中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IK细胞CD3+CD56+表达;检测经白藜芦醇终浓度为0.8μmol/L诱导48 h后的CI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含量变化;以及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CIK细胞杀伤SGC-7901细胞活性。结果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比较培养5、10、15 d CIK细胞的增殖倍数,分别为17.62±1.88、26.31±1.95、46.05±2.86与18.10±1.73、25.97±1.55、45.82±1.15,CD3+CD56+的表达分别为(12.37±1.38)%、(17.39±2.81)%、(24.3±1.72)%与(11.46±1.35)%、(18.36±1.96)%、(24.08±2.21)%,在促进CIK细胞的增殖以及CD3+CD56+的表达上,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白藜芦醇终浓度为0.8μmol/L诱导培养48 h后,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培养的CI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杀伤活性分别为(37.17±1.95)%、(38.79±1.91)%、(46.05±2.86)%和(32.04±1.92)%、(33.50±1.17)%、(45.82±1.15)%,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人CIK细胞的增殖、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含量变化以及体外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CIK细胞 增殖 杀伤功能
下载PDF
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照射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的灭活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聂咏梅 张晓敏 +7 位作者 周豪杰 付涌水 江朝富 汪传喜 陶黎阳 张甜 曹开源 田小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考察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伪狂犬病毒为模拟病毒,以Vero细胞为培养细胞,用病毒感染细胞,制备病毒增殖液;分别采用5、10、15及20J/cm2联合核黄素处理血浆,观察处理前后血浆病毒灭活的效果,筛选灭... 目的考察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伪狂犬病毒为模拟病毒,以Vero细胞为培养细胞,用病毒感染细胞,制备病毒增殖液;分别采用5、10、15及20J/cm2联合核黄素处理血浆,观察处理前后血浆病毒灭活的效果,筛选灭活病毒合适的紫外线剂量;将含有伪狂犬病毒血浆的样本分为实验组:采用上述筛选的紫外线强度照射联合核黄素处理;对照组1:单独采用紫外线A照射;对照组2:单独采用核黄素处理;阴性对照组:未采用紫外线照射和核黄素处理;分别在实验前后采用96孔细胞病变法,对照细胞病变效应,根据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滴度。结果采用不同强度的紫外线联合核黄素处理血浆,紫外线强度为15及20J/cm2的灭活血浆病毒的效果明显,处理后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55和4.39logs;实验组和对照组1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55和4.28logs,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病毒滴度降低1.93logs,没有病毒灭活效果。结论核黄素联合紫外线可灭活血浆中伪狂犬病毒,单独紫外线照射也具有灭活血浆伪狂犬病毒的效果;而仅单独采用核黄素处理而未联合紫外线照射,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灭活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血浆 核黄素 紫外线A 模拟病毒 伪狂犬病毒 VERO细胞
下载PDF
滤除白细胞与MB-P法病毒灭活对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国基 刘鹏 +4 位作者 杜学丽 梁冰 禹华玮 王金乐 彭明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及MB-P病毒灭活两项技术对血浆相关凝血因子成份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无偿献血合格者血液标本20份,400ml/每份。将每份新鲜血浆在制备过程中平均分为滤白与灭活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标本同时进行相关凝血因子检测。...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及MB-P病毒灭活两项技术对血浆相关凝血因子成份的影响。方法随机采集无偿献血合格者血液标本20份,400ml/每份。将每份新鲜血浆在制备过程中平均分为滤白与灭活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标本同时进行相关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经滤除白细胞后,实验组APTT延长,凝血因子下降较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经病毒灭活后,实验组PT、APTT、TT明显延长,凝血因子下降较快,与对照组及病毒灭活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滤除白细胞及病毒灭活后血浆制作,对部分凝血因子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可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有效、安全、无毒技术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除白细胞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 血浆 凝血因子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飞 路志浩 +1 位作者 古醒辉 王桂萍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有效成分及残留白细胞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进行治疗提供剂量使用依据。方法对152份全血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MB-P病毒灭活,灭活前后留样,制成...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methylene blue photochemistry,MB-P)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有效成分及残留白细胞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进行治疗提供剂量使用依据。方法对152份全血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MB-P病毒灭活,灭活前后留样,制成新鲜冰冻血浆后融化,测定纤维蛋白原、因子、总蛋白及残留白细胞的含量,同时计算有效成分回收率。结果经MB-P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因子回收率达到80.8%,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为74.9%;残留白细胞计数由(3.0±2.1)×106/L下降到(7.4±1.4)×104/L(n=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P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提高血浆输注安全性。建议临床应用MB-P病毒灭活血浆应在原使用剂量基础上增加25%的用量,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 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