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无遮大会的传入及其变化——以萧梁、李唐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玲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法会无遮大会,中经西域,于南朝梁武帝时传入中土,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若干变化,及至唐代,则变化更加显著。无遮大会在梁武帝时代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发展到中唐则往往与重大节庆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娱乐性、平民性明显增强...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法会无遮大会,中经西域,于南朝梁武帝时传入中土,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若干变化,及至唐代,则变化更加显著。无遮大会在梁武帝时代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发展到中唐则往往与重大节庆活动联系在一起,其娱乐性、平民性明显增强。大约在中晚唐时期,无遮大会与水陆法会合流。无遮大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世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无遮大会 梁武帝 唐代
原文传递
韩国三光寺举行无遮大会
2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4,共1页
2005年12月22日,韩国釜山市天台宗三光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无遮大会,以直径4.64公尺、高70公分的大铁锅煮制红豆粥,供45000信众享用。然后还举行了“天台法华忏法所愿成就佛供”,每位信众把过去一年欲去除的陋习及新一年的愿望写在... 2005年12月22日,韩国釜山市天台宗三光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无遮大会,以直径4.64公尺、高70公分的大铁锅煮制红豆粥,供45000信众享用。然后还举行了“天台法华忏法所愿成就佛供”,每位信众把过去一年欲去除的陋习及新一年的愿望写在纸上并烧掉,有送旧迎新之意。当天晚上,三光寺说法殿举行了“冬至艺术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天台宗 釜山市 佛教 三光寺 无遮大会
原文传递
少林无遮大会 平等·结缘·成就
3
作者 李嶷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79,共4页
少林无遮大会,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深邃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彰显了新时代里佛教对于社会责任的现实担当。嵩山盛会7月29日至8月4日,“2017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举办。历时一周的无遮大会。
关键词 无遮大会 永信法师 少林禅 参话头 少林文化 中国佛教 一念不生 真唯识量 无畏布施 禅宗南宗
原文传递
镇澄法师及其两本书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济明 《五台山研究》 1992年第2期27-30,共4页
镇澄(1547—1617)是明代五台山狮子窝的高僧,俗姓李,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桑峪(今属北京市)人。十五岁上出家于西山广应寺(今北京市西),引公度为沙弥。三年后,登坛受戒,成为僧人,开始了他一生的和尚生涯。万历三年(1575年),贤首高... 镇澄(1547—1617)是明代五台山狮子窝的高僧,俗姓李,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桑峪(今属北京市)人。十五岁上出家于西山广应寺(今北京市西),引公度为沙弥。三年后,登坛受戒,成为僧人,开始了他一生的和尚生涯。万历三年(1575年),贤首高僧一江澧、西峰深、守庵中诸大师在京都讲解《华严》、《唯识》、《金刚》诸经,镇澄和尚即席听讲,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佛教义理。七年寒窗,终于参究性相宗旨,通达华严妙理。但他学而不厌,又从小山、笑岩研习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澄 华严 物不迁论 清凉山志 憨山德清 无遮大会 《金刚》 佛教义理 笑岩 贤首
下载PDF
明代高僧妙峰福登生平行事考
5
作者 陈珍 杨永康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13,20,共7页
妙峰福登是晚明重要的佛教高僧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建筑家。他出身寒微,少时与山阴王朱俊栅结缘,后与憨山德清过从甚密,共同在五台山举办无遮大会,为万历皇帝祈储,受到慈圣李太后的赏识。其后妙峰福登在慈圣李太后及官民信众的支持下,... 妙峰福登是晚明重要的佛教高僧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建筑家。他出身寒微,少时与山阴王朱俊栅结缘,后与憨山德清过从甚密,共同在五台山举办无遮大会,为万历皇帝祈储,受到慈圣李太后的赏识。其后妙峰福登在慈圣李太后及官民信众的支持下,进行一系列的佛门营造活动,为推动晚明佛教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峰福登 晚明佛教复兴 无遮大会 营造活动
下载PDF
梁武帝与佛乐 被引量:2
6
作者 田青 《佛教文化》 1993年第1期34-36,共3页
公元529年(梁中大通元年)九月的一天,京都建康的同泰寺内,旗幡飘舞,乐声高扬。上万名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肃立在大殿前,同声高唱着皇帝新创的佛曲《断苦轮》。当波涛般宏大而起伏的音响终于停下来的时候,大殿当中端坐在法座上... 公元529年(梁中大通元年)九月的一天,京都建康的同泰寺内,旗幡飘舞,乐声高扬。上万名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肃立在大殿前,同声高唱着皇帝新创的佛曲《断苦轮》。当波涛般宏大而起伏的音响终于停下来的时候,大殿当中端坐在法座上的一位老者清了清嗓子,开始为四部大众讲《涅槃经》题。老者身披法衣,手持麈尾,俨然如一老僧。这位讲经的“冠达和尚”,便是当朝的皇帝肖衍——后世无人不晓的梁武帝。十天之后,苦于国中无主的群臣百官凑了一亿万钱“奉赎皇帝菩萨大舍”,希望赎取皇帝回宫主政。但决心“舍身为寺奴”的皇帝却不那么容易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男子 法座 佛教音乐 涅槃经 寺内 无遮大会 持麈尾 善女人 讲经 佛曲
下载PDF
精妙绝伦的铜殿
7
作者 青峰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1期30-,共1页
显通寺后高殿的前面,有一座青铜铸件组成的建筑物。在红艳艳的阳光照耀下,金光四射,灿烂夺目。这就是稀世罕见的珍贵文物“五台铜殿”。这座铜殿,从外表来看是重檐歇山顶,上下分两层,上层四面,每面安着六幅格扇;下层四面,每面安着八幅... 显通寺后高殿的前面,有一座青铜铸件组成的建筑物。在红艳艳的阳光照耀下,金光四射,灿烂夺目。这就是稀世罕见的珍贵文物“五台铜殿”。这座铜殿,从外表来看是重檐歇山顶,上下分两层,上层四面,每面安着六幅格扇;下层四面,每面安着八幅格扇。格扇的上下两端,雕铸着草木花卉,飞禽走兽。它的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给人以自然美的感受。格扇的中间,分别雕铸着二龙戏珠、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扇 歇山顶 凤朝阳 显通寺 高殿 佛菩萨 《华严经》 五台 文殊 无遮大会
下载PDF
华藏世界转轮藏
8
作者 笑岩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1期31-,共1页
在塔院寺大白塔的北面,矗立着一座宏伟高大的木构建筑物。这就是五台山最大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为两层三檐硬山顶的木构建筑,面宽二十五点三米,进深一十三米,宏伟高大,雕饰华丽,酷似宁波“天一阁”。在藏经阁的中上方。
关键词 华藏世界 转轮藏 藏经阁 木构建筑 大白塔 文殊 舍利宝塔 清凉山志 《华严经》 无遮大会
下载PDF
关于梁武帝奉佛事迹的两个问题
9
作者 华方田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2期18-21,共4页
在中国古代最高封建统治者中,与佛教关系最深的要算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了。这个虔诚奉佛的皇帝曾经舍道归佛,给佛教以很高的地位,并多次戏剧性地舍身同泰寺,甘当僧人的奴仆。那么,梁武帝究竟几次舍身同泰寺?他是否曾定佛教为国教?对于这... 在中国古代最高封建统治者中,与佛教关系最深的要算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了。这个虔诚奉佛的皇帝曾经舍道归佛,给佛教以很高的地位,并多次戏剧性地舍身同泰寺,甘当僧人的奴仆。那么,梁武帝究竟几次舍身同泰寺?他是否曾定佛教为国教?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梁武帝 无遮大会 封建统治者 萧衍 中大同 中国佛教史 出世间 广弘明集 方立天 《南史》
下载PDF
神会大师和他所处的时代
10
作者 孙章峰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4X期54-60,共7页
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师,他于北魏时期来到洛阳,在嵩山创立了禅宗,相传他在圆寂时留下遗言:'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并留下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1]预言禅... 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被奉为中国禅宗的祖师,他于北魏时期来到洛阳,在嵩山创立了禅宗,相传他在圆寂时留下遗言:'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并留下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1]预言禅宗将在未来中国蓬勃发展。到了盛唐时期,禅宗分为北禅神秀与南禅慧能两派,北禅主渐修,南禅主顿悟,世称'南能北秀'。北禅兴于北方,南禅流行于南方,本来两宗南北对峙,相安无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六祖 神会大师 佛教宗派 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 华严宗 法相宗 玄奘大师 《华严经》 无遮大会
下载PDF
王权意志与佛教仪式:涅槃会之形成与发展探微
11
作者 张柘潭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涅槃会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涅槃后行转轮王葬法中的大施会环节。阿育王所确立的无遮大会也兼有纪念佛陀涅槃的功能。无遮大会传到汉地后,在梁武帝“神明成佛论”的阐释下具有“金轮驭世”的政治隐喻和拔济众苦的度亡色彩,大会中的涅槃忏则... 涅槃会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涅槃后行转轮王葬法中的大施会环节。阿育王所确立的无遮大会也兼有纪念佛陀涅槃的功能。无遮大会传到汉地后,在梁武帝“神明成佛论”的阐释下具有“金轮驭世”的政治隐喻和拔济众苦的度亡色彩,大会中的涅槃忏则促使后来的水陆法会分化出涅槃会。宋明时期,涅槃会融摄了儒家孝亲思想并转向对《遗教经》的重视,其中也有着王权意志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涅槃会 无遮大会 孝亲思想
原文传递
非遗视角下的佛教舞蹈
12
作者 邱舒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77,共2页
一“佛教舞蹈”是通过舞蹈形式表现佛教文化的艺术形式。据《百缘经》等典籍记载,佛教舞蹈起源于古印度的“无遮大会”:“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使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使乐供养佛,发... 一“佛教舞蹈”是通过舞蹈形式表现佛教文化的艺术形式。据《百缘经》等典籍记载,佛教舞蹈起源于古印度的“无遮大会”:“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而作使乐,出城游戏,入城门值佛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使乐供养佛,发愿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遮大会 舍卫城 佛教文化 舞蹈形式 典籍记载 古印度 舞蹈起源
原文传递
无诤之辩 2016佛教辩经会观察
13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1,共2页
5月18日至19日,西子湖畔,飞来峰下,法筵再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6佛教辩经会"在杭州佛学院举行。2天,7个场次,来自中国佛学院和灵岩山分院、栖霞山分院、普陀山学院,上海佛学院、福建佛学... 5月18日至19日,西子湖畔,飞来峰下,法筵再启。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承办的"2016佛教辩经会"在杭州佛学院举行。2天,7个场次,来自中国佛学院和灵岩山分院、栖霞山分院、普陀山学院,上海佛学院、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8所佛学院的辩手们,引经据典,舌剑唇枪,针锋相对,精彩纷呈。台下听众深受法益,心生法喜。经历初赛、决赛、总决赛的激热辩论,中国佛学院、杭州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代表队和闽南佛学院分获一二三等奖。杭州佛学院本空法师等6位选手获最佳辩手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学院 中国佛教协会 本空法师 讲经 灵岩山 那烂陀寺 辩手 真唯识量 汉传佛教 无遮大会
原文传递
文史大师议蒋介石
14
作者 高山 《文史天地》 1994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陈立夫 马先生 马一浮 俞大维 陈寅 庄严寺 无遮大会 孔祥熙 任继愈 晋安帝
原文传递
苏州美专的女模特儿
15
作者 黄恽 《苏州杂志》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1920年,上海美专在刘海粟的主持下第一次采用女模特儿,在沪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苏州,人们熟知的苏州美专,当年还没有创办。1922年,苏州美专在海红坊创办。当年,颜文樑可不敢在相对上海来说,还是封闭的内地——苏州请女模特儿。说实在的... 1920年,上海美专在刘海粟的主持下第一次采用女模特儿,在沪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苏州,人们熟知的苏州美专,当年还没有创办。1922年,苏州美专在海红坊创办。当年,颜文樑可不敢在相对上海来说,还是封闭的内地——苏州请女模特儿。说实在的,即使有心要请,在苏州要找到一个愿意牺牲色相,供人写生的女性,也是千难万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专 胡粹中 刘海粟 女模特 心要 沪上 月满 主事者 无遮大会 七八
原文传递
行走河南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旅游休闲》 2017年第9期60-95,共36页
每一次行走,都会有所经历,都是一个丰满思想的过程。穿过郑州,感受开封,领悟登封。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人,让我们的精神食粮日渐丰满。如风一般轻盈飘过,却收获于心。我无法抵达曾经繁华盛世,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去感悟、去... 每一次行走,都会有所经历,都是一个丰满思想的过程。穿过郑州,感受开封,领悟登封。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历史,不同的人,让我们的精神食粮日渐丰满。如风一般轻盈飘过,却收获于心。我无法抵达曾经繁华盛世,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去感悟、去思考。来时我准备好空空的行囊,归时行囊已满,心满意足。原来,和河南的缘分总是冥冥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释永信 无遮大会 嵩阳书院 中岳庙 开封府 酒店大堂 武侠文化
原文传递
《西游记》中的水陆法会——用文物解读《西游记》系列
17
作者 邢鹏 《收藏家》 2021年第12期81-86,共6页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悲斋会、水陆无遮大会、天地冥阳水陆大会、放焰口等。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南宋宗...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悲斋会、水陆无遮大会、天地冥阳水陆大会、放焰口等。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载:"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所谓水陆,即取在水陆两处施食而普度众生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法会 无遮大会 释门正统 法界 《西游记》 汉传佛教 普度众生 水陆道场
原文传递
汉族僧人为啥吃素
18
作者 钟向阳 《岭南文史》 1993年第3期32-32,共1页
根据佛教教义,佛教徒可以吃三种净肉:“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由此可见,比丘戒律中所定的“五戒”之一“不杀生”并不是指不能吃肉。其实除汉族僧人外,包括我国藏、蒙、傣等族乃至世界各国在内的佛门... 根据佛教教义,佛教徒可以吃三种净肉:“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由此可见,比丘戒律中所定的“五戒”之一“不杀生”并不是指不能吃肉。其实除汉族僧人外,包括我国藏、蒙、傣等族乃至世界各国在内的佛门弟子都吃肉。汉族僧人以前也都是吃肉的,只是由于南朝梁武帝下令禁止吃肉后才改吃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梁武帝 佛教教义 门弟子 无遮大会 大乘佛教 《法华经》 佛菩萨 竟陵王 天监 断酒肉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