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今诗选无邪集》的编选体例、来源及其宗旨
1
作者 郑永辉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7,100,共7页
阐述《古今诗选无邪集》的编选体例及内容,其编选体例合诗格于诗选之中,除试帖诗外诸体兼收;考证《古今诗选无邪集》内容来源于明末选本《赓订笺释批评古诗直解》《赓订笺释批评唐诗直解》、清初选本《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同声集》... 阐述《古今诗选无邪集》的编选体例及内容,其编选体例合诗格于诗选之中,除试帖诗外诸体兼收;考证《古今诗选无邪集》内容来源于明末选本《赓订笺释批评古诗直解》《赓订笺释批评唐诗直解》、清初选本《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同声集》等,是在明末清初诗歌选本的基础上,以辟二教的“无邪”作为选诗宗旨,进行再选择;认为《古今诗选无邪集》的体例和内容既体现了考据时代下辟佛老思潮,也反映了科举制度改革下指导试帖诗创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诗选无邪集》 编选体例 无邪 考据学 科举
下载PDF
思无邪:《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
2
作者 陈志刚 赵泳鑫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陈伟勳《酌雅诗话》以“思无邪”为言诗极则,所得与所失亦因其对“思无邪”之说的推崇而形成。《酌雅诗话》谨奉孔子“思无邪”一语以为论诗圭臬,极力主张诗歌思想的纯粹端正,虽然于具体讨论中常有拘陋之弊,但崇儒守正的基本思想保证了... 陈伟勳《酌雅诗话》以“思无邪”为言诗极则,所得与所失亦因其对“思无邪”之说的推崇而形成。《酌雅诗话》谨奉孔子“思无邪”一语以为论诗圭臬,极力主张诗歌思想的纯粹端正,虽然于具体讨论中常有拘陋之弊,但崇儒守正的基本思想保证了其有所得。与此同时,正因为《酌雅诗话》过度注重诗人的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过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儒家思想、过度阐释一些诗学概念,因此确确实实又让《酌雅诗话》形成了“固执”的弊病,甚至由此导致许多评论和判断的失误。《酌雅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得失是清代中后期主流诗歌思想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酌雅诗话》 诗学思想 得失
下载PDF
“思无邪”与“诗”之“体”“用”——再论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春华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春秋时代“诗”之兴盛与“礼坏乐崩”相伴相随。孔子对“诗”进行了哲学变革,“思无邪”与“仁”相互发明,是对道德生命的安顿,此为“诗”之“体”。“雅言”“礼后”“乐正”是孔子诗学的思想展开,此为“诗”之“用”。其中,“修辞立... 春秋时代“诗”之兴盛与“礼坏乐崩”相伴相随。孔子对“诗”进行了哲学变革,“思无邪”与“仁”相互发明,是对道德生命的安顿,此为“诗”之“体”。“雅言”“礼后”“乐正”是孔子诗学的思想展开,此为“诗”之“用”。其中,“修辞立其诚”为“雅言”之确解;“礼后”指向“人而不仁如礼何”;“乐正”即“尽善尽美”、“乐”中涵“仁”。孔子诗学之“体”“用”,是从诗学理路对“仁”的体证与推阐,此即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学 无邪 雅言 礼后 乐正
下载PDF
“思无邪”考论——兼论孔门断章取义解《诗》传统
4
作者 刁生虎 弓少潇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9-75,共7页
“思无邪”语出《诗经·鲁颂·駉》篇,在《论语·为政》篇中被孔子所征引。关于其内涵,历代释者主要形成“正”“诚”两条主流阐释路径,现当代学者在前贤基础上又提出“思”为祝辞、“无邪”为“无穷无尽”的新解。结合《... “思无邪”语出《诗经·鲁颂·駉》篇,在《论语·为政》篇中被孔子所征引。关于其内涵,历代释者主要形成“正”“诚”两条主流阐释路径,现当代学者在前贤基础上又提出“思”为祝辞、“无邪”为“无穷无尽”的新解。结合《駉》篇实为颂马诗的背景,“思无邪”本义当理解为“祝愿骏马繁多”。而孔子之意则是“思想纯正”,既指《诗经》作者感发惩创、劝善惩恶的创作意图,也指其对读者道德层面的感发与引导作用,体现了孔门解《诗》断章取义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是春秋“赋《诗》断章”之风与儒家重现实功用、重伦理教化理念的综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诗经·鲁颂·駉》 《论语·为政》 孔门解诗 断章取义
下载PDF
朱熹“思无邪”的哲学底蕴——兼论中国哲学中的“思”“行”关系
5
作者 夏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3,共8页
朱熹创造性阐释“思无邪”,不仅赋予“思”以实义,而且认为“思”为“事”“言”“行”之先。这一创造性阐释使得朱子的“思无邪”内涵丰富驳杂,甚至相互龃龉,需要整体把握。概括而言,朱子的“思无邪”至少具有三种涵义,即《诗》之情感... 朱熹创造性阐释“思无邪”,不仅赋予“思”以实义,而且认为“思”为“事”“言”“行”之先。这一创造性阐释使得朱子的“思无邪”内涵丰富驳杂,甚至相互龃龉,需要整体把握。概括而言,朱子的“思无邪”至少具有三种涵义,即《诗》之情感丰富真挚皆“无邪”、学《诗》者之“思”应“无邪”、《诗》之功能在于能矫正学者之“思”至于“无邪”。朱熹对于“思无邪”的阐释,尤其是对于《诗》之情皆“无邪”的阐释彰显了其对情感的重视,但实际上他的“情”是其“天理”的一部分,包含在其哲学体系中,而并非如“知情意”系统中独立的“情”。朱熹论“思无邪”的三种内涵不同程度上皆与朱子之哲学思想及宋代理学密切相关,又与传统的诗教思想存在巨大差异,侧面预示了理学发展的空间与走向。朱子“思无邪”重“思”的特征与宋代理学重“内求”的倾向密切相关,是中国哲学“思”“行”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明代理学转入“渺茫”留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思无邪 诗教 创新阐释
下载PDF
也说“思无邪”
6
作者 娄玲 《作文(高中版)》 2023年第10期25-26,共2页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被后世奉为圭臬,由此足以看出孔子对于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孔子提出“思无邪”所产生的。“韦编三绝”的孔子,却用像《诗经》一样简约...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被后世奉为圭臬,由此足以看出孔子对于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孔子提出“思无邪”所产生的。“韦编三绝”的孔子,却用像《诗经》一样简约而又精辟的一句“思无邪”,概括了三百篇的《诗经》的特点。即没有邪念,思想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百篇 《诗经》 无邪 总体评价 孔子 《诗》三百 纯正 深远影响
下载PDF
无所思与无邪思:苏轼与朱熹关于“思无邪”的对立阐释
7
作者 程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7-643,共7页
苏轼与朱熹对于"思无邪"都有过独特的阐释。苏轼以《周易.系辞传》中的"《易》无思也,无为也"与"思无邪"互训,与其道家思想背景密切相关,是其儒道释思想汇通的标志之一。朱熹通过杨时对于苏轼的批评,间... 苏轼与朱熹对于"思无邪"都有过独特的阐释。苏轼以《周易.系辞传》中的"《易》无思也,无为也"与"思无邪"互训,与其道家思想背景密切相关,是其儒道释思想汇通的标志之一。朱熹通过杨时对于苏轼的批评,间接表达了他对于苏轼"思无邪"论的不满,同时以使读者"无邪思"来阐释"思无邪",有着明显的儒家道德纯正的传统阐释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无所思 无邪 苏轼 朱熹
下载PDF
孔子“思无邪”新探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以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从历史和文字学的角度论证与考释了孔子“思无邪”的原意,认为“思无邪”之“思”为语辞,而“无邪”还是《诗·鲁颂·马冂口》的“无边”之义,“思无邪”应是指《诗经》内容广阔无边,包罗万象的意思。而把论《诗经》内... 本文从历史和文字学的角度论证与考释了孔子“思无邪”的原意,认为“思无邪”之“思”为语辞,而“无邪”还是《诗·鲁颂·马冂口》的“无边”之义,“思无邪”应是指《诗经》内容广阔无边,包罗万象的意思。而把论《诗经》内容的丰富之意附会成孔子的论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无邪 无圉 无边 扭曲与误会
下载PDF
《诗经》和《论语》中的“思无邪”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晔 李妍妍 《唐都学刊》 2006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孔子在《论语》中用“思无邪”对《诗经》作了整体性的评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后人对“思无邪”作何种解释,它的意思仍是说:《诗经》中的所有篇章都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由于《诗经》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相当复杂,所... 孔子在《论语》中用“思无邪”对《诗经》作了整体性的评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后人对“思无邪”作何种解释,它的意思仍是说:《诗经》中的所有篇章都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由于《诗经》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相当复杂,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之“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原因,就必须考察其在《诗经》和《论语》中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以及由此造成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诗经》 《论语》 孔子
下载PDF
“思无邪”与“温柔敦厚”辨异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明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孔子诗学观和汉儒诗教观的对比,指出了儒家诗学在先秦和两汉时期的不同特征,廓清了学界沿袭已久的陈说。
关键词 无邪 温柔敦厚 孔子诗学 汉儒诗教观 特征
下载PDF
"思无邪"及其他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秀山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2,共8页
<论语>"为政"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商颂>,形容郊外牧马之气势,"思无邪"居末首,谓"思无邪,思马斯往",前面几首与其相配的,依次为"... <论语>"为政"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商颂>,形容郊外牧马之气势,"思无邪"居末首,谓"思无邪,思马斯往",前面几首与其相配的,依次为"思无疆,思马斯臧","思无期,思马斯才","思无歝,思马斯作".按这个意思,"思无邪"似与前面不很匹配.前三句都是说"思"无可限制,没有尽期的意思,最后出来一个"邪""正"的问题,殊不可解;于是或以为乃孔子按自己的意思去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无邪 《论语》 诗三百 孔子
下载PDF
“易无思”与“思无邪”——苏轼对于“思无邪”的独特阐释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5,共8页
孔子以一句"思无邪"来概括整部《诗经》,这样的概括使后世争讼不断。苏轼对于"思无邪"作出了很独特的阐释,他在《论语说》一系列诗文中以《周易.系辞传》的"《易》无思也,无为也"与"思无邪"互... 孔子以一句"思无邪"来概括整部《诗经》,这样的概括使后世争讼不断。苏轼对于"思无邪"作出了很独特的阐释,他在《论语说》一系列诗文中以《周易.系辞传》的"《易》无思也,无为也"与"思无邪"互训。对于苏轼的解释,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批评,这也是洛蜀党争中的主要思想差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无邪 无思
下载PDF
“思无邪”本义辨正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玉敏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4-156,共3页
"思无邪"是孔子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并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对"思无邪"的解释,自古至今多有歧义。"思无邪"是孔子对《诗》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功能的总结,是其"诗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思无邪"是孔子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并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对"思无邪"的解释,自古至今多有歧义。"思无邪"是孔子对《诗》具有广泛社会文化功能的总结,是其"诗教"思想的具体体现。《诗·鲁颂·?》中的"思无邪",其意为赞美马匹之多。孔子引来评价《诗》,用的是其文字义。孔子所说的"思无邪",既不是对《诗>思想内容的概括,也不是强调学《诗》、读《诗》之法,而是指称《诗》全面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功能,实质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孔子诗论 春秋用诗
下载PDF
“思无邪”文学观念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立志 李秋林 《学术论坛》 2002年第3期73-76,共4页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鲁颂·》,孔子言以论《诗》三百 ,后世由此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 ,但学者对其理解不同 ,众说纷纭 ,有十余家之多。本文比照论述 ,参考出土文献 ,认为宋人邢持论平允 。
关键词 无邪 诗经 孔子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思无邪”别解及孔子的论《诗》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9-42,共4页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 ,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 ,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篇》“思无邪”的原意 ,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 ,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 ,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篇》“思无邪”的原意 ,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 ,孔子说《诗经》“思无邪” ,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 ,而这一点又进一步证明了孔子论《诗》系统的纲领是普及文化 ,运用《诗》提高“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诗经 孔子 论诗系统 春秋精神
下载PDF
“思无邪”新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孔子的诗学观点中,"思无邪"因历来的聚讼纷纭而倍受关注。其实,思无邪意义理解上的矛盾,根源在于礼与情这两个儒家思想概念的复杂关系中。孔子在礼制的层面上提出"思无邪"这一诗学观念。后儒们对性情的讨论冲击着... 在孔子的诗学观点中,"思无邪"因历来的聚讼纷纭而倍受关注。其实,思无邪意义理解上的矛盾,根源在于礼与情这两个儒家思想概念的复杂关系中。孔子在礼制的层面上提出"思无邪"这一诗学观念。后儒们对性情的讨论冲击着"思无邪"的权威。"思无邪"意义的变迁,基本上是情与礼二者间矛盾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下载PDF
评朱熹对“思无邪”的解说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金东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0期44-46,52,共4页
朱熹文集中,对孔子"思无邪"的解说有多条,立意不尽相同,但概括而言,存在着得与失两方面。其得在于,强调读者自得,开辟了古典诗学一个新的理论方向;其失在于,偏狭地强调教化,从而扭曲了孔子诗论的原意。
关键词 无邪 自得 教化
下载PDF
“性情之正”还是“性情之真”?——孔子“思无邪”观新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松冀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思无邪"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传统儒学的"归于正"与朱熹的"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以道德理性为本的"美刺"诗学观,因其明显的附会曲解而时遭抨击;学术界对其的解析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思无邪"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传统儒学的"归于正"与朱熹的"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以道德理性为本的"美刺"诗学观,因其明显的附会曲解而时遭抨击;学术界对其的解析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思无邪"本是孔子断章取义,其义当释为"不歪曲,不虚假",孔子本意当是指《诗经》三百篇皆为"直抒性情"之作,他强调的是"性情之真",而非"性情之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邪 美刺 直陈 性情之真 性情之正
下载PDF
无邪农村建设的文化学分析——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门徒会调研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洪炎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0-222,216,共4页
世纪之交,邪教在我国部分农村活动猖獗。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农村邪教的个案调研,指出邪教是危害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恶魔,其产生原因在于农村主规范文化失范及其维持力量的弱化,同时指出无邪农村建设的关键... 世纪之交,邪教在我国部分农村活动猖獗。本文以文化学的方法为指导,通过对农村邪教的个案调研,指出邪教是危害农村社会和谐,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恶魔,其产生原因在于农村主规范文化失范及其维持力量的弱化,同时指出无邪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主文化建设与对农民的教育及其利益、需要合理、正当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学 农村 无邪农村
下载PDF
明清艳情小说总集——《思无邪汇宝》评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达到成熟时期,由于纵欲、享乐的社会风尚及市民阶层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使当时社会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以写性爱为主要内容的艳情小说。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有学者关注艳情小说这一领域。台湾所出《思无邪...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达到成熟时期,由于纵欲、享乐的社会风尚及市民阶层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使当时社会产生了数量可观的以写性爱为主要内容的艳情小说。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有学者关注艳情小说这一领域。台湾所出《思无邪汇宝》丛书,可称历史上第一次中国艳情小说的大结集,总计收录明清艳情小说共56种47册,它的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思无邪汇宝》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传承;使"艳情小说"这一名称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定型;使小说《姑妄言》面世,为中国文学又添一巨著,其价值与影响不可估量;为明清小说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无邪汇宝》 艳情小说 明清小说 陈庆浩 《姑妄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