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侯雨彤 李冠汝 +6 位作者 张艺 王思艺 许艺川 李怡 郑倞 杨功瑞 孙丽蕴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应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的研究方法对蒿秦化斑优化方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依据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2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回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4例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颗粒,对照组42例口服安慰剂。每周观察1次,连续观察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红斑、丘疹、表皮剥脱、渗出/结痂、苔藓化和受累面积);中医主要临床证候评分(瘙痒、心烦、口渴、小便黄和大便干);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安全性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愈显率(76.92%)及总有效率(94.87%)均较对照组提高(P<0.001);EAS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其中红斑、丘疹、受累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DL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口服蒿秦化斑优化方可有效改善PLE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秦化斑优化方 多形性日光疹 多中心临床观察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 安慰剂对照
下载PDF
多形日光疹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相关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差异
2
作者 王思艺 孙丽蕴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多形日光疹(PMLE)发病与辅助性T细胞(Th)相关炎性因子以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PMLE患者56例作为PMLE组,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 目的分析多形日光疹(PMLE)发病与辅助性T细胞(Th)相关炎性因子以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PMLE患者56例作为PMLE组,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组外周血中Th相关炎性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IL-6和细胞黏附分子包括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1(EL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并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MLE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炎性因子TGF-β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7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17表达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h1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FN-γ与Th2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6表达在PMLE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MLE组外周血中V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2组ELAM-1与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推断PMLE的发病机制与Th17/Treg系统激活相关,可能是VCAM-1等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升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日光疹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负性情绪与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刚 燕华玲 +6 位作者 冶娟 王永 李生存 哈筱梅 朱世文 马文宇 郭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进行问卷测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NGF和SP水平,并... 目的探讨多形性日光疹(PLE)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进行问卷测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中NGF和SP水平,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PLE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正常人,且与血清NGF和S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LE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对病情影响与血清NGF和SP水平变化可能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焦虑 抑郁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110例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成 何黎 +1 位作者 杨小燕 张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多形性日光疹(P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L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PLE发病与性别(OR=2.668)、防晒的重视程度(OR=0.103)、患免疫相关疾病(OR=2.024)、吸烟(OR=9.819)、家族史(... 目的探讨影响多形性日光疹(PLE)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L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PLE发病与性别(OR=2.668)、防晒的重视程度(OR=0.103)、患免疫相关疾病(OR=2.024)、吸烟(OR=9.819)、家族史(OR=7.542)和服用避孕药(OR=5.036)6个因素相关。结论女性、患免疫相关疾病、吸烟、家族史和口服避孕药等是PLE发病的危险因素,防晒的重视程度是PLE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辨证及用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 周冬梅 +1 位作者 孙丽蕴 王莒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9-740,752,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研究文献的辨证及用药规律。方法对建库至2013年6月的中文数据库上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研究文献中的辨证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56味中药,报道病例551例...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研究文献的辨证及用药规律。方法对建库至2013年6月的中文数据库上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研究文献中的辨证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56味中药,报道病例551例;在辨证方面,湿热毒夹风型的患者最多(244例);在用药频次方面,最高的是青蒿13次(7.47%);在药物种类使用频次方面,最多的是清热药106次(60.92%),涉及药物26种,其次为利水渗湿药、解表药、补虚药等。结论多形性日光疹的病因病机多为禀赋不耐,湿热毒夹风搏结于肌肤,临床治疗可以清热解毒、除湿祛风之药为主,酌情配以扶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辨证 用药特点 中药
下载PDF
药物联合植物性护肤品治疗多形性日光疹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思彤 刘海洋 +4 位作者 涂颖 徐丹 冯家褀 Philippe HUMBERT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植物性护肤品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形性日光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口服药(羟氯喹400 mg/d,分2次服用,氯雷他定5 mg/d,口服4周)及外用药物(糠酸莫米松乳...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植物性护肤品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形性日光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口服药(羟氯喹400 mg/d,分2次服用,氯雷他定5 mg/d,口服4周)及外用药物(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搽患处,使用2周后,改为外搽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周,均每天涂搽2次)。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使用植物性护肤品,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于治疗2周后、4周后评价2组疗效。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4周观察其复发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皮损面积大小、红斑丘疹、浸润程度、瘙痒程度)进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有效率为47.92%,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发现实验组复发率(37.50%)明显较对照组(7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用药和护肤品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药物联合植物性护肤品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植物性护肤品 疗效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血清sICAM-1,sE-selectin检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燕华玲 景鸣 +6 位作者 茹颖莹 吴浩 王丽雯 王刚 冶娟 马文宇 刘春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研究s ICAM-1,s E-selectin在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PLE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s ICAM-1,s Eselectin的表达。通过PASI评分法评估实验组PLE... 目的研究s ICAM-1,s E-selectin在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PLE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s ICAM-1,s Eselectin的表达。通过PASI评分法评估实验组PLE患者的皮损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并观察其与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血清中s ICAM-1,s E-selectin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PLE患者血清中s ICAM-1,s E-select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 ICAM-1(ng/m L)水平与反映病情的PASI评分(4.16±1.03)呈正相关(r=0.867,P<0.01)。结论 PLE患者血清s ICAM-1,s Eselectin水平显著增高,提示s ICAM-1,s E-selectin可能参与了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机制。s ICAM-1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判断PLE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54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施天宁 蒋茹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多形性 日光疹 普济消毒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蒿甲醚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邓丹琪 陈浩 +3 位作者 周晓鸿 李海英 谢红 张佩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5-58,61,共5页
目的观察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和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光敏性皮肤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105例慢性光化性皮炎和63例多形性日光疹病人随机... 目的观察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和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光敏性皮肤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105例慢性光化性皮炎和63例多形性日光疹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CAD 63例,PLE 32例)口服蒿甲醚胶囊,4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CAD 42例,PLE 31例)0.2 g/次,2次/d.局部均用10%氧化锌软膏外檫2次/d,其它治疗相同,半月1疗程,治疗两疗程.结果多形性日光疹治疗组总有效率84.4%(27/32),对照组总有效率80.6%(25/31),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统计无显著性差异.慢性光化性皮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5.7%(54/63),对照组81%(34/42),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统计无显著性差异.口服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均未发现副作用.结论蒿甲醚胶囊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是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慢性光化性皮炎 蒿甲醚 治疗
下载PDF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晓杰 杨德秀 +1 位作者 李烜 陈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日光疹 多形性 糠酸莫米松
下载PDF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多形性日光疹5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芃 姚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M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PLME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51例)予氟芬那酸丁酯... 目的观察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M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PLME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季节、临床表现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51例)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搽患处,2次/d;对照组(42例)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搽患处,1次/d。两组均予地氯雷他定片5mg口服,1次/d。10d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评价两组有效率。全部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结果治疗组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40天有效率分别为31.37%,66.67%,78.43%和84.31%,对照组分别为47.62%,69.05%,76.19%和80.95%,两组患者各观测点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DLQI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DLQ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PLME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地氯雷他定 多形性日光疹 生活质量评价 安全性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瑜霞 杨绪娟 农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线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致病光谱、环境、氧化损伤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该文总结已有文献,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镰形棘豆防晒霜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江 陈锦珊 +1 位作者 胡永狮 杜青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8X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天然镰形棘豆防晒霜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外搽镰形棘豆防晒霜,对照组皮损部位外擦糠酸莫米松乳膏,两组均口服地氯雷他定、维生素C,疗程共15天,并比... 目的:观察天然镰形棘豆防晒霜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外搽镰形棘豆防晒霜,对照组皮损部位外擦糠酸莫米松乳膏,两组均口服地氯雷他定、维生素C,疗程共15天,并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83.3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长期使用无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副作用。结论:镰形棘豆霜是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无毒、有效的天然制剂,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防晒霜 多形性日光疹
下载PDF
云南省4个地区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丹琪 韩云涛 +3 位作者 陈浩 和艳琴 李晓东 周晓鸿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3-97,共5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4个不同海拨、不同民族聚居地正常人群中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发病情况,3个不同海拔地区3家医院就疹病人中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情况.方法在海拨依次为380m、1870m、2410m、3280m的云南省元江县(... 目的调查云南省4个不同海拨、不同民族聚居地正常人群中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发病情况,3个不同海拔地区3家医院就疹病人中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情况.方法在海拨依次为380m、1870m、2410m、3280m的云南省元江县(傣族、哈尼族聚居),昆明市西山区、官渡区(汉族、彝族聚居),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香格里拉藏族自治县随机选择1~2个自然村,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查,同时调查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昆明医学院附二院皮肤科、丽江地区医院皮肤科、玉溪地区医院皮肤科就诊或住院病人中多形性日光疹和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情况.结果(1)15岁以上被调查者4899人,男2400人(49.0%),女2499人(51.0%),多形性日光疹的患病率0.65%(32/4899),慢性光化性皮炎为0.18%(9/4899);(2)多形性日光疹的发病女性高于男性(P<0.01).其好发年龄20~40岁.慢性光化性皮炎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形性日光疹在不同海拨地区的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海拨高的香格里拉地区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元江县和昆明市(P值均<0.01),慢性光化性皮炎的患病率在各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家医院就诊的75413名患者中多形性日光疹占0.21%,慢性光化性皮炎0.17%.结论(1)多形性日光疹在云南省的患病率高于慢性光化性皮炎,好发于中年女性.高海拨地区患病率高于低海拔地区,人们必须加强防晒意识和措施;(2)医院就诊患者多形性日光疹所占比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表明大多数病人症状轻呈一过性,到医院就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慢性光化性皮炎 调查 海拨 发病率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预防多形性日光疹复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福民 陆洁 段西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预防性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光敏性皮肤病的预防方法。方法45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预防性治疗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P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光敏性皮肤病的预防方法。方法45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隔日1次,以最小红斑量的50%作为起始剂量,每次增加0.1 J/cm2;对照组予10%氧化锌软膏外用,每天2次,均2周1疗程,共治疗两疗程。结果治疗组复发率21.8%(5/23),对照组复发率54.5%(12/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148,P=0.023)。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有效预防多形性日光疹复发并且有很好的安全性,为预防多形性日光疹复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窄谱中波紫外线 预防 复发率
下载PDF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莉 王艳玲 高志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33期124-124,共1页
多形性日光疹(PLE),是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光照性皮肤病,好发于暴露部位,皮损为多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方法多但疗效不满意.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治疗PLE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 多形性日光疹 疗效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表现的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维云 李学斌 +3 位作者 乔树芳 纪华安 刘栋 毛舒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5-625,共1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相关的皮肤黏膜表现,我们在门诊诊治1例多形性日光疹表现的HIV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阴茎、包皮反复发作小水疱半年,尿痛、尿道排稀薄分泌物3周,皮疹复发、伴轻度瘙痒...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相关的皮肤黏膜表现,我们在门诊诊治1例多形性日光疹表现的HIV感染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6岁.阴茎、包皮反复发作小水疱半年,尿痛、尿道排稀薄分泌物3周,皮疹复发、伴轻度瘙痒和疼痛1周,于2003年3月就诊于我科.患者2年前头面、颈部日晒后起红斑,伴瘙痒,时轻时重,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日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略有缓解,但皮疹一直不消退,也不因季节变化呈进行性发展.患者长年在外地打工,有过多次非婚性生活史,否认吸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日光疹 多形性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丽倩 江娜 +2 位作者 刘清 李振洁 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多形性日光疹是常见的慢性光线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与环境、免疫反应、遗传、内分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反应起主要作用。光疗、非甾体抗炎药物、羟氯喹、抗组胺药等均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氯苯吩嗪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某些细胞因子的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丹琪 李继梅 +2 位作者 谢红 李学平 冒长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氯苯吩嗪 治疗 细胞因子 测定
下载PDF
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成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4-726,共3页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特发性和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光线性皮肤病,好发于温热带地区的中青年女性光暴露部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日光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发生也可能与内分泌、代...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特发性和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光线性皮肤病,好发于温热带地区的中青年女性光暴露部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日光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发生也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异常、微量元素、免疫、环境和遗传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日光疹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