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时代长江文化意义生成与意指可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列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6-68,共13页
《诗》时代四百多年,江汉之域南国之土得“由北向南”王化风气之先“由内而外”合力驱动,从而自商末周初《二南》至《江汉》宣王中兴直至整个时代终结,得以渐进孕育日常人文风尚的同时,同步实现周邦国与楚为代表诸多地方国的国家意识形... 《诗》时代四百多年,江汉之域南国之土得“由北向南”王化风气之先“由内而外”合力驱动,从而自商末周初《二南》至《江汉》宣王中兴直至整个时代终结,得以渐进孕育日常人文风尚的同时,同步实现周邦国与楚为代表诸多地方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构建。无论日常文化涵化还是文化精神强化,其直接后果都是区域长江文化的无限意义生成与不朽价值凸显。但是,这一意义生成和价值凸显,并非长江文化所在时空全称性肯定,在时序差异与区域隔离的更大长江流域范围内,异域文化形态同样异彩纷呈,所以长江文化观念及长江文化本身,都存在意指可及的存在限制。《诗》及其关联文献足以说明,其可及性在定位时域内,始终处于混沌性可及、边缘化可及和区域性可及状态,也就是从属于地域而非流域的想像力思维梯级。正因为如此,历史语指有效的集合态陈述必须尊重这一前提,亦如现实语用重拟的聚焦态长江文化保护与开发命题,其价值实现必须充分获得存在性命题转换的逻辑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意义生成 《诗》时代 混沌态可及 边缘化可及 区域性可及 集合与聚焦 日常人文风尚 国家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