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审美经验”与“感知星丛”——生活论美学的“建构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5,共8页
"日常审美经验"和"感知星丛"构成了生活论美学的"建构性"维度,体现出"生活世界"作为当前美学基本理论问题重建之根基的学理价值。借助马丁·泽尔对"显象"与"显现"进... "日常审美经验"和"感知星丛"构成了生活论美学的"建构性"维度,体现出"生活世界"作为当前美学基本理论问题重建之根基的学理价值。借助马丁·泽尔对"显象"与"显现"进行的理论辨析,生活论美学可以对"日常审美经验"进行理论描述和界定。作为具备"特殊可能性"的日常经验,"日常审美经验"既不同于"日常感性经验"和"艺术审美经验",又具有审美属性,是生活论美学为当代美学理论拓展出的新领域。"日常审美经验"所内涵的"感知星丛"观,则为生活论美学反思单一感知霸权提供了价值支点,形成了重塑当代美学"介入"品格的内在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论美学 日常审美经验 感知星丛 建构性
下载PDF
新疆地方与兵团汉族家庭视觉文化与日常审美
2
作者 杨树文 邬建华 《艺术科技》 2016年第6期3-4,共2页
通过对新疆汉族家庭视觉与物质文化现状的调查,可以对少数民族背景下的新疆汉族做出地方汉族和兵团汉族的亚文化区分,在比较的视野中,总结和探讨其家庭视觉与物质文化方面的独特表现。与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汉族相较,兵团汉族... 通过对新疆汉族家庭视觉与物质文化现状的调查,可以对少数民族背景下的新疆汉族做出地方汉族和兵团汉族的亚文化区分,在比较的视野中,总结和探讨其家庭视觉与物质文化方面的独特表现。与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汉族相较,兵团汉族的日常生活审美呈现出自觉性不高、审美习惯的时代变迁性不大、与母体汉文化传统日常审美系统有较大的疏离、地域的统一性较弱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汉族 兵团汉族 视觉文化 日常审美
下载PDF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日常审美性问题
3
作者 李雨庭 《百家评论》 2021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在八十年代"新写实主义"的影响下,贾平凹重新发现了陕西(商州)的独特性、异域性,而这种异域性是以自然风景、民俗特色、民间文化等为特征的,无论在商州(西京)建筑描写,还是人情礼俗文化都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回归,表现出... 在八十年代"新写实主义"的影响下,贾平凹重新发现了陕西(商州)的独特性、异域性,而这种异域性是以自然风景、民俗特色、民间文化等为特征的,无论在商州(西京)建筑描写,还是人情礼俗文化都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回归,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节、对话的细节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的聚焦。这种审美追求可能影响到作家对更宏阔的历史生活的把握与建构,这也是一个要保持警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小说 日常审美
下载PDF
从仪式感的退却到日常审美化——由明星真人秀的兴盛谈电视娱乐节目的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欣玥 《西部广播电视》 2014年第22期9-10,共2页
电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既与八大艺术门类息息相关又有其独特品格。本文从浅谈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入手,结合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史,论述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观赏方式的演变对于电视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仪式感 日常审美 明星真人秀
下载PDF
日常审美体验与陌生化公共艺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洪义 《江汉学术》 CSSCI 2020年第5期88-97,共10页
对日常事物进行陌生化改造的公共艺术创作模式,使过去长期不被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理念所接受的日常平凡事物,成为日常生活中艺术审美体验的组成部分。陌生化公共艺术创作手法中包含改变日常事物的规模、用途、材质、形式和完整性等内容... 对日常事物进行陌生化改造的公共艺术创作模式,使过去长期不被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理念所接受的日常平凡事物,成为日常生活中艺术审美体验的组成部分。陌生化公共艺术创作手法中包含改变日常事物的规模、用途、材质、形式和完整性等内容,由此改变了日常生活事物的实用、平凡和单调的消极审美属性,构造出从日常生活经验到艺术审美体验的连续体,是对消费社会中自动化、平均化审美体验的抵御和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审美 陌生化 公共艺术
下载PDF
媒介嬗变视域下的日常审美化美学研究
6
作者 黄瑞钰 刘雪松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随着大众媒介的衍生与传播,媒介美学转向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新路径。妍媸纷呈的新旧媒介将人类和媒介发展延伸至传播过程中,在人类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饰演着重要角色。日常语境媒介不仅是呼唤人类主体产生人文性话语的生产地,也是媒... 随着大众媒介的衍生与传播,媒介美学转向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新路径。妍媸纷呈的新旧媒介将人类和媒介发展延伸至传播过程中,在人类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饰演着重要角色。日常语境媒介不仅是呼唤人类主体产生人文性话语的生产地,也是媒介美学形态的重要场域,媒介产生了美学意蕴的裂变,使人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寻求具有社会人文性的审美愉悦的意识蕴藉。本文从信息形式、日常语境、审美愉悦三个层次对媒介美学的日常审美化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美学 信息形式 日常语境 审美愉悦 日常审美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艺术:数智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媒介表征与美学建构
7
作者 朱婕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1,共7页
数智时代,艺术以视觉文本的方式介入日常生活,体现出符号化、生活化与媒介化的意涵转向,形塑出具身沉浸的在线审美空间。在新媒介环境下,艺术泛化为一种“可见”的风格化生活方式。此间,艺术的话语具有多义性,表征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 数智时代,艺术以视觉文本的方式介入日常生活,体现出符号化、生活化与媒介化的意涵转向,形塑出具身沉浸的在线审美空间。在新媒介环境下,艺术泛化为一种“可见”的风格化生活方式。此间,艺术的话语具有多义性,表征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数智时代的生活方式与链接社会的文化景观,深度嵌入于文化与社会的结构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艺术媒介化 生活美学 数智时代
下载PDF
对“国风变装”短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性透视
8
作者 赵雯睿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 当今各大视频平台流行的“国风变装”短视频可被看作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现象,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美感元素。但是,这种美感并非我们在经典美学中所理解的美感,而是由消费社会制造的、披着“美”的外衣的快感。“国风变装”短视频带有明显的文化工业特质,在消费逻辑的操纵之下,创作者对于流量的关注更胜于质量,因而常常创作出模式化的视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推进成了促进消费的一种话语策略,所生产出的实为美感的幻象,在这种情况下,美感被快感偷换,人们的感性钝化,审美能力被削弱,最终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真正的审美相背离。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已违背了其推崇者最初的美学畅想,我们需要回溯其理论渊源,以此来重建一种与当今时代之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变装”短视频 日常生活审美 消费社会 文化工业
下载PDF
以日常生活审美化透视新媒介文艺的特性
9
作者 李敏 《文化产业》 2023年第29期106-108,共3页
当今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消费社会,消费和文化占据中心位置。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边界逐步模糊,符号与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感。当某一现存媒介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有被同类媒介兼容的风险时,新兴... 当今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消费社会,消费和文化占据中心位置。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边界逐步模糊,符号与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感。当某一现存媒介的全部功能或部分功能有被同类媒介兼容的风险时,新兴媒介便应运而生。而新媒介文艺的内涵兼具广义与狭义两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新兴媒介 日常生活审美 距离感 媒体受众 广义与狭义 文艺 传播者
下载PDF
空间与媒介维度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10
作者 周阳熙 罗奕 《视听》 2023年第11期144-147,共4页
当前,小而美的独立咖啡馆遍地开花,体现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品咖啡需求,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表征。基于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和媒介空间双重维度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路径是:... 当前,小而美的独立咖啡馆遍地开花,体现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品咖啡需求,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表征。基于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物理空间和媒介空间双重维度看,独立咖啡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路径是:在感知空间中让艺术日常生活化,在构想空间中对日常生活进行精神性改造,在体验空间中进一步实现日常生活美学的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咖啡馆 空间生产 社会化媒体 日常生活审美
下载PDF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深层次危机性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倩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3-47,71,共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藏着诸多带有危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开启的主流审美原则即“审美无功利的合目的性”相背离;日常生活审美所具有的“当下、现实、平庸和有限”的特征,也拒斥了传统审...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藏着诸多带有危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康德开启的主流审美原则即“审美无功利的合目的性”相背离;日常生活审美所具有的“当下、现实、平庸和有限”的特征,也拒斥了传统审美的超越性;其刺激消费的深层动机,成为了资本与欲望的陷阱,削弱了人类的精神性追求,助长了人的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倾向;同时使人在与物的关系中,丧失了主体性地位而变为资本流通的一个环节,人的生存被进一步伪饰化、虚拟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现实感丧失。“日常生活审美化”充满假象和欺骗性的及浅表化、伪饰化的审美事实,违背了美的本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它隐藏着的未被充分反思与言明的、关乎人类未来的危机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功利性 超越性 物质主义 人的异化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可能--韦尔施论“浅层审美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祥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期45-47,共3页
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 如今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虽“硝烟”已散,但对该问题的展开在今日远比之前更宽阔,研究也更加具体与深入。韦尔施论述该命题时分别阐述了其中不同的内涵,其态度略有不同,他虽然着重强调“深层审美化”,但却不可忽视他对“浅表审美化”方面的研究。他对“浅表审美化”现象给予否定态度,认为其只是一种快感满足,但与之相对的理论却应该恢复到“美学”研究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韦尔施 浅层审美 审美 美感 快感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探究
13
作者 马宜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250-252,共3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更频繁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理论命题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契机,“美”已经渐渐进入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情境里。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这种对现实生活美的审视延伸至更宽广、更自由的虚拟空间中。21世纪初,中国美学界、文艺理论研究界曾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展开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对美学的内涵和原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审美日常化的进程带来了新变化。视觉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导致审美浅表化;社交媒体形成的审美化图像具有重构现实的功能;表层美更容易被符号化、被建构,美因而趋向于模板化。在这种语境下,社交媒体与美学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日常生活审美 虚拟化 审美符号化
下载PDF
分享主义平台:物联网时代大众日常生活审美空间的新拓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方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4-208,共5页
互联网等极致技术所引发的剧烈变化,首先在大众日常审美生活中有突出体现。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 互联网等极致技术所引发的剧烈变化,首先在大众日常审美生活中有突出体现。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揭示的"混淆着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实在与影像被混淆"的趋向,在物联网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有重大拓展:大众不仅在"消费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而且也在"生产性"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审美化。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诸多现实"预设"前提,已被当今新兴物联网生产方式所改写,传统"电视消费时代"正在经历着向"物联网分享时代"的新转型。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大众无偿消费、分享着各种审美产品,但另一方面,大众也在利用物联网等极致技术提供的精神生产"神器",无偿生产、自由传播着各种审美产品,"分享主义平台"似乎正在成为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栖居"的空间。一种顺应物联网时代大潮的文化或美学理论的立足点,应是栖居在物联网分享主义平台上的大众日常审美艺术活动,文化和美学上的有效"话语体系"应是一种"互联网话语体系":在其中,大众是一个个审美"终端(terminal)",但又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通过互联网"点对点(P2P)"的审美分享主义平台,大众又联通在一起,构建着作为终端的大众审美主体之间的审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分享主义平台 大众日常审美生活
下载PDF
论汪曾祺散文的审美日常化
15
作者 李彬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汪曾祺享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赞誉,于文学的沃土中开辟出一脉平实、雅洁的日常审美风格。他的散文创作始终推崇“几近生活的真实”“审美日常化”,也因此在其散文作品里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风格,与文本细密... 汪曾祺享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赞誉,于文学的沃土中开辟出一脉平实、雅洁的日常审美风格。他的散文创作始终推崇“几近生活的真实”“审美日常化”,也因此在其散文作品里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风格,与文本细密嵌合,成为他探索现实世界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分析“审美日常化”在汪曾祺散文中的特点,试图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去挖掘其散文的独特魅力,试图更好地阐释汪曾祺的审美观,品味他散文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散文 审美日常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曹州面塑发展新机遇
16
作者 吴婷婷 《文存阅刊》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审美活动进入了人们的眼界。但是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造成了现代生活的异化,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应当出现消费时代特有的审美取向,以艺...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审美活动进入了人们的眼界。但是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造成了现代生活的异化,根据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应当出现消费时代特有的审美取向,以艺术与生活融合的方式解决人们现代生活异化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曹州面塑作为一种自身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民间工艺,应当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结合其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实现符合现代审美、可持续的文化传承,对曹州面塑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州面塑 日常生活审美 新机遇
下载PDF
美图文化:青年日常生活的审美与迷失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颖 《北京青年研究》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网络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征。譬如智能手机技术的进化,蜕离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更多地从事用户的个性化生产。由此衍生的美图软件,更是让青年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自身设定的亚文化风格虚像视图... 网络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表征。譬如智能手机技术的进化,蜕离了单纯的记录功能,更多地从事用户的个性化生产。由此衍生的美图软件,更是让青年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自身设定的亚文化风格虚像视图中,产生满足与认同。而这种再造身体的时尚表征实质是让青年借助想象产生"虚假认同"。在营造的幻像中,青年群体消费情色、表演奔溃、并被操纵实践,最终导致主体性自我的迷失。由此,重申网络亚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价值,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图文化 青年群体 日常审美 消费迷失
下载PDF
设计审美日常化的流变与局限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治中 李超德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6期143-148,共6页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审美泛化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交集,由此形成设计审美日常化。设计审美日常化不是雅与俗的简单结合,而是由社会文化引导的渐进式变化。由于社会发...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审美泛化出现不可逆转的趋势,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交集,由此形成设计审美日常化。设计审美日常化不是雅与俗的简单结合,而是由社会文化引导的渐进式变化。由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未经历西方设计发展及审美日常化的演变过程。然而,设计审美日常化也有其明显的缺陷。消费文化的功利性和大众本性的缺陷放大设计日常审美化负面效应,使之趋向过度泛化和浅层化,过度主观化和空心化,对于这一点我国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审美日常 日常生活审美 机缘 中国式 局限性
下载PDF
崇高降陨与日常再造:从生活美学看短视频的审美进路 被引量:5
19
作者 冷凇 张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神愉悦层面的美感。短视频未来向好发展,仍需在构建和传递艺术美、生活美等领域下功夫。其实,短视频内容中包含着构建美的元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创化意象、营造生活美的氛围、挖掘民俗风情本身蕴含的美,才能实现短视频内容的美学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审美意象 生活美学 日常审美
下载PDF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悦笛 许中云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存在。由此观之,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便在历史整体性上被呈现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泛化 后现代 日常生活审美 审美日常生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