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国华人的日常生存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前进 《八桂侨刊》 2015年第2期3-12,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迄今,全球通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民族国家对于移民政策的相对开放,以及越来越多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个人和家庭,特别是拥有双语能力的知识精英的增加,都极大地促进了移民的跨边界的人口流动。中国的国际移民正是在这种内外... 20世纪90年代迄今,全球通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民族国家对于移民政策的相对开放,以及越来越多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个人和家庭,特别是拥有双语能力的知识精英的增加,都极大地促进了移民的跨边界的人口流动。中国的国际移民正是在这种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促使下,日益意识到有必要在居住国和祖(籍)国之间运用多重身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他们不讳言,在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移民个人和群体,将有更多机会为移民和国家关系的最新发展探寻可能途径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华人 日常生存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明末清初文人独特生命形态之考察——以陈忱日常生存与终极理想为例
2
作者 杨志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1-14,共4页
明末清初文人生命形态具有多样性而非单一性。作为布衣文人的陈忱在此际诸种文人生命形态之中具有个体性价值,在日常生存方面以世俗生活和隐逸唱和生活本身作为价值意义,而非借此予以寄托它意;在终极理想方面有着文学(文化)传承的自觉意... 明末清初文人生命形态具有多样性而非单一性。作为布衣文人的陈忱在此际诸种文人生命形态之中具有个体性价值,在日常生存方面以世俗生活和隐逸唱和生活本身作为价值意义,而非借此予以寄托它意;在终极理想方面有着文学(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而非潜寓遗民的复国大计。由此出发,进行此类研究对探索明清之际士人的丰富生命形态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衣文人 日常生存 终极理想 生命形态
下载PDF
战略与战术——论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存美学
3
作者 张荣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战略"与"战术"是理解德塞尔托日常生存美学的题眼,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目前仍是学术"空白"。从日常生活、城市空间等角度对德塞尔托理论中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旨在揭示德塞尔托理论具... "战略"与"战术"是理解德塞尔托日常生存美学的题眼,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目前仍是学术"空白"。从日常生活、城市空间等角度对德塞尔托理论中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旨在揭示德塞尔托理论具有引导人走出现实生存困境、构建"人诗意栖居"审美生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塞尔托 日常生存 战略战术 审美化
下载PDF
五蕴皆苦与精神暗伤书写——关于艾玛长篇小说《观相山》
4
作者 王春林 《百家评论》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艾玛《观相山》由相互交叉的三条结构线索编织而成。如果说邵瑾与范松波和范松涛他们堂兄弟俩的情感纠葛以及相关的家庭故事是结构主线,那么,小观和小观娘,程凌云、飞飞与文老师的故事就可以被看作是两条次要的结构线索。尽管事关疫情,... 艾玛《观相山》由相互交叉的三条结构线索编织而成。如果说邵瑾与范松波和范松涛他们堂兄弟俩的情感纠葛以及相关的家庭故事是结构主线,那么,小观和小观娘,程凌云、飞飞与文老师的故事就可以被看作是两条次要的结构线索。尽管事关疫情,但却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部疫情小说,与疫情的书写相比较,同样重要的,是作家关于普通民众艰难日常生存境况的真切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存境况 精神暗伤 艺术结构
下载PDF
关于《围城》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6
5
作者 阎浩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3-77,106,共6页
《围城》属于叶绍钧开创的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类型 ,其讽刺矛头主要指向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与庸碌无为。《围城》所揭示的人类虚荣心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虚伪属于个别人的劣迹 ,虚荣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在这部小说中 ... 《围城》属于叶绍钧开创的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类型 ,其讽刺矛头主要指向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与庸碌无为。《围城》所揭示的人类虚荣心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虚伪属于个别人的劣迹 ,虚荣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在这部小说中 ,就连西方哲人都不例外 ,平庸者表现得则更为突出。由于所参照的是超越时代、超越普通人的一种带有某种学术乌托邦性质的更高标准 ,作者对于生活中和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 ,均为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作品在轻松幽默的表层下隐含着忧愤之情 ,也表现出一种形而上的悲悯。钱钟书的“忧世伤生”针对的不是具体的“国”与“民” ,而是整个人类及人性本身。就主题的丰富复杂、人物塑造的生动、人性揭示的深刻以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成熟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日常生存状态小说 文学史地位
下载PDF
当下语境观照下的苏青及其创作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孝芬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6-29,共4页
当下语境,一是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出现在众多作家的笔端,再次获得关注;二是现代城市人为自己及所生活的城市寻找精神和心理依存。在此语境下,苏青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得以再认识。苏青的价值在于:在那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她较成功地将人生最... 当下语境,一是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出现在众多作家的笔端,再次获得关注;二是现代城市人为自己及所生活的城市寻找精神和心理依存。在此语境下,苏青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得以再认识。苏青的价值在于:在那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她较成功地将人生最实际的日常生存转化为文学,以个体的生存经验,保留了一份“民间记录”。苏青的创作视角与其个人体验、海派文学、散文的论语派及其女性视角都有一定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青 创作视角 日常生存
下载PDF
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7
作者 邓家丰 张静娜 +2 位作者 肖府庭 肖明月 汪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561,共6页
目的:观察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治疗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第1周及第2周每日增加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治疗,... 目的:观察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治疗4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第1周及第2周每日增加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训练。在经颅直流电刺激介入前及第1周、第2周、第4周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定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1周、2周后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刺激结束2周后的随访对比中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可减轻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抑郁症 脑卒中 日常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中医特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ADL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段梦婕 张艳 +2 位作者 王春燕 张维 邓丽 《四川中医》 2022年第5期212-215,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ADL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90例...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ADL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90例(给予中医特色干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量表(the Mos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BI)指数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估]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干预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研究组干预后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精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干预后研究组后BI指数和ADL评分比较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35.48%)(P<0.05)。结论:中医特色干预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日常生存能力
下载PDF
上海都市文学中女性文化的现代性踪迹
9
作者 綦丽杰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7年第9期97-102,共6页
上海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情欲与先锋感觉的一座孤岛。它是在西方现代性扩张下诞生的和在一个全球化境遇中存在的国际大都市,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和多样性的生成场域。从在十里洋场中的奇情与爱欲,到都市感性的新感觉,再到那描写... 上海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情欲与先锋感觉的一座孤岛。它是在西方现代性扩张下诞生的和在一个全球化境遇中存在的国际大都市,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和多样性的生成场域。从在十里洋场中的奇情与爱欲,到都市感性的新感觉,再到那描写回归都市日常生存家常感的张爱玲,这个脉络延续下来,就有了怀旧与断裂中的王安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性 都市文学 女性文化 上海 中国现代文学 国际大都市 日常生存 新感觉
下载PDF
别有新枝报春来
10
作者 袁诗淇 《民主与科学》 2017年第1期78-78,共1页
晒着暖人的阳光,踩着软厚的落叶,我们在《民主与科学》编辑部同仁的引领下走进了本次培训活动的基地——国家气象局影视中心。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动态气象地图,陆地、海洋、云团、洋流,各类气象元素交错融合,日常生... 晒着暖人的阳光,踩着软厚的落叶,我们在《民主与科学》编辑部同仁的引领下走进了本次培训活动的基地——国家气象局影视中心。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动态气象地图,陆地、海洋、云团、洋流,各类气象元素交错融合,日常生存的环境以一种生态圈的形式呈现在眼前,人仿佛置身于沧海桑田、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顿觉自身的渺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与科学》 气象局 培训活动 日常生存 编辑部 生态圈 大自然
下载PDF
于坚诗歌的口语化风格
11
作者 张明江 《新疆艺术(汉文)》 2021年第2期44-4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于坚的诗歌致力于生活当下,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他的诗歌整体呈现出口语化的风格,这种风格打破了以往诗歌的形式,拉近了人们和诗歌的距离,更能体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于坚的诗歌致力于生活当下,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他的诗歌整体呈现出口语化的风格,这种风格打破了以往诗歌的形式,拉近了人们和诗歌的距离,更能体现出生活的本真。在当时,口语入诗是趋势,也是对朦胧诗的反叛,使诗歌逃离虚无的“乌托邦”,走向真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存 于坚诗歌 朦胧诗 口语入诗 于坚的诗歌 第三代 诗歌的形式 乌托邦
下载PDF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12
作者 李政涛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1年第7期1-1,共1页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鸟托邦式冲动的警惕:以...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鸟托邦式冲动的警惕:以抽象的冥想替代具体的现实。教师周遭面对的是坚硬的现实,它常常让我们无奈地发现理念的虚幻甚至虚妄.总是轻易地击穿各种以理想的名义刻意炮制的光环和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宇宙 精神 知识生产 日常生存 研究者 鸟托邦 理想
下载PDF
经济人与日常性生存的形而上学批判──读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一兵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0-36,共7页
《具体辩证法》是前东欧捷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西克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这一学术文本极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现象学批判。科西克面对历史现实本身,以一种真正面对历史具体的批判的辩证法,直接在经济现... 《具体辩证法》是前东欧捷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科西克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这一学术文本极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现象学批判。科西克面对历史现实本身,以一种真正面对历史具体的批判的辩证法,直接在经济现象、日常生活现象甚至是构架化的理性文化现象的背后,指认出所谓真正的实在本质。这也可以称之为批判社会现象的具体现象学。科西克反对那种自认为能绕过现象“直达”本质的胡塞尔式的僭妄,而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来直面现象。他认为,“忽略了现象形态也就关闭了认识实在之门”①。在此.科西克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颇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存 形而上学 科西克 《具体辩证法》
全文增补中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灯 《中外文摘》 2016年第9期66-72,共7页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 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 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儿媳 农村 日常生存 文字 逃避
原文传递
危机中的民营中小企业
15
作者 程桔华 《中关村》 2011年第8期24-27,共4页
社会制度安排对民营企业的种种不公,使其日常生存变得异常艰难和困苦。
关键词 民营中小企业 危机 民营企业 制度安排 日常生存
原文传递
回馈乡村,何以可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灯 《十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88,共8页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我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是对其生存的冒犯。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多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医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并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日常生存 农村养老 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家庭 知识界 学术界
原文传递
注入传统文化精髓,优化高校语文教学设计——评《大学语文新编》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绍华 《新闻战线》 2018年第12期170-170,共1页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日常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在继承传统文化下建设新的文化,已是刻不容缓。在乔刚编著的《大学语文新编》一书中,提出了注入传统文化精髓,优化高校语文教学设计的方法,其借鉴意义重大。
关键词 《大学语文新编》 语文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 高校 优化 日常生存 结晶
原文传递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政涛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7-78,共2页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乌托邦式冲动——以抽象的冥... 以理论生产和知识生产为业的人,常常会忽略现实,或者以理想的现实替代真实的现实,这似乎成为我这样的大学研究者的习惯。但随着教育田野现场的长期浸润,对教师日常生存方式体认的加深,我开始有了对一种乌托邦式冲动——以抽象的冥想替代具体的现实——的警惕。教师周遭面对的是坚硬的现实,它常常让我们无奈地发现理念的虚幻甚至虚妄,它总是轻易地击穿各种以理想的名义刻意炮制的光环和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宇宙 精神 知识生产 日常生存 研究者 乌托邦 理想
原文传递
你想不到的俄罗斯
19
《芳草(经典阅读)》 2013年第11期69-69,共1页
时下中国人到了俄罗斯后,大多会连说五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住房不要钱:在俄罗斯居民住房不收费,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第二个没想到是用水没水表:用于日常生存所必需的自来水... 时下中国人到了俄罗斯后,大多会连说五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住房不要钱:在俄罗斯居民住房不收费,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第二个没想到是用水没水表:用于日常生存所必需的自来水、热水(一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就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居民住房 日常生存 中国人 自来水 收费 平方 水表
原文传递
“警察和她”在上海艺法画廊举行
20
《艺术当代》 2010年第7期12-12,共1页
2010年7月10日至8月22日.“警察和她”群展在上海艺法画廊举行。展览邀请十三位中外艺术家,以引人思考的方式集体回应了有关性别,权力问题的讨论.同时,他们又分别在各自独立的展览空间对主题作出不同的诠释。展览从日常生存的真实... 2010年7月10日至8月22日.“警察和她”群展在上海艺法画廊举行。展览邀请十三位中外艺术家,以引人思考的方式集体回应了有关性别,权力问题的讨论.同时,他们又分别在各自独立的展览空间对主题作出不同的诠释。展览从日常生存的真实状态着眼.权力和妇女形象交织,直观的视觉表象之下揭示出更为错综复杂的问题。艺术家通过各自的视觉表达揭示了权力的颠覆和腐败。作品颠覆了“非正义”的概念,重新诠释了在一个热衷于权力的社会里"正义”的可能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廊 上海 警察 展览空间 2010年 妇女形象 日常生存 视觉表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