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分享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保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66,共6页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介个体"和"普通日常生活"成为微文化的两个面向。微信分享是一种自我建构行为,用户通过分享的"作品"期望好友欣赏、接受来建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想象和现实两个层面...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介个体"和"普通日常生活"成为微文化的两个面向。微信分享是一种自我建构行为,用户通过分享的"作品"期望好友欣赏、接受来建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想象和现实两个层面的交互。用户借助微信与好友的共时互动实现审美愉悦与社交实用功能的统一,与艺术"类而不同"构成微信分享审美的内在结构。通过微信分享塑造的自我形象既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又指向现实个体。微信分享不能放在费瑟斯通带有精英色彩的日常生活美学框架中来阐释,它是偏向于社会大众个体普通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微信分享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类艺术
下载PDF
机械复制,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狂欢化——对影片《疯狂的石头》的审美文化观照
2
作者 孙武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33,共2页
喜剧片《疯狂的石头》以低成本获得了高票房,在前年电影市场上可谓独领风骚。此影片的审美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机械复制、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狂欢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 《疯狂的石头》 机械复制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狂欢化
下载PDF
遮蔽的重现抑或新的遮蔽——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之审美意义探析
3
作者 邵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4-39,共6页
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因此 ,有人把这种现象看作“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但也有学者以怀疑的眼光将其视为审美的物化。本文以“审美”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 ,一方面以细读的方式对费瑟斯通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 ;另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因此 ,有人把这种现象看作“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但也有学者以怀疑的眼光将其视为审美的物化。本文以“审美”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 ,一方面以细读的方式对费瑟斯通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 ;另一方面也试图站在一个制高点对审美这一概念的嬗变过程及其背后所蕴涵的真实意图进行总体观照 ,从而找出他们意见分歧的症结所在 :由于“审美”范畴对传统审美观的僭越 ,使得双方仿佛进行着一场错位的争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影像 审美 文本
下载PDF
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雪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拉卡托斯 反思 乌托邦
下载PDF
艺术是摆脱现实苦难的鹄的——浅析朱光潜人生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桂芬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7-69,共3页
"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先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也系联了他的美学探索,是其人生美学的最贴切的表述。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美学理论,"人生艺术化"理论具有... "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先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也系联了他的美学探索,是其人生美学的最贴切的表述。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和美学理论,"人生艺术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艺术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 人生艺术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