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西观察:日常空间的现象与感知
1
作者 朱渊 《时代建筑》 2023年第5期58-61,共4页
城市可视为由许多不同时期信息整合而成的整体。大多看似无意识的要素叠加承载了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生活的需求与意图,从而呈现出城市的变迁,同时,也留下了生动的生活模型。这种源于真实生活的原型化模型成为我们在南京门西地区可以进一... 城市可视为由许多不同时期信息整合而成的整体。大多看似无意识的要素叠加承载了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生活的需求与意图,从而呈现出城市的变迁,同时,也留下了生动的生活模型。这种源于真实生活的原型化模型成为我们在南京门西地区可以进一步观察、感知和研究的对象。文章从日常观察开始,探索在空间的具象感知与抽象投射过程中,间距化的空间认知、对象化的拟像与重现,以及现象与感知转化中偶然的结构性重构,和在系统局部的对象化关联感知重组下的个体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西观察 日常空间 现象 感知
下载PDF
日常空间中的游园之趣 常州一隅瑜伽艺术中心
2
作者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3年第7期82-87,共6页
世上大多事物都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吧,诸如黑白明暗、天地山河、动静冷热,又如瑜伽中的身体与精神,体式与冥想,也如空间中的造型实体与氛围……一隅瑜伽艺术中心位于数个散落的低层建筑构成的商业城中心区域,占据所属单体建筑南侧,分上下2... 世上大多事物都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吧,诸如黑白明暗、天地山河、动静冷热,又如瑜伽中的身体与精神,体式与冥想,也如空间中的造型实体与氛围……一隅瑜伽艺术中心位于数个散落的低层建筑构成的商业城中心区域,占据所属单体建筑南侧,分上下2层:一层的三面按间设门;二层东南装有灰色玻璃幕墙向外悬挑,西侧广告位间隙有2个小窗。整个建筑形似3个体块粗犷的并集,与整个商业城有着统一表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城 低层建筑 日常空间 单体建筑 玻璃幕墙 广告位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区“标准化菜市场”日常空间实践研究
3
作者 张海翱 赵玳瑶 梁栋楠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标准化菜市场”在交付使用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摊贩为主的空间使用者进行日常的“空间实践”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正是空间没有满足使用者多元需求的批判表征。基于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通过考察... “标准化菜市场”在交付使用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摊贩为主的空间使用者进行日常的“空间实践”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正是空间没有满足使用者多元需求的批判表征。基于法国学者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通过考察记录上海市黄浦区现存标准化菜市场,分析总结在自上而下的空间限定及管控下,以摊贩为主的日常空间使用者如何通过物件尺度与建筑构件尺度要素进行日常生活实践,并与标准化菜市场空间交织整合。希望从日常中习得空间智慧并转化为设计资源,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来弥补标准化菜市场的空间设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菜市场 日常空间实践 空间使用者 摊贩
下载PDF
日常空间与社会变迁——拉萨郊区藏热村人的生活转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映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日常空间成为研究社会变迁中的普通个体适应环境、创造新经验的重要维度之一。拉萨的城市化是国家力量的直接推动和民族谋求发展的内在需要的合力结果。国家对城市的空间规划、地方社会对空间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普通村民对日常空间的... 日常空间成为研究社会变迁中的普通个体适应环境、创造新经验的重要维度之一。拉萨的城市化是国家力量的直接推动和民族谋求发展的内在需要的合力结果。国家对城市的空间规划、地方社会对空间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普通村民对日常空间的灵活调适,都构成了城郊时空生活的变动图景。位于"圣城"拉萨郊区的藏热村人在不可逆的城市扩张中,一方面被裹挟进"离开土地"式的产业空间重构,另一方面也参与了对日常空间的再生产,并创造出新的空间体验。社会主体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能够有选择性地保留传统的价值偏好和文化习俗,在变迁的个人与公共空间里探索着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也增强了藏民族在现代化中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空间 社会变迁 藏热村人 生活转型 空间重构
下载PDF
日常空间:现代民俗学关注日常生活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振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第5期91-97,共7页
日常生活转向是现代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深化与拓展。转向日常生活的现代民俗学,需要重新审视日常时间和日常空间的民俗特性。人们根据生活需要,把日常空间区分为不同类型,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中组织不同的民俗生活。从实践意义上看,将... 日常生活转向是现代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深化与拓展。转向日常生活的现代民俗学,需要重新审视日常时间和日常空间的民俗特性。人们根据生活需要,把日常空间区分为不同类型,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中组织不同的民俗生活。从实践意义上看,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正是人们空间观念的现实表达。由此,日常空间是现代民俗学关注日常生活的重要维度,对日常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拓展现代民俗学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空间 现代民俗学
下载PDF
他者抵抗的艺术——探析金斯利·艾米斯《幸运的吉姆》中的日常空间和消费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峰 曲静 《海外英语》 201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21世纪初,日常生活再次成为许多现代批判性分析的焦点,贫穷、异化和附庸性等都是属于人们抵制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日常生活经验。该文将从日常空间和消费实践角度分析金斯利·艾米斯的代表作《幸运的吉姆》。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 21世纪初,日常生活再次成为许多现代批判性分析的焦点,贫穷、异化和附庸性等都是属于人们抵制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日常生活经验。该文将从日常空间和消费实践角度分析金斯利·艾米斯的代表作《幸运的吉姆》。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反英雄"形象—吉姆·狄克逊,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实践者,以一个"他者"的形象反抗着他所处的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运的吉姆》 日常空间 消费实践
下载PDF
为城市日常空间而设计——反思香港的现代都市主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祎华 邵健伟 《设计》 2015年第9期43-47,共5页
过度的城市转型和发展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吞噬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夺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政府通过加强管制,让日常生活日渐疏远。香港,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大都市,正趋向于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由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城市扩张的影响... 过度的城市转型和发展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吞噬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夺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政府通过加强管制,让日常生活日渐疏远。香港,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大都市,正趋向于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城市。由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城市扩张的影响,城市的土地受到了限制,而所采用的填海造田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被强加给老城区和历史悠久的社区。本研究关注香港分层式的日常街道生活所揭示的政府推动建造世界级城市与使用者对日常空间感知之间的差异。通过对香港填海区进行案例研究,本文描述了在历史大背景下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重点描绘了对香港湾仔区的填海工程设计和使用者所持的不同视角。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变革城市区域的融合,本文旨在阐述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去建造一个日常的公共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空间 以人为本的设计 填海造田 世界级城市
下载PDF
上海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后的日常空间研究--以上海黄浦区曹家街菜市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栋楠 张海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2年第8期106-107,共2页
随着上海进入存量空间更新时代,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之一。在经过自上而下的风格化、标准化更新后,菜市场的空间使用者总会在现有空间基底上进行持续多元的日常空间实践来满足其空间需求。本文以上海黄浦区曹家街菜... 随着上海进入存量空间更新时代,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之一。在经过自上而下的风格化、标准化更新后,菜市场的空间使用者总会在现有空间基底上进行持续多元的日常空间实践来满足其空间需求。本文以上海黄浦区曹家街菜市场为例,通过对标准化改造后的菜场售卖空间样本进行空间考现,对空间细节进行采集、分类,并归纳使用者的日常空间实践策略,深入理解使用者与建成环境间的空间互动关系,为后续标准化菜市场空间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标准化菜市场 空间改造 空间考现 日常空间
下载PDF
“日常空间”的回归与探寻——焦虑语境下的建筑本体语言转向
9
作者 付小利 《城市建筑》 2013年第14期202-202,204,共2页
在当代"符号消费"的空间语境中,建筑学本体语言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和嬗变,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正悄然转向为对"日常空间"的关注。本文借由当代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作品,展开对当今建筑本体语言的批判... 在当代"符号消费"的空间语境中,建筑学本体语言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和嬗变,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正悄然转向为对"日常空间"的关注。本文借由当代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的作品,展开对当今建筑本体语言的批判性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事件 日常空间
下载PDF
记一次“以人为本”的日常空间田野调查
10
作者 王衍 李佳珊 万梓晴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54-59,共6页
以人为本(human-centered)也被称作以人为中心,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模式,它"可以创造我们对未来、对个体幸福和共同幸福的乐观态度",也是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学等直面人因与生活环境的实践学科最重要的共同议题之一。文章归... 以人为本(human-centered)也被称作以人为中心,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模式,它"可以创造我们对未来、对个体幸福和共同幸福的乐观态度",也是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学等直面人因与生活环境的实践学科最重要的共同议题之一。文章归档了一次"以人为本"的日常空间田野调查。调查尝试以生活实践场景为线索,围绕日常空间中的用户活动,将上海鞍山工人社区中一个普通小店——锦鞍粮油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试图提供一种面向当代城市生活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此佐证设计实践学科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创造和认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空间 以人为本 田野调查 民族志
下载PDF
晚明士人群体日常空间的分化和审美建构——聚焦园林艺术的视角
11
作者 丁文俊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2-16,共5页
晚明士人群体的实践模式逾越“得君行道”的儒家传统,以“去政治化”特征的日常空间从伦理政治空间中分化生成。以计成的《园冶》为例,士人群体通过对园林设计的布置和园林生活的经营,建构了兼具摆脱名位争夺和寄寓精神情致功能的日常... 晚明士人群体的实践模式逾越“得君行道”的儒家传统,以“去政治化”特征的日常空间从伦理政治空间中分化生成。以计成的《园冶》为例,士人群体通过对园林设计的布置和园林生活的经营,建构了兼具摆脱名位争夺和寄寓精神情致功能的日常生活空间。通过《园冶》的方法论“借景”展现士人群体对日常空间的审美建构,这是一个以闲适和纵欲为特征的生活空间。由此隐含了治统的权威下降的历史转向,构成了间接性的文化抵抗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日常空间 《园冶》 借景
下载PDF
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
12
作者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1-1,共1页
建筑学需要在消解自身学科边界的进程中超越自身,直面鲜活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对于日常空间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具体个人与社区在特定政治、社会、历史等情境下的回应与策略。这一领域拓展了建筑学科既有的研究视野,使其更加贴近... 建筑学需要在消解自身学科边界的进程中超越自身,直面鲜活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对于日常空间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具体个人与社区在特定政治、社会、历史等情境下的回应与策略。这一领域拓展了建筑学科既有的研究视野,使其更加贴近真实。本期主题是"日常空间的策略:型式、过程与方法",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日常空间研究的可能性。杨宇振与朱剑飞的文章系统地梳理了 "日常"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发展,指出日常空间在建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与方法 日常空间 学科边界 建筑学科 情境 研究架构 社会关系 领域拓展
下载PDF
日常空间的絮语——北京百万庄社区的文字景观
13
作者 陈瞰 夏辉璘 《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字书写在日常空间中并不鲜见,但在城市研究中处于边缘地带,与空间、社会的关系更未得到充分阐发。本文对于百万庄社区中自发性营造实践展开研究,聚焦于文字景观,放在时空情境与社会语境中考察其发生机制及“文字—空间—人”的互动关... 文字书写在日常空间中并不鲜见,但在城市研究中处于边缘地带,与空间、社会的关系更未得到充分阐发。本文对于百万庄社区中自发性营造实践展开研究,聚焦于文字景观,放在时空情境与社会语境中考察其发生机制及“文字—空间—人”的互动关系;从“空间絮语”与“絮语空间”的概念视角,希望探究一种对于日常空间中的文字景观及自发性营造实践的认知路径,并获得对于当下城市设计与治理方式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空间 文字景观 社区 絮语 自发
原文传递
融入日常生活空间的传统社区场所叙事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勇伟 黄文艺 丁永妹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30-35,83,共7页
针对传统社区更新改造与日常城市生活需求脱节的普遍问题,以江西安福洞渊阁片区更新改造为例,引入场所叙事理论,将历史人文遗存保护与适应居民日常城市生活需求的物质环境改造相结合,在三个层面推动传统社区更新中日常生活空间改造与历... 针对传统社区更新改造与日常城市生活需求脱节的普遍问题,以江西安福洞渊阁片区更新改造为例,引入场所叙事理论,将历史人文遗存保护与适应居民日常城市生活需求的物质环境改造相结合,在三个层面推动传统社区更新中日常生活空间改造与历史人文底蕴延续的良性互动,即叙事主题强化社区空间结构、叙事要素营造场所氛围、叙事文本融入空间微场景。该项目实践也获得当地政府和市民的认可,说明在当前大量传统社区城市更新项目中引入场所叙事理论并将其与日常城市生活空间需求整合的必要性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叙事 传统社区 日常生活空间
下载PDF
近代江南村妇的日常空间 被引量:2
15
作者 小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5,159-160,共10页
在近代农家生活中,为了满足生计和信仰,以及探访、休闲等生活诉求,妇女们需要与一定地域内的诸多经济结点(主要是市镇)和某些圣址(主要是祠庙)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家庭与边缘点之间构成相应的生计半径和信仰半径;村妇的日常空间就生成于... 在近代农家生活中,为了满足生计和信仰,以及探访、休闲等生活诉求,妇女们需要与一定地域内的诸多经济结点(主要是市镇)和某些圣址(主要是祠庙)保持着经常性联系,家庭与边缘点之间构成相应的生计半径和信仰半径;村妇的日常空间就生成于这经常性的关联中,显现出日常空间的"理想类型":以村妇家庭为中心的十里辐射范围及其常态。考虑到相关时地因素,近代江南村妇日常空间的实态当比理想类型更为具体而生动。日常空间关乎村妇生活的有效范围,先行的共同体和"××圈"理论有可供汲取的养分,但我们沿着以村妇为主体的思路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江南 村妇 日常空间 生计半径 信仰半径
原文传递
艺术涂鸦与“日常生活”的机智性创造:大学城空间传播中的构建
16
作者 何志荣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2期12-13,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艺术介入后空间的转变”以及“艺术介入对于表征空间的效果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大学城校园路障球涂鸦艺术现象,将大学城作为“文本”研究对象,得出大学城空间普遍存在的“人文缺失”和“空间规训”现象以及大学生在校... 本文主要研究“艺术介入后空间的转变”以及“艺术介入对于表征空间的效果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大学城校园路障球涂鸦艺术现象,将大学城作为“文本”研究对象,得出大学城空间普遍存在的“人文缺失”和“空间规训”现象以及大学生在校园空间中的“抵制”战术。研究表明,大学城作为表征空间,校园涂鸦艺术是一种“表征空间符码”,对大学生的空间实践带来社会意义效果。本文从德赛图的“日常生活”理论视角切入,将艺术实践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勾连,通过涂鸦式的表征实践进行身份构建,带来校园情感和文化认同,增加校园交往,并总结出涂鸦亚文化与支配文化之间互为存在的动态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空间 规训 抵制 空间实践
下载PDF
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艳 柴彦威 郭文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1,共7页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借助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空间形态及面积等特征的比较,揭示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试图将基于人口属性、设施供给的社区分异研究拓展到基于日常行为的居民对城市空间利用的社区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活动空间 时空活动趋势面 活动空间测度 社区分异 北京市
下载PDF
上海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活动空间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曹丽晓 柴彦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0-54,共5页
购物活动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活动类型之一,对老年人日常购物空间的研究是理解老年人与其周围商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以上海城市老年人日常活动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首先对数据进... 购物活动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活动类型之一,对老年人日常购物空间的研究是理解老年人与其周围商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以上海城市老年人日常活动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首先对数据进行汇总得出了上海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活动的发生频率、出行距离等总体特征。然后进一步细化,分别总结出各小区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活动空间模式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市中心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活动空间比较紧凑,而郊区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活动空间则相对分散。最后着重从上海市的商业空间及零售业态的变革、商业设施的可达性、老年人购物决策过程三个方面对这种差异性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购物活动空间 商业空间 零售业态 上海市
下载PDF
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0,共9页
基于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从行为主义视角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就学、就医、休闲等日常活动空间开展实证研究,刻画开发区职住分离、购物行为的空间指向性,以及居民就学、就医和休闲行为的空间分配特征。继而,基于加... 基于社区问卷调查数据,从行为主义视角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居民的通勤、购物、就学、就医、休闲等日常活动空间开展实证研究,刻画开发区职住分离、购物行为的空间指向性,以及居民就学、就医和休闲行为的空间分配特征。继而,基于加入空间变量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结合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重点从居民需求、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特征进行解释,并概括出其形成的综合机制模式。研究发现,距离、业态偏好、对服务设施质量的要求,以及交通方式改善带来居民需求变动,与市场供给的空间分布、政府供给的相对短缺共同影响,塑造了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郊区社区 日常活动空间 空间结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载PDF
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翠娜 李玲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78,共6页
为构建适合中国的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从分析国外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入手,以哈尔滨为例,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建立初始指标集并设计调查问卷,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始指标集进行分类和修正,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 为构建适合中国的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从分析国外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入手,以哈尔滨为例,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建立初始指标集并设计调查问卷,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始指标集进行分类和修正,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计算权重并给出评价公式,从而构建了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结果表明,通过对8处目标空间的试评结果分析并给出设计对策,验证了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户外休闲体育空间 评价体系 焦点小组 主成分分析 哈尔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