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 被引量:5
1
作者 计璧瑞 《东南学术》 2004年第1期141-153,共13页
本文以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的关系问题为分析对象 ,重点考察日据台湾社会的基本特质及殖民地政治、文化对被殖民者精神的压抑和渗透、对写作者身份的改变。一方面结合史实和殖民与后殖民理论 ,理清被殖民者身份改变的多重脉络 ;... 本文以殖民地处境与日据台湾新文学的关系问题为分析对象 ,重点考察日据台湾社会的基本特质及殖民地政治、文化对被殖民者精神的压抑和渗透、对写作者身份的改变。一方面结合史实和殖民与后殖民理论 ,理清被殖民者身份改变的多重脉络 ;另一方面分析日据台湾文学和作家身份确认的复杂和困惑 ,同时探讨文学传承和文学身份问题在日据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地处境 文化身份 据台湾文学 文学身份
下载PDF
在台湾文学史知识序列的建构中——论日据台湾日语文学创作与文学归属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泰祥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3,共9页
在固有的台湾文学史认知中,对日据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进入"台湾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以及悦纳依据,学术史的分析尚不够充分。通过梳理日据台湾日语创作在台湾文学史中的接受史认知问题,以及和韩国文学史中对日据朝鲜作家... 在固有的台湾文学史认知中,对日据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进入"台湾文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以及悦纳依据,学术史的分析尚不够充分。通过梳理日据台湾日语创作在台湾文学史中的接受史认知问题,以及和韩国文学史中对日据朝鲜作家日语文学创作由疏离到接受的迂回式文学史接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则可以发现两地文学史叙述中,对这部分用日语来进行书写的文学遗产不同的处理手法,展示出了文学场域内复杂生态系统对文学史认知的搭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台湾文学 文学语言 外地文学 双重语言文学 黄得时
下载PDF
从日语到中文:台湾文学“跨语过程”中的经验锻造与作家分层
3
作者 马泰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序列中,台湾文学从日据到光复以来所发生的文学创作语言的变换,造就了文学场域中特殊的"跨语经验"。"跨语经验"的复杂性,展示出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认同变迁的现实意义;具有这种"跨语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序列中,台湾文学从日据到光复以来所发生的文学创作语言的变换,造就了文学场域中特殊的"跨语经验"。"跨语经验"的复杂性,展示出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认同变迁的现实意义;具有这种"跨语经验"的台湾作家群体,不仅有先行研究中比较关注的"跨语作家",还应当包括较之年长一辈、受日文影响更深刻的"语言转换作家"。"跨语经验"中作家代际差异的浮现,展现出不同世代作家身上所受"日语影响"负迁移作用的深浅,以及挣脱日文影响、彰显中文表现的困难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语经验 语言转换作家 日据台湾文学
下载PDF
殖民地身份认同与左翼倾向——以《台湾新文学》(1935-1937)创作群体为中心
4
作者 马泰祥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3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以其独具特色的方式形塑体貌,其发展阶段可纳约为三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薪火接力,但这三代智识者之间也具有颇为不同乃至迥不相侔的书写特征和理论资源构成。其中,第二代知识分子的书写实绩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尤其... 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以其独具特色的方式形塑体貌,其发展阶段可纳约为三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薪火接力,但这三代智识者之间也具有颇为不同乃至迥不相侔的书写特征和理论资源构成。其中,第二代知识分子的书写实绩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尤其是文学刊物《台湾新文学》的创作群体——'台湾新文学社同人'最为重要,其身份认同与左翼倾向之间具有深刻的联系,身份认同的波动景观使得这一代知识分子在将文学思考落实笔端的求索过程中,对左翼文学中激进的社会革命思想和工具论的文学本质观发生了深入探讨的热情,而产生了左翼创作的冲动,并以此作为文学理想,拓展文学存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杨逵 日据台湾文学 身份认同 左翼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