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据时代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路线——以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为中心
1
作者 樊洛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以往台湾文学史著论及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多以上世纪50年代大陆迁台女作家的群体崛起为标志;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开始将目光延伸到日据时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事实上,1927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上,随着左翼文学不断高涨的情势,叶陶、张碧珚... 以往台湾文学史著论及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多以上世纪50年代大陆迁台女作家的群体崛起为标志;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开始将目光延伸到日据时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事实上,1927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上,随着左翼文学不断高涨的情势,叶陶、张碧珚、黄宝桃、张碧华、张泪痕等女作家崭露头角,文学意义的女性书写由此登场。本文拟从婚恋议题开掘、女性角色认知以及殖民地境遇描摹等层面,来发掘并彰显台湾女性文学出发伊始的行动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代台湾 女性文学出发 婚恋议题 角色认知 殖民地境遇
原文传递
丰容与据守:论台湾地区作家杨云萍的跨语创作经验
2
作者 马泰祥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5-15,共11页
作为日据时代台湾地区第一代新文学作家和跨语作家,杨云萍在文艺养成期形成了“早期型双语”的语用结构与“世界之子”的文学眼光。日语文化资源的“丰容”使其拓展了文学接受的渠道,并在一种文化比较的眼光中发现本族汉语文学资源的可... 作为日据时代台湾地区第一代新文学作家和跨语作家,杨云萍在文艺养成期形成了“早期型双语”的语用结构与“世界之子”的文学眼光。日语文化资源的“丰容”使其拓展了文学接受的渠道,并在一种文化比较的眼光中发现本族汉语文学资源的可贵之处,产生了对汉语文化坚实的情感依赖。在1920年代的汉文创作中,杨云萍的创作具备了强烈的淑世意识和以地方路径接入中国白话文体建设的语体意义;在1930年代的日语创作则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汉文化影响”,造就了跨语作家以汉语文化为影响源、正迁移而进入日语创作生态中的特殊跨语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云萍 日据时代台湾地区文学 跨语作家 跨语经验
下载PDF
差异化呈现与参差的对照——论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日语创作经验”
3
作者 马泰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日据时代台湾文坛的日语书写现象情况复杂,作家的日语创作经验显示出多元构型,创作体现出了语言能力水平、作家代际间隔以及对待母语感情认知的差异。杨逵用日文创作左翼小说实现了自己跨区域左翼联合的实际构想,形成了对日文文化势能的... 日据时代台湾文坛的日语书写现象情况复杂,作家的日语创作经验显示出多元构型,创作体现出了语言能力水平、作家代际间隔以及对待母语感情认知的差异。杨逵用日文创作左翼小说实现了自己跨区域左翼联合的实际构想,形成了对日文文化势能的"逆势转化";翁闹对日语语言及文学背后的政治潜意图相当冷漠,致使殖民者推行日文的剑指目标无法在他身上奏效,是为日文文化势能的"涵化而利用之";周金波利用日语文学的创作配合官方政策,并急迫地践行殖民者的同化实践目标,以日语文学创作作为迎向、拥抱"殖民同化"的手段,从而在这种几乎病态的、对于实现同化的终极追求的路上,他一级一级走向了没有光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代台湾文学 杨逵 翁闹 周金波
下载PDF
试论梁启超辛亥年游台之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俊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1911年梁启超访问台湾,与台湾雾峰林家以及栎社诗人有广泛接触和交流,对殖民地台湾的政治、文化、文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新近发现的一批梁启超与林献堂往来书札中所发现的相关新材料,证之两者间的影响所在:政治上鼓励台湾文士的... 1911年梁启超访问台湾,与台湾雾峰林家以及栎社诗人有广泛接触和交流,对殖民地台湾的政治、文化、文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新近发现的一批梁启超与林献堂往来书札中所发现的相关新材料,证之两者间的影响所在:政治上鼓励台湾文士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具体对抗策略,文化上强调祖国文化的传统和联系,文学上推广诗界革命的理论与具体的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日据时代台湾 雾峰林家 栎社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