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子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成波 李婷 +1 位作者 李义军 王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6,共6页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而亚硝酸氮的...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而亚硝酸氮的代谢率与体质量随体质量的上升而增大;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日本囊对虾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均上升;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日本囊对虾(6.739±0.023)g磷、亚硝酸氮的代谢率升高,当盐度为31‰盐度时,磷代谢率达到(0.736±0.002)μg.g-.1h-1,亚硝酸氮代谢率为(0.0778±0.011)μg.g-.1h-1,而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与盐度呈负相关,当盐度为31‰时,硝酸氮的代谢率降为(0.257±0.207)μg.g-.1h-1,氨氮代谢率降为(4.445±0.259)μg.g-.1h-1;在7.5~9.0的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日本囊对虾(6.749±0.013)g磷的代谢率明显下降,氨氮、硝酸氮的代谢率提高,亚硝酸氮的代谢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大值,后又呈下降趋势;日本囊对虾(6.729±0.028)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272.02%、91.67%、795.38%、9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 氮代谢 磷代谢
下载PDF
大连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5种病原携带情况调查
2
作者 陈文博 任雪 +5 位作者 李娜 张赛赛 李林晗 曾范双 韩雨哲 任同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为探明大连主养区日本囊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和肝肠胞虫的携带情况,对2019年9月采集自辽宁省大连市城子坦、青堆、仙浴湾等8个主养区的日本囊对虾样... 为探明大连主养区日本囊对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和肝肠胞虫的携带情况,对2019年9月采集自辽宁省大连市城子坦、青堆、仙浴湾等8个主养区的日本囊对虾样本进行了5种病原的PCR检测。结果显示:日本囊对虾携带的主要病原依次为白斑综合征病毒、血细胞虹彩病毒、肝肠胞虫、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9%、4.30%、3.74%、2.24%和1.05%;此外,城子坦地区对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携带率最高,青堆、仙浴湾和石河对虾的血细胞虹彩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和肝肠胞虫阳性率最高。本调查结果可为大连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病原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病原 巢式PCR 携带
下载PDF
以钩虾为前期饵料的日本囊对虾室内养殖技术
3
作者 田璐 郭见军 +1 位作者 李媛媛 马腾 《河北渔业》 2024年第6期13-15,共3页
主要介绍了利用钩虾作为前期饵料的日本囊对虾室内养殖技术,包括环境要求、放养密度、投喂方法等。分析了利用钩虾替代(冰)鲜饵料的意义。对室内培育钩虾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 钩虾 室内养殖
下载PDF
盐度渐变对日本囊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ATPase酶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4
作者 陈鑫 何杰 +5 位作者 张东旭 俞学军 平洪领 张涛 史会来 李彬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盐度渐变对日本囊对虾的机体免疫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盐度梯度分别为26、22、18和14,统计了各盐度下日本囊对虾累计死亡率,检测了日本囊对虾体内血清总蛋白(TP)含量、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血清ATP酶(Na^(+)/K^(+)-... 为研究盐度渐变对日本囊对虾的机体免疫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盐度梯度分别为26、22、18和14,统计了各盐度下日本囊对虾累计死亡率,检测了日本囊对虾体内血清总蛋白(TP)含量、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血清ATP酶(Na^(+)/K^(+)-ATPase和T-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盐度渐变胁迫下各盐度组累计死亡率的大小为14>18>22>26,血清蛋白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后随着盐度回升而上升。24~72 h ACP和AKP活力表现为盐度组14<18<22<26,且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Na^(+)/K^(+)-ATPase和T-ATPase活力显示出盐度梯度差异显著,14盐度组显著高于其它盐度组(P<0.05),SOD活力与PPO活力受盐度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影响显著,盐度胁迫强度越强,SOD活力与对照组的差异越显著(P<0.05),血清PPO活力的变化趋势越明显。日本囊对虾机体免疫受盐度胁迫显著,研究结果为日本囊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渐变 日本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酶 ATPase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北部湾野生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体重和形态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33
5
作者 孙成波 邓先余 +3 位作者 李镇泉 陈锚 邓超 王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选取北部湾340尾野生日本囊对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第三腹节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重等10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重和形态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体长、头... 选取北部湾340尾野生日本囊对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第三腹节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重等10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重和形态形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第一腹节宽、第三腹节高和额剑上刺数7个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上述7个性状中,胸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352)最大,其次为头胸甲长、体长、第一腹节宽、第三腹节高和胸高,额剑上刺数影响较小。单独的决定系数:胸宽对体重的决定系数(12.39%)最大,其次是头胸甲长,额剑上刺数最小。共同决定系数:胸宽与头胸甲长最大为11.54%。通过分析,建立上述7个性状对体重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日本囊对虾在选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体重 形态性状 逐步回归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义军 李婷 +3 位作者 王平 孙成志 蔡晶晶 孙成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和海南临高的种群形态最接近,福建厦门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第1主成分23.084%,...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和海南临高的种群形态最接近,福建厦门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第1主成分23.084%,第2主成分17.976%,第3主成分15.321%,第4主成分13.84%,第5主成分12.707%,第6主成分7.770%,累积贡献率为90.699%。逐步判别选入6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F检验结果显示,4个种群形态差异显著(P<0.01);同时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P2均为100%。综合判别率为100%。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认为,4个种群日本囊对虾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体重、头胸甲的性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形态差异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和丰度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争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秦浩 王仁杰 +2 位作者 来守敏 李娜 李玉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本研究设置10、25、50尾/m2 3个养殖密度,人工饵料、鲜菲律宾蛤仔肉两种饵料,不喂(N)、少喂(L)、饱喂(F)3个处理,分别于投喂前1 h、投喂时、投喂后1 h测定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争斗次数、平均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养殖... 本研究设置10、25、50尾/m2 3个养殖密度,人工饵料、鲜菲律宾蛤仔肉两种饵料,不喂(N)、少喂(L)、饱喂(F)3个处理,分别于投喂前1 h、投喂时、投喂后1 h测定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争斗次数、平均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对日本囊对虾争胜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对虾的争胜行为逐渐增强,投喂时与投喂前、投喂后对虾的争胜行为差异显著(P<0.05);投喂时对虾的争斗次数最多;饵料种类和丰度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的争胜行为强于投喂人工饵料(P<0.05),少喂与不喂、饱喂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饵料种类及丰度均显著影响日本囊对虾的争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养殖密度 饵料 争胜行为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栾生 孔杰 +3 位作者 王清印 高焕 王伟继 张庆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通过建立随机基因组文库和序列测序,对日本囊对虾基因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微卫星分布特征分析.在1606711bp的随机基因组序列中,共找到1206个微卫星序列,其序列总长度约占测序序列总长度的5.9%.微卫星序列中,以两核苷酸重复的序列数目最多... 通过建立随机基因组文库和序列测序,对日本囊对虾基因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微卫星分布特征分析.在1606711bp的随机基因组序列中,共找到1206个微卫星序列,其序列总长度约占测序序列总长度的5.9%.微卫星序列中,以两核苷酸重复的序列数目最多,约占微卫星总数的69.82%,三核苷酸重复次之,约占12.35%.两核苷酸重复中以AT重复最为丰富,约占两核苷酸重复序列总数的29.44%.微卫星在低拷贝区间(≤42)数量相对较大,约占比例为72.31%.重复单位拷贝数的变异能力分析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前3种重复类型,均为4—6核苷酸,较长重复单位类型有着较强的变异能力.微卫星重复单位长度与其拷贝数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负相关(r=-0.428),即随着重复单位长度的增加,其拷贝数在减少.两核苷酸重复4种类型和三核苷酸重复10种类型基序AT含量与重复序列数目的相关分析表明,随着重复类型基序AT含量的增加,其相应的序列数目增多.同时,微卫星各重复类型基序GC含量在0—70%间时,两端侧翼序列GC含量与之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的碱基组成对微卫星的产生和进化有一定的影响.以上结果为物种间微卫星分布频率和丰度的比较、微卫星标记开发以及微卫星进化和功能的研究等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日本对虾 重复单位 重复类型 拷贝数
下载PDF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4个养殖群体遗传分化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田军 王日昕 +3 位作者 孙悦娜 申望 廖智 赵匡慈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对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的4个养殖群体广东群体(GD)、台湾群体(TW)、福建群体(FJ)和浙江群体(ZJ)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后分析。经比对获得552bp的核苷酸序列,发现了52个变异位点,得到了50种单倍型。... 对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的4个养殖群体广东群体(GD)、台湾群体(TW)、福建群体(FJ)和浙江群体(ZJ)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后分析。经比对获得552bp的核苷酸序列,发现了52个变异位点,得到了50种单倍型。广东、台湾、福建和浙江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依次分别为0.0082、0.0044、0.0137、0.0045,各群体均存在较好的单倍型多态性和核苷酸多态性。群体遗传分化分析表明各群体间保持着一定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群体与其它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采用MEGA软件计算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福建群体与广东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012,台湾群体与浙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05。以其它4种对虾为外群构建了4个群体的NJ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台湾群体与浙江群体最先聚为一组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群体 遗传分化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组织蛋白酶D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曼 程光平 +5 位作者 苏永全 徐伊桦 冯文荣 王军 宋晓红 毛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61,共10页
组织蛋白酶D是溶酶体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对维持细胞稳态和正常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 组织蛋白酶D是溶酶体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主要成员,广泛参与动物机体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对维持细胞稳态和正常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组织蛋白酶D在甲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和幼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日本囊对虾组织蛋白酶D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MjCatD,其中开放阅读框长为1 161bp,编码386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和同源建模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保守的N-糖基化位点、天冬氨酸蛋白酶签名序列、酶活化位点和非消化性组织蛋白酶D的特征序列,并且呈保守的双叶形结构。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jCatD与斑节对虾、美洲螯龙虾和脊尾白虾相似性较高,并且与它们紧密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jCatD基因在日本囊对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后3~24h日本囊对虾肝胰腺中MjCatD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在48h急剧上调至最高表达量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MjCatD基因在幼体发育不同阶段中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以上研究表明,MjCatD基因可能参与日本囊对虾先天免疫反应和幼体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组织蛋白酶D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视神经节、脑和胸神经节5-羟色胺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琼 黄辉洋 +2 位作者 叶海辉 韩师昭 李少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2-416,共5页
采用兔抗5-羟色胺抗体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视神经节、脑和胸神经节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视神经节内的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前脑前中群,前脑中部前端神经髓质、中央体,中脑嗅叶内侧细... 采用兔抗5-羟色胺抗体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囊对虾视神经节、脑和胸神经节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视神经节内的5-羟色胺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视外髓、视内髓和视端髓。前脑前中群,前脑中部前端神经髓质、中央体,中脑嗅叶内侧细胞群,后脑后中群、侧位群和后侧群呈5-羟色胺免疫阳性反应。胸神经节5-羟色胺阳性细胞较少,第4对胸神经节检出1对阳性细胞,第5对胸神经节检出2对阳性细胞,神经髓质不呈阳性反应。5-羟色胺的特异性分布,为日本囊对虾体内的生理功能和甲壳动物腹神经索演化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视神经节 胸神经节 5-羟色胺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底质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湘 谢妙 +3 位作者 彭树锋 曾凤仙 郑静静 刘建勇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11期56-57,共2页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eus)俗称花虾,分布在印度一西太平洋热带、非洲东海岸、马来西亚、日本、朝鲜、中国东南沿海等海域,是中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日本囊对虾生长迅速、耐干露、色泽艳丽和经济价值高,深受水产品市...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eus)俗称花虾,分布在印度一西太平洋热带、非洲东海岸、马来西亚、日本、朝鲜、中国东南沿海等海域,是中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日本囊对虾生长迅速、耐干露、色泽艳丽和经济价值高,深受水产品市场和养殖者欢迎,从我国南方到北方沿海各省市均有养殖,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适应性 底质 养殖品种 水产品市场 西太平洋 马来西亚 东南沿海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同生群仔虾不同耐干露性能群体间的形态表型差异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志铮 祝本强 +2 位作者 任夙艺 朱海军 沈伟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3-680,共8页
于水温(18.0±1.0)?C、盐度20、p H 8.1±0.2条件下,以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总长(7.643±0.639)mm]为实验对象,以离水干露为胁迫因子,在确认其离水干露160min内的复水成活率为100%和离水干露240min时的复水存活率略低... 于水温(18.0±1.0)?C、盐度20、p H 8.1±0.2条件下,以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总长(7.643±0.639)mm]为实验对象,以离水干露为胁迫因子,在确认其离水干露160min内的复水成活率为100%和离水干露240min时的复水存活率略低于5%后,借助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干露处理160—180、180—200、200—220、220—240min时段内的死亡群体和干露处理240min时的存活群体)间形态表型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15项形态性状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性状多达10项,依次为第一触角柄长、额剑长、眼径、第一腹节长、第二腹节长、第三腹节长、第四腹节长、第五腹节长、尾节长和尾节高;(2)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指标仅为3项,依次为头胸甲长/总长、头胸甲高/头胸甲长和尾节高/尾节长,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有随耐干露性能差异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4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18%,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57.974%,其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主要变量占形态比例指标总数的64.706%;(4)将A、B、C、D实验群体统归为干露处理淘汰群,E实验群体定义为干露处理选留群。采用逐步判别法,所建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100%和84.75%,淘汰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82%和100%,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仔虾 形态表型 干露胁迫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仔虾形态表型与抗流性能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志铮 朱海军 +2 位作者 任夙艺 斯烈钢 祝本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0-368,共9页
于水温(18.0±1.0)°C、盐度20、pH 8.1±0.2条件下,以水流为胁迫因子(时长1min),以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总长(7.643±0.639)mm]为实验对象,以溢水口(实验初始时刻仔虾放置处)为起点,按等距离间距法将自制的水流... 于水温(18.0±1.0)°C、盐度20、pH 8.1±0.2条件下,以水流为胁迫因子(时长1min),以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总长(7.643±0.639)mm]为实验对象,以溢水口(实验初始时刻仔虾放置处)为起点,按等距离间距法将自制的水流测定装置(总长1m)依次划分为A(0—25cm)、B(25—50cm)、C(50—75cm)、D(75—100cm)和E(>100cm)等五个区段,在确认实验终了时刻分布于A区段内仔虾数量占实验仔虾总数5%的水流速度为0.823cm/s后,以此为实验流速,借助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实验终止时刻分布于A、B、C、D、E区段内的仔虾)个体间形态比例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15项形态测量指标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形态性状共计8项,依次为X_4(眼径)、X_5(头胸甲长)、X_6(头胸甲高)、X_7(第一腹节长)、X_8(第二腹节长)、X_9(第三腹节长)、X_^(10)(第四腹节长)和X_14(腹节高);(2)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中,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形态比例性状共计7项,依次为C_2(额剑长/总长)、C_9(第五腹节长/总长)、C_(10)(尾节长/总长)、C_(11)(尾扇长/总长)、C_(15)(头胸甲高/头胸甲长)、C_(16)(腹节高/第一腹节长)和C_(17)(尾节高/尾节长);(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795%,其中第1主成分39.561%,其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主要影响变量占形态比例性状总数的47.059%;(4)将A实验群体定义为水流胁迫处理选留群,B、C、D、E实验群体统归为水流胁迫处理淘汰群。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C_1(第一触角柄长/总长)、C3(眼径/总长)、C7(第三腹节长/总长)、C13(额剑长/头胸甲长)为自变量,所建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的判别准确率P_1、P_2分别为98%和84.85%,淘汰群的判别准确率P_1、P_2分别为82.25%和97.63%,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0.12%。综上可知,借助形态表型分型可实现日本囊对虾仔虾不同抗流性能群体间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秋繁仔虾 同生群 形态比例性状 水流速度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同生群仔虾不同耐寒性能群体间的形态表型差异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志铮 张晓霞 +4 位作者 任夙艺 蒋宏雷 刘伟健 Donatha Kajuna Msumenji Phiri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50,共9页
以水温16oC、p H 8.1±0.2、盐度20的砂滤海水为实验用水,以体长(7.643±0.639)m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同生群仔虾为实验对象,经确认其在水温由16oC瞬降至14oC后并保持96h恒温的最终成活率略低于5%后,以此... 以水温16oC、p H 8.1±0.2、盐度20的砂滤海水为实验用水,以体长(7.643±0.639)m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同生群仔虾为实验对象,经确认其在水温由16oC瞬降至14oC后并保持96h恒温的最终成活率略低于5%后,以此为水温骤降胁迫处理方式,采取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温降胁迫处理后(0—24)h、(24—48)h、(48—72)h、(72—96)h时段内的死亡群体和温降胁迫处理后96h时的存活群体间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各实验群体在本研究所涉15项形态性状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为第一触角柄长、额剑长和眼径,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为尾节高/尾节长;(2)随耐寒性能差异的增大,各实验群体间的欧氏距离也随之增大,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4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590%,其中载荷绝对值大于0.80的主要影响变量均仅存在于第1主成分中;(4)将E实验群体定义为耐寒处理选留群,其余实验群体统归为耐寒处理淘汰群,采用逐步导入判别法建立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和淘汰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分别为99%和88.75%,P2分别为89.80%和98.88%,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秋繁仔虾同生群 形态表型 耐寒性能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秋繁仔虾形态表型对氨氮耐受性能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铮 张思铭 +6 位作者 蒋宏雷 申屠基康 刘伟健 任夙艺 张晓霞 Msumenji Phiri Donatha Kajuna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2-1099,共8页
以体长7.643±0.639mm的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为实验对象,以氨氮为胁迫因子,在水温18.0±1.0oC、盐度20、p H 8.1±0.2的条件下,经确认其96h成活率略低于5%的氨氮攻毒质量浓度为52.37mg/L后,以此为氨氮急性攻毒实验质... 以体长7.643±0.639mm的日本囊对虾秋繁同生群仔虾为实验对象,以氨氮为胁迫因子,在水温18.0±1.0oC、盐度20、p H 8.1±0.2的条件下,经确认其96h成活率略低于5%的氨氮攻毒质量浓度为52.37mg/L后,以此为氨氮急性攻毒实验质量浓度,借助显微扫描像素测量技术和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A、B、C、D、E实验群体(依次为氨氮攻毒0—24h、24—48h、48—72h、72—96 h时段内的死亡群体和氨氮攻毒96 h时的存活群体)间形态表型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所涉15项形态性状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性状仅为总长和第四腹节长;(2)在所涉17项形态比例指标中,各实验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的指标共计3项,依次为第五腹节长/总长、额剑长/头胸甲长和尾节高/尾节长,各实验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且均有随耐氨氮性能差异的增大而呈显著增大的趋势;(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940%,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46.121%,其载荷绝对值大于0.5的主要影响变量占形态比例指标总数的64.706%;(4)将氨氮急性攻毒处理所获E实验群体定义为选留群,其余实验群体统归为淘汰群,经判别分析,所建的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地区分淘汰群和选留群个体,其中选留群和淘汰群个体的判别准确率P1分别为99%和86.75%,P2分别为88.20%和98.86%,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秋繁仔虾同生群 形态表型 氨氮 急性攻毒 多元分析
下载PDF
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野生群体与露天养殖越冬群体间的形质差异 被引量:3
17
作者 富裕 李鸿鹏 +2 位作者 任夙艺 王志铮 林祖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鉴于舟山沿海日本囊对虾秋苗养殖成活率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人工养殖苗种之实际,深入开展适合于本地沿海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秋苗的优质亲体的选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作者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舟山近海... 鉴于舟山沿海日本囊对虾秋苗养殖成活率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人工养殖苗种之实际,深入开展适合于本地沿海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秋苗的优质亲体的选种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作者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露天池塘越冬养成群体间的形质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两者在本研究所涉18项形质评价指标中的相似性指数仅为11.11%,欧氏距离为4.243(P<0.01);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27%,其中第1主成分为以营养生理状况指数、额剑上缘锯齿数以及腹部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体质强壮因子,第2主成分为以寻食视野与胸腔空间大小为主导的捕食运动功能因子,后3个主成分为以尾节肌肉发达程度为主导的避敌运动功能因子;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9项形质评价指标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清晰区分日本囊对虾野生群体和越冬养成群体,其中野生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9.33%和96.13%,越冬养成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6%和99.31%,两者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7.67%。因此,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形质特征的选择,应以秋苗越冬养成群体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野生群体 越冬养成群体 形质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低氧-复氧对日本囊对虾抗氧化、呼吸代谢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思哲 花松松 +5 位作者 李永闯 江海仪 张庆起 王攀攀 高焕 阎斌伦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61,共12页
为研究低氧-复氧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抗氧化、呼吸代谢能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在胁迫前(0 h)、低氧胁迫(3、6、9、12、24 h)和复氧(36 h)3个阶段的各时间点采集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测定了抗氧化酶(CAT、GSH-PX、SOD)... 为研究低氧-复氧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抗氧化、呼吸代谢能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在胁迫前(0 h)、低氧胁迫(3、6、9、12、24 h)和复氧(36 h)3个阶段的各时间点采集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测定了抗氧化酶(CAT、GSH-PX、SOD)、呼吸代谢酶(PK、PFK、SPH、HK)活力及MDA、LD含量,并对0、24、36 h时对虾肝胰腺和鳃组织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低氧胁迫阶段各组织中CAT、GSH-PX、SOD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复氧阶段,上述指标活力均有所上升。各组织中的MDA含量均在低氧胁迫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并在低氧胁迫24 h时降到最低值,复氧后肝胰腺和鳃中的MDA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呼吸代谢方面,低氧胁迫阶段各组织中SDH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PFK、PK、HK酶活力肝胰腺和鳃中先上升后下降,而肌肉中3种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各组织中的LD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低氧胁迫下肝胰腺和鳃组织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复氧后肝胰腺结构被进一步破坏,但鳃组织结构损伤程度有所减轻。研究表明,低氧胁迫会对日本囊对虾抗氧化和呼吸代谢能力产生影响,并对肝胰腺、鳃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研究结果有助于阐释日本囊对虾时低氧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日本囊对虾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低氧胁迫 复氧 酶活力 组织结构
下载PDF
饥饿对日本囊对虾免疫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赵思哲 李婉莹 +8 位作者 李永闯 于淼淼 赖晓芳 王攀攀 于飞 阎斌伦 吴君 何孝锋 高焕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为探究饥饿胁迫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免疫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在25℃条件下将体质量(0.8±0.06)g的日本囊对虾置于多层多格的格栅式养殖装置中,每格放置1尾个体进行0、3、6、9、12 d的饥饿胁迫,分别检测各时间点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 为探究饥饿胁迫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免疫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在25℃条件下将体质量(0.8±0.06)g的日本囊对虾置于多层多格的格栅式养殖装置中,每格放置1尾个体进行0、3、6、9、12 d的饥饿胁迫,分别检测各时间点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下,日本囊对虾生长性能显著降低;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组织中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饥饿胁迫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并在饥饿3 d达到最高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的趋势;饥饿胁迫下日本囊对虾各组织中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胁迫的3 d达到最高值。本试验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不仅会显著降低日本囊对虾的生长性能,在不同胁迫时期对其各组织中免疫相关酶及ATP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饥饿胁迫 不同组织 免疫相关酶 ATP酶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两种表型差异类型线粒体的全基因组比较
20
作者 王攀攀 谢姝敏 +4 位作者 于世豪 陈昊 邢超凡 高焕 阎斌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63,共17页
为了分析日本囊对虾两种表型差异类型的系统发育关系,实验系统比较了两种类型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基因结构、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等特征。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重叠区、基因间隔和密码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两种类型的线... 为了分析日本囊对虾两种表型差异类型的系统发育关系,实验系统比较了两种类型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基因结构、遗传距离和密码子偏好性等特征。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重叠区、基因间隔和密码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两种类型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1.10%~95.00%,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96.15%~100%。两种类型的A+T富集区的同源性只有82.60%,分歧度为15.40%,呈现高度遗传分化。日本囊对虾两种类型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歧度大于明对虾属和叉肢螯虾属,但氨基酸序列的分歧度小于后者。研究发现,基于cytb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基于cox1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类型Ⅰ和类型Ⅱ的种内遗传距离的14.6倍和5.2倍。两种类型的nd1、nd4和nd5基因的Ka/Ks值大于1,表明受到正向选择。基于20种隶属9属的对虾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能有效区分各属对虾,其中日本囊对虾的两种类型首先聚类,再与宽沟对虾聚类。研究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两种表型差异类型基本达到物种水平,有必要进一步评估更多的性状差异,以提高两种囊对虾的特异性养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表型差异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