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舟山人工生境水域日本黄姑鱼和黑鲷的增殖放流效果及评估 被引量:31
1
作者 梁君 王伟定 +2 位作者 林桂装 徐开达 郭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5-1084,共10页
基于2004-2008年浙江舟山趋礁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数据,以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放流后放流点附近海域放流种类的回捕率、移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 基于2004-2008年浙江舟山趋礁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数据,以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放流后放流点附近海域放流种类的回捕率、移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的回捕率逐年增长,黑鲷在2008年仅游钓回捕率就达到3.68%,手钓率逐年上升,规格逐年变小,补充群体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放流3个月后回捕的黑鲷平均叉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增加70.29%和390.25%,而日本黄姑鱼平均体长可增加200%,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g/d;预计至放流后第4年黑鲷总的投入产出比将达1:6.55,日本黄姑鱼投入产出比当年就可达1:12以上。生长比对实验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在自然海域生长比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更具优势,岩礁性种类在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正效应才逐渐得以体现。结论认为,人工生境水域的增殖放流增加了渔业产量,使种群得以恢复,也丰富了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日本黄姑鱼 人工生境 增殖放流 效果 评估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代谢率和消化器官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楼宝 史会来 +3 位作者 骆季安 毛国民 辛俭 郑代明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40-147,共8页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测定日本黄姑鱼(8.14±1.07 g)在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的耗氧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耗氧率逐渐降低;恢复投喂之后,...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测定日本黄姑鱼(8.14±1.07 g)在饥饿和恢复投喂过程中的耗氧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耗氧率逐渐降低;恢复投喂之后,其耗氧率开始逐步上升。从组织结构看,食道无明显变化,而胃、肠和肝胰脏则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饥饿5 d组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5 d组变化明显,表现为胃腺细胞收缩,皱壁和上皮细胞高度减少,分泌颗粒减少,肠胃绒毛退化,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饥饿10 d组介于饥饿5 d组和饥饿15 d组之间,再投喂各主要结构均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耗氧率 饥饿 再投喂 消化器官 组织学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精子生理特性及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闫文罡 章龙珍 +2 位作者 庄平 刘鹏 江琪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 对日本黄姑鱼精子部分生理特性及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黄姑鱼精液pH值为7.0~7.5,精子密度为(11.23±2.78)×10^9/ml,精子寿命(229.33±17.16)s。在盐度为30~35,pH为7.5—8.5时,精子的活力最高,分别达到(88.33±2.89)%和(88±4.33)%。精子在室温(25℃)条件下,可存活24h;在低温(4℃)条件下可以存活36h。以D液作为稀释液,20%的乙二醇作为抗冻剂,利用快速降温法对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38℃水浴快速解冻,解冻后的精子获得最高的活力为(47±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精子 活力 稀释液 抗冻剂
下载PDF
不同投饲率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史会来 楼宝 +3 位作者 骆季安 郑代明 毛国民 辛俭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 采用一种饲料5个投喂水平(鱼体重1.0%、2.0%、3.0%、4.0%、5.0%)在水温26~28℃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5±1.69g)进行了40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利用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下降的趋势;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投饲率的增加而升高,投饲率对灰分无影响。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利用率,确定日本黄姑鱼幼鱼适宜投饲率在水温26-28℃时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投饲率 相对增重率 饲料利用率 体成分
下载PDF
运输胁迫下日本黄姑鱼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鹏 柴学军 +3 位作者 尹飞 胡则辉 朱云海 王跃斌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研究了运输胁迫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防御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快速升高并显著高于处理前水平(P<0.05),之后逐渐下降到与... 研究了运输胁迫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胁迫处理后,鱼体肝脏中抗氧化防御指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快速升高并显著高于处理前水平(P<0.05),之后逐渐下降到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在处理后也有所升高,但一直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中维生素C(VC)含量在处理后1 h显著性升高,以应对氧化压力;而自由基含量先升在胁迫0.5 h后快速降低并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在处理后0.5 h达到最高值,然后快速恢复并与处理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运输胁迫能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对日本黄姑鱼造成影响,在胁迫应激反应中SOD和CAT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指示剂用于胁迫状态的检测;同时,日本黄姑鱼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防御体系,能较快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并调整鱼体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运输胁迫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柴学军 孙敏 许源剑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了确定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和盐度,采用不同水温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14~28℃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最适孵化水温为18~20℃。孵化时数... 为了确定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和盐度,采用不同水温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14~28℃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最适孵化水温为18~20℃。孵化时数与温度呈幂函数相关,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盐度试验表明,在水温为18℃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5~32的海水中呈悬浮或者半悬浮状态,在盐度14~45范围内均能孵化,适宜孵化盐度为26~32。盐度对初孵仔鱼全长有显著影响,盐度较低组仔鱼全长显著大于高盐度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受精卵 胚胎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盐度和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7
作者 柴学军 胡则辉 +1 位作者 徐君卓 吴祖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 在海水温度26℃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盐度(13、20、26、33、39)和(6、7、8、9、10)对日本黄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盐度为13~39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单峰型变化,在盐度26和20时耗氧率与排氨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H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pH为6~10时,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日本黄姑鱼幼鱼的O:N值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6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变小。pH8.0时O:N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苑淑宾 朱爱意 +1 位作者 江丽华 柴学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4-1383,共10页
用Wright’s-Giemsa混合染料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涂片以及头肾、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印片染色,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研究了日本黄姑鱼血细胞的发生发育模式。观察发现,在外周血涂片中,除红细胞外,还观察到多种白细胞,主... 用Wright’s-Giemsa混合染料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涂片以及头肾、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印片染色,观察其中各种血细胞的大小、形态特征,研究了日本黄姑鱼血细胞的发生发育模式。观察发现,在外周血涂片中,除红细胞外,还观察到多种白细胞,主要有单核细胞、嗜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而嗜碱性细胞没有被发现。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发生主要在肾脏和头肾,其次是脾脏;粒细胞的发生主要在头肾和脾脏。红细胞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阶段。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与细胞核的体积比由大变小然后再变大。成熟红细胞除了由幼稚细胞发育而来以外,还可以进行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粒细胞的发育经历5个阶段: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淋巴细胞经历了3个阶段: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和成熟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发育和淋巴细胞相似,也经历了3个阶段: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和成熟单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血细胞发生 血细胞发育 造血器官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及温度对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源剑 孙敏 +2 位作者 柴学军 胡则辉 吴祖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44-550,共7页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胚胎 发育 温度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跃斌 胡成硕 +2 位作者 胡则辉 朱云海 柴学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7,共7页
以初始体质量(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 L)分别放养50、100、150、200、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3.8、... 以初始体质量(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 L)分别放养50、100、150、200、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3.8、5.7、7.6、9.0 kg·m-3,依次记为G1、G2、G3、G4、G5,养殖时间为30 d。结果显示,G5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其成活率也较低。血清溶菌酶活性、皮质醇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分别表现出降低、增加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养殖密度下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肾脏、肝脏、肌肉及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不同实验密度组间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存活出现了差异,但其非特异性免疫性能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养殖密度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饥饿和再投喂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其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楼宝 史会来 +4 位作者 胡则辉 毛国民 骆季安 吴祖杰 辛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0-285,共6页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饥饿 再投喂 生长 鱼体生化组成
下载PDF
黄姑鱼和日本黄姑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耿智 徐冬冬 +3 位作者 楼宝 柴学军 史会来 毛国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4,共7页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 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日本黄姑鱼N. japonica肾组织的染色体制片,并对两种鱼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日本黄姑鱼的核型公式为:2n=48t,NF=48。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94±0.33,最短为3.06±0.20;日本黄姑鱼染色体相对长度最长为5.68±0.22,最短为2.66±0.14。收集文献报道的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研究资料,包括双棘黄姑鱼N.diacanthus、鱼免状黄姑鱼N.miichthioides、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核型,应用核型进化距离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这5种石首鱼科鱼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黄姑鱼和双棘黄姑鱼以及鱼免状黄姑鱼和日本黄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大黄鱼与鱼免状黄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核型进化距离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5种鱼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日本黄姑鱼 染色体 核型进化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幼鱼的胃排空率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云海 王跃斌 +1 位作者 胡则辉 柴学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2,共5页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 为考察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幼鱼摄食配合饲料后胃内含物的变化特征并确定最优数学模型,在26.4℃下测定了其摄食后每小时胃含物的干重和湿重,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三种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排空率数据,但对干重的拟合优于湿重,原因可能是用湿重表示胃内食物存在偏差。对于干重,线性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408-0.025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88 h和16.15 h;对于湿重,平方根模型最优,其方程为:Y0.5=1.15-0.047t,其50%和99%理论排空时间分别为7.95 h和22.31 h。日本黄姑鱼幼鱼摄食约8 h后胃排空50%以上,食欲基本得到恢复。据此,按8 h的时间间隔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胃排空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楼宝 徐君卓 +1 位作者 柴学军 吴祖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从国外引进日本黄姑鱼受精卵约1.2×106粒,孵出仔鱼约99.6×104尾,在水温18.0~23.5℃、盐度29.9~23.4、溶解氧6.5~7.9mg/L的条件下,历时40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2~4.0cm的幼鱼约50.03×104尾,育苗成活率达41.7%。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人工育苗技术 受精卵 仔鱼 盐度 溶解氧 水温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养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13
15
作者 楼宝 徐君卓 +1 位作者 吴祖杰 柴学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24-328,共5页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网箱养殖 池塘养殖 受精卵 人工育苗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小伟 兰时乐 +4 位作者 肖调义 黄云 金红春 郇志利 李金龙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鲿、巨鸣鱼、白鱼免,根据1985、1987年研究进展,学名更改为日本银身鱼(Argyrosomus japonic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我国沿海黄姑鱼7个种之一。日本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试养...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鲿、巨鸣鱼、白鱼免,根据1985、1987年研究进展,学名更改为日本银身鱼(Argyrosomus japonic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是我国沿海黄姑鱼7个种之一。日本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试养,1985年人工育苗成功。1991年,由日本引入韩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人工育苗 饲喂频率 补偿生长
下载PDF
饲喂频率对日本黄姑鱼生长及鱼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骆季安 楼宝 +3 位作者 史会来 毛国民 辛俭 郑代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于2006年8~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4个饲喂频率水平(分别为1次/d、2次/d、3次/d、4次/d),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6±1.69g)... 于2006年8~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4个饲喂频率水平(分别为1次/d、2次/d、3次/d、4次/d),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的条件下对日本黄姑鱼幼鱼(26.86±1.69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频率影响日本黄姑鱼的生长是由食物转化率和摄食率的提高共同引起的。(2)日本黄姑鱼的水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降低,蛋白质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加,先是显著增高,而后缓慢下降,脂肪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显著增加。(3)日本黄姑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饲喂频率 生化组成 食物转化率
下载PDF
Cr^(6+)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外周血细胞及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彩明 陈应华 +1 位作者 吴常文 李晓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2-336,共5页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Cr6+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的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暴露6、12、24、72、96h后,Cr6+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Cr6+对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的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暴露6、12、24、72、96h后,Cr6+对日本黄姑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r6+胁迫下,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浓度Cr6+胁迫下,核异常率普遍高于微核率;对照组CAT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浓度Cr6+处理组SOD和CAT活性均变化显著(P<0.05),在96h内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日本黄姑鱼 微核率 核异常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日本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柴学军 徐君卓 吴祖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对16尾性腺发育较好的5龄日本黄姑鱼亲鱼进行人工促熟,获自然产优质受精卵1.45×106粒,孵出仔鱼1.20×106尾,孵化率为82.8%;在水温16.8~24.6℃,盐度23.2~29.9,溶解氧5.7~7.8 mg/L的条件下,历经48 d的培育,获平均全长4.10 cm... 对16尾性腺发育较好的5龄日本黄姑鱼亲鱼进行人工促熟,获自然产优质受精卵1.45×106粒,孵出仔鱼1.20×106尾,孵化率为82.8%;在水温16.8~24.6℃,盐度23.2~29.9,溶解氧5.7~7.8 mg/L的条件下,历经48 d的培育,获平均全长4.10 cm的幼鱼6.48×105尾,育苗成活率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全人工 繁育技术
下载PDF
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彩明 陈应华 吴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48-551,共4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暴露时间下Cu2+浓度与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暴露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和96 h时,Cu2+对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暴露时间下Cu2+浓度与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暴露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和96 h时,Cu2+对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8.907 5 X+0.526 3、Y=9.439 2 X+0.601 2、Y=9.805 6 X+0.683 5和Y=10.558 X+0.574 3,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Cu2+对日本黄姑鱼的相应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78 mg/L、2.924 mg/L、2.755mg/L和2.63 mg/L。根据化学品对鱼类急性毒性的危害分级标准,Cu2+对日本黄姑鱼的危害级别为高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日本黄姑鱼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