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森林日温度变化特征及冠层混合模式分析
1
作者 张林萱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13期132-133,136,共3页
本研究旨在测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落叶阔叶林(MBF)3种森林冠层温度日温度变化特征,并研究影响温度变化的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冠层填充方式及树冠形态的比较。经研究可知,3种林型日温度排序为MBF>... 本研究旨在测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落叶阔叶林(MBF)3种森林冠层温度日温度变化特征,并研究影响温度变化的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冠层填充方式及树冠形态的比较。经研究可知,3种林型日温度排序为MBF>DBF>EBF,在日温度变化趋势中,DBF的热环境波动较大,而EBF和MBF的热环境相对稳定。由于“混合效应”MBF较DBF和EBF树冠体积与树冠表面积更大、冠层填充度更高、光照利用率更佳,树冠面积、树冠体积、生长空间竞争指数、生长竞争指数、树种多样性、叶面积、胸径和树高显著影响森林热环境和降温效果。此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热舒适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日温度 林型 冠层特征
下载PDF
影响阿克苏地区棉花产量的日温度因子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袁玉江 李新建 何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7-19,共3页
通过阿克苏地区各县棉花气候产量与不同类型日温度因子的相关分析 ,主要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1 )采用日温度比采用旬温度为单位与棉花气候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更合理、更易于找出有生物学意义的最佳温度因子。 (2 )在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 通过阿克苏地区各县棉花气候产量与不同类型日温度因子的相关分析 ,主要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1 )采用日温度比采用旬温度为单位与棉花气候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更合理、更易于找出有生物学意义的最佳温度因子。 (2 )在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及日最低温度三种日温度类型中 ,以日最高温度对棉花气候产量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日平均温度 ,日最低温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棉花 气候产量 日温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石河子棉花产量与日温度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春琼 《新疆气象》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石河子地区棉花产量与日温度因子(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本地区玛河流域下游西部团场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因子及其关键时段均在棉花籽种一现蕾生育期内,影响玛河流域下游东部团场棉花... 通过对石河子地区棉花产量与日温度因子(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的数理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本地区玛河流域下游西部团场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因子及其关键时段均在棉花籽种一现蕾生育期内,影响玛河流域下游东部团场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因子及其关键时段在现蕾一裂铃及播种生育期内,并建立了相关模式。然后,用炮台、莫索湾、沙湾的日温度日子分别与121团、150团及沙湾县的棉花产量做了一致的分析,建立相关模式,通过比较,得出石河子地区的日温度日子与当地棉花产量的关系具有代表性,影响棉花产量的主导日温度日子及其关键时段与调查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日温度因子 数理统计 石河子地区
下载PDF
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计算方法
4
作者 张越 栾承志 李晓锋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STESS模拟方法得到基础工况下的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观察其特征总结得出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预测模型的函数形式,全年逐时温度为日均温度叠加日逐时温度波动,其中日均温度为正弦型函数,日逐时温度波动为时刻的分段函数。对于考... 采用STESS模拟方法得到基础工况下的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观察其特征总结得出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预测模型的函数形式,全年逐时温度为日均温度叠加日逐时温度波动,其中日均温度为正弦型函数,日逐时温度波动为时刻的分段函数。对于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工况进行了计算,通过响应面法给出了预测模型中年均温度、月均温度振幅和白天高峰期的温度波动值3个重点参数的预测公式,从而得出考虑了乘客人数、车厢质量、制动回收系数、土壤导热系数和单位体积热容这5个影响因素的地铁隧道全年逐时温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全年逐时温度 预测模型 温度 逐时温度波动
下载PDF
一类日极端温度的变权系数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
5
作者 杨烨 袁宏俊 陈倩如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提高日极端温度的预测精确度,提出了一类基于区间数相关度与GIOWHA算子新型区间数组合预测模型。将区间数转化为等价信息的中心和半径,以相关度作为最优准则,构建基于区间数相关度的定权系数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并引入GIOWHA算子,将... 为提高日极端温度的预测精确度,提出了一类基于区间数相关度与GIOWHA算子新型区间数组合预测模型。将区间数转化为等价信息的中心和半径,以相关度作为最优准则,构建基于区间数相关度的定权系数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并引入GIOWHA算子,将区间数预测精度作为诱导因子,构建基于区间数相关度与GIOWHA算子的变权系数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变权系数区间型组合预测模型应用于日极端温度区间数序列的预测中,实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组合预测 相关度 GIOWHA算子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日最高温度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振亚 任福民 +1 位作者 杨修群 曹经福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402,共8页
针对日最高温度的降尺度问题,发展了一种统计降尺度的新方法——优选格点回归法(OPR)。利用该方法与双线性插值法(BI)对平原(山东)和高原(云南)的日最高温度进行降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平原(山东)还是高原(云南)地区以及夏季(... 针对日最高温度的降尺度问题,发展了一种统计降尺度的新方法——优选格点回归法(OPR)。利用该方法与双线性插值法(BI)对平原(山东)和高原(云南)的日最高温度进行降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对于平原(山东)还是高原(云南)地区以及夏季(7月)还是冬季(1月),OPR方法都明显优于BI方法,特别是从高原地区的均方根误差来看,降尺度效果优势更加明显。进一步对OPR方法降尺度过程中所做的方差放大对比分析显示,方差放大后对日最高温度的降尺度效果不但没有改进,在某些方面如均方根误差和极端误差等还有变差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温度 统计降尺度 双线性插值 优选格点回归 比较研究
下载PDF
MTCLIM模型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获得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振林 石培礼 +1 位作者 闫巍 徐玲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03-2409,共7页
MTCLIM模型对日平均温度的模拟结果是基于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TEMCF)的值,而国内外目前对该系数的估计多直接基于简单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该系数的本地化,我国学者的相关工作多直接引用原模型在北美干旱气候条件的测定默认值,因而往往造成... MTCLIM模型对日平均温度的模拟结果是基于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TEMCF)的值,而国内外目前对该系数的估计多直接基于简单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该系数的本地化,我国学者的相关工作多直接引用原模型在北美干旱气候条件的测定默认值,因而往往造成模拟结果误差较大。首次提出了根据不同水热条件的影响确定TEMCF值的方法,大大改善了最后模拟结果的精度。以长白山地区为例,通过对我国典型山地条件下日平均温度的推算方法的对比,对不同水热条件下MTCLIM模型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的获得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不同水热条件对该模型日平均温度估算算法中TEMCF的值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日照时间的缩短,TEMCF的取值呈减小趋势,这也解释了原MTCLIM模型在我国山地地区的应用研究的结果中较大时空差异性的原因。通过不同水分和热量等级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将TEMCF值根据水热条件情况分别模拟日平均气温将能够大大改善MTCLIM模型在典型山地地区中的模拟结果,从而为山地地区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性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LIM模型 平均温度调和系数 山地地区 长白山
下载PDF
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员学锋 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一日内不同处理的0~15cm处地温均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其相关系数大小分别为:CK〉PAM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研究确定了保墒灌溉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 通过田间试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一日内不同处理的0~15cm处地温均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其相关系数大小分别为:CK〉PAM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研究确定了保墒灌溉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表征时刻,分析了各表征时刻土壤温度沿深度变化的关系,发现任何处理的剖面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均有随土壤深度增加呈指数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试验 保墒灌溉 土壤温度变化
下载PDF
近46年中国冬季日均气温及极端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雅星 范广洲 +3 位作者 董一平 周定文 赖欣 郁珍艳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86-292,共7页
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 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日数在冬季各月都是减少的。全国近46年冬季极端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1986年出现一次跃变,2006年最少;极端高温日数普遍增加,1995年出现跃变,1998年达到峰值;霜冻日数在27°N-46°N间区域显著减少,跃变点在1987年,最低值出现在19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诊断 冬季 平均温度 极端温度指数 极端低温事件
下载PDF
东太平洋冷舌区海表面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鹏飞 刘海龙 +1 位作者 章丽娜 张学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70,共12页
本文通过分辨太阳辐射日变化,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气候系统海洋环流模式(LICOM),模拟了东太平洋冷舌区海表面温度(SST)的日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弱混合对其影响。采用理想... 本文通过分辨太阳辐射日变化,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气候系统海洋环流模式(LICOM),模拟了东太平洋冷舌区海表面温度(SST)的日变化特征并研究了弱混合对其影响。采用理想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强迫上层垂向分辨率为10m的海洋模式LI-COM,模拟出了SST日变化一些特征,同时海洋的上层流场也产生明显日变化。模拟的SST日变化振幅水平分布与观测接近,且受太阳辐射日变化振幅水平分布调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模拟的SST日变化振幅(约为0.3~0.4℃)比观测偏小约0.1~0.2℃。模拟的SST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5~16时(当地标准时间),落后于太阳辐射峰值2~3个小时,接近观测。进一步减弱混合后,模拟的日变化振幅增加约0.1℃,更接近观测。这说明在东太平洋冷舌区SST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日变化和垂直混合影响。此外,混合减小后,在太阳辐射日变化调制下,平均态(如混合层、温度和流场)也出现明显变化。在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区北侧,弱混合导致混合层变浅,变浅使热量堆积进而使平均SST升高约0.3℃;在赤道东太平洋冷舌南侧,经向平流加强导致平均SST降低约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温度(SST)变化 模拟 混合 东太平洋冷舌
下载PDF
宁波典型天气的沥青下垫面日极值温度预测
11
作者 邹晓翎 杨琴 廖志高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24-28,共5页
根据宁波地区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要素和沥青下垫面的温度观测资料,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晴天、少云、多云和阴雨天气条件下沥青下垫面的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气象要素特征值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晴天、少云、多云和... 根据宁波地区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要素和沥青下垫面的温度观测资料,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晴天、少云、多云和阴雨天气条件下沥青下垫面的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与气象要素特征值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晴天、少云、多云和阴雨天沥青下垫面的日最高温度主要与日最高气温、日太阳总辐射和日平均风速相关;日最低温度与日最低气温线性相关。经检验,模型的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关系数平方在0.91~0.98之间。预测模型对宁波地区沥青层结构物表面的极值温度预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沥青下垫面 典型天气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菏泽地区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统计特征
12
作者 黄玉芳 王玮 +1 位作者 侯旭东 侯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287-14289,共3页
利用菏泽温度资料,揭示本地四季平均温度发生气候突变的事实及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冬夏季温度变化较平稳,日温度变差较小,春秋季温度变化、日温度变差都较大。该研究对了解当地气候和做好温度预报具有较好地参... 利用菏泽温度资料,揭示本地四季平均温度发生气候突变的事实及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冬夏季温度变化较平稳,日温度变差较小,春秋季温度变化、日温度变差都较大。该研究对了解当地气候和做好温度预报具有较好地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最低温度 统计特征 概率分布 日温度变差
下载PDF
山西省站点日极端温度的客观预报订正方法
13
作者 赵海英 刘宇庆 +2 位作者 赵海荣 赵建峰 王扬 《科技与创新》 2017年第20期140-142,共3页
在对中央台日极端温度指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将预报员日常业务中温度主观订正的经验客观化,研究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站点日极端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客观订正方法,对中央指导预报效果差的月份和有转... 在对中央台日极端温度指导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将预报员日常业务中温度主观订正的经验客观化,研究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站点日极端温度预报准确率的客观订正方法,对中央指导预报效果差的月份和有转折性天气的时段做了动态误差客观订正。将订正后的预报产品与中央指导预报产品做了对比检验之后,发现订正产品能有效改善中央指导预报产品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 客观预报 订正方法 动态误差
下载PDF
极轨卫星热红外地表温度日变化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颖 段四波 +2 位作者 冷佩 陈媛媛 韩晓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4,共8页
针对极轨卫星热红外数据不能提供地表温度日变化信息的问题,从热传导方程出发,提出了一个三参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一天4次观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日变化的模拟。研究结... 针对极轨卫星热红外数据不能提供地表温度日变化信息的问题,从热传导方程出发,提出了一个三参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一天4次观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日变化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MODIS数据时,可以很好地模拟一天中地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为了评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的模拟精度,进一步将该模型应用于可旋转增强的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SEVIRI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的直方图峰值位于1.2K左右,大部分像元的模型模拟精度都优于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温度变化模型 极轨卫星 热红外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可旋转增强的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
下载PDF
新疆界限温度10℃初日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俊灵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S1期120-122,共3页
用1971-2005年新疆71个气象站的界限温度10℃初日资料和14个观测站冬小麦的生育期资料,分析了界限温度10℃初日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界限温度10℃初日越来越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10℃平... 用1971-2005年新疆71个气象站的界限温度10℃初日资料和14个观测站冬小麦的生育期资料,分析了界限温度10℃初日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界限温度10℃初日越来越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10℃平均初日在北疆有2个迟中心,一个在和布克赛尔附近,另一个在北塔山附近;在南疆有3个早中心,即吐鄯托盆地、焉耆盆地及喀什地区与和田地区。10℃平均初日出现早的年份比迟的年份冬小麦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其中返青期、起身期大部提早1~14d;拔节期、抽穗期大部提早1~16d;成熟期大部提早2~11d。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界限温度10℃初 冬小麦 发育期
下载PDF
喀什地区日平均温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玮东 沙拉买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对喀什地区棉花气候产量指数与日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 ,得出影响本地区棉花产量的日平均温度的关键时段为三叶~现蕾生育期和棉花开花盛期内 ,并与相应时段的日平均温度建立了回归模式。然后用巴楚、喀什、莎车、麦盖提、叶城的日平... 通过对喀什地区棉花气候产量指数与日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 ,得出影响本地区棉花产量的日平均温度的关键时段为三叶~现蕾生育期和棉花开花盛期内 ,并与相应时段的日平均温度建立了回归模式。然后用巴楚、喀什、莎车、麦盖提、叶城的日平均温度分别与当地县市的棉花产量做了相关普查 ,分析得出影响巴楚、喀什、莎车、麦盖提棉花产量的日平均温度的关键时段也在三叶~现蕾和开花盛期期间 ,而叶城的日平均温度与棉花气候产量的相关系数很小 ,表明叶城温度条件较好 ,热量充足可充分满足棉花生长的需求。最后建立了各地棉花气候产量预报模式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平均温度 棉花产量
下载PDF
北疆界限温度10℃初日变化及其对作物物候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俊灵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
用1971—2005年北疆31个气象站的界限温度10℃初日资料和乌兰乌苏站的物候期资料,分析了对冬小麦及柳树、杨树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疆界限温度10℃初日越来越早,进入90年代以来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10℃平均初日北疆的2个迟中心,... 用1971—2005年北疆31个气象站的界限温度10℃初日资料和乌兰乌苏站的物候期资料,分析了对冬小麦及柳树、杨树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疆界限温度10℃初日越来越早,进入90年代以来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10℃平均初日北疆的2个迟中心,分别位于和布克赛尔和北塔山附近,初日出现较早的区域在博乐至石河子的北疆沿天山一带和伊犁地区。石河子10℃初日早的年份,积温高,日照充足,冬小麦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2~19d,其中起身期提前19d,全生育期提前7d;柳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9~19d,其中展叶盛期提前19d。杨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4~12d,其中展叶盛期提前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界限温度10℃初 冬小麦 柳树 杨树 物候期
下载PDF
不同天气条件下柴达木盆地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李存莲 许学莲 +3 位作者 侯岳 雷玉红 曾国云 祁栋林 《青海环境》 2021年第4期185-187,202,共4页
本文利用2017~2018年柴达木地区格尔木、诺木洪、小灶火、都兰、茫崖、冷湖、乌兰、大柴旦、德令哈及茶卡等10个台站气象资料,分析了柴达木地区年、季、月平均地表温度、最高地表温度、最低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晴天、阴天、多云、大风... 本文利用2017~2018年柴达木地区格尔木、诺木洪、小灶火、都兰、茫崖、冷湖、乌兰、大柴旦、德令哈及茶卡等10个台站气象资料,分析了柴达木地区年、季、月平均地表温度、最高地表温度、最低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晴天、阴天、多云、大风沙尘天气、雨天、雪天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季地表温度日编号呈现减小—增加—减小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6:00~8:00,最高值出现在14:00~15:00;最高值均出现在格尔木,最低值出现在茶卡、冷湖、都兰等地区。月和春、夏、秋季最大值出现在17:00,最小值出现在7:00;冬季最大值出现在16:00,最小值出现在8:00。7月份达最大值,12月份达最小值。晴天、阴天、多云天气平均地表温度最大值均出现在14:00,晴天和阴天天气最小值出现在5:00,多云天气最小值出现在7:00,晴天极值间的差值最大,阴天极值间的差值最小。大风沙尘、雨天及雪天天气条件下,各时次地表平均地表温度呈减小—增加—减小的趋势,平均地表温度最小值均出现在7:00,沙尘天气最大值出现在14:00,降雨和降雪天气最大值出现在15:00,各站平均地表温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天气条件 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关于规范中最低日平均温度定义的探讨与建议
19
作者 曹琛 赵坤芳 赵邈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2年第3期1-3,M0002,共4页
对《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341—2014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T 3046—19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以及《GB/T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中涉及的“最低日平... 对《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341—2014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T 3046—19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以及《GB/T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中涉及的“最低日平均温度”和“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探讨,提出了两者定义的一致性,建议今后相关规范在修订时将两者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库 规范 最低平均温度 定义 探讨 建议
下载PDF
为什么日最高温度不出现在中午?
20
《农家之友》 2005年第8期54-54,共1页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空气的温度主要是间接从地面得到的。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所以此时并非是热的...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空气的温度主要是间接从地面得到的。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所以此时并非是热的时候。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能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温度 中午 太阳光 地面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