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结构日珥爆发过程的物理本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桂平 许敖敖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用Kuperus-Raadu模型描述日珥与背景场的互作用,Lundquist场描述日珥电流和磁场的分布,综合分析1980年8月18日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讨论了该日珥爆发过程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1)爆发日珥的物理原... 用Kuperus-Raadu模型描述日珥与背景场的互作用,Lundquist场描述日珥电流和磁场的分布,综合分析1980年8月18日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讨论了该日珥爆发过程的物理本质.结果表明:(1)爆发日珥的物理原因是由于Lundouist场的kink不稳定性;(2)爆发过程中日珥磁能快速释放,从而导致电流强度不断减小,出现日珥上升并逐步趋于稳定;(3)日珥的爆发可能是导致CMEs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结构日珥 Lundquist场 日珥爆发
下载PDF
螺旋结构日珥与Kippenhahn-Schlüter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敖敖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具有螺旋结构的宁静日珥观测资料,基于:(1)日珥内部的磁场位形具有无力性质;(2)日珥整体电流性质可用Kippenhahn-Schlüter模型描述;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些日珥的电流特性。并将所得结果与Kuperus-Raadu日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利用具有螺旋结构的宁静日珥观测资料,基于:(1)日珥内部的磁场位形具有无力性质;(2)日珥整体电流性质可用Kippenhahn-Schlüter模型描述;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些日珥的电流特性。并将所得结果与Kuperus-Raadu日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确实具有无力性质;(ii)不考虑虚镜电流的Kippenhahn-Schlüter模型可能是描述宁静日珥电流特性的较好模型;(iii)可能存在两类导致日珥爆发的物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静日珥 电流回路 日珥
下载PDF
历史典籍中“日珥”记载考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3-470,共8页
整理、分析了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珥"、"日珥"的记载,通过对其含义以及现代"日珥"、"幻日"名称起源的考证,论述了古代所谓天象"珥"的记载为大气光象——幻日等。现代术语"日珥&... 整理、分析了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珥"、"日珥"的记载,通过对其含义以及现代"日珥"、"幻日"名称起源的考证,论述了古代所谓天象"珥"的记载为大气光象——幻日等。现代术语"日珥"是对古代术语的转义借用,历史典籍中的"珥"记载皆非太阳日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幻日 日食 太阳日珥
下载PDF
龙卷日珥后期的环形结构内的物态分布
4
作者 李可军 钟树华 丁有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227,共6页
本文依据1990年8月29日龙卷状爆发日珥后期形成的环形结构形状,根据力平衡条件,求得了该环形结构内的运动速度、物质密度和磁场强度随环形弧长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环的衰退期,环内物质由环顶向下运动基本上是一种在太阳重力... 本文依据1990年8月29日龙卷状爆发日珥后期形成的环形结构形状,根据力平衡条件,求得了该环形结构内的运动速度、物质密度和磁场强度随环形弧长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环的衰退期,环内物质由环顶向下运动基本上是一种在太阳重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运动;环内物质密度和磁场强度与环的形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环系 速度场 龙卷日珥 环形结构
下载PDF
螺旋结构日珥的内螺度
5
作者 吴桂平 许敖敖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导出了螺旋结构日珥内螺度的表达式,并利用观测资料计算内螺度.结果表明,内螺度的大小与日珥的稳定性有关;宁静日珥的内螺度较小,爆发日珥的内螺度较大;在日用从宁静-爆发-匀速上升的演化过程中,螺度将不断积累-释放-转移到... 本文导出了螺旋结构日珥内螺度的表达式,并利用观测资料计算内螺度.结果表明,内螺度的大小与日珥的稳定性有关;宁静日珥的内螺度较小,爆发日珥的内螺度较大;在日用从宁静-爆发-匀速上升的演化过程中,螺度将不断积累-释放-转移到日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结构日珥 内螺度 稳定性 日珥
下载PDF
用单纯形法拟合日珥谱线轮廓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可军 丁有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不用计算拟合目标函数导数的拟合日珥线光谱的单纯形法.用此方法分析了1984年2月18日太阳边缘环珥的一些对称和不对称谱线,并将分析结果与用最速下降法计算的分析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照相测光的精度下,源函数和线心光源... 本文提出了不用计算拟合目标函数导数的拟合日珥线光谱的单纯形法.用此方法分析了1984年2月18日太阳边缘环珥的一些对称和不对称谱线,并将分析结果与用最速下降法计算的分析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照相测光的精度下,源函数和线心光源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多普勒位移和多普勒宽度要大,后者的误差很小.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拟合解的唯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谱线轮廓 谱线拟合 日珥
下载PDF
太阳爆发日珥内双向喷流事件的紫外光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敏 王东 邓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79-2685,共7页
太阳双向喷流事件是过渡区重要的小尺度现象之一。双向喷流事件的光谱特征是强的展宽和非高斯形状。当双向喷流事件发生时,光谱像的红、蓝两翼分别或者同时明显增强,其相应的多普勒速度可达100 km·s^(-1)以上。双向喷流事件的平均... 太阳双向喷流事件是过渡区重要的小尺度现象之一。双向喷流事件的光谱特征是强的展宽和非高斯形状。当双向喷流事件发生时,光谱像的红、蓝两翼分别或者同时明显增强,其相应的多普勒速度可达100 km·s^(-1)以上。双向喷流事件的平均尺度约1 800 km,寿命约60 s。双向喷流事件出现在磁对消区附近,且其速度与当地的阿尔芬速度相当,普遍认为其产生机制为小尺度快速磁重联。对其系统、全面地研究始于SOHO时代。SOHO/SUMER具有高时空和谱分辨率、宽的谱线覆盖,其观测的光谱数据为探究双向喷流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光谱学诊断工具。双向喷流事件及其他过渡区小尺度现象的相互联系已被广泛研究,但双向喷流事件与日珥及其精细结构的关系研究还很少。文章通过SOHO/SUMER的SiⅢ谱线的定点观测,再现了爆发日珥演化的强度、多普勒速度和宽度演化图。通过SiⅢ谱线分析,找出宽度大于三个标准偏差的SiⅢ谱线,然后进行视像筛选出双向喷流事件,最终在爆发日珥中诊断出多个双向喷流事件,且大多数的双向喷流事件以准周期20 min重复出现在爆发日珥的中心区域。通过讨论,认为日珥中心磁流管之间的磁重联导致了双向喷流事件的重复出现,双向喷流事件产生的高速等离子体流可能是日面物质抛射的一部分,或是跟随日面物质抛射的太阳风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珥 双向喷流事件 紫外光谱
下载PDF
一个爆发日珥速度场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树华 梁红飞 +1 位作者 赵海娟 王琼珍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8,共7页
用"多云模型"光谱方法分析1991年3月5日喷泉状爆发日珥的Hα光谱观测资料,导出了该日珥视向速度的二维分布;通过速度场分析,我们探测到日珥喷射速度和旋转角速度随高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日珥的蓝移速度占绝对优势,速度变化范... 用"多云模型"光谱方法分析1991年3月5日喷泉状爆发日珥的Hα光谱观测资料,导出了该日珥视向速度的二维分布;通过速度场分析,我们探测到日珥喷射速度和旋转角速度随高度的分布,结果表明该日珥的蓝移速度占绝对优势,速度变化范围为8~110km/s,速度分布不均衡、不对称,日珥中部和底部速度较大、顶部速度较小;日珥南边缘的速度梯度比北边缘的更大;日珥的喷射除表现为上升运动外还显示出向着观测者的、平均速度约为50km/s的视向运动;该日珥的旋转角速度约为7×10-4rad/s,两者随高度的变化显示出相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速度场 光谱分析 速度场
下载PDF
冕洞和日珥的一些统计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堵锦生 杨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分析了太阳活动21周冕洞和日珥之间的一些统计关系.它们包括:冕洞数和日珥数;冕洞面积和日珥的总长度;冕洞和日耳环沿日面纬度的位置分布.
关键词 冕洞 日珥 太阳活动周 统计关系
下载PDF
1990年8月29日龙卷日珥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树华 李可军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1990年8月29日在太阳东边缘(E90;S12,NOAA/USAF6241)爆发了一个龙卷日珥,本文对这个龙卷日珥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分析和光谱诊断,结果表明:(1)龙卷日珥有规则地螺旋运动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日珥... 1990年8月29日在太阳东边缘(E90;S12,NOAA/USAF6241)爆发了一个龙卷日珥,本文对这个龙卷日珥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分析和光谱诊断,结果表明:(1)龙卷日珥有规则地螺旋运动上升,上升到最大高度后,日珥内物质无规则地纷纷下坠,这种螺旋运动可能是带电粒子漂移运动产生的电场与日珥内冻结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2)龙卷日珥形态快速变化,最后呈规则的环状结构;(3)龙卷日珥的形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体现了局部区域磁场结构的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磁场结构模型,对观测结果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耀斑 太阳活动
下载PDF
日珥上升运动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桂平 许敖敖 姚若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本文基于观测日珥上升运动与日冕物质抛射(CME)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我们对日珥动力学特征的理解,探讨了在背景场作用下,日珥上升时其上方盔状冕流的动力学演化规律;分析了1980年8月18日爆发日珥与对应的CME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 本文基于观测日珥上升运动与日冕物质抛射(CME)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我们对日珥动力学特征的理解,探讨了在背景场作用下,日珥上升时其上方盔状冕流的动力学演化规律;分析了1980年8月18日爆发日珥与对应的CME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缓慢上升的日珥只引起盔状冕流缓慢演化;(2)加速上升日珥的加速度和末速度的大小决定形成CME事件的激烈程度;(3)CME事件的能量可能来源于爆发日环释放的磁能.理论分析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上升运动 日冕 物质抛射
下载PDF
一个拱桥状爆发日珥的运动情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树华 占腊生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8,共7页
分析了1991年3月7日太阳东北边缘一个拱桥状爆发日珥上升、下降和半径膨胀的运动情况。该日珥的上升阶段和下降的开始阶段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比较迅速,而且基本是线性的变化,但在下降的结束阶段则比较缓慢,也基本是线性的变化。它的下降... 分析了1991年3月7日太阳东北边缘一个拱桥状爆发日珥上升、下降和半径膨胀的运动情况。该日珥的上升阶段和下降的开始阶段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比较迅速,而且基本是线性的变化,但在下降的结束阶段则比较缓慢,也基本是线性的变化。它的下降运动不仅受到重力作用自由下落,而且还受到不均匀的大气阻力,磁场等力的共同作用而下落。而速度,喷射出以后总的在逐渐减弱,上升阶段减弱较快。下降阶段初期有一次跳跃式的变化,先迅速减弱,然后又很快增加,在下降后期速度减弱较慢。日珥到达最大高度的时间比日珥半径膨胀到达最大尺度的时间早4min左右。上升下降速度最大时半径膨胀速度最小,而上升下降速度最小时半径膨胀的速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日珥 运动 半径膨胀 下降运动 大气阻力
下载PDF
日珥光谱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可军 丁有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日珥光谱分析是研究日珥的基本方法。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光谱分析理论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光谱分析方法以及光谱分析所得出的有关日珥物理参量的基本结果。
关键词 日珥 光谱分析 物理参量
下载PDF
1991年3月5日的喷泉状爆发日珥及视向速度分布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树华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5年第3期30-36,共7页
本文介绍了1991年3月5日一个与3N级光学耀斑伴生的喷泉状爆发日珥。用Hα线观测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共持续约50分钟时间,日珥的最大投影高度15.9万公里,视向速度分布表明,日珥主要以较大的速度向着观测者的运动,最... 本文介绍了1991年3月5日一个与3N级光学耀斑伴生的喷泉状爆发日珥。用Hα线观测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共持续约50分钟时间,日珥的最大投影高度15.9万公里,视向速度分布表明,日珥主要以较大的速度向着观测者的运动,最大速度每秒120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 太阳活动 视向速度 喷泉状爆发
下载PDF
日珥振荡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谢文彬 陈嘉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87,共21页
日珥振荡现象早在20世纪就被发现,是太阳上较常见的现象之一。由这一现象而发展出的珥震学方法,有助于得到日珥本身所处的磁结构及周围磁场环境的基本信息,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回顾了日珥振荡的发现和研究的历史过程,综述了日珥振... 日珥振荡现象早在20世纪就被发现,是太阳上较常见的现象之一。由这一现象而发展出的珥震学方法,有助于得到日珥本身所处的磁结构及周围磁场环境的基本信息,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回顾了日珥振荡的发现和研究的历史过程,综述了日珥振荡的一些基本性质及国内外对日珥振荡及珥震学方法的部分研究成果,并指出这一领域一些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珥振荡 暗条 日珥 珥震学
下载PDF
磁弧剪切动力学和日珥的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慕陶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46-59,共14页
日珥的观测显示存在着强的磁场剪切分量,本文研究了剪切在日珥形成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计算一个二维偶极势场当脚根受对称剪切后产生怎样的物理现象。作了三种情形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产生蘑菇状流动是个普遍规律,在某些条件下将形成弧... 日珥的观测显示存在着强的磁场剪切分量,本文研究了剪切在日珥形成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计算一个二维偶极势场当脚根受对称剪切后产生怎样的物理现象。作了三种情形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产生蘑菇状流动是个普遍规律,在某些条件下将形成弧顶凹陷。为了说明蘑菇流的物理起因,我们探讨了演化初期的线性渐近解。保留一阶量下导出了剪切速度W_z和磁场剪切分量B_x的解析解,对二维流动V_x,V_y求出了近似解:流的振幅随时间指数增长。对于弧顶凹陷,给于了定性的说明:磁浮力-(1/c)J_xB_x和形变阻尼力(1/c)J_zB_x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弧预变平凹陷,并把剪切区磁力线打开成为开场。弧顶凹陷是形成日珥的重要条件。冕弧加热量的略微减小,产生初始的热不稳定性,在凹陷处物质凝聚温度降低,弧脚根处因色球受蒸发而流入的物质沿管上升进入弧顶陷阱,加剧了热不稳定性,物质进一步变密,温度再降,最终形成了日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日珥形成 磁弧剪切 弧顶凹陷
下载PDF
跟踪记录的三次日珥现象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培强 何智宁 《科技风》 2017年第6期155-155,共1页
2014年10月15日、11月18日、2015年1月19日深圳市天文台在对日面进行了Hα波段跟踪观测时,记录到了三次有意思的日珥现象,存续时间短的仅25分钟,长的超过2小时,我们对三个日珥的高度特征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 日珥 日珥爆发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电流描述
18
作者 吴桂平 尹钊 许敖敖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0-388,共9页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论计算结果基本自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结构 日珥 电流演化
下载PDF
磁对消引起的日珥扰动
19
作者 刘伟 胡友秋 +1 位作者 夏利东 杨玉林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采用二维三分量理想磁流体力学模型,研究光球磁对消引起的日珥扰动.日珥下方光球表面的磁对消将磁通量向日珥传输,引起日珥内部磁通量和磁螺度增加.日珥的状态与所积累的磁通量(或磁螺度)有关.数值结果显示,如果日珥磁通的相对... 采用二维三分量理想磁流体力学模型,研究光球磁对消引起的日珥扰动.日珥下方光球表面的磁对消将磁通量向日珥传输,引起日珥内部磁通量和磁螺度增加.日珥的状态与所积累的磁通量(或磁螺度)有关.数值结果显示,如果日珥磁通的相对增量δF(或相应的磁螺度相对增量δH)较小,日珥只略微上升和膨胀,并不离开光球;而对于较大的δF或δH);日珥将脱离光球,悬浮在低层日冕中,在其下方形成垂直电流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磁场 日珥 磁对消 磁螺度
下载PDF
分层源函数与日珥谱线自反变
20
作者 李可军 钟树华 白金明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5年第2期12-18,共7页
日珥谱线自反变与源函数变化有关。本文利用分层源函数形式探讨了源函数变化形式与日珥谱线自反变的关系。结果发现,谱线发生自反变时,源函数只能向日珥内增加,理论上讲,中心源函数可以是边缘的>1.0~∞倍。
关键词 太阳 日珥 谱线理论 分层源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