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歌日译——以李白《将进酒》为例
1
作者 王雪纯 孙逢明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诗歌翻译连接两种不同的文化,译文诗歌是否为目标读者所接受至关重要。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研究重点聚焦于读者及其阅读接受活动和审美体验上。本文以李白《将进酒》的日语译本为例,对诗歌日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 诗歌翻译连接两种不同的文化,译文诗歌是否为目标读者所接受至关重要。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研究重点聚焦于读者及其阅读接受活动和审美体验上。本文以李白《将进酒》的日语译本为例,对诗歌日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诗歌日译 李白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网络流行语日译困境探源
2
作者 范紫瑞 李晓娣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在网络社交平台及各种在线活动中,广泛传播并被广大网民频繁使用的词或短语,其是当代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涉及领域广泛、表达方式多样、更新迅速,其日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的: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在网络社交平台及各种在线活动中,广泛传播并被广大网民频繁使用的词或短语,其是当代社会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涉及领域广泛、表达方式多样、更新迅速,其日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深入探讨当前网络流行语日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揭示日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网络流行语日译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2012—2022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及其日译,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日译现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网络流行语日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日译情况可知,直译和意译策略在网络流行语日译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的日译基本传达了网络语境中流行语的含义,但由于语言表达的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以及网络流行语本身的特性,译文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文章认为,应建立专门的中日网络流行语平行语料库,培育高水平的中日双语翻译人才,并加强中日两国翻译界的合作与交流,以提高网络流行语日译质量和规范化水平。这有助于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网络流行语日译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日译 困境 跨文化
下载PDF
试论时政文献日译中的文化语境——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四字格”为例
3
作者 王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文化语境是每个语言社团在各自的精神、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语言生态系统,是该语言社团特有的文化标记。继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国内外众学者曾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文化语境的本质问题。在当今的时政... 文化语境是每个语言社团在各自的精神、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语言生态系统,是该语言社团特有的文化标记。继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国内外众学者曾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文化语境的本质问题。在当今的时政文献翻译领域,文化语境因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已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四字格”翻译则是探究多元文化语境最合适的切入点。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对照“四字格”为例,探讨时政文献日译中四字格在文化语境等值、缺失和变异条件下的不同形式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时政文献日译 四字格 策略 等值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日译研究——以鲁迅作品为例
4
作者 曾凯潼 孙逢明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必定伴随着语言的沟通,而翻译作为沟通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在翻译中,通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原文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翻译文化负载词不仅...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必定伴随着语言的沟通,而翻译作为沟通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在翻译中,通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原文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翻译文化负载词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化,更是两种文化模式的转换。在翻译中妥善处理好文化负载词的译法,是跨文化交际正常进行的关键。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选取鲁迅作品的日译本为语料,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对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及注意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负载词 鲁迅 纽马克翻理论
下载PDF
对外话语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特色词四字格的日译考察——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语料库
5
作者 张桂丽 黄忠 +1 位作者 李念念 陈建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9,共11页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词四字格蕴含着汉语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是体现《政府工作报告》话语特点的重要载体。以2014年度至2023年度计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本与日译本为语料数据,对原...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词四字格蕴含着汉语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是体现《政府工作报告》话语特点的重要载体。以2014年度至2023年度计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本与日译本为语料数据,对原文本四字格进行有效界定和提取,按照多个典型分类进行标记,创建翻译实践应用平行语料库。基于语料库实证研究,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文本类型论和目的论,较系统地考察了四字格的日译特征。结果表明,四字格日译整体上呈现出形式构建趋向简化、最大限度保留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特征。共性特征体现了对外话语建设背景下的自塑形象。本研究构建的语料库平台可深化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四字格的日译实践是了解汉语文化价值与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特征、丰富高校翻译课程内涵、为对外话语建设储备人才的有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四字格 语料库翻 日译特征 对外话语
下载PDF
唱给未来的远古歌谣——世界文学视阈下大中华文库《诗经》日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昊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4-107,129,共5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外文出版社邀请松冈荣志教授复译《诗经》,目的在于激发古典的现代价值,延续文本的来世生命。本着“为未来日本一代而翻译”的理念,新译消解了注疏解读传统,着力挖掘古典作品新声,使之走下经学神坛,融入现...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外文出版社邀请松冈荣志教授复译《诗经》,目的在于激发古典的现代价值,延续文本的来世生命。本着“为未来日本一代而翻译”的理念,新译消解了注疏解读传统,着力挖掘古典作品新声,使之走下经学神坛,融入现代日本人的生活。在世界文学视域下,古典作品的现代化翻译尝试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正是《诗经》本体具有的生活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和哲学的深度支持后世的复译和多元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日译 现代性 世界文学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流行语的日译研究
7
作者 赖琳 薄红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3期22-25,共4页
流行词是一种新型词汇现象,反映了某个时期内人们关注的新现象或新思想。在中日交流频繁的今天,流行词也成为展示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但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如何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生动形象地将其进行翻译是译者面临的新... 流行词是一种新型词汇现象,反映了某个时期内人们关注的新现象或新思想。在中日交流频繁的今天,流行词也成为展示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但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如何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生动形象地将其进行翻译是译者面临的新课题。该文分析了流行词的特点,并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提出灵活采用直译、音译加注和意译的方法对流行词进行翻译,这些方法对流行语的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给流行词的日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研究流行词的翻译有助于日本民众了解中国社会,促进中日双方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文化 流行词 语境 关联理论 日译 方法
下载PDF
茶文化在渤海国历史资料日译中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8
作者 辛颖 刘诗裕 +1 位作者 陈文琳 李衍慧 《福建茶叶》 2023年第7期196-198,共3页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喝茶开始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历史上,渤海国茶和日本茶都是在此过程中从唐引进,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独特发展特色的综合茶文化。本文从渤海国史料日译“茶”的发音入手,为日本茶名,茶...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喝茶开始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历史上,渤海国茶和日本茶都是在此过程中从唐引进,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有独特发展特色的综合茶文化。本文从渤海国史料日译“茶”的发音入手,为日本茶名,茶谚语、茶同人民生活的联系等等,就日译茶文化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还从侧面展示了茶文化对日本人的生活起到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渤海国 历史资料 日译 内涵
下载PDF
政治文献日译的显化翻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治理”一词为例
9
作者 陈会林 何佳欣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2期76-79,共4页
作为政治文本中的高频词,“治理”一词含义抽象、意蕴丰富。基于语料库语言学手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治理”进行全数统计,并从显化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其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显化翻译策略可以将“治理”... 作为政治文本中的高频词,“治理”一词含义抽象、意蕴丰富。基于语料库语言学手法,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治理”进行全数统计,并从显化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其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显化翻译策略可以将“治理”一词的文化内涵明晰化,翻译层次感得以加强,有利于传播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显化翻译策略对含义丰富的政治文献高频词翻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献 日译 治理 显化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日译对意境传达作用探析
10
作者 王召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1-96,共6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质量会影响其意境传达,进而影响译作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从概念隐喻在整个语篇中是否依赖语境的视角,将概念隐喻分为语境独立型隐喻和语境依赖型隐喻,并从隐喻始源域的“多元性”视域对概念隐喻的日译进... 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质量会影响其意境传达,进而影响译作对外宣传的效果。本文从概念隐喻在整个语篇中是否依赖语境的视角,将概念隐喻分为语境独立型隐喻和语境依赖型隐喻,并从隐喻始源域的“多元性”视域对概念隐喻的日译进行分析,认为研究诗词中概念隐喻的日译可以促进译入语读者对原诗词的意境理解,更好地传达原诗词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概念隐喻 日译 意境传达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域下隐喻日译研究——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11
作者 修茸岑 《外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32-39,共8页
隐喻是语言的常态,能够消除译文读者的理解障碍。政治文献中隐喻的翻译对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明晰日本读者对中国政治文献日译本的接受效果,以接受理论为指导,对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隐喻... 隐喻是语言的常态,能够消除译文读者的理解障碍。政治文献中隐喻的翻译对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明晰日本读者对中国政治文献日译本的接受效果,以接受理论为指导,对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隐喻表达及其日译文进行研究。经分析,译者主要采取喻体移植、转换喻体、舍弃喻体、保留喻体四种日译策略。根据读者问卷调查,发现译文读者对于中日隐喻概念不同的隐喻表达中“保留喻体”的接受程度较低,提出译者应从关照读者和文本两个维度选择政治文献的隐喻日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隐喻日译 文读者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动漫特色词汇日译策略研究
12
作者 王召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6-72,共7页
由于动漫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等优势,不仅可以快速地形成强大阵容和有力效果的正面舆论,而且更有利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因此动漫特色词汇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观众对动漫作品的接受程度,继... 由于动漫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受众广、传播速度快、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等优势,不仅可以快速地形成强大阵容和有力效果的正面舆论,而且更有利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因此动漫特色词汇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观众对动漫作品的接受程度,继而影响我国特色文化的对外输出。该文以中国动漫特色词汇为语料,以接受美学的“读者地位”“期待视野”和“视域融合”理论为切入点,以国产动漫中的典型特色词汇的日语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采用定性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试论述研究原语文本的话语解构、译语文本的话语重构及原语与译语的语码转换,不仅可以提高中国动漫特色词汇日译的质量和目的语群体的接受度,而且还可以提升对外传播话语构建策略,优化传播路径,进而起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各国更好地展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中国动漫特色词汇 日译策略
下载PDF
再语境化视角下领导人用典日译的翻译迁移研究
13
作者 宋本超 《南方论刊》 2023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通过对习近平用典日译的考察,从再语境化的视角分析翻译迁移的过程。在用典日译的过程中,既要明确用典在原语境中的内涵,又需要从受众视角考察译入语的语境,通过“解释”“补偿”等翻译迁移的手段对译文进行注释,实现用典在新语境... 本文通过对习近平用典日译的考察,从再语境化的视角分析翻译迁移的过程。在用典日译的过程中,既要明确用典在原语境中的内涵,又需要从受众视角考察译入语的语境,通过“解释”“补偿”等翻译迁移的手段对译文进行注释,实现用典在新语境下的交际目的,避免受众对用典的误读和理解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语境化 习近平用典 日译 迁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文献能愿动词“要”的日译研究
14
作者 宋本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以能愿动词“要”的日译为切入点,自建《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日对译语料库,对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两个日译本中能愿动词“要”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原创政治文本为参照语料,对译本中出现的道义情态表达进行了对比。考察... 以能愿动词“要”的日译为切入点,自建《邓小平文选》(1975–1982)中日对译语料库,对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两个日译本中能愿动词“要”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原创政治文本为参照语料,对译本中出现的道义情态表达进行了对比。考察发现外文社译本和风媒社译本对于能愿动词“要”的翻译具有相同的倾向,但外文社译本更加倾向于使用道义情态表达,风媒社译本中能动情态表达和认识情态表达的使用比例更高,且风媒社译本中道义情态表达的使用比例更接近原创政治文本中的使用比例。源语的影响以及译者的选择导致了上述差异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政治文献 能愿动词“要” 日译
下载PDF
日译中文图书出版发展历程与启示
15
作者 房迪 丁懿楠 《传媒论坛》 2023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日译中文图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初期的探索阶段、以文学和历史地理译著为主导的“井喷式”发展阶段、“走出去”战略指导下的种类多元化发展阶段,现在则进入稳步中寻求新突破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日译中文图书的发... 日译中文图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初期的探索阶段、以文学和历史地理译著为主导的“井喷式”发展阶段、“走出去”战略指导下的种类多元化发展阶段,现在则进入稳步中寻求新突破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日译中文图书的发展,当下还需要面对和解决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受众群体相对固化以及日本出版业引进动力不足等诸多课题。日译中文图书承载和体现了中日两国自邦交正常化以来共同经历的时代特点和变化,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译中文图书 出版特点 发展历程 课题与启示
下载PDF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解析《蛙》的日译
16
作者 蔡鸿润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4期215-217,共3页
《蛙》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本文以吉田富夫翻译的日译版《蛙》为个案,尝试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探讨《蛙》的日译版的翻译方法和特点,探究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走... 《蛙》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本文以吉田富夫翻译的日译版《蛙》为个案,尝试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分析探讨《蛙》的日译版的翻译方法和特点,探究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行动者网络理论 《蛙》 日译
下载PDF
外宣材料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探究
17
作者 毕泽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活跃,用来进行国际交流和联系的外宣材料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外宣材料中占据数量较多,其翻译重要性、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活跃,用来进行国际交流和联系的外宣材料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外宣材料中占据数量较多,其翻译重要性、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皆有别于其他词汇。该文在探讨外宣材料中文化负载词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日译原则、日译策略及影响日译效果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在对外宣传日译过程中消除更多障碍,达到准确、得体、顺畅传播中国特色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材料 文化负载词 日译策略
下载PDF
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金萍 肖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倡导异化的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中的异质性特征。本文通过考察日本对古汉语文献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模式证明解构主义翻译原则在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说明日本之所以能够及时吸收外来...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倡导异化的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中的异质性特征。本文通过考察日本对古汉语文献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模式证明解构主义翻译原则在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说明日本之所以能够及时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国文化,正是解构主义翻译原则的历史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古汉语文献 日译模式 异化的翻
下载PDF
景点中的日译规范问题———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丹 翁丽霞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在肯定了杭州旅游事业大发展的同时,总结了杭州市景点中有个别的日语翻译的不规范现象,指出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以及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就此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希望对日语的规范翻译能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细则 景点 杭州市 日译规范问题
下载PDF
孤岛中一面鲜艳的旗帜——《每日译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光仁 汪幼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日译 新闻检查 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抗战 新闻舆论 孤岛 国民党 中国抗战争 公共租界 毛泽东《论持久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