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课一诗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传志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9,共8页
日课一诗源于宋前。杜甫的纪行诗、元稹学诗时的日课、白居易日记性质的闲适诗,都是日课一诗的源头。梅尧臣大力践行日课一诗法,将创作诗歌作为穷士的精神追求,使其诗题材、风格、手法等方面出现诸多新变,直接开启宋诗面貌。苏轼明确肯... 日课一诗源于宋前。杜甫的纪行诗、元稹学诗时的日课、白居易日记性质的闲适诗,都是日课一诗的源头。梅尧臣大力践行日课一诗法,将创作诗歌作为穷士的精神追求,使其诗题材、风格、手法等方面出现诸多新变,直接开启宋诗面貌。苏轼明确肯定梅尧臣日课一诗之举,提高日课一诗的意义,胡仔、刘克庄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陆游笃好梅诗,自觉践行日课一诗,将之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表现出与梅尧臣等人不同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课一诗 梅尧臣 苏轼 陆游
原文传递
论陆游诗歌中“矛盾”的自我形象 被引量:1
2
作者 巢彦婷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6-203,共8页
陆游诗中的自我形象存在多方面的矛盾,极短时间内个人形象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陆游创作中的这一现象十分突出,在文学史上可谓仅见。作为创作主体的陆游,思想复杂而难以自洽,性格直露而情绪化。创作过程中,陆游"书触目"和"... 陆游诗中的自我形象存在多方面的矛盾,极短时间内个人形象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陆游创作中的这一现象十分突出,在文学史上可谓仅见。作为创作主体的陆游,思想复杂而难以自洽,性格直露而情绪化。创作过程中,陆游"书触目"和"日课一诗"的创作方式导致诗材的匮乏和诗歌的平淡,促使他在诗歌中注入丰富而多变的感情,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使诗歌产生变化,避免重复和呆板。一方面,陆游诗歌中个人形象的突出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其诗歌的信服力。另一方面,矛盾而立体的陆游形象也直接体现了陆游丰富的情感,使陆游的诗更能以情动人。认识陆游诗歌的这一特质,对于解读陆游的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个人形象 日课一诗 “为文注情” 夸张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