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地磁脉动日食效应探讨甚低纬Pc3-4地磁脉动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德驹 陈斯文 周国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 在3次日食期间,利用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地面站进行的地磁脉动观测资料,分析了Pc3-4地磁脉动的南北分量(H)和东西分量(D)在H-D平面内矢端图主轴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观测点纬度低于日全食带纬度时,H-D矢端图主轴有90°相移现象;当观测点纬度高于日全食带纬度时,则无这种现象.由此我们推测,甚低纬区和从低纬到甚低纬过渡区Pc3-4地磁脉动可能主要是过滤机制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纬 磁脉动源 日食效应 过滤机制
下载PDF
中层大气的日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泽荣 沈力 李文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利用 LF 无线电波传播实验所得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日食期间 LF 天波的相位和振幅都有明显的日食效应,特别是振幅呈现周期性的衰减型振荡。同时,还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在理论上计算了日食引起的中层...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利用 LF 无线电波传播实验所得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日食期间 LF 天波的相位和振幅都有明显的日食效应,特别是振幅呈现周期性的衰减型振荡。同时,还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在理论上计算了日食引起的中层大气扰动。计算表明:在60公里左右,由于热效应产生一个径向速度为31米/秒并向着日食带主食区运动的空气扰动;而在70~80公里处,空气扰动却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这些高度上的日食效应主要表现为电离特性的扰动,食甚时这个高度主食带的电离率只有日食前的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波传播 日食效应
下载PDF
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的验证与应用
3
作者 孙保沭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51-59,共9页
本文利用黄河三门峡站的径流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进行了验证。指出了该理论在长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在天文学与水文学的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关键词 日食效应 长期水文预报 统计检验
下载PDF
论水旱灾害的发生与日食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得秀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3年第1期13-22,共10页
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对水旱灾害的记载有极为久远的记录。殷墟甲骨文中即有雨旱的卜辞。周书:“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在历代史书上亦都有大水、大旱的记载,散存于各地的碑、... 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国对水旱灾害的记载有极为久远的记录。殷墟甲骨文中即有雨旱的卜辞。周书:“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在历代史书上亦都有大水、大旱的记载,散存于各地的碑、碣、洪痕刻字亦极为丰富,长江上游自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即有洪痕刻字。明代以后各地方志及现存的明清故宫档案中记载更为详细。 旱灾与水灾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都可能有旱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效应 沙罗周期 水旱灾害 热力机 大气环流 赤道 中心食 灾害性天气 太阳幅射 近极地区
下载PDF
一次日食电离层效应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2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叶公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303,共8页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 用120°E经度链附近台站电离层垂测资料和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探讨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在日食条件下只考虑日食区计算太阳EUV辐射减少.模式结果显示:(1)日食期间较低高度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电子浓度跟随食分迅速变化,在食甚后浓度减少达到最大。较高高度电离层对日食响应延迟.(2)低纬地区日食日f_0.F_2比控制日低,而h_mF_2比控制日高.在低纬度地区日食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3)赤道附近h_mF_2食甚后有一突变,出现日食F_1.5层。(4)食甚后海口纬度附近F层受日食影响持久,而f_0F_2在赤道附近出现第2次下降.最后对低纬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日食电离层效应 低纬电离层 电离层理论模式
下载PDF
磁赤道异常区的日食电离层效应
6
作者 何友文 孙宏林 苗卫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84-189,共6页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环食期间,广州、海南和中坜站日食电离层效应观测结果证实:日食期间,"喷泉"效应所致的"驼峰"有南移和不变两种情况;f0F2总是存在日食日值持续增大,以致有时出现大于控制日值的情况.作者对磁赤道异常区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和电动力学特征作了定性讨论,再次肯定:全(环)食带位置是关键因素,它将对空间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沿场双极扩散和"喷泉"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磁赤道异常区 "喷泉"效应 沿场扩散
下载PDF
日食形成旱涝的耗散结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得秀 赵文桐 《灾害学》 CSCD 1991年第3期89-93,共5页
本文以大气长波形成的耗散结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日食激发大气长波的机理,从而得出日食是形成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干旱 水灾 日食效应 耗散结构理论
下载PDF
1997年3月9日漠河日全食地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忠孝 高金田 任熙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4,共8页
对 1 997年 3月 9日的漠河日全食以及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境内的日偏食地磁效应作了详尽地分析 ,得到了分布广泛的日食地磁效应 .其特征表现为 ,日食期间 H分量呈下降变化 ,其变化幅度沿纬度呈对称分布 ,中心约位于 3 3°N处 .
关键词 日全食 日食地磁效应 1997年 漠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