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北部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生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岳健平 李有骞 杨石霞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8,共10页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得益于相关考古遗存的大量发现与研究系统开展,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旧-新石器过渡及相关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中国东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吉...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得益于相关考古遗存的大量发现与研究系统开展,我国华南、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旧-新石器过渡及相关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中国东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其地理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石器技术 早期陶器 文化适应
原文传递
云南怒江流域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 被引量:4
2
作者 阮齐军 杨博 束永平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3,90,共10页
云南怒江流域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主要分布于怒江中下游地区,以保山塘子沟遗址为代表,目前共发现遗址和地点共计十余处,在时代上属于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怒江流域发现的这些旧-新过渡阶段遗存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和区... 云南怒江流域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主要分布于怒江中下游地区,以保山塘子沟遗址为代表,目前共发现遗址和地点共计十余处,在时代上属于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怒江流域发现的这些旧-新过渡阶段遗存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和区域性表现明显。在石器工业上砾石石器和小石片石器并重发展,并形成以陡刃砍砸器、研磨器、穿孔石器和中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组合的石器文化面貌。另外,这些遗存中还发现数量众多且类型丰富的骨角牙制品,形成石骨并重的文化面貌。相关证据显示,怒江流域旧-新过渡阶段的古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充分利用,表现出广谱化的维生手段和生计方式,以及以狩猎、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与华北、华南和东南亚地区的同时代遗存相比较,云南怒江流域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阶段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面貌和旧-新过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怒江流域 塘子沟遗址 骨角牙制品 和平技术复合体
原文传递
黄河中游山西吉县冯家坡遗址发掘简报
3
作者 宋艳花 申如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1-389,共9页
冯家坡遗址是山西吉县境内黄河中游一级阶地的一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2021年,在面积3 m2、厚约0.15 m的地层中,我们发掘出342件石制品和130件动物骨骼。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他为燧石、石英、砂岩和变质岩;类型包... 冯家坡遗址是山西吉县境内黄河中游一级阶地的一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2021年,在面积3 m2、厚约0.15 m的地层中,我们发掘出342件石制品和130件动物骨骼。石制品原料以石英岩为主,其他为燧石、石英、砂岩和变质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碎屑、细石叶和石器;石器类型丰富,中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端刮器、砍砸器和研磨石等;另外,还有使用过的石片和断片;打片和加工以锤击法为主,也使用了压制法,未见砸击技术。动物骨骼破碎,且多被钙质裹覆;只能辨识出鹿科和牛科动物的牙齿碎片;有4件碎骨表面尚保留清晰切割痕迹。遗物中较多的碎屑,表明未经较远距离搬运,属于原地埋藏。文化层中动物骨骼AMS 14C测年数据约11.5~10.7 kaBP cal,正好处于新仙女木冰阶后的气候迅速回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冯家坡 石器 石器 旧-新石器时代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华北细石器及人群与社会变迁
4
作者 冯玥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7,共14页
前言从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特征的旧石器时代走向以农业定居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1].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石器 气候波动 人群迁徒
原文传递
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7
5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0 位作者 曲彤丽(发掘/执笔) 陈宥成(发掘/执笔) 张松林(领队/执笔) 顾万发(执笔) 汪松枝(发掘/执笔) 王幼平(领队/执笔) 阮齐军(发掘) 王文婷(发掘) 赵静芳(发掘) 高霄旭(发掘) 曲彤丽(发掘)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5,F0002,共9页
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度的发掘发现了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堆积,出土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动物遗存以及人工搬运石块等丰富文化遗存。下文化层中的第6层尤为重要,年代约距今10500~10300年,记录了人... 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度的发掘发现了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堆积,出土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动物遗存以及人工搬运石块等丰富文化遗存。下文化层中的第6层尤为重要,年代约距今10500~10300年,记录了人类在遗址上制作石器、屠宰和加工动物资源以及处理木材的活动,展现出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细石器技术的发展、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等新的、更加复杂技术的出现,以及人群流动性的降低,为探讨中原地区史前技术、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群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新的考古学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家沟遗址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石器 磨制石器 早期陶器 动物遗存
原文传递
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6
作者 赵娜 王建平 郭明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7-1310,共14页
兴隆遗址是长城以北裕民文化分期研究的重要遗址。作为坝上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遗物最丰富、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的遗址,其年代的确定不但有助于厘清古人类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时代,而且对研究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及其... 兴隆遗址是长城以北裕民文化分期研究的重要遗址。作为坝上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遗物最丰富、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的遗址,其年代的确定不但有助于厘清古人类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时代,而且对研究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兴隆遗址发掘后,虽然其新石器文化层已通过C方法进行了测年,但其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文化层尚未进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在地层结构划分基础上,对兴隆遗址的TG01探沟的G5剖面(42°N,115°E;海拔高度为1398 m;剖面研究深度为106~361 cm)进行采样,共采集有11个沉积物样品,提取出粗颗粒(90~125μm)和细颗粒(4~11μm)两个粒级的石英,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对兴隆遗址探沟的不同文化层位进行年代测定,建立了兴隆遗址的整体年代框架。通过对两种粒级的石英的释光年代比较,得出细颗粒石英的所测年龄高于粗颗粒石英,高出年龄约为600~2000年左右,这可能是沉积过程的不完全晒退导致的。且基于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年龄与C年龄之间良好的一致性,认为粗颗粒石英的光释光年龄更加可信;并首次确定了兴隆遗址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文化层的光释光年龄为距今13.4±1.8~10.7±0.9 ka(以粗颗粒石英样品的年代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粗颗粒石英 细颗粒石英 兴隆遗址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
原文传递
History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2
7
作者 ZHANG DongJu DONG GuangHui +4 位作者 WANG Hui REN XiaoYan HA PiPu'u QIANG MingRui CHEN Fa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65-1778,共14页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consider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region. By reviewing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e propose that the first people on the plateau initially spread into the He-Huang region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n moved to the low elevatio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perhaps subsequently to the entire plateau. This process consisted of four stages.(1) During the climatic amelioration of the Last Deglacial period(15–11.6 ka BP), Upper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ith a developed microlithic technology first spread into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2) In the early-mid Holocene(11.6–6 ka BP), Epipaleolithic micr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astern plateau and spread southwards to the interior plateau, possibly with millet agriculture developed in the neighboring low elevation regions.(3) In the mid-late Holocene(6–4 ka BP), Neolithic millet farmers spread into low elevation river valleys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plateau areas.(4) In the late Holocene(4–2.3 ka BP), Bronze Age barley and wheat farmers further settled on the high elevation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especially after 3.6 ka BP.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all of the reported Paleolithic sites earlier than the LGM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eed furthe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Human mi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