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东地区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军亮 肖永军 +2 位作者 张俊锋 林武 栾守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3,共7页
针对柴东地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分布复杂、原始沉积分布认识不一等问题,充分利用侏罗系野外露头勘查、钻井(孔)、地震等成果资料,通过露头引层、钻井(孔)标定地震以及地震相、低速异常识别等技术手段,明确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 针对柴东地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分布复杂、原始沉积分布认识不一等问题,充分利用侏罗系野外露头勘查、钻井(孔)、地震等成果资料,通过露头引层、钻井(孔)标定地震以及地震相、低速异常识别等技术手段,明确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残余地层分布规律;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岩心描述,系统研究早、中侏罗世地层沉积特征和充填演化规律,结合中新生代盆—山演化关系,恢复研究区早、中侏罗世古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柴东地区下侏罗统仅分布于红山凹陷,分布面积约为640 km2;中侏罗统分布于红山—小柴旦、尕西—鱼卡、霍布逊和德令哈等6个残留凹陷,尕丘、大柴旦、欧南等凹陷不发育中、下侏罗统。柴东地区早侏罗世表现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主要物源来自北方的祁连山,次要物源来自南侧的柴南隆起;中侏罗世处于拗陷沉积阶段,表现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的水进半旋回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沉积充填 分布规律 生烃凹陷 柴东地区
下载PDF
晋东北侏罗纪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充填记录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振宏 董树文 渠洪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中国中东部乃至东亚地区构造活动的重要时期,发生了构造变形、岩浆-成矿、气候环境突变等一系列重大的构造事件,被称为"燕山运动",但对于其启动时限的认识却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以晋东北侏罗纪盆地为研...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中国中东部乃至东亚地区构造活动的重要时期,发生了构造变形、岩浆-成矿、气候环境突变等一系列重大的构造事件,被称为"燕山运动",但对于其启动时限的认识却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以晋东北侏罗纪盆地为研究对象,在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划分和重矿物组合特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层位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详细刻画了这期构造事件启动的具体时限。研究认为,中侏罗统云岗组(J2yg)底部砾岩沉积时期,沉积序列由早期的湖进序列向湖退序列转换,碎屑岩的成分由早期的以石英、长石为主过渡为以长石、岩屑为主,重矿物组合由早期的以锆石为主过渡为以石榴子石为主,预示着侏罗纪构造活动进入了启动阶段。通过下侏罗统永定庄组(J1y)火山碎屑岩的年龄(179.2±0.79)Ma和中侏罗统云岗组(J2yg)顶部凝灰质碳酸盐岩年龄(160.6±0.55)Ma的制约,推测中侏罗统云岗组(J2yg)底部砾岩沉积时间大约为168 Ma,这个时间代表了侏罗纪构造活动(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限。该成果在沉积学方面为燕山运动的起始时限提供了新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早中侏罗世 沉积旋回 重矿物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4
3
作者 施璐 郑常青 +3 位作者 唐振 秦涛 马国祥 郝晓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09-310,共2页
近年来蒙古国和我国境内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花岗岩和成矿作用的研究(Badarch et al.,2002;陈志广等,2010;唐杰等,2014;曾维顺等,2014)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在早中生代存在向南的俯冲,向南俯冲作用影响了中国东北额尔古纳地块中... 近年来蒙古国和我国境内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花岗岩和成矿作用的研究(Badarch et al.,2002;陈志广等,2010;唐杰等,2014;曾维顺等,2014)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在早中生代存在向南的俯冲,向南俯冲作用影响了中国东北额尔古纳地块中的早中侏罗世花岗岩的产生(Wu et al.,2011),但是这种影响能否向南一直延伸到兴安地块之上仍然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早中侏罗世 花岗质岩石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研究——来自地质浅钻岩芯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曾胜强 王剑 +4 位作者 陈文彬 付修根 宋春彦 孙伟 王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1244,共14页
位于羌塘盆地东部的羌资-16井首次在羌塘盆地钻遇了完整的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地层,清晰的记录了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沉积环境转变。本文在对羌资-16井岩芯的野外详细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在该区实施的羌资-... 位于羌塘盆地东部的羌资-16井首次在羌塘盆地钻遇了完整的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地层,清晰的记录了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沉积环境转变。本文在对羌资-16井岩芯的野外详细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在该区实施的羌资-7井和羌资-8井资料,综合分析了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过渡时期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上三叠统地层主要包括波里拉组、巴贡组和鄂尔陇巴组,分别形成于局限台地、三角洲和火山喷发环境,标志着羌塘盆地前陆盆地演化结束和新一轮裂谷盆地的开启。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底部紫红色底砾岩沉积代表了裂谷盆地开启后的初始沉积,形成于河流沉积环境,而后随着南部海水侵入,逐渐过渡为陆缘近海湖沉积环境。总体上,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羌塘盆地东部表现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的消亡→裂谷盆地的开启→裂谷盆地早期充填的演化过程。晚三叠世诺利期开始(~220 Ma),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海相沉积结束,逐渐向早中侏罗世陆相沉积转变,开始了羌塘侏罗纪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羌资-16井 沉积环境转变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
下载PDF
济阳坳陷早中侏罗世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振中 陈世悦 姜佩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8-744,共7页
对济阳坳陷早中侏罗世大量的岩心、测井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中侏罗世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是:(1)纵向上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河流相;(2)具有较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多种层理类型发育的三角洲相;(3)具有低成分成... 对济阳坳陷早中侏罗世大量的岩心、测井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中侏罗世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是:(1)纵向上呈粒度向上变细的河流相;(2)具有较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多种层理类型发育的三角洲相;(3)具有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的杂乱堆积的扇三角洲相;(4)杂色泥岩和生物钻孔发育的滨浅湖亚相;(5)黑色泥岩及大量植物化石发育的湖湾亚相;(6)多层薄煤层发育的沼泽相。受北西向断层的控制,这一时期研究区为一相互分割的山间盆地,湖盆范围时大时小,湖水深度不断变化,总体来说湖水较浅,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山间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伟 周晓星 +1 位作者 武富礼 赵思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4,145,共4页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体,发育河道砂坝、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同时以延长组长1、长2残余地层厚度的分布,恢复了前侏罗系的古地貌特征。研究表明,富县组的巨厚砂层是下部过剩压力的泄压口,是下部油气向延安组地层运移的通道;延10、延9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河道砂体为油气富集的有利沉积相带,三角洲平原煤系沼泽为其良好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白河区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油气运聚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延安组软沉积物变形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冷丹凤 田坤 +1 位作者 王彩霞 师学耀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5期454-460,418,共8页
古地震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盆地演化中具有指示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岩心描述和野外调查过程中,于定边西南部DT3522井、安塞延河剖面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包括液化作用相关的枕状层、液... 古地震相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盆地演化中具有指示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活动的作用.在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岩心描述和野外调查过程中,于定边西南部DT3522井、安塞延河剖面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包括液化作用相关的枕状层、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泥火山,以及负载构造、球枕构造等9种变形构造.通过软沉积物变形层位对比,变形特征研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7油层组沉积末期,发生了3期古地震活动,且呈现地震强度先弱后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早中侏罗世 延安组 软沉积物变形 古地震 陕西省
下载PDF
辽宁田师傅早中侏罗世植物群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少林 张武 《国土资源》 1990年第3期212-237,共26页
田师傅植物群系我国北方典型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之一,产自辽宁本溪田师傅盆地及风城赛马-(?)阳盆地的下侏罗统长梁子组、中侏罗统大堡组及三个岭组。该植物群由34属77种植物组成。本文通过含植物化石地层剖面简介阐明化石的产地和层位,... 田师傅植物群系我国北方典型的早中侏罗世植物群之一,产自辽宁本溪田师傅盆地及风城赛马-(?)阳盆地的下侏罗统长梁子组、中侏罗统大堡组及三个岭组。该植物群由34属77种植物组成。本文通过含植物化石地层剖面简介阐明化石的产地和层位,对以往的化石名单进行修订,对部分重要化石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师傅 早中侏罗世 植物群
下载PDF
湘南早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化学特征、构造背景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汪洋 《北京地质》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根据岩石化学特征 ,湘南地区早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按Frost等 ( 2 0 0 1 )的定义 ,这些岩石为镁质的钙碱质 碱钙质花岗岩类 ,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弧环境 ,而非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湘南 1 72... 根据岩石化学特征 ,湘南地区早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按Frost等 ( 2 0 0 1 )的定义 ,这些岩石为镁质的钙碱质 碱钙质花岗岩类 ,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是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弧环境 ,而非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湘南 1 72~ 1 81Ma的花岗闪长岩可能代表了燕山运动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之下俯冲的起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 花岗闪长岩 岩石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早中侏罗世
下载PDF
天山北缘及邻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慧 张培河 +1 位作者 靳秀良 武彩英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通过对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地震、地热、煤级及其时空分布、煤层埋深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天山北缘及其邻区早中侏罗世大范围分布的低级烟煤主要由深成变质作用形成,深成变质作用具普遍性。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局部发育的中级烟煤是在... 通过对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地震、地热、煤级及其时空分布、煤层埋深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天山北缘及其邻区早中侏罗世大范围分布的低级烟煤主要由深成变质作用形成,深成变质作用具普遍性。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局部发育的中级烟煤是在深成变质基础上,叠加了高温气液热变质作用而形成。属于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一种模式,也是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煤变质的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缘 早中侏罗世 煤级 变质 高温气液
下载PDF
库车坳陷西段北部单斜带早中侏罗世沉积相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强 秦明宽 +6 位作者 黄少华 杨烨 李娟 刘章月 何中波 郭强 宋继叶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库车坳陷西段北部单斜带为向南倾的构造单斜带,早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河-湖碎屑沉积体。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阿合组、阳霞组和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为灰色含煤岩系,是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层位。通过实测剖面、钻孔分析,识别出5类沉积相:辫... 库车坳陷西段北部单斜带为向南倾的构造单斜带,早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河-湖碎屑沉积体。下侏罗统塔里奇克组、阿合组、阳霞组和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为灰色含煤岩系,是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层位。通过实测剖面、钻孔分析,识别出5类沉积相: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沼泽、湖。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砂体发育,隔水层稳定,泥-砂-泥结构好,为砂岩型铀成矿有利相带;辫状河隔水层不发育,泥-砂-泥结构差,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沼泽、湖砂体不发育,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北部单斜带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辽西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推覆体以下发现早中侏罗世优质烃源岩新地层
12
作者 孙求实 宗文明 +4 位作者 王斯佳 孙守亮 李永飞 郜晓勇 张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5-1294,共10页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辽西牛营子凹陷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为中新元古界。由于构造抬升等因素,该凹陷地表未见辽西其他盆地出露的重要油气勘探层系—侏罗系北票组。【研究方法】本次通过辽凌地1井钻探,在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辽西牛营子凹陷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为中新元古界。由于构造抬升等因素,该凹陷地表未见辽西其他盆地出露的重要油气勘探层系—侏罗系北票组。【研究方法】本次通过辽凌地1井钻探,在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下发现了一套厚层暗色泥岩,对其岩性及孢粉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并与辽西北票盆地实测的三宝四坑剖面北票组进行岩性组合对比。【研究结果】证实辽凌地1井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以下厚层泥岩为侏罗系北票组。【结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表明,该泥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的特点,是值得关注的优质烃源岩。该套厚层暗色沉积地层的发现表明侏罗系北票组是牛营子凹陷新的勘探层系,这一认识为研究辽西地区构造演化、油气地质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厘定 牛营子凹陷 北票组 侏罗世 油气勘查工程 辽宁西部
下载PDF
陕南早中侏罗世勉县群植物组合面貌
13
作者 杜美利 杨建业 +1 位作者 雒昆利 陈练武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勉县群为陕南勉县至紫阳一带早中侏罗世陆相含煤沉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即洪水沟组、沔水组、堰河组.该群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是典型的南方型Ptilophyllum—Coniopteris植物群。根据沉积特征及植... 勉县群为陕南勉县至紫阳一带早中侏罗世陆相含煤沉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即洪水沟组、沔水组、堰河组.该群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是典型的南方型Ptilophyllum—Coniopteris植物群。根据沉积特征及植物化石分布规律分析,勉县群三个组的形成时代依次为: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中侏罗世。有趣的是,在沔水组中下部发现了有花植物中华木兰(Magnoliamiocenila),为研究被子植物早期起源历史提供了一份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植物组合 被子植物 陕西
下载PDF
河北省蔚县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聚煤规律研究
14
作者 徐士陆 孔玉梅 《中国科技信息》 2019年第10期79-80,共2页
早、中侏罗世下花园组含煤建造是河北省又一重要的成煤期,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尚义~平泉断裂带以南,常含较为稳定的可采煤层。其中,以蔚县含煤盆地为中生代含煤建造与内陆盆地生成与演化的代表。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含煤盆地 河北省 聚煤规律 蔚县 含煤建造 下花园组 可采煤层
下载PDF
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15
作者 来鹏 魏聚瑞 杜世涛 《内江科技》 2020年第5期75-75,77,共2页
本文以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煤田勘探资料、石油地质及研究成果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岩相古地理背景重建、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含煤层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讨论整个吐哈盆地的沉积... 本文以吐哈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充分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煤田勘探资料、石油地质及研究成果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岩相古地理背景重建、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含煤层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讨论整个吐哈盆地的沉积环境与沉积展布特征,并对沉积演化及聚煤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合理确定吐哈盆地煤炭资源提供帮助,为聚煤规律和煤田有利区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沉积演化 八道湾组 侏罗世三工河组 水下三角洲 早中侏罗世
下载PDF
闽西-赣南早-中侏罗世盆地及其火成岩特征 被引量:55
16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3 位作者 余心起 王彬 谭正中 孙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先后经历了近S-N向水平挤压(T_3-J_(1E)),S-N向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J_(1L)-J_2),SE-NW向挤压(K_1)和近E-W向挤压、S-N向伸展(K_2)等复杂的演化过程。早-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颗粒锆石U-Pb 年龄值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 流纹岩具有高的SiO_2、Al_2O_3、K_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 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N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城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挤压造山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陆相盆地 -侏罗世 构造环境 闽西-赣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碎屑锆石LA-ICP-MS定年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红格 刘池洋 +6 位作者 王海然 高少华 李蒙 卓鱼周 乔建新 张孙玄琦 蒋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安期地层分布广泛,其周缘同期地层分布零星,不同地区岩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该时期的盆地沉积边界和物源属性还存在争议。文中利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西北部不同地区延安期的物源时...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安期地层分布广泛,其周缘同期地层分布零星,不同地区岩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该时期的盆地沉积边界和物源属性还存在争议。文中利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西北部不同地区延安期的物源时代和性质。本次在贺兰山和桌子山地区共测试锆石年龄210个,获得193个有效的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贺兰山地区大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有环带结构,且具左倾式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大部分Th/U值大于0.4,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锆石年龄绝大部分为古生代(集中于二叠纪),其次为元古宙。桌子山地区碎屑锆石具有与贺兰山相似的阴极发光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但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差别较大。其中大部分锆石年龄(66.7%)分布于新太古代—元古宙(集中于元古宙),其次为二叠纪(22.7%)和早—中三叠世(10.6%)。通过与周缘古老地层的年龄对比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的沉积物源,贺兰山地区可能主要来自其西侧的阿拉善地块海西期岩浆岩,其次为西北部元古宙岩浆岩和变质岩(贺兰山群);桌子山地区可能主要为其西北部元古宙岩浆岩和变质岩,其次为海西期岩浆岩和早—中三叠世岩浆岩。早—中侏罗世延安期西缘贺兰山地区和桌子山、磁窑堡等地区的物源年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然存在差异,需要借助于岩石学和沉积学方面的证据进一步精细刻画其物源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世延安期 碎屑锆石年龄分布 沉积物源 元古宙岩浆岩变质岩 海西期岩浆岩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早-中侏罗世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成因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仰春 张克信 +6 位作者 吴淦国 肖庆辉 杨晓平 张达 赵焕利 韩振哲 刘旭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29,共13页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为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各岩体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平均0.704668)和正εNd(t)(1.3837~3.10652)值特点,包体发育针柱状角闪石和空心磷灰石,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各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花岗质岩浆主要是从地幔中分离出的新生地壳和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相互混合形成的。通过区域动力学分析,认为本区大陆地壳生长可能经历了2个连续过程,首先是晚古生代造山期后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区域上大范围三叠纪沉积记录的缺失说明此时应是北方造山带强烈的造山时期,这一机制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造山有密切联系,之后岩石圈板块拆沉,并导致先存新生地壳和原有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可能是引起本区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世 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 陆壳生长方式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
下载PDF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院冬 车继英 +3 位作者 吴大天 许逢明 赵君 李士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9-1137,共19页
通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西北部白石砬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查明该地区存在一套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为组合的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171.1±1.3)、(173.9±3.9)、(178.3±1.5... 通过对出露于小兴安岭西北部白石砬子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查明该地区存在一套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为组合的花岗岩,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171.1±1.3)、(173.9±3.9)、(178.3±1.5)和(169.1±6.2)Ma的岩体侵位年龄,证明其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判别该花岗岩组合具有高Al_2O_3型T_1T_2G_1花岗岩特征,整体具有富硅、富铝,钠质,贫铁、镁、钛,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富集Rb、Ba、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Eu具有轻微负异常的特点,与安第斯I型花岗岩具有相似性。其低Sr/Y值、(La/Yb)N值,弱或无负δEu异常等特征反映源区残留相矿物以角闪石、辉石为主,有少量斜长石,石榴石可能有少量残留。岩体露头有闪长质岩浆与英云(花岗)闪长质岩浆两种不完全机械混合的现象,反映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源区。另外,岩体不规则侵入元古宙地层(兴华渡口群和落马湖群)和岩浆中残留有大量早期捕获锆石,说明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综合研究认为,该早—中侏罗世TTG岩浆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作用密切相关,反映侏罗纪蒙古—鄂霍茨克洋存在向南侧微陆块的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西北部 侏罗世 TTG花岗岩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俯冲作用
下载PDF
广东惠来地区早—中侏罗世桥源组海平面相对升降及构造背景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中杰 程日辉 +2 位作者 王嘹亮 张莉 李飞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6-975,982,共11页
惠来葵潭地区早—中侏罗世桥源组以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为主。对样品进行全岩分析和ICP-MS微量元素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反映的古盐度高低与古水深的深浅变化受海平面变化升降影响,具正相关。利用反映古盐度和古水深的m值、Sr/Ba、C... 惠来葵潭地区早—中侏罗世桥源组以海相和过渡相沉积为主。对样品进行全岩分析和ICP-MS微量元素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反映的古盐度高低与古水深的深浅变化受海平面变化升降影响,具正相关。利用反映古盐度和古水深的m值、Sr/Ba、Ca/Mg、B/Ga和Rb/K曲线编制了桥源组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桥源组显示2次海侵的沉积旋回,海侵发生在桥源组中下部和中上部时期。对样品进行ICP-MS稀土元素分析和砂岩矿物成分分析,根据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和La/Yb-∑REE源岩判别图解判断,桥源组源岩主要来自上地壳的沉积岩、玄武岩和花岗岩。根据Dickinson图解、Zr-Th、La-Th-Sc、Th-Co-Zr/10判别图解和稀土元素特征值综合分析,构造背景为弧后挤压盆地,具有大陆岛弧的特性,但少有被动大陆边缘成分。物源来自于火山弧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来地区 侏罗世 桥源组 海平面变化 元素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