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术中低体温现况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曾迪 蒙思 +2 位作者 张红娟 陈艳芳 梁曼莉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4131-413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术中低体温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输血情况、手... 目的:探讨分析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术中低体温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是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针对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措施实施干预,以减少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术中体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香红 涂满梅 +2 位作者 熊珍 晏宜玲 丛丹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19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均应用PICC治疗,观察组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存活率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与护理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高患儿置管成功率和成活率,同时提高其治疗期间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置管成功率 护理舒适度 存活率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滴服喂养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妹花 马改翠 +1 位作者 刘翠霞 王学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723-724,共2页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困难 早期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消化吸收功能 胃肠道 动力功能 屏障功能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干预与婴幼儿期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惠珍 张培钦 张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 Premature Very L ow- birth- Weight- infant,PVL 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为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 ,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系统保健、随访研究。方法 :对医院近 5年收治的 116例PVL B...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 Premature Very L ow- birth- Weight- infant,PVL BWI)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为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 ,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系统保健、随访研究。方法 :对医院近 5年收治的 116例PVL BWI,按体重分三组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1993年 1月~ 1998年 1月 )。对生存和死亡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存活资料齐全的 4 2例婴幼儿 (出生后~ 4岁 )进行随访保健监测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 0~ 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监测发育商( DQ) ;同时测定婴幼儿生长发育值。结果 :PVL BWI全组治愈出院 86例 ,治愈率 74 .1% ( 86 / 116 ) ;随体重增加而上升 ( P<0 .0 5 ) ;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 ( 2 7± 13)天 ,随体重增加而缩短住院天数 ( P<0 .0 5 ) ;全组患儿病死 15例 ,病死率 12 .9% ( 15 /116 ) ;病死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 ( P<0 .0 1)。导致 PVL BWI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 ( 2 6 .7% )、羊膜早破 ( 2 1,4 % )、妊娠并发症( 12 .6 % )、习惯性早产 ( 3.1% )、妊娠期患内科慢性疾病 ( 1.2 8% )和原因不明 ( 34.92 % )。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以上并发症 ,≤ 10 0 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达 83.3% :早产儿生活力不足主要有呼吸暂停 74例 ( 6 3.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干预 婴幼儿期 生长发育 随访 调查 保健
下载PDF
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余桂英 邓云珍 林火仙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鸟巢...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鸟巢式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等。结果两组住院第21、28天体质量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能促进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发育支持护理 睡眠 体质量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9例PICC护理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惠萍 汪慧 王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0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精心护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资料 入院诊断 颅内出血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莫静金 陆月仪 林淑仪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1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并观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所收治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32例患儿... 目的:研究并观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所收治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32例患儿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发育支持护理,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胎粪排尽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恢复体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恢复体重的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不仅有助于缩短患儿的胎粪排尽时间和体重恢复时间等,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头围和体格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发育支持护理
下载PDF
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综合疗法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玲英 李琴 李和勤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的个体化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综合疗法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益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观察组,选取3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规范的个体化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综合疗...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的个体化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综合疗法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益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观察组,选取3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规范的个体化全合一静脉营养支持综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生后第3天的热卡摄入、生后第7天恢复出生体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体重下降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达到正常稳定的日平均体重增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应激性溃疡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全合一营养支持综合疗法可使早产儿尽快恢复出生体重,减少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并且减少了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个体化营养支持 综合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三种体位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蒙建英 蒋晓静 +1 位作者 周施利 阳华妹 《全科护理》 2016年第24期2518-2519,共2页
[目的]研究三种体位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变换,每24... [目的]研究三种体位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观察组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变换,每24h 3个循环周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评分、对外界刺激反应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及上臂围增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仰卧位姿势相比,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过程中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变换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体位干预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体重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维玉 杨红叶 +2 位作者 李柳青 杨苏萍 潘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4期11-13,15,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1499g)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与体重增长的情况。方法: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PICC置管5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置管50例,根据患儿日龄、体重,每天从静脉补充...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1499g)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与体重增长的情况。方法: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PICC置管5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置管50例,根据患儿日龄、体重,每天从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液,在共同输静脉营养液期间,2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的差异。结果:PICC置管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比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快。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不影响喂养、鸟巢式护理、抚触,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不良刺激,促进体重的增长,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体重增长
下载PDF
经外周深静脉置管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丽荣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的8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均收住重症监护室(NICU)。均符合实施PICC置管术的条件,且均得到了... 目的研究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的8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均收住重症监护室(NICU)。均符合实施PICC置管术的条件,且均得到了患儿家长的赞同并且签署了治疗同意书。结果 8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均成功置管,其中,83例患儿是一次穿刺成功,其余5例患儿是二到三次穿刺成功。患儿中有5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6例出现导管阻塞。79例完全治愈出院,4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2.94%。结论 PICC可以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至最小程度,减轻护理工作量的同时避免患儿发生组织坏死。此项技术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和营养供给,对患儿的刺激十分小,患儿能够灵活活动,因此护理十分容易,可以应用于长期需静脉输液早产儿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谈笑 林丽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多发疾病,病死率高,病因与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早产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正常菌群定植延迟或缺乏、致病菌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认为,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多发疾病,病死率高,病因与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早产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正常菌群定植延迟或缺乏、致病菌感染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认为,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预防早产儿NEC的发生。就肠道微生态制剂预防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NEC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制剂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NEC
下载PDF
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PICC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水滦 李洁明 《现代医院》 2009年第9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索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6~35 w,出生体重700~1 500... 目的探索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6~35 w,出生体重700~1 500 g),符合置管指征者,取得家长同意并签特殊治疗同意书后实施PICC置管术。结果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置管成功45例,其中1次穿刺成功为41例,2~3次穿刺成功为4例。选用贵要静脉32例,肘正中静脉5例,头静脉2例,颞静脉3例,腋下静脉3例,平均置管时间为33 d。其中最长置管时间为60 d,时间最短为1 d(患儿放弃治疗),发生机械性静脉炎4例,导管阻塞6例。38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及避免组织坏死的发生。该技术静脉通道可靠,营养供给可靠,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小,患儿活动方便,护理容易,临床预后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下载PDF
早期脂肪乳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凤 龚放 +1 位作者 邓春 田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脂肪乳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脂肪乳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3月。纳入早期脂肪乳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s,包括852例患者(实验组:440例患者,对照组:4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MD=-3.09,95%CI=-3.58^-2.60,P<0.000 01);2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黄疸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发生率无差异[NEC发生率(RR=0.66,95%CI=0.33~1.32,P=0.24);败血症发生率(RR=0.85,95%CI=0.72~1.00,P=0.05);黄疸发生率(RR=1.03,95%CI=0.84~1.25,P=0.78);住院期间死亡率(RR=0.93,95%CI=0.70~1.22,P=0.59);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RR=1.24,95%CI=0.75~2.04,P=0.41);低血糖发生率(RR=1.55,95%CI=0.82~2.92,P=0.17);BPD发生率(RR=0.92,95%CI=0.70~1.20,P=0.53)。结论:早期脂肪乳(≤2 d)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安全有效的,不仅缩短了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而且并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脂肪乳 静脉营养 META分析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积极静脉营养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晨旭 王贺艳 陈绍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出生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积极静脉营养对住院期间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VLBWIs随机分为三组,A组23例,采用传统的静脉营养策略;B组25例,采用早期积极的静脉营养策略;C组24例,采用早期静脉营养联合... 目的探讨出生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积极静脉营养对住院期间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VLBWIs随机分为三组,A组23例,采用传统的静脉营养策略;B组25例,采用早期积极的静脉营养策略;C组24例,采用早期静脉营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方法。对三组疗效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组生后体重增长、胎便完全排出所需时间、奶量增加速度及需静脉营养天数、体重增至2 kg住院天数明显优于A组(P<0.01),C组较B组在胎便完全排出时间,奶量增加速度及需静脉营养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积极静脉营养治疗VLBWIs,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营养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见章 徐友岚 +3 位作者 曾遵英 李婉仪 黄素兰 梁小敏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1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PICC,并在日常维护中加强监测。结果:本组67例患儿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置管相关操作异常率为10.68%。输液过程中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PICC,并在日常维护中加强监测。结果:本组67例患儿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置管相关操作异常率为10.68%。输液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77%。相关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见于早产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特殊性,护理人员要发挥更大的主动性,通过高质量的穿刺操作、日常维护中的严密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及出现并发症后及时有效的处理,尽量降低不良反应,保证PICC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输液 护理
下载PDF
三种体位干预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苏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8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三种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目的:分析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三种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交替变换,每8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对外界刺激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差异性(P <0.05);干预组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三种体位干预,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生长发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三种体位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洁芬 周海龙 余晓婵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7期31-32,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97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将以上患儿根据出生时间的单双数顺序进行分组,... 目的探究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97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将以上患儿根据出生时间的单双数顺序进行分组,出生顺序为单数的患儿组成对照组,双数的患儿组成观察组,对照组在患儿出生24小时内采用常规的胃管喂养法开展应用,观察组则在患儿出生24小时内采用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方法开展应用,记录两组患儿的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达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吸吮吞咽功能建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以上指标所对应的P值均明显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帮助其改善喂养不耐受情况,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有效的提升患儿的存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肠道喂养不耐受 早期生长发育 影响研究
下载PDF
吗丁啉混悬液配合红霉素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玉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3期105-105,共1页
目的:通过观察吗丁啉、红霉素在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喂养困难患儿口服吗丁啉混悬液,红霉素静滴;对照组给予减少奶量,延长喂奶时间,观察患儿... 目的:通过观察吗丁啉、红霉素在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喂养困难患儿口服吗丁啉混悬液,红霉素静滴;对照组给予减少奶量,延长喂奶时间,观察患儿呕吐、腹泻、粪便排出次数。结果:吗丁啉口服配合红霉素静滴能有效改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丁啉 红霉素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困难
下载PDF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凤桂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1期196-196,共1页
目的:通过对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为成功救治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无创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设置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的报警指数,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 目的:通过对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为成功救治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无创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设置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的报警指数,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专人护理3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护理干预组和临床对照组)观察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经抚触、氧疗、改善卧位、氨茶碱静滴等处理,护理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及时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