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五龙沟地区早志留世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涛 李彬 +3 位作者 陈静 王进寿 李五福 金婷婷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70,共9页
五龙沟金矿位于东昆仑中段,是该区重要的造山型金矿。区内侵入岩非常发育,针对五龙沟金矿红旗沟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年龄为438 Ma±2.8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硅(68.1... 五龙沟金矿位于东昆仑中段,是该区重要的造山型金矿。区内侵入岩非常发育,针对五龙沟金矿红旗沟矿段早志留世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年龄为438 Ma±2.8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硅(68.13%-71.14%)、富碱[w(Na2O+K2O)=7.81%-8.43%]、富钾(Na2O/K2O=0.70-0.75),贫Al2O3,Fe2O3,MnO和MgO等特征。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分馏及Eu负异常较明显;Rb,Th,K,Pb的相对富集,Sr,P,Ti强烈亏损,暗示其岩浆应起源于成熟度相对较高的中酸性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上的研究成果,认为该期岩浆活动很可能与早志留世东昆仑洋盆主体关闭和陆壳开始俯冲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沟 二长花岗岩 构造意义
原文传递
青海南山“金水口岩群”的时代与构造属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现轻 闫臻 +1 位作者 付长垒 王宗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9-606,共18页
在青海南山出露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变沉积岩组合,被认为可与东昆仑造山带中的金水口岩群相对应,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争议。本文对该套组合中的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和花岗伟晶岩侵入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 在青海南山出露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变沉积岩组合,被认为可与东昆仑造山带中的金水口岩群相对应,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争议。本文对该套组合中的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和花岗伟晶岩侵入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峰值为779Ma,明显年轻于东昆仑造山带金水口岩群物源区最小年龄峰值(>1.9(Ga);对应的ε_(Hf)(t)值主要为负值(-23.7^-11.8),T_(DM2)年龄为2436~3172Ma,来自于再循环的古元古代—太古代地壳物质,少量碎屑锆石年龄为1744~2819Ma。这些特征与南祁连构造带党河南山和化隆地区元古宙变沉积岩相一致,完全不同于东昆仑造山带中的金水口群。~779Ma碎屑锆石与中祁连和南祁连构造带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时代相近。花岗伟晶岩形成于439±2Ma,相对应的ε_(Hf)(t)和T_(DM2)分别为-14.2^-7.7Ma和1909~2316Ma,可能为形成于俯冲相关环境下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再循环形成的S型花岗岩;775Ma继承性锆石与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一致,表明矽线石云母石英片岩为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这些事实表明,青海南山所谓"金水口岩群"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779Ma,但不晚于439Ma,其沉积物源区应为~779Ma岩浆岩,在空间上与南祁连构造带党河南山地区以及拉脊山南侧化隆地区的同时期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沉积物源区和构造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志留世花岗岩 金水口岩群 新元古代 青海南山 南祁连构造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