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作早晚稻钵苗有序抛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杰 林海忠 项秉晗 《湖北植保》 2023年第3期90-92,共3页
连作早晚稻应用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钵盘育秧,机械有序抛秧,可节省种子,降低育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钵苗育秧可育出根部带完整钵状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根系发达,充实度高,抛秧过程几乎无植伤,返青快,利于早生快发和... 连作早晚稻应用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钵盘育秧,机械有序抛秧,可节省种子,降低育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钵苗育秧可育出根部带完整钵状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根系发达,充实度高,抛秧过程几乎无植伤,返青快,利于早生快发和产量提高。依据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连作早晚稻钵苗有序抛秧栽培示范效果,本文简述了选用育秧播种机,配套钵体秧盘,应用有序抛秧机开展连作早晚稻钵苗有序抛秧栽培技术,为各地连作早晚稻钵苗有序抛秧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早晚稻 钵苗抛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晚稻不同品种甲烷排放的差异与根系特性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莉 傅志强 +3 位作者 王义 祝志娟 黄亚男 徐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9-477,共9页
【目的】本文探索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甲烷排放差异与根系特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早晚稻各6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试验,观测其不同时期的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特性,并作了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早晚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速率存在显著差... 【目的】本文探索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甲烷排放差异与根系特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早晚稻各6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培试验,观测其不同时期的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特性,并作了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早晚稻品种间甲烷排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全生育期早稻甲烷排放速率最高的是陆两优996,最低的是中早39,相差0.186 mmol·m^-2s^-1;晚稻品种甲烷排放速率最高的是玉针香,最低的是Y两优1号,相差0.282 mmol·m^-2s^-1。早晚稻的甲烷排放速率与根氧化力、根孔隙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早稻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晚稻甲烷排放速率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总吸收面积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早晚稻根系特性与甲烷排放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综合结论得出:根系活力、根孔隙度是影响水稻甲烷排放的根系关键指标。其中常规早稻品种、杂交晚稻品种呈现低排特征,为种植水稻低甲烷排放品种提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品种 甲烷排放 根系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硅质土供钾特点及早晚稻耕作制中施钾效应和钾素平衡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宏伟 马茂桐 杜承林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8年第5期234-237,共4页
广西的硅质土主要分布于桂中。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且降雨集中,土壤淋溶强,土壤母质含钾偏低,所以硅质水稻土普遍缺钾。本研究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14造盆栽耗钾试验和连续种植八季水稻的定位试验,观察硅质土的供钾特性,为... 广西的硅质土主要分布于桂中。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且降雨集中,土壤淋溶强,土壤母质含钾偏低,所以硅质水稻土普遍缺钾。本研究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14造盆栽耗钾试验和连续种植八季水稻的定位试验,观察硅质土的供钾特性,为指导合理施肥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土 早晚稻 耕作制度 施钾 土壤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向秀媛 刘强 +3 位作者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周虎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59-62,共4页
为了研究湘北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洞庭湖区湘阴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无机肥配施同单施化肥相比,水稻株高、分蘖、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且早稻以施化肥表现较好,晚稻却以有机无机肥... 为了研究湘北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洞庭湖区湘阴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无机肥配施同单施化肥相比,水稻株高、分蘖、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且早稻以施化肥表现较好,晚稻却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佳,充分体现了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的特点;(2)从产量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施化肥产量差异不明显,早稻以纯化肥产量最高,晚稻以20%猪粪有机堆肥产量最高,这就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并能有效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排放量大、处理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生长发育 产量 湘北
下载PDF
早晚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志根 裘传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64-64,66,共2页
通过早晚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搭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以早稻直播+晚稻育秧移栽和早稻抛秧+晚稻抛秧2种搭配模式产量为最高,2季平均产量分别为15 378.0、15 381.0 kg/hm2,该种植模式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晚稻 种植方式 搭配 产量 经济性状
下载PDF
对赣南地区早晚稻品种搭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跃毅 周斌辉 《种子科技》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众所周知,合理的品种搭配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争取季季高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索江西省赣南地区早晚稻品种最合理的搭配方式,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试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赣南地区大力推广早稻金优207熟组配晚稻汕优63熟组的搭配... 众所周知,合理的品种搭配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争取季季高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索江西省赣南地区早晚稻品种最合理的搭配方式,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试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赣南地区大力推广早稻金优207熟组配晚稻汕优63熟组的搭配方式最能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实现季季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搭配 赣南地区 早晚稻 光温资源 搭配方式 金优207 汕优63 稳产高产
下载PDF
浙南沿海地区连作早晚稻“双杂双抛”栽培技术的探讨
7
作者 陈为康 王俊敏 +1 位作者 吴春赞 余友敏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经1997 、1998 两年的试验示范与技术研究表明, 通过两季茬口合理衔接、适宜组合搭配、化调控苗、适龄抛栽、科学管理等手段, 获得连作早晚稻双杂双抛高产稳产, 形成一套适合浙南沿海地区光、温条件和生产实际的双杂双抛技术体系。
关键词 连作 早晚稻 双杂双抛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美洲星在南陵县双季早晚稻上的应用
8
作者 薛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3期400-400,共1页
以安徽省农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由安徽省神农公司承担的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双季早晚稻高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在南陵县顺利实施结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新型矿化有机肥美洲星在水稻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早晚稻 南陵县 美洲星 应用 双季 安徽省农科院 农业综合开发 技术集成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
9
作者 吴鹏飞 赵健 黄甲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59-61,共3页
为了研究湘北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洞庭湖区湘阴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无机肥配施同单施化肥相比,水稻株高、分蘖、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且早稻以施化肥表现较好,晚稻却以有机无... 为了研究湘北双季稻田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双季稻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在洞庭湖区湘阴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有机无机肥配施同单施化肥相比,水稻株高、分蘖、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且早稻以施化肥表现较好,晚稻却以有机无机肥配施最佳,充分体现了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的特点;(2)从产量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施化肥产量差异不明显,早稻以纯化肥产量最高,晚稻以20%猪粪有机堆肥产量最高,这就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并能有效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排放量大、处理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生长发育 产量 湘北
下载PDF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搭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传友 杨志根 王保昌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47-48,共2页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搭配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早稻浙408搭配晚稻天优华占产量最高,两季平均产量达15 232.0 kg/hm2,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晚稻 不同品种 搭配模式 性状 产量
下载PDF
长沙地区早晚稻生长气象条件及品种搭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竹青 彭梦霜 +1 位作者 邱庆栋 陈朝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385-14387,共3页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晚稻生长气象条件及品种搭配。[方法]利用长沙市1909~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至晚稻齐穗生育期天数和积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移栽、晚稻抽穗开花农业气象指标,初步分析了双季... [目的]研究长沙地区早晚稻生长气象条件及品种搭配。[方法]利用长沙市1909~2011年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沙地区早稻播种至晚稻齐穗生育期天数和积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早稻播种移栽、晚稻抽穗开花农业气象指标,初步分析了双季稻早、晚品种的搭配方案。[结果]长沙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80%保证率为3月3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终日80%保证率为9月10日左右,10~22℃持续天数80%保证率为170~179 d,10~22℃积温80%保证率为4 101~4 200℃.d。该地区以早稻中熟+晚稻中熟的早晚稻品种搭配为最优方案,早稻早熟+晚稻迟熟为次优方案。[结论]该研究为长沙地区早晚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地区 早晚稻 气象条件 品种搭配
下载PDF
连作早晚稻“双机双抛”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金木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在浙江绍兴一带,通过1997~1998年试验示范,采用水稻塑盘育苗后,对连作早、晚稻两季都进行机械抛秧和机械收割(即双机、双抛)而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双机双抛”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工效高、抛秧匀、分蘖快、穗数... 在浙江绍兴一带,通过1997~1998年试验示范,采用水稻塑盘育苗后,对连作早、晚稻两季都进行机械抛秧和机械收割(即双机、双抛)而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双机双抛”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工效高、抛秧匀、分蘖快、穗数足、成本低、效果好;其关键技术为选用耐肥抗倒良种、化学调控培育壮秧、适龄抛足落田苗数,重视化学除草和肥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早晚稻 双机双抛 高产 栽培技术 塑盘育苗
下载PDF
扑虱灵防治早晚稻稻虱试验
13
作者 应兴德 罗浚清 +1 位作者 蔡灿 林曙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6-48,共3页
褐稻虱、白背稻虱是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目前所用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药效已明显下降,大发生年份需防治多次才能控制为害。为此,我们于1990年用国产扑虱灵,进行了防治稻虱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扑虱灵 早晚稻 大发生 南方稻区 低龄若虫 白背飞虱 优乐得 药剂防治 速灭威 种群数量
下载PDF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美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98-98,101,共2页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品种以中嘉早17和浙408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二者植株中等,结实率高,产量高,且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适宜推广种植;晚稻品种浙优12植株中等,抽穗早,产量高,是双季稻搭配种植的首选良种;嘉优2号和绍粳1... 早晚稻两季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品种以中嘉早17和浙408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二者植株中等,结实率高,产量高,且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适宜推广种植;晚稻品种浙优12植株中等,抽穗早,产量高,是双季稻搭配种植的首选良种;嘉优2号和绍粳18的熟性、经济性状和产量等表现中等,可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品种 比较
下载PDF
连作早晚稻双季抛秧节本增效技术示范(节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震川 何庆富 《杭州农业与科技》 1999年第2期33-33,共1页
在富阳市农技推广中心指导和具体参与下,三山镇农技站1998年实施了"连作早晚稻双季抛秧节本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在该镇陆家村余家弄畈陆正南等四户种粮大户联合承包的农田里实施,早稻抛栽50.57亩,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所在村亩... 在富阳市农技推广中心指导和具体参与下,三山镇农技站1998年实施了"连作早晚稻双季抛秧节本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在该镇陆家村余家弄畈陆正南等四户种粮大户联合承包的农田里实施,早稻抛栽50.57亩,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所在村亩增96.6公斤;晚稻抛载52.41亩,平均亩产454.5公斤,两季相加,全年合计亩产940.1公斤,超计划指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早晚稻 节本增效 技术示范 稻抛秧 平均亩产 联合承包 三山镇 种粮大户 双季 推广中心
下载PDF
早晚稻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汪美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48-49,共2页
进行不同施肥量对早晚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水稻不同施肥量之间抽穗期、成熟期相差2~3 d,但空白区和施肥量少的处理表现为千粒重、穗数、粒数偏少,产量不高;早晚稻施用氮肥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群体与个体的... 进行不同施肥量对早晚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水稻不同施肥量之间抽穗期、成熟期相差2~3 d,但空白区和施肥量少的处理表现为千粒重、穗数、粒数偏少,产量不高;早晚稻施用氮肥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群体与个体的合理协调,早、晚稻两季纯N施用量都以150~16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施肥量 产量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早晚稻塑盘育秧及机插技术
17
作者 沈迪青 洪森旗 孙越信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11期14-14,共1页
随着水稻生产由过去的双季稻向单季稻发展、一年种一季在萧山南片已成格局。早稻不种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手插劳动强度大、工本高、效益低。从粮食生产角度来讲,土地日趋减少,一年种一季减少了粮食总产,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 机插技术 塑盘育秧 早晚稻 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生产 水稻生产 劳动强度 单季稻
下载PDF
连作早晚稻机抛秧技术
18
作者 王国强 《现代农机》 1996年第4期20-21,共2页
连作早、晚稻机抛秧移栽,是一种高产稳产,生产率高,又能减轻劳动强度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是利用旋转锥盘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从锥盘中心部位喂入的带钵的秧苗,均匀地抛撒在大田中,从而完成水稻移栽作业。与机插秧相比,它农艺... 连作早、晚稻机抛秧移栽,是一种高产稳产,生产率高,又能减轻劳动强度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是利用旋转锥盘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从锥盘中心部位喂入的带钵的秧苗,均匀地抛撒在大田中,从而完成水稻移栽作业。与机插秧相比,它农艺配套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成功率高,易推广;与机直播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早晚稻 机抛秧 秧苗 喂入漏斗 水稻轻型栽培 抛秧机 旋转锥盘 均匀度 含水率 抛秧作业
下载PDF
早晚稻混播试验
19
作者 盧炳麟 《浙江农业科学》 1961年第4期172-172,共1页
1960年,我們在永嘉上塘公社下塘生产队小农埸和江北公社良种埸进行了早晚稻的混播試驗,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农民反映,混播稻有劳力省、成熟早、抗逆力强、产量高的优点,准备于今年扩大試驗。混播稻的种植方法,是把原来作連作稻的早、... 1960年,我們在永嘉上塘公社下塘生产队小农埸和江北公社良种埸进行了早晚稻的混播試驗,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农民反映,混播稻有劳力省、成熟早、抗逆力强、产量高的优点,准备于今年扩大試驗。混播稻的种植方法,是把原来作連作稻的早、晚稻种子充分拌和,經过浸种催芽后直播或育苗移栽于本田,每丛中兼有早晚稻。早稻成熟时連晚稻植株一起收割,晚稻藉遺留在田中的稻椿抽生继續生長,不再插秧。管理与一般連作稻相同。在上塘公社下塘生产队小农場的試驗是在4月,初把2斤早秈陆財号和1斤晚秈西瓜紅种子混和,直播于0.21亩水田中。7月25日收割早稻(收获期与一般連作早稻相同),收干谷104斤,折亩产495斤,产量比一般连作早稻低一成。晚稻在11月3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稻 混播 水稻
下载PDF
万象优337晚稻早种及栽培技术
20
作者 徐晓明 周卫营 +7 位作者 王会民 阴云伙 曲姗姗 徐蕾 吴帅 彭炳生 唐秀英 徐小红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万象优337系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采用母本万象A与父本R337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80033),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9030... 万象优337系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采用母本万象A与父本R337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80033),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9030号)。2019-2021年公司连续3年组织晚稻早种试验、示范,分别在樟树、抚州、南昌、吉安、余江5个试验点安排示范种植试验,平均产量为535.87kg/667m^(2),比对照泰优398增产0.72%。2022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20014)。主要介绍了该组合晚稻早种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优337 晚稻 特征特性 生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