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机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洁 赵丹 +1 位作者 韩冰 刘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但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深入,腰椎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学... 腰椎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但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深入,腰椎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接受并研究。对术后早期下地的概念及国内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机及效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脊柱外科实施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老年人 早期下地 护理
原文传递
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寇佳靓 郝良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370-371,共2页
腹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治疗,患者由于组织的广泛创伤、炎性的刺激、胃肠功能的减弱、应激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术后患者的依赖性较强、食少纳呆、不愿下地活动等表现。"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极为重要,可以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预... 腹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治疗,患者由于组织的广泛创伤、炎性的刺激、胃肠功能的减弱、应激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术后患者的依赖性较强、食少纳呆、不愿下地活动等表现。"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极为重要,可以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预防腹胀便秘、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精神抑郁、对缩短术后恢复期、提高精神活力的重要措施。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早日成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虽然临床大力宣传下地活动的意义,甚至监智患者下地活动的执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地活动 腹部手术 快速康复路径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洁 韩冰 +5 位作者 刘稷轩 施崭 高新雪 闫硕 王豫 田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的手术和护理效果差异,并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间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4月1日至7月30日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单...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的手术和护理效果差异,并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间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4月1日至7月30日收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和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在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组缩短至术后4 h,而传统开放腰椎内固定术组患者仍保持术后24 h。评价指标包括Gertzbein-Robbins螺钉分类标准、首次下地活动持续时长、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名,平均年龄(54.58±7.04)岁,其中男性患者33名(55%)。两组患者在基线信息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螺钉位置可接受率及优良率方面,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均优于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围术期护理方面,术后4 h及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显著优于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此外,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比传统开放内固定术组具有更长的首次下地活动持续时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机器人辅助微创内固定术组也存在明显优势。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微创腰椎内固定术能够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准性。在护理方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能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体验,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护理 腰椎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 位置精准性 早期下地
下载PDF
ERAS理念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
4
作者 翟亚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168-0168,共1页
探索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方法 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传统方法采用术前一天23:00以后禁食水,术前不... 探索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方法 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传统方法采用术前一天23:00以后禁食水,术前不给于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术前后一天23:00以后禁食水,术前2-4小时内口服400ml术能。比较每组患者术后恶心及呕吐的人数;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初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结果术后前三天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手术期合理口服术能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病 关节置换 早期下地 规范管理
下载PDF
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8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探讨
5
作者 吕秋霞 侯贺功 孙秀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421-422,共2页
目的观察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8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89例非肝素化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min、8h后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及其... 目的观察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8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89例非肝素化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min、8h后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及其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人工压迫止血时间5~30(11.89±3.22)min,即刻止血成功率100%,沙袋压迫时间10-40(24.42±5.68)min,压迫止血后患肢床上活动时间4—8(6.12±0.66)h,下地活动时间6—10(8.10±0.78)h,29(15.3%)例患者出现腰疼不适,10(2.7%)例患者导尿,16(8.47%)例患者穿刺部位有出血并发症:轻微渗血6(3.17%)例、大血肿2(1.06%)例、小血肿7(3.70%)例、皮下淤斑12(6.34%)例、假性动脉瘤1(0.53%)例。随访1—3d,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使用6F动脉鞘、经皮股动脉穿刺、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8h下地活动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早期下地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