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根与魂——对中国早期文明史研究课程思政的思考
1
作者 李韶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全面理解中华文明史的一条中心线索。作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关键期的“中国早期文明史”应当与西方古典学同等地位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高校开设的... 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全面理解中华文明史的一条中心线索。作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关键期的“中国早期文明史”应当与西方古典学同等地位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高校开设的中国早期文明史研究课程是学生学习中国早期历史的重要专业课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而且还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早期中国发展过程中核心学术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中国早期文明史研究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中一些概念意义的理解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维扬 《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对有关"早期国家"概念与定义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国家"应该是关于国家的概念。对夏商周国家作为早期国家的成熟程度应有恰当的估计。就中国个案而言,作为"成熟国家"应该可以... 对有关"早期国家"概念与定义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国家"应该是关于国家的概念。对夏商周国家作为早期国家的成熟程度应有恰当的估计。就中国个案而言,作为"成熟国家"应该可以考虑具有完整的疆域概念和疆域制度这个条件。对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应在对概念的定义问题有深入说明和对有关学术史背景有完整介绍的基础上来利用,并将历史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到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中。在特定地域内建立合法统治的传统,是国家制度形成的重要历史性作用,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国家进程具有指标性意义。恰当地分析国家制度形成后对周边区域发展产生的巨大历史性影响的具体情况,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广袤区域内国家化进程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概念意义 理解
下载PDF
早期中国研究中的方法与材料之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瀚墨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3期21-31,157,共12页
美国的早期中国研究是在二战以后北美高等教育区域研究框架下的中国研究领域内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如果以《早期中国》杂志的创立为标志,早期中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二十余年后《剑桥中国上古史》的出版,则标志... 美国的早期中国研究是在二战以后北美高等教育区域研究框架下的中国研究领域内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如果以《早期中国》杂志的创立为标志,早期中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二十余年后《剑桥中国上古史》的出版,则标志着早期中国研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等层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但也暴露出早期中国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剑桥中国上古史》在主要章节安排上将考古与文献并立的二元结构,可以看作关于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和材料争论——中国上古史的构建到底是依赖传世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的问题——的集中体现。进一步追问,这一问题就变成传统中国古史研究所依据的文献材料能否像出土文物那样准确可靠地反映上古社会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提醒我们进一步反思早期中国研究作为一个学科能否成立以及走向哪里,也促使我们从方法论的高度探索材料与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对材料进行处理使之成为有效证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研究 《剑桥中国上古史》 二重证据法 出土材料 传世文献
原文传递
欧美早期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转变
4
作者 王菡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01,共5页
作为融合了中国与欧美两种复杂知识传统的特殊体系,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新的发展,并深刻地受到自6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的各种学术思潮的影响,这些学术思潮潜移默化地促使欧美中国美术史重新审视自身研究传统。然而,... 作为融合了中国与欧美两种复杂知识传统的特殊体系,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新的发展,并深刻地受到自6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的各种学术思潮的影响,这些学术思潮潜移默化地促使欧美中国美术史重新审视自身研究传统。然而,回望早期欧美中国美术史,不免有筚路蓝缕之感,大体经历了从寻找灵感到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从理解中国画本身到美术史社会历史学方法的建立、结构主义等思潮影响下的书画史研究及书画史社会历史学方法向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转化三个阶段。本文则聚焦第一个阶段,尽量爬梳相关资料,得到早期欧美学者在从中国寻找灵感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中国画中的含蓄、自然、空寂、空间感和活力,也在通史撰写之余敏锐地将视角投向《芥子园画传》、敦煌艺术等专题研究中来。在此过程中,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逐渐生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中国本土美术史研究形成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早期中国美术史研究 研究方法 转变
下载PDF
以发生学方法架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留根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够多样,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等不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为使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采取发生学的方法,对早期... 目前学术界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够多样,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等不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对我们有很好的启迪。为使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采取发生学的方法,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根源、发生基础、发生过程进行研究,以深化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研究 发生学方法 启示
下载PDF
刘敦愿与中国早期美术研究
6
作者 郑岩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4,168,共9页
刘敦愿的学术研究以对中国早期美术和考古的探索用力最深。他从欧洲考古学兴起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对于古典时期艺术品的搜集与研究的历史,来讨论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的关系。其目标是参照西方古典美术史的体系,利用丰富系统的田野考... 刘敦愿的学术研究以对中国早期美术和考古的探索用力最深。他从欧洲考古学兴起和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对于古典时期艺术品的搜集与研究的历史,来讨论考古学与古代艺术研究的关系。其目标是参照西方古典美术史的体系,利用丰富系统的田野考古材料,以先秦青铜艺术为中心,建立中国古典美术的框架。刘敦愿的工作是20世纪美术史学科建设总体工程的一部分,他与其他同时代学者的努力,使得中国美术史的史料基础大大扩展,也拓宽了美术史研究的时间维度和艺术类型。刘敦愿在建设中国古典美术体系上的努力,具有开创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敦愿 中国早期美术研究 中国考古学 中国青铜艺术 美术史
下载PDF
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留根 彭红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检讨目前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成果,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可以用发生学方法来架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加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
关键词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研究 发生学方法 启示
下载PDF
重写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视域中的江苏艺术家——评李斌《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王莹 汤哲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6-59,共4页
李斌的《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书选择"区域"和"区域人物"为切入点,从早期电影文化产业视阈的独特视角,呈现了江苏艺术家们的电影实践活动,同时深入探讨了江苏艺术家们与早期电影文化产业... 李斌的《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书选择"区域"和"区域人物"为切入点,从早期电影文化产业视阈的独特视角,呈现了江苏艺术家们的电影实践活动,同时深入探讨了江苏艺术家们与早期电影文化产业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以期对江苏区域和江苏艺术家在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史中的地位形成新的认识,也为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艺术家 早期中国电影 文化产业
下载PDF
还原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江苏力量”——评李斌著《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9
作者 范伯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1-95,106,共6页
中国早期电影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存在着滞后与缺失等不足,由于观念的偏执,江苏区域的电影史料曾受到严重的忽视与贬抑。李斌著《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对江苏艺术家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早期电影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存在着滞后与缺失等不足,由于观念的偏执,江苏区域的电影史料曾受到严重的忽视与贬抑。李斌著《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对江苏艺术家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者在梳理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结论:江苏艺术家对中国早期电影的重大贡献乃中国电影的母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电影史 通俗文学 江苏
下载PDF
文化史研究:以点带面转换视域——周积明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积明 谢宝耿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0-107,共8页
关键词 文化史研究 《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
原文传递
米莲姆·汉森与美国电影研究的德国知识传统
11
作者 段运冬 李铭玉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8,共8页
美国电影研究版图中,米莲姆·汉森及其追随者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群体。聚焦于早期无声电影,通过对德国批判理论的吸纳,在电影的媒介逻辑与现代性阐释的互动之中,形塑了早期电影理论的核心语汇和话语秩序,形成美国电影研究中的德国知... 美国电影研究版图中,米莲姆·汉森及其追随者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群体。聚焦于早期无声电影,通过对德国批判理论的吸纳,在电影的媒介逻辑与现代性阐释的互动之中,形塑了早期电影理论的核心语汇和话语秩序,形成美国电影研究中的德国知识传统。美国早期电影不是他们唯一的关注对象,其触角还延伸到中国、苏联、瑞典早期电影。结合电影媒介理论的演进,密切关联其新近变化,通过核心逻辑和范式的呈现,以探查美国电影知识生产与美国自身问题的互动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莲姆·汉森 德国批评理论 早期中国电影研究 知识范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