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1例及对早期卒中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兰鸿 陈鸿梅 陶平德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早期卒中风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早期卒中风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ABCD2评分、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及APTT升高但正常。治疗前,两组患者ABCD2不同危险层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危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危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早期卒中风险,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盐酸法舒地尔 低分子肝素 临床疗效 早期卒中风险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德任 张世洪 刘鸣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年第4期182-185,共4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风险 ABCD评分 ABCD^2评分
下载PDF
ABCD3评分结合FIB、D-二聚体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的实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邹锦秀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BCD3评分系统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TIA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清,行FIB与D-二聚体检测,此外对患者均应用ABCD3评分,统... 目的:探讨应用ABCD3评分系统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TIA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集血清,行FIB与D-二聚体检测,此外对患者均应用ABCD3评分,统计7 d内脑卒中发生率,并根据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分组。结果:98例TIA患者中总计有14例(14.29%)发生脑卒中,脑卒中组患者血清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3评分显示在脑卒中发生率上,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对比分子ABCD3评分的各项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持续时间≥10 min、同侧颈动脉狭窄以及DWI检测发现异常高信号为早期卒中风险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高者进展为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ABCD3评分高者进展为卒中的风险也明显升高,在TIA患者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合并同侧颈动脉狭窄以及DWI检测信号异常的TIA患者均更易进展为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 FIB、D-二聚体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
下载PDF
入院血清Lp-PLA2水平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
4
作者 钱明月 张浩江 +1 位作者 葛中林 于善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79例,其中男100例,女79例,年龄(66.2±7... 目的探讨入院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79例,其中男100例,女79例,年龄(66.2±7.8)岁。根据TIA发病后90 d随访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28例和非卒中组151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p-PLA2预测卒中发生的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卒中组患者基线收缩压、血清Lp-PLA2水平、症状持续时间≥60 min比例、ABCD2评分、血管狭窄率、不稳定斑块率分别为(158.4±27.4)mmHg(1 mmHg=0.133 kPa)、(286.5±18.9)μg/L、39.2%(11/28)、6.00(5.00,6.00)分、78.6%(22/28)、78.6%(22/28),均高于非卒中组(146.3±25.2)mmHg、(230.5±17.2)μg/L、13.2%(20/151)、4.00(3.00,5.00)分、36.4%(55/151)、38.4%(58/151),而双抗血小板使用率为60.0%(15/28),低于非卒中组83.3%(115/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LP-PLA2、症状持续时间≥60 min、ABCD2评分、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为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双抗血小板治疗为卒中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Lp-PLA2预测早期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57~0.848;Z=5.142,P<0.001),最佳截断值为212.6μg/L,灵敏度为85.66%,特异度为52.67%。结论Lp-PLA2是TIA患者出现早期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早期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风险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量表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在脑卒中后眩晕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丹 杨吉睿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64-866,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量表(ABCD2)及血清学指标在脑卒中后眩晕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脑卒中后眩晕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非血管性因素引起的眩晕患者及...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量表(ABCD2)及血清学指标在脑卒中后眩晕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70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脑卒中后眩晕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检查的非血管性因素引起的眩晕患者及健康志愿组各50例,分别将其纳入非血管性眩晕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组ABCD2评分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BCD2评分及S100-β、SOD、IL-6水平预测患者脑卒中后眩晕的价值。结果:三组ABCD2评分、S100-β水平比较脑卒中后眩晕组>非血管性眩晕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后眩晕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分析,ABCD2评分及S100-β、SOD、IL-6水平预测患者脑卒中后眩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43、0.811、0.813。结论:ABCD2评分及S100-β、SOD、IL-6预测脑卒中后眩晕具有重要价值,需引起临床医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风险预测量表 血管性眩晕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因子 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受试者工作曲线
下载PDF
双抗、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头体针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早期卒中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叶丽莎 张德绸 +1 位作者 白雪 唐红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2期2435-2439,共5页
目的探讨双抗、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头体针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及对早期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探讨双抗、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头体针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及对早期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1组36例、对照2组36例、治疗组38例。对照1组应用双抗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加服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组在对照2组的基础上加用头体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ABCD2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峰流速(Peak velocity,Vm)与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2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均较对照1组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均较对照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BA、MCA的Vm指数均高于治疗前,BA、VA、MCA的P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2组BA、MCA的Vm指数均高于对照1组,BA、VA、MCA的PI指数均低于对照1组,治疗组BA、MCA的Vm指数均高于对照2组,BA、VA、MCA的PI指数均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ABCD2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2组、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治疗组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2.35%(28/34),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的药物治疗,TIA患者联合应用双抗、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合头体针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对早期卒中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 双抗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头体针
下载PDF
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立春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7 d内观察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通过A... 目的:研究ABCD^3-Ⅰ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ABCD^2、ABCD^3、ABCD^3-Ⅰ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7 d内观察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通过ABCD^3-Ⅰ评分,CI、ROC曲线96%的面积及OR值预测状况均优于ABCD^2及ABCD^3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几率为16.36%。ABCD^3-Ⅰ评分对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出现脑梗死几率分别为0、8.57%和27.50%,ABCD^3-Ⅰ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ABCD^3-Ⅰ评分法与其它评分法相比,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早期脑卒中能有效对风险预测,临床价值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 早期卒中风险 早期预测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闭塞早期卒中的作用
8
作者 徐莉娜 齐贵军 郑逢勇 《甘肃医药》 2021年第12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基底动脉闭塞(BAO)早期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卒中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收治97例BAO早期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波立维...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基底动脉闭塞(BAO)早期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卒中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收治97例BAO早期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波立维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4d后,两组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分析治疗14d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和再发情况;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卒中结局[美国心脏病学会卒中结局评价量表(AHA评分)]、再发情况。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AH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PLT和凝血指标(APTT、P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药物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AO早期卒中疗效显著,可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获取良好结局并预防卒中再发,且毒副作用较小,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立维 阿司匹林 基底动脉闭塞 早期
下载PDF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侯牧韶 赵艺杰 李红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二科的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SD)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例,年龄范围54~75岁,平均年龄65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2例,皮质2例,多发性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年龄范围38~75岁,平均年龄59.01岁,病变部位为基底核7例,皮质14例,脑干21例,小脑2例,多发性3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包括直接治疗以及间接治疗)和vitalstim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表面肌电图(sEMG)、舌压计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FOIS评级、sEMG峰值、舌压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颏下肌群吞咽时程均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吞咽康复治疗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潘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市立医院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康复治疗+胞磷胆碱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市立医院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康复治疗+胞磷胆碱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BL、MMSE、FAM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磷胆碱钠 康复治疗 早期偏瘫 活动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躯干控制训练在早期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郝雪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05-0008,共4页
分析躯干控制训练在早期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例,均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巴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躯干控制训练联合康复管理,两组均干预20... 分析躯干控制训练在早期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为例,均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巴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躯干控制训练联合康复管理,两组均干预20天,分别在干预前后评定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Barther评分、BBS评分均更高,(P<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更高,(P<0.05)。结论 对早期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观察中应用躯干控制训练,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控制训练 早期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肖莉 刘雨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70-0174,共5页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实行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0min/d,5d/d,...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实行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30min/d,5d/d,共训练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表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上述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均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行TOT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任务导向性训练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13
作者 赵贵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4-0157,共4页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总康复有效率、生存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早期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增强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特色护理 康复护理 早期缺血性脑 康复
下载PDF
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在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顾玥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73-0176,共4页
评定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怀疑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89例,明确诊断,其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61例)和非早期缺血性脑卒中(28例)。经急诊入院后立即开展各项检查,包括CT平扫、全脑灌注CTP、头... 评定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怀疑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89例,明确诊断,其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61例)和非早期缺血性脑卒中(28例)。经急诊入院后立即开展各项检查,包括CT平扫、全脑灌注CTP、头颈CTA等。比较不同区域下各灌注参数(CBF、CBV、MTT、TTP)数值,分析不同方式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中央梗死区和半暗带区CBF、MTT低于对照组,CBV、TTP高于对照组(P<0.05);中央梗死区CBF、MTT低于半暗带区,CBV、TTP高于半暗带区(P<0.05)。全脑灌注CTP下阳性58例、阴性31例,经一致性分析(Kappa=0.724,P<0.05);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下阳性60例、阴性29例,经一致性分析(Kappa=0.831,P<0.05)。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全脑灌注CTP(P<0.05)。结论 全脑灌注CTP可以显示梗死区与半暗带的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有助于提高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灌注CTP 头颈CTA 早期缺血性脑
下载PDF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15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评分 CT血管成像 早期急性缺血性脑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冼祖新 陈焕洲 刘理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讨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比较两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躯干控制能力。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起立行走实验(TUG)、10m步行测试(10MWT)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UG、10MW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肢功能量表(FMA-UL)、下肢功能量表(FMA-LL)及改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量表(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UL、FMA-LL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heikh躯干控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脑卒中患者实施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PNF技术坐位躯干训练 平衡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 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及疗程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孟桃 蒋萍 +2 位作者 牟凌梅 刘沁 夏坤伟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88-395,共8页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及最佳疗程。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神经内科确诊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仅使用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的住院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及最佳疗程。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神经内科确诊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仅使用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的住院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体征、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通过电话或面对面随访82例患者抗癫痫药物使用时长以及缺血性卒中1周以后是否再发癫痫。根据用药种类和时长将82例患者分为丙戊酸钠组(37例,其中短疗程组20例、长疗程组17例)、左乙拉西坦组(45例,其中短疗程组19例、长疗程组26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加权的方法平衡不同比较组间的协变量均衡性,并在具有协变量均衡性的伪人群样本中比较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最佳治疗疗程。结果82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6.33±10.83)岁,其中男53例,女29例。有32例患者缺血性卒中1周后再次出现癫痫发作。丙戊酸钠组与左乙拉西坦组癫痫再发率比较,左乙拉西坦组患者出现癫痫再发的风险高于丙戊酸钠组(OR左乙拉西坦=2.276,P=0.012);丙戊酸钠短期组与左乙拉西坦短期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短疗程相对于左乙拉西坦短疗程对于控制癫痫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丙戊酸钠短疗程=0.873,P=0.798);丙戊酸钠长疗程组与左乙拉西坦长疗程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长疗程组患者出现癫痫再发的风险低于左乙拉西坦长疗程组(OR丙戊酸钠长疗程=0.288,P=0.007);丙戊酸钠长疗程组与短疗程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疗程的长短对于控制癫痫再发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长疗程=1.166,P=0.783)。结论总体及长疗程上,丙戊酸钠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控制癫痫再发方面优于左乙拉西坦;短疗程中,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控制癫痫再发方面效果相当。但丙戊酸钠疗程的长短对于控制癫痫再发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真实世界研究 疗效 疗程
下载PDF
基于RAPID软件的超时间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与核心梗死体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龄文 刘莉 +5 位作者 廖娟 刘曙东 唐戈 陈宇 赵立波 杨德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RAPID软件的超时间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核心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超时间窗前循环AIS-LVO... 目的分析基于RAPID软件的超时间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核心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超时间窗前循环AIS-LVO患者98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进一步分为发病时间明确患者(51例)和发病时间不明确患者(47例),收集其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RAPID软件计算ASPECTS。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SPECTS与核心梗死体积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SPECTS对核心梗死体积≤70 ml的预测价值。结果ASPECTS与超时间窗前循环AIS-LVO患者及其中的发病时间明确患者的核心梗死体积均呈负相关(rs<0,P<0.05),与发病时间不明确患者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SPECTS对超时间窗前循环AIS-LVO患者及其中的发病时间明确患者核心梗死体积≤70 ml均有预测价值(P<0.05),截断值均为7分。结论基于RAPID软件的超时间窗前循环AIS-LVO患者ASPECTS与其核心梗死体积具有相关性,有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Alberta项目早期CT评分 核心梗死 相关性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失语症筛查工具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璐瑶 罗夏琴 +2 位作者 张英 周秋敏 朱祖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沟通交流障碍,脑卒中是引发失语症的主要原因,首次卒中后约31%患者发生失语,并且在一年后仍有60%患者存在失语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3]。研究表明,脑卒中早期的语言功能表现是失语症预后的...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损伤引起的获得性沟通交流障碍,脑卒中是引发失语症的主要原因,首次卒中后约31%患者发生失语,并且在一年后仍有60%患者存在失语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3]。研究表明,脑卒中早期的语言功能表现是失语症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4—8];失语症早期干预的有效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9—12](目前早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本文早期指发病后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的1个月内[9,13]),所以尽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失语症筛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早期 症状体征 患者 系统综述 生存质量 筛查工具 首次
下载PDF
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
作者 邓传宝 肖素朋 +2 位作者 韩明哲 王信 浦昌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AI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年龄、意识障碍、梗死面积、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大面积梗死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P<0.05),有意识障碍患者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显著低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OR=3.518,95%CI:1.989~5.012)和NIHSS评分(OR=4.258,95%CI:1.739~10.428)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OR=0.542,95%CI:0.354~0.831)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881、0.909,三者联合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83,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2.627、2.734、2.720,P均<0.05)。结论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的智能卒中一站式体系对AIS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erta操作早期CT评分 人工智能 缺血性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