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轻型卒中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黄四春 张忠胜 +1 位作者 余炳坚 刘双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非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豆纹动脉梗死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特点,为预测该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提供依据。方法22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最初7 d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4例)和非END组(17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非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豆纹动脉梗死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特点,为预测该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提供依据。方法22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住院最初7 d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4例)和非END组(17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吸烟、大量饮酒、年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梗死灶特点(单发/多发)、早期抗血小板治疗(<6 h)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非MCA狭窄的豆纹动脉梗死发生END的预测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END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早期双抗血小板(<6 h)、单发梗死灶占比分别为61.4%、36.4%、72.7%、68.2%,均高于非END组的42.7%、20.8%、56.2%、38.2%,Lp-PLA2水平(49.5±4.4)μg/ml高于非END组的(35.4±7.8)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双抗血小板(<6 h)、Lp-PLA2、单发梗死灶为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MCA狭窄的MCA供血区的轻型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双抗血小板治疗(<6 h)能更好地减少END发生;单发脑梗病灶和Lp-PLA2水平升高是该类型轻型卒中发生END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双抗血小板治疗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