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经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神经及吞咽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经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神经及吞咽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5,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舌体移动度(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及生存质量[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及SWAL-QO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TMS治疗基础上,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自身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安全性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吞咽功能评估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改善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头针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改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和吞咽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经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神经及吞咽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5,rTMS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舌体移动度(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SA)]及生存质量[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舌骨上移距离、舌骨前移距离及SWAL-QOL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SS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TMS治疗基础上,老年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联合早期吞咽功能分级康复训练,对自身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安全性高。
文摘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吞咽功能评估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改善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头针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改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和吞咽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