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移植后的早期存活率良好
1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2年第2期3-3,共1页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肝移植手术 早期存活 预后
下载PDF
心脏移植的组织配型与早期存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武 蔡振杰 +2 位作者 胡军 李彤 胡巧侠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 观察 9例心脏移植供、受者组织配型 ,分析其与心脏移植早期存活的关系。方法 应用国际标准方法 ,对 9例心脏移植供、受者进行血型、HLA抗原、淋巴细胞毒及群体反应性抗体等检测 ,并用氨基酸三联体及交叉反应组方法对供、受者匹... 目的 观察 9例心脏移植供、受者组织配型 ,分析其与心脏移植早期存活的关系。方法 应用国际标准方法 ,对 9例心脏移植供、受者进行血型、HLA抗原、淋巴细胞毒及群体反应性抗体等检测 ,并用氨基酸三联体及交叉反应组方法对供、受者匹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9例心脏移植 ,存活 6例 ,死亡 3例。其中综合评价配合最好的 2例及最差的 2例中各有 1例死亡。术后活检证实 ,存活及死亡病例均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下 ,HLA配型结果不影响移植物的早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组织配型 早期存活 分析 氨基酸类 交叉反应
原文传递
盐度和pH值对锯缘青蟹早期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3
作者 杨笑波 何嘉 《水产科技》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文对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保持水温26℃,光照强度500lux,幼体密度30个/L,并保持不投饵条件下,处于盐度为28、pH值为8左右的早期幼体具有较长存活时间。本文着重探讨了培育盐度及pH值对锯缘青蟹早期幼体... 本文对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保持水温26℃,光照强度500lux,幼体密度30个/L,并保持不投饵条件下,处于盐度为28、pH值为8左右的早期幼体具有较长存活时间。本文着重探讨了培育盐度及pH值对锯缘青蟹早期幼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早期幼体存活 盐度 PH值 温度 光照 人工育苗
下载PDF
急性MI后再灌注治疗带来的长期存活优势
4
作者 孟璐娜(摘译) 林乾(校) 《国外医学情报》 2005年第11期37-37,共1页
据荷兰研究人员报道,急性心肌梗死(MI)后再灌注治疗的早期存活优势至少可持续20年,并有可能终生受益。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长期存活 MI 研究人员 早期存活
下载PDF
鳀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49
5
作者 万瑞景 李显森 +1 位作者 庄志猛 蒙子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2000年6月26日8-10时在35°00′N、121°00′E周围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鳀鱼的天然受精卵,11时受精卵开始孵化,12时收集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水温为23.0~24.8℃条件下,鳀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 2000年6月26日8-10时在35°00′N、121°00′E周围海域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大量鳀鱼的天然受精卵,11时受精卵开始孵化,12时收集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水温为23.0~24.8℃条件下,鳀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仅1d多时间;仔鱼的不可逆点发生在孵化后第6天。鳀鱼后期仔鱼发育阶段都具有胸角这一形态特征,其胸角不能作为鉴别健康仔鱼和饥饿仔鱼的依据。这一发现补充和完善了鱼类学上关于仔鱼胸角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仔鱼 饥饿试验 不可逆点 早期存活机制 早期补充过程 胸角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和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天鑫 张云鹏 +3 位作者 曹雪峰 刘秀兰 郭淑娟 李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96-2801,共6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窒息性心搏骤停大鼠血流动力学、酸碱状态、早期存活率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吗啡组(15只)、氟比洛芬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先将大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60 mg/kg麻醉,然后气管切开...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对窒息性心搏骤停大鼠血流动力学、酸碱状态、早期存活率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吗啡组(15只)、氟比洛芬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先将大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60 mg/kg麻醉,然后气管切开,经股静脉、股动脉置管。各组分别静脉注射吗啡5 mg/kg、氟比洛芬酯5 m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塞住气管导管5 min诱导窒息性心搏骤停,之后开始复苏。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并采集大鼠动脉血和脑组织,检测血气、酸碱度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B及脑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各组脑组织损伤及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基线时,各组间血流动力学、酸碱状态及脑损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但复苏后氟比洛芬酯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较对照组和吗啡组显著低(P<0.05),pH值水平较另外两组显著高(P<0.05)。氟比洛芬酯组生存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和吗啡组(60.0%;P=0.042)。血浆NSE、S100B浓度及脑组织中caspase-3水平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线粒体相关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经氟比洛芬酯预处理后的大鼠在心搏骤停后复苏的存活率更高,且对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氟比洛芬酯 窒息性心搏骤停 早期存活
下载PDF
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33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定华 俞世强 +5 位作者 王红兵 刘维永 张近宝 刘金成 程亮 崔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4期200-202,19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改善早期存活率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共开展33例原位心脏移植术,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13~58(38.62±8.93)岁,体重31~86(58.2±10.4)kg。扩张性心... 目的分析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改善早期存活率的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共开展33例原位心脏移植术,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13~58(38.62±8.93)岁,体重31~86(58.2±10.4)kg。扩张性心肌病23例(其中合并升主动脉瘤1例),冠心病5例,瓣膜病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克山病3例。其中1例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伴肝肾功能不全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18.2~26.4(21.6±4.2)%。供心热缺血时间为2~7min,冷缺血时间为85~137(112±16)min。33例患者全部进行标准Stanford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以前17例于术后即开始应用免疫抑制剂,2003年后16例采用改良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法,即于手术前后应用达利珠单抗,于手术后5~6d才开始应用FK506,维持血浓度谷值为15ng/L。结果2003年前早期死亡3例,2例分别于术后14d和38d死于霉菌感染,1例于术后31d死于精神抑郁和多脏器衰竭。2003年后16例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排斥反应及死亡。1年存活率90.9%。结论终末期心脏病行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疗效良好,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改良方法可减少手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用量,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早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免疫抑制剂 早期存活
下载PDF
超薄皮瓣应用体会
8
作者 张毓涛 孙延昌 陈伟华 《伤残医学杂志》 1994年第3期6-7,共2页
1991年3月至1991年12月,应用超薄皮瓣修复手电击伤2例,瘢痕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6例。最大皮瓣面积20cm×8cm,最小皮瓣面积2cm×2cm。断蒂时间为术后第7天。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皮瓣蒂部的血供是皮瓣早期存活的关键;7天内皮瓣边... 1991年3月至1991年12月,应用超薄皮瓣修复手电击伤2例,瘢痕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6例。最大皮瓣面积20cm×8cm,最小皮瓣面积2cm×2cm。断蒂时间为术后第7天。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皮瓣蒂部的血供是皮瓣早期存活的关键;7天内皮瓣边缘血管可与皮瓣对接部建立血循环,足以保证皮瓣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体会 超薄皮瓣 1991年 皮瓣修复 组织缺损 断蒂时间 临床观察 早期存活 边缘血管 皮瓣存活 电击伤 切除后 血循环 面积
原文传递
多发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9
作者 孟祥熙(编译) 罗红敏(编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363,共1页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严重创伤后早期存活患者后期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加强对MOF的防治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德国维登贺德克大学研究人员对德国创伤注册数据库中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多发伤后MOF的流行病学和危险...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严重创伤后早期存活患者后期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加强对MOF的防治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德国维登贺德克大学研究人员对德国创伤注册数据库中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多发伤后MOF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研究对象为2002年至2011年收住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 多发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创伤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存活
原文传递
腹部钝器伤的检查
10
作者 Jan O Jansen Steven R Yule +2 位作者 Malcolm A Loudon 陈继业(刘毅) 董家鸿(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8年第4期222-226,共5页
隐匿性出血是腹部创伤后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同时,对于那些创伤后早期存活的患者,如果腹部损伤未得到及时发现常常会导致后期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可帮助外科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可以减少创伤后各... 隐匿性出血是腹部创伤后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同时,对于那些创伤后早期存活的患者,如果腹部损伤未得到及时发现常常会导致后期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而,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可帮助外科医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可以减少创伤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采取合适并且快捷的检查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检查方式 钝器伤 创伤后 早期存活 病情恶化 治疗方案 隐匿性
原文传递
儿童供肝在成人肝移植中应用的单中心研究
11
作者 俞浩 厉智威 +3 位作者 王融溶 张微 白雪莉 梁廷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5-92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55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1.8±4.7)岁(范围:1... 目的探讨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55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1.8±4.7)岁(范围:1~17岁)。17例(30.9%)为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肝,32例(58.2%)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6例(10.9%)为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供肝。受者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51.6±10.1)岁(范围:27~70岁),其中10例患者为血型不合肝移植(18.2%)。通过Student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移植物早期存活(术后90 d)的相关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移植物存活曲线,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失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M(IQR)]为36.0(43.1)个月(范围:5.9~81.7个月),移植物失活13例(其中2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再次肝移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供受者血型是否相合是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消化道出血史是其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55例受者中,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3例(5.5%),门静脉血栓4例(7.3%),门静脉狭窄2例(3.6%),胆道系统并发症7例(12.7%),小肝综合征8例(14.5%)。结论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是影响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儿童供肝 早期移植物存活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