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云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1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假体,观察组应用活动平台假体,比较两组术后1、6...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不同假体治疗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固定平台假体,观察组应用活动平台假体,比较两组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ROM、KSS),膝关节弯曲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两组ROM评分、KSS评分、膝关节弯曲程度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略低于对照组的12.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运用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均能取得良好疗效,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均较好,活动平台假体效果略高于固定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活动平台假体 固定平台假体 早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针灸、按摩、运动疗法三者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于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6期148-148,150,共2页
目的:探究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给予针灸、按摩联合运动疗法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究针灸、按摩、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干预,观察组给予针灸、按摩联合运动疗法干预。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按摩、运动疗法三者结合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运动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按摩 运动疗法 脑卒中 早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的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镇痛... 目的:探究不同的镇痛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镇痛,对照组则通过常规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患者康复计划的完成度对患者早期功能康复效果进行判别,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圆满完成例数,基本完成、未完成例数分别为:24、15、1例,对照组的圆满完成例数,基本完成、未完成例数分别为:15例、16例、9例,观察组的康复计划完成率为97.5%,对照组的康复计划完成情况为77.5%,观察组的康复计划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的24小时、术后48小时以及术后96小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0.79、3.86±0.86以及3.13±0.82(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法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 人工全膝关节 置换术 早期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萌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究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脑卒中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康复效果;脑卒中发病机制认知、康复训练内容掌握度、康... 目的探究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脑卒中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康复效果;脑卒中发病机制认知、康复训练内容掌握度、康复依从性;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生活独立能力FIM得分、神经功能NHI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病机制认知、康复训练内容掌握度、康复依从性比对照组好,P <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生活独立能力FIM得分、神经功能NHI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生活独立能力FIM得分、神经功能NHISS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整体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康复知识认知,提高康复治疗性,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状态,提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优质护理 脑卒中患者 早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罗利 《饮食科学》 2018年第4X期14-14,共1页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即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常规化护理+循证护理),两组各36例。...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即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常规化护理+循证护理),两组各36例。以FMA量表(Fugl-Meyer)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WAB(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法)评估患者的AQ(失语商)。结果 :两组护理前AQ、FMA评分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AQ低于常规组,且FMA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后,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失语状态均均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塞 偏瘫失语 早期康复效果
下载PDF
自我效能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代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0185-0186,共2页
分析中医治疗方案在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医院随机收集66例急性脑梗死(M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动态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护理干... 分析中医治疗方案在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医院随机收集66例急性脑梗死(M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动态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治疗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彩色多普勒、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d、7d、14d,观察组全血、血浆粘度及全血滴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静脉回波、腘静脉穿刺及血管内液体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0型肿胀的发生率在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传统保健方案在预防和护理方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仅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数,还能降低病人下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执行和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中医护理干预 脑梗死患者 早期康复效果 影响分析
下载PDF
脑梗死并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学梅 和江平 +2 位作者 余琼华 李文杰 和翠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0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全程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PDF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吉秀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4期4792-479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常规治疗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