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77-78,共2页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患者的年龄、血钾、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 I)、心功能Killip分级和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患者的年龄、血钾、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 I)、心功能Killip分级和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等指标进行收集与分析,并根据上述指标进行相关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21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形成了MVA,并且有13例患者是死于MVA的。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高的可能性引发MVA,并且MVA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所以应当对可能引发MVA的因素进行及时的了解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心肌梗死 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雪娥 顾建芳 +1 位作者 傅咏华 叶文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的研究文献,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14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研究组785例、对照组5 439例。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Killip>Ⅱ级3.96(1.89,8.28)、白细胞数3.36(2.24,4.48)、高血糖2.72(2.17,3.27)、低血钾-0.27(-0.47,-0.08)、TNI峰值2.99(0.92,5.07)、LVEF-0.06(-0.11,-0.01)、肌酐10.99(6.94,15.03)、CK-MB峰值157.10(-43.43,357.63)、中性粒细胞数2.55(1.65,3.45)、CRP 4.56(-7.85,16.98)、SDNN-8.43(-14.97,-1.9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Killip>Ⅱ级、白细胞数、高血糖、低血钾、TNI峰值、LVEF、肌酐、中性粒细胞数、SDNN,而CK-MB峰值和CRP在本研究中无统计学意义,结合危险因素及时识别,以提供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薛青慧 许国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35-35,共1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其肌钙蛋白Ⅰ(TnⅠ)、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血钾、心功能Killi...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2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其肌钙蛋白Ⅰ(TnⅠ)、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血钾、心功能Killip分级、年龄和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等资料,对上述指标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76患者转变成MVA,有13例因MVA死亡.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MVA的可能非常大,且出现MVA症状的病死率很高,故应对MVA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心肌梗死 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吴超 王伊敏 +1 位作者 侯黎娜 范莼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周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AMI组。结论HRV的下降反映了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日超 韦荣菊 +4 位作者 陈华 蔡彬 杨钦兰 李春春 荣琴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19-25,共7页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风险预测模型,为AMI患者早期MVA预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桂林医学院两家附属医院AMI患者资料,其中早期发生MVA者44例(MVA组),未发生MVA患者154例(非MVA组)。...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风险预测模型,为AMI患者早期MVA预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桂林医学院两家附属医院AMI患者资料,其中早期发生MVA者44例(MVA组),未发生MVA患者154例(非MVA组)。收集一般基线资料、生化及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I患者早期MVA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验证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及验证预测模型的一致性及临床获益,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B=1000)行内部验证。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饮酒史、BMI、Killip分级、CKMB、尿酸为AMI患者早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此构建AMI患者早期MVA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对模型鉴别效能进行评价,显示AUC是0.893(95%CI:0.827~0.943)。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显示本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临床适用性。采用Bootstrap法(B=1000)进行内部验证显示C指数为0.872,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结论本研究通过纳入饮酒史、BMI、Killip分级、CKMB、尿酸5个危险因素构建的AMI患者早期发生MVA风险预测模型,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适用性,对AMI早期MVA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詹玉飞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1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无MVA组,n=69),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MVA组,n=41),比较两组性别、血糖... 目的分析影响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1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无MVA组,n=69),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MVA组,n=41),比较两组性别、血糖、高血压、心肌梗死病史、心率变异性、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肌钙蛋白Ⅰ、血钾、血肌酐、超声心动图和有无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参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共41例(37.27%)出现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死亡7例(17.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心率变异性、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低血钾、高肌钙蛋白Ⅰ、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罪犯血管支数及梗死面积是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及死亡率较高,伴有低心率变异性、低左心室射血分数、低血钾、高肌钙蛋白Ⅰ、高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高的心功能Killip分级是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2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AMI患者,并对比观察2周内发生与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AMI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AMI患者,并对比观察2周内发生与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AMI未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无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 AMI患者HRV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8
作者 苏比努尔·哈力瓦尔 吴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临床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相对严重的情况,因此本文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我院心脏内科确诊并且收治的相关临床病案资料,具体的选择为60例急性心肌... 临床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相对严重的情况,因此本文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我院心脏内科确诊并且收治的相关临床病案资料,具体的选择为6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到本文研究的患者对象均在我院得到确诊同时在园内确认接受我院的针对性临床治疗。为了保障本文的研究观察结果清晰可见,同时在临床层面具有可参考性,将纳入到本文研究的患者对象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组依据为保持良好的随机性选择当代临床中通用性较强的随机AB球法,此随机分组法已经在临床中印证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其中,随机AB球分组中的前者A球组患者设定为本文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设定为本文的后者B球组患者。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在实际的临床治疗工作过程中,应用临床医疗机构中现行的常规治疗基础方案,并在这基础之上采用利多卡因药物注射治疗,同样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和策略也在本文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中进行应用,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为体现出两组的不同,组中患者应用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在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涉及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不同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药物生效时间较长,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 在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应用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之下,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这对于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严重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在CHF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陈冰心 王晓 范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798-2800,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6例,均接受24h DCG检查,统计MVA的发生情况,并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2...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6例,均接受24h DCG检查,统计MVA的发生情况,并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24h DCG的诊断价值。结果:86例CHF患者中,共有35例(40.70%)发生MVA;MV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合并低血钾症患者占比相较于非MVA组更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h QT间期变异性(24h-QTV)、24h正常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QTV(OR=0.696)、SDNN(OR=0.873)、SDANN-index(OR=0.835)是CHF患者MVA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24h-QTV、SDNN、SDANN-index、三者联合诊断CHF患者MV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41、0.866、0.955,三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24h-QTV、SDNN、SDANN-index等24h DCG参数可用于诊断CHF患者MVA,且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 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尺度递归分析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检测
10
作者 韩欣涛 蔡志鹏 +1 位作者 李建清 刘澄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4期324-330,共7页
为及时准确地检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心电多尺度分析与递归量化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RQA)的方法。首先,通过固定频率经验小波变换滤波器组将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 ECG)分解为两个子信号... 为及时准确地检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心电多尺度分析与递归量化分析(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RQA)的方法。首先,通过固定频率经验小波变换滤波器组将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 ECG)分解为两个子信号(0.5~10 Hz、10~30 Hz),并分别映射为递归图;然后基于0.5~10 Hz频段子信号与原信号构建交叉递归图,从三张递归图中提取RQA特征;最后将特征输入XGBoost分类器进行特征排序与筛选,实现ECG的准确分类。本研究使用MIT-BIT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数据库和Creighton大学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数据库进行实验。在10折交叉验证下,该方法对5 s心电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7.40%、99.01%和98.69%。本研究方法在检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恶性心律失常 递归图 递归量化分析 多尺度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雪梅 杨培根 王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35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均分为大剂量他汀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他汀组(常规剂量组)...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35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均分为大剂量他汀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他汀组(常规剂量组),另设对照组85例。大剂量组入院立即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第2天起改为40 mg/d,常规剂量组入院立即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第2天起改为20 mg/d。术后24 h连续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并根据Holter结果比较各组HRV及MVA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SDNN(ms:108.3±21.5、70.6±17.6)、SDANN(ms:111.7±19.2、65.9±18.5)、RMSSD(ms:25.6±8.3、18.7±10.2)和PNN50(%:14.7±5.9、6.9±3.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2.5±23.8、119.6±15.2、29.2±9.3及17.7±6.5),大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MVA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2.00%vs 21.14%vs 2.35%),大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χ2=5.29,P<0.05)。结论 AMI患者梗死早期HRV减低,MVA发生率增加;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加急诊PCI术后早期HRV,并降低MV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率变异 恶性心律失常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雁 胡飞 余国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78-148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384例CHF病人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269例)和验证组(115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384例CHF病人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269例)和验证组(115例)。统计所有病人住院期间恶性MVA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HF病人并发MVA的风险变量,并据此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中MVA发生率为41.64%,MVA组体质指数(BMI)、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占比、红细胞宽度(RDW)均高于非MV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钾水平及NYHA分级Ⅱ级、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占比低于非MV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BMI、NYHA分级、RDW升高以及LVEF、血清钾水平降低均是CHF病人并发MVA的危险因素(P<0.05),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预测CHF病人并发M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95%CI(0.757,0.887),P<0.001]、0.810[95%CI(0.736,0.871),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均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CHF病人并发MVA率与实际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BMI、RDW、LVEF、血钾水平、NYHA分级及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均是CHF病人并发MVA的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预测CHF病人并发MVA的风险,进而协助医护人员识别高风险病人,进行个体化干预,降低MV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列线图 危险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STEMI直接PCI术后病人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周睿 彭建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824-2830,共7页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 目的:探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Tp-e/QT比值变化及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STEMI病人113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病人均行PCI术,根据术后病人是否发生MVA将病例组病人分为MVA组(53例)和非MVA组(60例)。比较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以及心电图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MVA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前Tp-e/QT与术后MVA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史占比、冠心病史占比、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脑钠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前心电图参数Tp-e、QT间期、Tp-ec、QTc、QTd、Tp-e/QT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例组各项心电图参数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缩小。血常规指标、炎性标志物指标、心电图参数对Tp-e/QT产生正向影响,血钾水平对Tp-e/QT产生负向影响。Tp-e/QT为STEMI病人PCI术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P<0.01)。术前Tp-e/QT对术后MVA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I(0.822,0.8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6%和89.45%。结论:STEMI病人PCI术后Tp-e/QT比值下降,病人病情有所好转,Tp-e/QT与术后MVA有关,Tp-e/QT比值越大,病人术后MVA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Tp-e/QT比值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刚 闫旭龙 +3 位作者 冯美云 王国君 王丛 黄卫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事件的影响。回顾性选择分析AMI患者75例(溶栓治疗组43例、未溶栓组32例),通过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h常规心电图计算QTd、...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Q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事件的影响。回顾性选择分析AMI患者75例(溶栓治疗组43例、未溶栓组32例),通过测量入院时及入院后24h常规心电图计算QTd、校正QTc(QTcd),并在入院后一周内心电监护观察MVA事件发生情况。溶栓再通组QTd、QTcd较溶栓前显著缩短(42.6±14.3msvs71.7±16.9ms,45.9±17.4msvs74.8±18.5ms,P均<0.01);溶栓未通组、未溶栓组入院24h期间QTd、QTcd无明显变化(P>0.05)。QTd、QTcd≥90ms者MVA事件明显高于<90ms者(70.6%vs10.2%,P<0.01),溶栓再通组MVA事件与溶栓未通组比较趋于减少(11%vs28%)。结论:AMI后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以缩短心室复极的QTd,从而可能减少AMI后早期MVA的发生;无效的溶栓治疗对AMI近期预后无任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 AMI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晔 施巍 王道才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心电图检查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率为75.4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K-MB、NT-proBNP、cTnⅠ、QT、Tp-Te、Tp-Te/QT、TNF-α、IL-6及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高于本组治疗前,ET-1、vWF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复方延胡索汤剂 盐酸胺碘酮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PCI术,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后行PC...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HRV)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PCI术,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后行PCI术,观察两组HRV及MVA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RV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A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增加急诊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且能降低MV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诊PCI术 早期心率变异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导意义研究
17
作者 李莹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体检体检者(对照组)各90例,样本纳入启动时间为2020.04,结束于2022.04。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有无MVA进行分组,均接受24...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体检体检者(对照组)各90例,样本纳入启动时间为2020.04,结束于2022.04。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有无MVA进行分组,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的变异性(QTV)指标,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参数预测AMI患者MVA发生的效能。结果AMI组经24h动态心电图获取的SDNN、SDNN-index、SDANNindex、rMSSD、24h-QTV、Day-QTV、Night-QTV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90例患者经治疗评估后,32例发生MVA,其余则未发生。MVA组经24h动态心电图获取的SDNN、SDNN-index、SDANN-index、24h-QTV、Day-QTV、Night-QTV数值均低于非MVA组,且两组在心功能Killip分级和低血钾指标上出现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rMSSD数值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和低血钾和24h动态心电图参数在预测AMI患者MVA发生均有意义(P均<0.05),尤其是上述联合预测AMI患者MVA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效能最高。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中HRV和QTV是预测MVA非常有价值的指标,将对后续诊断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心电图参数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古朝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65-0068,共4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中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组。结果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24h平均心率更高,SDNN、...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中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组。结果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24h平均心率更高,SDNN、24 hQTV、SDNN-index、SDANN-index明显更低,联合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的诊断灵敏度为88.85%,特异度为92.30%。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参数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能
19
作者 刘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对其的诊断价值,制定对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对其的诊断价值,制定对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为合并组(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65例)、未合并组(未合并恶性心率失常,150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筛选出的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未合并组比,合并组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占比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更高,24 h QT间期变异性、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数值均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高、左心室射血分数<50%、24 h QT间期变异性低、SDNN低均为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 QT间期变异性、SDNN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693,其中24 h QT间期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较高(均P<0.05)。结论 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高、左心室射血分数<50%、24 h QT间期变异性低、SDNN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上述类型的高危患者引起重视,并及时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24 h QT间期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可结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尽早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罗永朝 杨志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后24h内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79例,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7例,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年龄更大,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水平更高,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水平更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梗死部位为下后壁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QRS-T夹角>90°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Killip分级为Ⅲ~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WBC水平偏高、Tn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夹角>90°、SDNN偏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93、2.924、2.901、2.380、3.086、2.790、2.380、2.951、2.643,均P<0.05)。结论年龄大、Killip分级为Ⅲ~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WBC水平偏高、Tn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夹角>90°、SDNN偏低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根据上述各项因素及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