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二聚体及血栓图参数构建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崔俊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2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D-二聚体(D-D)及血栓图参数的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栓... 目的 构建基于D-二聚体(D-D)及血栓图参数的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栓塞分为未发生栓塞组(41例)和发生栓塞组(15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使用R3.5.3软件绘制预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早期栓塞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对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进行检验并利用Bootstrap法检验模型的准确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栓塞组与未栓塞组术后1、7dD-D及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生成率(α)、血块形成时间(K)及最大血栓幅度(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输血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输血史、D-D、α、K及MA为影响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均P <0.05)。根据以上结果建立预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栓塞的风险预警模型,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779(95%CI:0.714~0.865)。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81、78.9%、82.8%。选取的20例验证患者中,风险预警模型预测发生早期栓塞5例,实际发生4例,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1、77.42%、80.94%。结论 D-D及血栓图参数是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对患者早期栓塞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栓图参数 早期栓塞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早期栓塞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骏 常义 +5 位作者 刘宏毅 胡波 黄庆玖 陈永严 赵鹏来 何升学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栓塞治疗的意义、可行性及相关事宜。方法对32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在3 d内施行栓塞治疗,微导管选用Tracker、Excel、Prowler、Rebar或Echelon系列,栓塞材料选用GDC、EDC或Orbit。结果动脉瘤90%栓塞20例、95...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栓塞治疗的意义、可行性及相关事宜。方法对32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在3 d内施行栓塞治疗,微导管选用Tracker、Excel、Prowler、Rebar或Echelon系列,栓塞材料选用GDC、EDC或Orbit。结果动脉瘤90%栓塞20例、95%栓塞8例、完全栓塞4例,死亡4例。结论动脉瘤破裂后的早期栓塞可减少再出血的风险,操作受血管痉挛的影响较小,对血管痉挛有治疗作用,术后需辅以“3H”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早期栓塞
下载PDF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早期栓塞8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乃君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期77-77,共1页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且血管条件较好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进行透析治疗的必备条件,是患者生存的重要生命线[1].而动静脉内瘘栓塞是动静脉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血液透析,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其他疗法,常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且血管条件较好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进行透析治疗的必备条件,是患者生存的重要生命线[1].而动静脉内瘘栓塞是动静脉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血液透析,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其他疗法,常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且影响恢复.本院采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早期栓塞,并给予精心护理,内瘘再通效果较好,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栓塞 尿激酶溶栓治疗 精心护理 早期栓塞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透析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士东 贾栋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30个)致SAH患者,一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证实,即在48小时内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30个)致SAH患者,一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证实,即在48小时内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3例,V级1例.结果术后恢复良好20例,1例出现一过性偏瘫、失语,1例单纯运动性失语,均于一周内恢复,死亡1例(Hunt-Hess分级V级).结论对Hunt-Hess分级Ⅰ~Ⅳ级的患者实施超早期介入手术治疗,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降低死亡率,并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早期栓塞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早期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5
作者 汤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33-33,共1页
目的对早期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栓塞术进... 目的对早期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栓塞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夹闭术进行治疗,在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栓塞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医学临床领域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栓塞 动脉瘤性 蛛网膜 下腔出血 疗效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黄华兵 朱恩锋 +3 位作者 杨明林 许海 杨德福 姚俊中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8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晚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再破裂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NO为(53.15±8.05)μmol/L、vWF为(117.85±25.42)ng/ml、ET-1为(78.55±6.47)pg/ml,对照组NO为(53.95±8.51)μmol/L、vWF为(118.25±26.12)ng/ml、ET-1为(79.22±6.7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O为(72.15±10.25)μmol/L、vWF为(69.45±7.23)ng/ml、ET-1为(43.41±7.20)pg/ml,对照组NO为(88.15±9.66)μmol/L、vWF为(94.33±8.01)ng/ml、ET-1为(56.23±6.81)pg/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在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治疗效果良好,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 血管内皮因子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并发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其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赵士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采取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采取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给予晚期(发病72 h后)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发病72 h内)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0.35±4.73)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42±1.5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4、11.868,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180.38±18.84)pg/mL、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330.85±20.8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为(23.19±3.80)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7、4.804、4.550,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更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早期血管介入栓塞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邵明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计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动脉瘤位置、形态、临... 探讨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计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动脉瘤位置、形态、临床症状、单发多发等给予手术夹闭与介入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神经损伤因子水平;(2)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barthel评分,降低复发风险;(3)早期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能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手术夹闭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 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 疗效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蒋坤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3-0046,共4页
讨论分析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介入栓塞... 讨论分析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实验组采用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增高,神经功能评分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超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高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以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同时为患者的神经功能提供良好的恢复情况,是安全且可靠的质量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随机对照研究 颅内动脉瘤破裂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下载PDF
标准12导联心电图联合右侧胸前导联15导联心电图诊断早期急性肺栓塞的研究
10
作者 邱立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联合右侧胸前导联15导联心电图在早期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联合右侧胸前导联15导联心电图在早期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与右侧胸前导联15导联心电图是临床中重要的诊断方法,其针对早期急性肺栓塞的诊断至关重要,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右侧胸前导联15导联心电图 早期急性肺栓塞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天禄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0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段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在发病至入院共24h之内给予神经介入栓塞治疗,而对照组的25例患者在发病至入院的24h之后给予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两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进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前,进行NIHSS评分,两组患者的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进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1周后进行NIHSS评分,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的神经介入栓塞治疗后,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的预后较好,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 老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防治早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宜英 黄红友 梁馨苓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内瘘早期栓塞的预防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9月发生早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 15例病人 ,尝试给予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注入内瘘动脉端中 ,并与 1992年 2月~ 1998年 2月发生早期动...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内瘘早期栓塞的预防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9月发生早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 15例病人 ,尝试给予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注入内瘘动脉端中 ,并与 1992年 2月~ 1998年 2月发生早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 15例病人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9月 15例病人中 ,11例疗效良好 ,用药后第 2~ 3天内瘘杂音恢复 ,血管壁柔软 ,有弹性 ,血流量充足 ,内瘘恢复正常 ;4例治疗无效 ,血栓进一步形成 ,内瘘完全栓塞 ,栓塞后的内瘘再通率达 73 3% ;1992年 2月~ 1998年 2月发生早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 15例病人中 ,3例内瘘恢复正常 ,12例血栓进一步形成 ,内瘘完全栓塞 ,栓塞后的内瘘再通率达2 0 0 %。结论两组病人栓塞后的再通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关异 ,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治疗早期动静脉内瘘早期栓塞 ,是一种简单安全而且患者容易接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早期栓塞 低分子量肝素 内瘘注入 护理
下载PDF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在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宇 赵早旺 《智慧健康》 2023年第31期25-28,32,共5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将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均给... 目的探究对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展治疗工作时将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均给予神经介入栓塞治疗,但是介入时间不同。其中,对照组的栓塞介入时间在患者发病24h后,实验组的患者介入栓塞时间在患者发病24h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评分均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评分降低程度更显著,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差异也增大(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脑损伤相关因子水平差异均相对较大(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Cys C、NSE、S100β、ET-1和MMP-9等指标均更低,恢复情况更好。结论对老年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尤为重要,此过程中将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法进行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脑损伤情况,对促进患者的恢复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介入栓塞术治疗 老年 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茂 陈建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1期2135-213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早期治疗组于患者入院3 d内实施治疗,对...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早期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均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早期治疗组于患者入院3 d内实施治疗,对照组于患者入院3 d后实施治疗。术后进行脑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Rankin量表(改良mRS)和改良Barthel(MBI)评分评价远期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的完全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68%vs.52.83%),次完全栓塞率和不完全栓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43%vs.30.19%和1.89%vs.16.98%),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复查,早期治疗组患者mRS评分为(1.15±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0.7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为(98.63±1.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4±2.56)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早期治疗组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脑血管痉挛和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89%、5.66%、1.89%、1.89%和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1%、18.86%、11.32%、13.21%和16.9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能够进一步提高栓塞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早期介入栓塞 微弹簧圈栓塞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江涛 杨华 范玉军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栓塞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n=84例)为实验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栓塞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n=84例)为实验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n=42例)行晚期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n=42例)行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精神状态评分(KPS)。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1.43%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的14.29%、致残率的23.81%相比,观察组的病死率为2.38%、致残率为4.7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别不同时点患者的NHISS评分、KPS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的主体内效应及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HISS评分为(14.50±1.8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19±4.24)分,P<0.05];KPS评分为(86.05±6.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36±7.58)分,P<0.05];ADL评分为(78.45±7.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1.57±8.06)分,P<0.05];MMSE评分为(26.52±4.1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9.86±4.71)分,P<0.05]。与对照组总并发症的26.19%相比,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0.05)。结论:与晚期介入栓塞相比,早期介入栓塞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中具有更理想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神经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患者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 神经功能 精神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杨春祥 张兆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动脉瘤122个)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动脉瘤61个)。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脱卸弹簧圈早... 目的探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动脉瘤122个)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动脉瘤61个)。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夹闭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破裂动脉瘤的闭塞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破裂动脉瘤的100%闭塞率明显提高(58.3%和40.0%,P=0.04),恢复良好率显著提高(93.3%和78.3%,P=0.02),表明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能够提高闭塞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早期应用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破裂动脉瘤的闭塞率,减少再次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可脱卸弹簧圈早期栓塞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入院3 d后进行介...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方便选择该院接收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入院3 d后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 d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评级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对患者完全、次完全以及不完全栓塞率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Rankin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评分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栓塞率84.78%、次完全栓塞率13.04%以及不完全栓塞率2.17%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Rankin评分(1.20±0.13)分比对照组低,改良Barthel评分(97.58±2.11)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2.17%、脑血管痉挛2.17%、动脉瘤再次破裂2.17%、蛛网膜下腔出血4.35%、复发率2.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破裂 疗效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对早期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宏 丁科 +1 位作者 邓应彪 方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8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47例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5例有肺栓塞临床表现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抽...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47例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5例有肺栓塞临床表现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抽取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送检,以Cluass凝固法检测血浆FIB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FIB及D-D水平,血浆FIB、D-D水平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血浆FIB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IB联合D-D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敏感度(93.62%)、准确度(85.87%)高于单独检测诊断敏感度(44.68%、70.21%)、准确度(66.30%、73.91%)(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77.78%)与单独诊断特异度(88.89%、77.7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联合诊断Kappa指数高于单独诊断。结论: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FIB及D-D水平呈过度表达状态,且FIB及D-D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进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动脉栓塞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52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伟 杨海龙 +4 位作者 郭振敏 亓慧娟 薛岩 朱秀英 张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32-4333,共2页
脑动脉瘤破裂危险性极高,致残率近50%,病死率高达60%。介入栓塞具有不需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手段,但其介入时机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早期介入栓塞(3d内)... 脑动脉瘤破裂危险性极高,致残率近50%,病死率高达60%。介入栓塞具有不需开颅、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手段,但其介入时机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早期介入栓塞(3d内)和晚期介入栓塞(3d后)治疗的脑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早期介入栓塞 破裂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早期治疗孕产期急性肺动脉栓塞39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景丽 王艳 +3 位作者 闫志勇 冯海芹 张红艳 耿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592-259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孕产期肺栓塞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妊娠合并肺栓塞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并监测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34例妊娠合并肺栓塞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率100%,未见严重不良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孕产期肺栓塞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妊娠合并肺栓塞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并监测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34例妊娠合并肺栓塞患者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率10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孕产期肺栓塞的早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孕产期肺栓塞早期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