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在我国的分布格局与早期监测预警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瑞 唐瑶 +1 位作者 张震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84-289,共6页
【目的】刺萼龙葵是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的检疫性外来植物,目前已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并对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急需明确其时空分布格局和潜在扩散动态,为其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实地调查、标本和文献查询... 【目的】刺萼龙葵是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的检疫性外来植物,目前已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并对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急需明确其时空分布格局和潜在扩散动态,为其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实地调查、标本和文献查询途径获得的地理分布信息重建刺萼龙葵在我国的扩散历史和分布格局;其次,通过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其潜在的分布区;最后,融合时空动态和潜在的扩张趋势,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划定早期监测预警的区域。【结果】刺萼龙葵最早于1980年在辽宁省朝阳市被发现,其后不断沿河流和公路等扩散蔓延。2000年以后相继在内蒙古、北京、河北、吉林以及新疆等省区发现其入侵种群。截至目前,已扩散到了7个省的54个县区。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其在我国存在广阔的潜在分布区,目前还处在快速扩散阶段,没有达到饱和阶段。【结论】刺萼龙葵在我国还处在快速扩散阶段,远没有达到饱和,华北平原是其潜在扩散的高风险区,建议加强对其扩散前沿带包头、张家口、北京、秦皇岛一线的监测力度,以抑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分布格局 早期监测预警
下载PDF
结合改进PSO算法和LSSVM的化工异常工况超早期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瑾秋 郭放 张来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化工过程采样间隔短、动态性强,短期参数预测不能有效地为现场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提出了结合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异常工况超早期监测预警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归一化处理后的过程... 针对化工过程采样间隔短、动态性强,短期参数预测不能有效地为现场人员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提出了结合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异常工况超早期监测预警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归一化处理后的过程数据进行训练,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的核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快速精确地全局寻优,得到优化的预测模型。在丙烷塔的超压异常工况超早期监测预警案例分析中,能够准确地对未来500 s内的过程数据进行预测,并比DCS系统提前40 s发出异常报警,相比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和标准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 异常工况 早期监测预警 粒子群优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进境台湾果蔬主要病虫风险评估与早期监测预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 黄蓬英 +5 位作者 傅建炜 吴梅香 蔡鸿娇 冼晓青 朱春晖 尤民生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目的】定量评估进境台湾果蔬主要病虫在大陆的入侵风险,为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基于外来物种传入、定殖、扩散和危害的一般过程,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26个指标的进境台湾果蔬有害生物入侵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规范了风... 【目的】定量评估进境台湾果蔬主要病虫在大陆的入侵风险,为早期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基于外来物种传入、定殖、扩散和危害的一般过程,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26个指标的进境台湾果蔬有害生物入侵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规范了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估了14种病虫随台湾果蔬入侵的综合风险;其次,利用气候生态位模型预测了它们在我国的适生区;最后,融合进境台湾果蔬到达港口、物流中转站、集散地和主要病虫的适生区的空间分布,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划定了它们在我国传入并定殖的风险区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14种被评估病虫在我国的综合风险值均大于0.7,属高风险等级。14种病虫在我国都存在广阔的适生区,但不同物种适生区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是它们适生区的高度重叠区,超过95%的台湾果蔬到达港口、物流中转和集散地的集中分布区,潜在的入侵风险极高。【结论】进境台湾果蔬贸易能够促进或加剧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台湾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大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踏板。建议进一步加强海关检疫、开展和完善监测预警等措施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入侵,为农业生物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果疏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早期监测预警
下载PDF
北京市肠道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信息系统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窦相峰 吴晓娜 +6 位作者 贾蕾 林晖 何战英 黎新宇 张秀春 李锡太 王全意 《首都公共卫生》 201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是疾病防控的发展趋势,2000年WHO会议报告提出了全球暴发的预警和反应框架,此后各国疾控部门纷纷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完善了地区性或针对某种疾病的预警和反应系统。
关键词 传染病预防控制 早期预警监测 腹泻病 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PDF
SARS早期预警监测试点项目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覃 马健强 +1 位作者 曹富鹏 吴艳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9-650,共2页
目的 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医院开展SARS早期预警监测试点项目中的门诊病人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于 2 0 0 3年 12月 10日~ 2 0 0 4年 1月 10日 ,对该医院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及发热门诊病人进行监测 ,按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 目的 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医院开展SARS早期预警监测试点项目中的门诊病人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于 2 0 0 3年 12月 10日~ 2 0 0 4年 1月 10日 ,对该医院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及发热门诊病人进行监测 ,按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监测病例定义和预警指标进行诊断。结果 共监测就诊病人 2 30 4 5人次 ,发现发热呼吸道病例 10 1例 ,占监测总数的 0 .4 4 % ;发热肺炎病例 19例 ,占监测总数的 0 .0 8% ;未发现SARS预警病例。结论 完善的监测系统 ,可及时发现发热呼吸道病人及发热肺炎病人 ,确认或排除SARS疫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早期预警监测 发热门诊病人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潜在分布区模拟与早期预警 被引量:14
6
作者 柳晓燕 赵彩云 +2 位作者 李俊生 李飞飞 朱金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68-2776,共9页
20世纪90年代外来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中国,威胁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现已在河北省8个地级市、天津市、河南省6个地级市、山东省5个地级市、山西省长治市广泛分布,并呈迅速扩散蔓延趋势,预测黄顶菊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20世纪90年代外来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入侵中国,威胁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现已在河北省8个地级市、天津市、河南省6个地级市、山东省5个地级市、山西省长治市广泛分布,并呈迅速扩散蔓延趋势,预测黄顶菊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可为阻断其传播和早期预警提供参考.本文基于黄顶菊在南美洲原产地的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构建本土生态位模型,投影至我国并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黄顶菊的潜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黄顶菊潜在分布范围涵盖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与黄顶菊实际分布区相比,山东省中部、北京市中南部、辽宁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具有较大面积的中-高潜在适生区,黄顶菊在中国尚未达到其最大潜在分布范围,仍有可能继续扩散.②全球变暖导致黄顶菊潜在适生区明显向北扩张、向南收缩,分布中心由华北中纬度地区向东北高纬度地区迁移.③综合比对黄顶菊实际分布状况及其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潜在分布的变化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管控需求,以地级及以上城市行政区为管控单元划定重点管控区、重点监测区和重点预防区,建议在黄顶菊扩散前缘区加强监测阻截力度,逐步消除黄顶菊发生区的生态影响,重点监测其潜在适生分布,抑制其向邻近地区进一步扩散蔓延.研究显示,黄顶菊在我国仍具有较大的潜在分布空间,全球变暖加剧其向东北高纬度地区迁移,基于黄顶菊的潜在适生区变化趋势制定分级监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防控效率,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潜在适生区 早期监测预警 MaxEnt模型
下载PDF
累积和模型在细菌性痢疾早期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窦相峰 王全意 +7 位作者 贾蕾 林晖 吴淑艳 张秀春 何战英 吴晓娜 杨鹏 王晓莉 《首都公共卫生》 2010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累积和(CUSUM)模型在细菌性痢疾早期预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数据来源于200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细菌性痢疾报告数据和北京市2007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处理记录。预警运算使用美国CDC早期异常报告系统软件。结果 330个街... 目的探讨累积和(CUSUM)模型在细菌性痢疾早期预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数据来源于200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细菌性痢疾报告数据和北京市2007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处理记录。预警运算使用美国CDC早期异常报告系统软件。结果 330个街道或乡镇共发出预警信息数为3743条,平均每个街道或乡镇发出11.3条预警信息,其中最少的为0条,最多的为25条,中位数为12,四分位间距为7。及时预警了2007年疫情记录中的两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结论累积和模型运算过程简单,预警频次和因预警产生的审核、流调工作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应用在日常细菌性痢疾监测和防控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早期预警监测 累积和模型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年 温宗周 +2 位作者 张航 李丽敏 王真 《微处理机》 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
针对目前用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的诸多方法中存在的传感器选择种类单一、预警功能与监测数据相分离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以导致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智能传感器组群对山体进行实时监测,... 针对目前用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的诸多方法中存在的传感器选择种类单一、预警功能与监测数据相分离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以导致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运用智能传感器组群对山体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运用模糊控制系统进行处理,最终实现对滑坡灾害发生概率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滑坡灾害发生概率的预测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可为滑坡灾害监测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监测早期预警 模糊控制
下载PDF
水稻害虫:研究进展与展望
9
作者 李有志 方继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5,共13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水稻害虫种类多,灾变机制复杂,绿色防控新技术开发难度大。深入研究水稻害虫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发育与生殖调控机制、化学通信机制和新型防控技术等,不仅有助于阐明水...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水稻害虫种类多,灾变机制复杂,绿色防控新技术开发难度大。深入研究水稻害虫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发育与生殖调控机制、化学通信机制和新型防控技术等,不仅有助于阐明水稻害虫发生灾变机制,还将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的有效的防控靶点和防控技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水稻害虫研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重要成果,本专辑汇集了一些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概述了目前关于水稻害虫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本专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如下值得更深入关注的3个研究方向:(1)水稻害虫智能化监测和早期预警;(2)水稻害虫灾变机制及演变规律;(3)水稻害虫绿色防控靶点挖掘及可持续防控体系构建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害虫 监测早期预警 发育调控 组学 虫媒病毒病 可持续防控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晗溪 黄雪娜 +1 位作者 李世国 战爱斌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504,共14页
外来生物入侵是继生境破坏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已对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水产养殖、航运和水生宠物交易大国,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的... 外来生物入侵是继生境破坏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威胁因素,已对入侵地的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21世纪五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作为水产养殖、航运和水生宠物交易大国,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尤为严重。研究表明,系统地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预警技术是防控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入侵最有效的途径。和陆生生物相比,水生生物群落的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生物形体微小且在入侵初期群体规模极小、隐匿于水下、可用于物种鉴定的外部形态缺乏,使得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构建并应用早期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技术层面更具挑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成为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水生生态系统入侵生物的早期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解析了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系统的应用现状、技术优势;着重探讨了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I型和II型错误及其产生原因,并为避免两类错误提供了可行的优化/改进方案;最后对该方法在水生入侵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DNA-宏条形码 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态系统 早期监测预警 Ⅰ型错误 Ⅱ型错误
原文传递
国际新兴卫生技术评估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志远 周萍 +2 位作者 刘亦悦 林亦璐 陈英耀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年第1期91-95,共5页
介绍了新兴卫生技术评估相关概念以及国际开展新兴卫生技术评估现状、主要方法及取得经验,阐明了对我国开展新兴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的启示。建议引入国际上通用新兴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及方法,并根据我国卫生系统情况开展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 新兴卫生技术评估 EUROSCAN 早期监测预警系统
下载PDF
2000年-2014年全球新兴卫生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萍 林亦璐 +2 位作者 夏志远 陈英耀 张致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
基于新兴卫生技术国际信息协作联盟EUROSCAN的共享数据库,对2000年-2014年发布的新兴卫生技术早期监测评估报告进行分析。该数据库15年间共发布2 667篇新技术早期监测报告。其中,药物类技术累计增量第1,如按具体学科/领域划分,则肿瘤学... 基于新兴卫生技术国际信息协作联盟EUROSCAN的共享数据库,对2000年-2014年发布的新兴卫生技术早期监测评估报告进行分析。该数据库15年间共发布2 667篇新技术早期监测报告。其中,药物类技术累计增量第1,如按具体学科/领域划分,则肿瘤学与放疗领域技术最多,整合型技术和跨学科应用技术是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卫生技术 早期监测预警系统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辽东湾典型围海养殖池塘内水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龙 鲍相渤 +5 位作者 李轶平 周遵春 付杰 高祥刚 陈百灵 李云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303-5313,共11页
研究使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eDNA metabarcoding)检测辽东湾东北部河口区围海养殖池塘水母种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水母种类物种鉴定和监测的新方法。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分别基于18S rDNA和COI宏条形码检测了辽东湾东北部河口区... 研究使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eDNA metabarcoding)检测辽东湾东北部河口区围海养殖池塘水母种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水母种类物种鉴定和监测的新方法。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分别基于18S rDNA和COI宏条形码检测了辽东湾东北部河口区围海养殖池塘水母种类多样性,通过水样采集、过滤、eDNA提取、遗传标记扩增、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的环境DNA宏条形码标准化分析流程,从围海养殖池塘7个采样点中获得可检测的采样点数据。结果显示,基于18S rDNA宏条形码检测出8种水母种类,其中钵水母纲大型水母2种、水螅水母总纲小型水母6种;基于COI宏条形码技术共检测出19种水母种类,其中钵水母纲大型水母5种、水螅水母总纲小型水母14种;两种DNA条形码标记都显示养殖种类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为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可用于快速检测水母种类多样性,在水母类物种鉴定、监测及早期预警中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 环境DNA宏条形码 18S r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 物种检测 早期监测预警
下载PDF
棕色矢车菊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与入侵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乾美 李建宇 +3 位作者 王珠娜 傅建炜 郭建英 王瑞 《植物检疫》 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
棕色矢车菊是原产欧洲的恶性杂草,近年来我国从进口粮谷中截获其种子。为了评估棕色矢车菊入侵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入侵风险,我们首先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该杂草在我国的适生区;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入侵的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 棕色矢车菊是原产欧洲的恶性杂草,近年来我国从进口粮谷中截获其种子。为了评估棕色矢车菊入侵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入侵风险,我们首先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该杂草在我国的适生区;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其入侵的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量评估入侵我国的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棕色矢车菊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综合风险值为0.85,属高风险等级。建议加强进境检疫管理,尽快开展系统监测并构建早期监测预警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矢车菊 适生区 生物学特性 风险评估 早期监测预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