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鑫 方科达 +2 位作者 岳广娜 闫澍 张玉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00-705,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影响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探讨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109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种植体1枚共109枚。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2周测... 目的:初步研究影响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探讨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109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种植体1枚共109枚。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2周测量种植体稳定性(ISQ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另选择20例种植修复患者验证CBCT预测ISQ值的可靠性。结果:所有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12周,其ISQ值分别为66.28±6.04和70.23±6.78(P<0.05);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2周,5.0 mm直径种植体的ISQ值显著高于3.5 mm、4.3 mm直径(P<0.05);ISQ值与HU值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即刻和12周相关方程为y^0=0.0245x+47.984和y^(12)=0.0285x+48.984,术前预测ISQ值具有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条件下受植区颌骨HU值可影响种植体早期的稳定性,采用CBCT预测种植体早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种植体稳定性 早期稳定性 CBCT
下载PDF
Nobel Replace^(TM) Tapered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丁鑫 武海波 +2 位作者 岳广娜 李广文 张玉梅(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Nobel Replace^(TM)Tapered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并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106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Nobel Replace^(TM)Tapered种植体1枚,共106枚。采用Ostel...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Nobel Replace^(TM)Tapered种植体早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个牙缺失并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106例,采用CBCT分别测量其种植区的颌骨密度(HU值)后,各植入Nobel Replace^(TM)Tapered种植体1枚,共106枚。采用Ostell ISQ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分别于术后即刻、第12周测量种植体的稳定性(ISQ值);采用CBCT测量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厚度;采用X线影像软件测量各种植体边缘的骨吸收水平;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在植入时均取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术后第12周时其稳定性均显著增高(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区部位、颌骨密度及其直径对ISQ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宽度、边缘骨吸收水平及长度对其ISQ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种植体早期稳定性可能受到种植区部位、颌骨密度以及种植体直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种植体稳定性 早期稳定性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不同助行方式对假体早期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雷亚丽 刘晓燕 +1 位作者 刘惠容 朱雪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助行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8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腋式拐杖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框架式助行器的方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助行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8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腋式拐杖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框架式助行器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半年内跌倒率、假体松动率、股骨柄假体下沉位移和生活质量评分、髋关节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生跌倒情况;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股骨柄假体下沉位移、假体的松动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髋周或者大腿疼痛程度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而在髋关节功能状况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腋式拐杖助行的方式效果优于框架式助行器的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假体早期稳定性,同时可减轻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用腋式拐杖的方案相较于框架式助行器,效果更显著,推广应用价值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助行方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假体早期稳定性 影响
下载PDF
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在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黄鹏九 苏莎莎 邵桂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70-0173,共4页
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护理中应用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297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护理147例为对照组,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150例为观察... 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护理中应用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297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护理147例为对照组,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15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尿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通过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实施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不仅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自然分娩 初产妇 盆底康复
下载PDF
纤维素醚掺量对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早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峙琪 《土木工程》 2017年第5期525-532,共8页
纤维素醚(HPMC)掺量对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早期体积稳定性有影响。早期体积稳定性良好的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后期收缩小,有利于解决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大面积施工收缩开裂问题。本文研究了HPMC不同掺量对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工作性能、力... 纤维素醚(HPMC)掺量对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早期体积稳定性有影响。早期体积稳定性良好的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后期收缩小,有利于解决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大面积施工收缩开裂问题。本文研究了HPMC不同掺量对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早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HPMC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以提高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的流动度、早期强度,且能够明显改善三元复合自流平砂浆早期体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C掺量 三元复合 性能 早期体积稳定性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柳荣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23期1-5,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是否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K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止血带将患者分为非止血带组(46例)和止血带组(5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 目的对比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是否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K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止血带将患者分为非止血带组(46例)和止血带组(5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率、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及假体稳定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假体安放时间、骨水泥硬化时间及骨水泥渗入深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止血带组比较,非止血带组术中出血量较多,隐性失血量较少,术后3 d血红蛋白降幅较小(P<0.05);非止血带组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止血带组,术后1、3 d膝关节肿胀率低于止血带组(P<0.05);非止血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止血带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非止血带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止血带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1年,X线复查显示两组均无假体松动出现。结论相对于止血带下TKA,TKA不采用止血带能有效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量,减轻术后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肿胀程度,且不会影响假体早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非止血带 围术期失血量 假体早期稳定性
原文传递
New progress in the Holocene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 被引量:18
7
作者 LI XiaoQi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027-2036,共10页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ssibl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have become the focused issue(IPCC,2007;Mann et al.,2008;Ding et al.,2009).The Holocene contains the analogous characteristic of future climatic change a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ssibl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have become the focused issue(IPCC,2007;Mann et al.,2008;Ding et al.,2009).The Holocene contains the analogous characteristic of future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continuous agriculture activity,providing the ideal"similar pattern"for studying the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ion and impact in the future.Based on the recent studies of stalagmite,ice core,ocean,and lake etc.,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progress in the Holocene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research in China as follows:(1)Discuss the variability,amplitude,and unstable characteristic of climate,as well as the abrupt events and mechanisms of climate.(2)Analyze the botanical index records for studying the early agriculture.(3)Review the agricultural origin,expanding,and development.(4)Reveal the style and intensity of early agriculture and understand the agricultural impact and adap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5)Introduce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s in China and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increasing the dating precision and the indicative effectiveness of proxies.(6)Realize how th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pond to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process,understand how the human adapt to the rapid climate change,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human adap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e activity new progr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