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3 位作者 代静 曹艳 李奇 鞠红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方法分为牙线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则行标准ESD,牙线组在ESD术中加用体内牙线牵引辅助。比较2组患者ESD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病灶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牙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例短于/低于对照组[25.0(17.3,30.0)min比45.0(32.0,64.0)min、39.2%(20/51)比53.2%(25/47)](均P<0.05)。2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迟发穿孔发生。结论体内牙线牵引法在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体内牙线牵引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肠动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蒋菁蕊 许琳 朱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2...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2例)与ESD组(33例),EMR组接受EMR治疗,ESD组接受ESD治疗,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 d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因子(CEA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以及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ESD组标本厚度、创面直径大小、术中出血量高于EMR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7dMTL水平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ESD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及总体健康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EMR、ESD治疗均能有效切除病灶,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切除效果相当,虽ESD手术损伤相对较高,但对胃肠动力损伤程度更小,并可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早期 癌前病变 消化内镜黏膜剥离 胃肠动力
下载PDF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龚庆豪 高平发 +2 位作者 朱荣华 李鹏程 丁新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行早期结直肠癌ESD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 目的研究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行早期结直肠癌ESD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未复发组(n=75)、复发组(n=25),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利用C指数进行区分度评价及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拟合度检测。结果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和T分期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ESD后的复发风险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和T分期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最终总分为175分,此时列线图底端的复发率为37%。列线图预测模型判断复发风险的C指数为0.728(95%CI:0.693~0.869),早期结直肠癌ESD后复发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复发风险的预测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该列线图模型对预测结果的拟合程度良好(P=0.428);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81,灵敏度为72.47%,特异度为78.55%。结论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是早期结直肠癌ESD后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模型构建成功且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 复发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徐国峰 蒋大亮 范琳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内镜下内膜...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内镜下内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手术时间、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or、ACTH、hs-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直径<2 cm时,研究组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直径≥2 cm时,两组组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病灶整块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手术时间长,但能提高病灶切除率,保证治疗效果,且能降低Cor及ACTH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病灶整块切除和组织治愈性切除率,未提高并发症及1年内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切除 直肠癌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非整块切除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渝昕 刘珣 +1 位作者 顾芳 丁士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发生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22年12月结直肠ESD临床病理资料,经病理证实为腺瘤、锯齿状病变、早期结肠癌共1251例患者1312个...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发生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22年12月结直肠ESD临床病理资料,经病理证实为腺瘤、锯齿状病变、早期结肠癌共1251例患者1312个病变,比较整块切除组与非整块切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非整块切除的影响因素。结果1312个病变长径(25.8±16.3)mm。腺瘤728个(55.5%),锯齿状病变193个(14.7%),腺癌391个(29.8%)。1306个病变完成ESD治疗,因穿孔或操作困难中止切除6个。病变整块切除率89.5%(1174/1312),完全切除率73.8%(968/1312),治愈性切除率70.6%(926/131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变长径≥40 mm(OR=6.329,95%CI:4.278~9.384,P<0.001)、抬举征阴性(OR=2.384,95%CI:1.424~3.903,P=0.005)、瘢痕部位病变(OR=2.997,95%CI:1.310~6.484,P=0.023)、隆起型(OR=8.458,95%CI:2.678~40.453,P=0.008)、侧向发育型(OR=5.898,95%CI:1.917~27.796,P=0.025)、混合ESD切除(OR=10.162,95%CI:5.705~19.692,P<0.001)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非整块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变长径≥40 mm、抬举征阴性、瘢痕部位病变、隆起型病变、侧向发育型病变、混合ESD切除是ESD非整块切除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应进行严格评估,提高ESD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早期直肠癌 腺瘤 有效性 完全切除
下载PDF
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聂坤 张珂 周全博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究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患者均行ES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并分析ESD治疗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 目的 探究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00例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患者均行ES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并分析ESD治疗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依据ESD治疗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11例)及未出血组(89例);出血组直肠病变、重度纤维化发生率均高于未出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位于直肠、重度纤维化是导致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直肠病变及黏膜下层重度纤维化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而言,行ESD治疗后易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临床需做好相关预防工作,以降低迟发性出血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 迟发性出血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仇继峰 罗艺珍 +3 位作者 劳琦 叶冠廷 何志钧 郭先文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时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71例接受EMR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因素及手术相关因素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时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71例接受EMR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因素及手术相关因素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中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8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出血发生率为8.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息肉发生部位、息肉数量、钛夹数量为EMR术中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术中出血与术后出血、术后禁食时间相关(P<0.05)。结论息肉发生部位、息肉数量、钛夹数量是肠息肉EMR术中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 中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何彤云 陆会飞 +2 位作者 胡丕伟 王新强 邱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22-25,32,共5页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CLST患者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CS-EMR组,每组各12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灶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MR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MR组,钛夹数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MR组,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MR组(P<0.05)。结论 在最大径<20mm CLST治疗中,CS-EMR既保留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与EMR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切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冷圈套切除术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孟玉此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肠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108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与... 目的探究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治疗肠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108年1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EMR,对照组采用CSP,观察2组息肉完整切除率和手术前、手术后1 d 2组患者的血清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和物质P(SP)]、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研究组完整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比92.86%,P>0.05);2组术前血清PGE_(2)、SP、E、Cor、NE、VEGF和TXB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PGE_(2)、SP、E、Cor、NE、VEGF和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EMR与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均高,疗效相似,但EMR在改善血清疼痛因子、应激反应产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栓素B2水平方面优于C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冷圈套息肉切除 直肠息肉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剥离术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10
作者 林微 刘省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0期19-22,共4页
目的: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取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患者80例,通过随机... 目的:对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取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患者8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实施EMR(EMR组)、ESD(ESD组)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的效果。结果:EMR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ESD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ESD组;ESD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高于EM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底病灶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血清分化簇3^(+)(CD3^(+))、CD4^(+)水平、CD4^(+)/CD8^(+)高于EMR组;ESD组患者1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M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阳性率低于E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ESD病灶切除效率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但手术及住院时间较EMR长,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直肠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切除 内镜黏膜剥离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11
作者 史池红 陆德文 景慧芬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D组、EMR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D组、EMR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不同肿瘤直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比较手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ES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长于/多于EMR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整块切除、完全切除率均高于EMR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1 d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比EM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显示,ESD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各有优势,可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选择,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可选择EMR,可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可选择ESD,提高肿瘤切除率,且ESD的短期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内镜黏膜剥离 内镜黏膜切除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12
作者 汪波澜 王芬芬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73-676,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后发生延迟性出血(DPPB)的高危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EMR治疗的20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EMR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DPPB分为出血组(n=... 目的 探讨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后发生延迟性出血(DPPB)的高危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EMR治疗的20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EMR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DPPB分为出血组(n=10,例)和未出血组(n=19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EMR术后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绘制并计算ROC曲线,评估对结直肠息肉EMR术后发生DPPB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息肉形态、息肉病理、术中出血、既往伴有高血压、PLT、PT和INR等指标比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息肉患者EMR术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息肉大小≥10 mm、既往合并高血压和术中出血;而PLT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项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高于各单项因素的息肉大小(0.802)、既往合并高血压(0.799)、术中出血(0.794)和PLT(0.834)。结论 结直肠息肉患者EMR术后发生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息肉大小≥10 mm、既往合并高血压和术中出血;而PLT为保护性因素。多项指标的联合预测在术后DPPB的判断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直肠息肉 黏膜切除 延迟性出血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 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3
作者 杨莉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期22-24,69,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组和热圈组各48例。热圈组采用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冷圈组采用冷圈套器内...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9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组和热圈组各48例。热圈组采用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冷圈组采用冷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实验室指标[血栓素B2(TX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冷圈组息肉切除时间、总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热圈组,住院费用低于热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息肉回收率均为100.00%(48/48);两组组织完整切除率、回盲部插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XB2、VEGF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且冷圈组TXB2、VEGF较热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且冷圈组生活质量评分较热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和术后迟发穿孔、迟发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组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较热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冷圈套器与热圈套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能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器术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 冷圈套器 热圈套器
下载PDF
结直肠小息肉圈套器冷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14
作者 王岩 付婷婷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28-132,共5页
目的比较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0例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直径5~9 ... 目的比较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0例结直肠无蒂小息肉(直径5~9 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采用CSP治疗)、对照组(采用EMR治疗),各95例。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情况、并发症、复发(息肉复发、息肉新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5%(1/95),低于对照组的7.37%(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30)。两组患者息肉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孔、术后感染。两组术中出血、术后1年息肉复发率及息肉新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CSP、EMR治疗结直肠小息肉,并发症少、息肉完整切除率高和复发率低。CSP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操作更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圈套器冷切除 内镜黏膜切除
下载PDF
ESD与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15
作者 杨柳 郑舒丹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我院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120例,根...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我院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55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行EMR治疗,观察组行ESD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7 d的氧化应激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统计患者术后发生穿孔、感染及出血的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内是否复发。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切除的标本厚度及创面直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均有所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再次评估,其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孔、术中出血、感染的发生率为12.31%,低于对照组(34.5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1例(1.54%),与对照组复发率(8例14.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MR相比,对早期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但患者术后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相当,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癌前状态 内镜黏膜切除
下载PDF
体外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视野暴露困难的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华 余方珍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体外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视野暴露困难的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常规ESD视野暴露困难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目的分析体外牙线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视野暴露困难的早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常规ESD视野暴露困难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均给予ESD治疗,观察组术中辅助体外牙线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黏膜下补充注射量和黏膜下补充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病灶完全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牙线牵引用于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能够提高病灶切除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操作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 体外牙线牵引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杜雨亭 段雅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34-0038,共5页
在本文研究中针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20年1月份到2021年6月份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戒指肠息肉患者,患者总数为100例,在入院完成一系列流程确定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在本研究中,根据入院时... 在本文研究中针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结直肠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20年1月份到2021年6月份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戒指肠息肉患者,患者总数为100例,在入院完成一系列流程确定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在本研究中,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前52名患者被选为研究的对照组,而随后入院的48名患者则被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夹取移除手术作为治疗手段,与此同时,观察组则采用了本研究主要探讨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在两组患者接受各自治疗方案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以及详尽的记录。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三个月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上,均为观察组效果更好,显著优于本文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相对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低、术后复发概率也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直肠息肉 切除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手术效果分析
18
作者 龚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冷圈套、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 目的探讨采用冷圈套、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对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热圈套组(51例,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冷圈套组(51例,冷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延迟性出血率、延迟性穿孔率),术前和术后1 d的炎症反应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凝血功能指标[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热圈套组比,冷圈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延迟性出血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RP、SAA水平及外周血WBC均升高,但冷圈套组均低于热圈套组;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浆APTT、TT、PT均缩短,但冷圈套组较热圈套组更长,血浆FIB水平均升高,但冷圈套组低于热圈套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完整切除率、延迟性穿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冷、热圈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均可以有效切除结直肠息肉,但冷圈套术式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延迟性出血风险,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功能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圈套 内镜黏膜切除 直肠息肉 炎症反应 热圈套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
19
作者 陶奕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49-0052,共4页
让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2022.6-2022.10,研究对象120例,均在此阶段因结直肠息肉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抽签方法,各组60例,组名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手段分别是内... 让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2022.6-2022.10,研究对象120例,均在此阶段因结直肠息肉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抽签方法,各组60例,组名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手段分别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应激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均更优,P<0.05。结论 在对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应激指标变化幅度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 内镜黏膜切除 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王强 罗远强 +1 位作者 宋琪 朱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结直肠息肉的手术治疗时,选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也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直肠息肉患者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